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赵文龙:历史有效性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辛亥革命教学(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蒲涛历史沙龙:必修专项
赵文龙:历史选择题100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赵文龙:理解西周政治制
最新热门    
 
赵文龙:关于抗日战争 2

时间:2009-10-18 17:20:49  来源:cangsang…
 

 

高中历史必修一备课札记22·如何认识抗日战争


cangsangkanyun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869/index.shtml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般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发生的,这个任务一般是围绕史实的真实作文章,与现实关系不大,重在求真即可。二是教会学生认识历史,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的发生过程,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个任务一般是围绕史实之间的联系来思考,且受现实影响很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个事件的历史认识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特别是离我们越近的历史则越难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国家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对历史的解读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这样差异不仅影响人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实际上也在影响着现实,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未来。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经散去多年,因对抗战认识差异而产生的思想阴霾依然在现实的天空中不时飘荡,党派之间国家之间的认识差异实际上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更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和未来,因此如何认识抗战也就成了历史教学的一个难题。怎样认识抗战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抗战问题头绪众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利益。既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既有海外的,也有国内的。历史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能单纯是一个历史问题、学术问题,更多的变成了一个现实问题、政治问题。抗战时期存在的各方在现实中依然存在,于是对历史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往往不能不考虑到现实利益,于是各种的观点很难从单纯的客观的角度去思考,结论也就很难取得一致。

大体说来矛盾的冲突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国际方面讲,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最突出的是战争的责任问题,主要冲突的双方是中日两国,特别是日本的右翼否定战争的责任的做法不时刺激着中华民族的受伤的灵魂,与之相类似的问题有南京大屠杀的真伪问题的争论等等,冲突的焦点在于日本的极端的“爱国者”们否认战争的性质否认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这个问题根本是一个不值得驳斥的问题,但是在每年的8月15日的日本投降日,依然不时会有日本的政要在靖国神社晃动的鬼影。这说明即使是天日昭昭的罪行,依然有不敢对历史的正视,有对罪恶的掩饰,有墨写的谎言去掩盖血写的真实,而这样要取得一致的战争责任认识,我们的后人依然有很长的路去走。其次是战争的荣誉问题。主要冲突是战争后方,众所周知,抗战的胜利是各方努力的一个结果,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团结奋斗共同赢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每一个国家民族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才迎来了和平之光。然而当人们分享和平的时候,谁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不同的国家的结论是不同的。具体到抗战来说,苏联会强调东北出兵消灭关东军的丰功,美国会突出太平洋战争和广岛长崎原子弹打击的伟绩,而中国则强调中国人民抗战的作用。


哪个最重要?自然是我们的抗战最重要,但是这句话也适用于美国和苏联的话,那么共识在哪里?而没有共识恐怕不仅是影响对历史的认识,实际还关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有时历史离我们现实很近很近,我们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实和未来也从来不能脱离历史,那么对历史的共识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还只是一个理想,因为不要说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家对1937—1945年的历史有不同的解读,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政党对历史的解读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从国内方面讲,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政党对抗战中各自的作用的理解上。正如每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优点在世人面前张扬而对自己的缺点总是难以坦诚面对一样,人性的弱点在政治中往往也难以避免,在历史研究中也往往表现明显更加突出。记得改革开放以前的教科书在叙述抗战的时候往往对国民党的抗战只字不提,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国民党破坏抗战的形象,哪个时候只有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共领导下抗战。后来教科书有所进步了,提到国民党抗战,也讲四大会战,讲张自忠为国捐躯,但往往还要强调其片面抗战造成国土的丢失,虽然我们不能证实全面抗战就可以确保领土的完整,但是国土丢失的责任必须有人来负,除了凶恶的日本鬼子外,那必须还有反动国民政府,而况且在抗战中他们还屠杀友军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样的罪恶白纸黑字是怎样掩盖也难以抹杀的。于是教材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前期积极的片面抗战,厥功甚伟,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到最新版的新课程中,关于抗战的叙述,则没有了国共抗战时期的摩擦,没有了抗战时期两条抗战路线的矛盾,只剩下敌后和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只剩下全民族抗战,再加上日本的滔天罪行,最后一个抗战的胜利,真是一个全民努力“和谐”抗战的大好局面。只是这样的抗战是否是历史的真实,则大可不必追究了。


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每每面对那些对历史真正思考的学生,有时感到十分的无奈和困惑,比如他们会问:国外的教科书是这样写的吗?台湾的教科书怎么描述这些事情,我在网上看到的历史怎么和教科书说的不一样?面对这样的疑惑,我总是感到十分的惭愧。当学生真正思考历史的时候,对历史教师来说,关键就不是教给他们怎样去记忆历史而是怎样去认识历史,怎样去面对这些参差不齐难以统一的历史认识和矛盾冲突?而面对这样的矛盾,不仅学生疑惑,连历史教师有时也难以取舍. 可见怎样的认识历史,这不仅是我们学生的问题,也会存在国外的学生心中,甚至会存在于成年人的心中。而面对历史的认识,最可悲的是各个政党各个国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哪里是真正的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结论,面对众说纷纭的历史认识,有时会生出苏三起解中的老公差的感叹来:“你说你公道,他说他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虽然可能有一个一致的答案存在于未来,但是在现实之中却难以找寻。

这样说是因为,怎样认识历史,怎样认识抗战,笔者依然有许多的困惑。所提出的许多问题也不曾提供什么结论,学力所限,只能将问题列出,因为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思考。但是笔者相信,只有寻求一个大家基本能够接受的结论,我们才会有对历史的共识,只有对历史有共同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现实更加和谐,只有更加和谐的现实,才能使我们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政党如此,国家如此,人类也是如此。

我们怎样的认识历史,实际上也影响着我们怎样认识现实,更决定着我们拥有怎样的将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的认识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