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单
反思历史 明理启智──
高中历史课堂的微格探索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刘俊利:选修课《探索历
选修探索历史奥秘学分认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
人民版选修《探索历史奥
最新热门    
 
《探索历史的奥秘》内容标准解读

时间:2009-10-18 17:21:19  来源:课标研制…
 

         

《探索历史的奥秘》内容标准解读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746/archives/2007/476255.shtml

 

一、《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的学习目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留下了无数有待后人破解的谜团。解开这些历史之谜,是考古学和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高中阶段了解这些历史谜团及其探索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想象,有利于学生社会认识能力的提高。


    本模块的学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一些中外历史之迷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逐步养成历史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有关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正在探索中的中外历史上的6个未解之谜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标准》具体提出了3个层次的学习要求:
    一是识记方面的要求。在“模块学习内容要点”中,要求“知道”、“了解”、 “简述”、“列举”等的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这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习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本模块中的专题4“玛雅文明的消失”中的“简述探索玛雅文明的经过”、“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列举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要具体了解和知道该文明探索的经过;该文明曾经取得的成就;到目前为止,该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等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和运用。


    二是理解方面的要求。在“模块学习内容要点”中,要求“概述”、“说明”、“认识”等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对相关识记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推论。例如,本模块专题3“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只有在“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达到了理解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去运用。


    三是运用方面的要求。在“模块学习内容要点”中,要求“分析”、“探讨”等的内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运用,这是学生历史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其核心是学生自主、开放的思维。例如,本模块专题7“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中的“探讨大津巴布韦遗址留给我们认识非洲历史的线索”,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根据对“大津巴布韦”遗址有关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从不同角度对非洲历史的发展脉络,能够初步进行自主探究,阐述自己的见解,并与师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上述3个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具有密切的有机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注重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形成对问题认识的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逐步了解解开人类之迷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本模块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的落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个过程不应该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并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基本方法收集历史资料、处理各种有关信息、形成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例如,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有关二里头文化的资料到底有哪些,还应该初步尝试自己动手去收集各种资料;不仅要了解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是怎样利用各种信息资料的,还应该亲自尝试处理各种信息资料;不仅要掌握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目前的研究成果,他们对问题的见解,还应该自己尝试提出不同看法,并在师生中间展开讨论与交流。


    (三)逐步培养学生宽广的历史胸怀和历史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到人类起源的探索,小到一个具体历史年代的考证。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众多学者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材料中,清理头绪、多方考证、追寻破解历史遗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他们或依据不同资料,或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都为我们解开这些历史的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教学中,学生适当了解这些历史未解之谜和学者们认识这些历史之谜的不同看法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其宽广的历史胸怀和历史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历史学的科学性,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科学态度。人们对历史奥秘的不断探索,实际上也是人类极为关注自身命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其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树立追求真理,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探索历史的奥秘》内容标准分析
    本模块共有7个学习专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本学习专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二是在史学研究中史料的重要作用;三是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1、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学习本课题,应着重理解以下3点:
    第一,什么是历史?关于什么是历史,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这个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便是历史。历史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是,做进一步的考察就会发现,历史还有两层意义:一是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从狭义上理解,历史单指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形态。这是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现实形态相对而言的。
    第二,历史的特点。历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才有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其次,历史具有“一度性”。人类社会历史现象不同于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现象,任何人类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一过即逝,无论使用何种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现。再次,历史具有综合性。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构成的,其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战争宗教等等。
    第三,历史学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有了历史就有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具体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历史学既要研究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又要研究影响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还要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


    2、史料的重要作用


    学习本课题,应注意认识以下3点:
    第一,什么是史料?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第二,史料的基本内容。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史迹遗存。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传世和出土的文物。历史文献。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口传材料。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
    第三,史料的基本作用。历史“一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的观察进行工作,而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第四,史料的局限性。在史学研究中,史料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与实际历史相比,史料的数量有极大的局限。无论是史迹遗存还是文献资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质量也有局限。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具体尝试史料的收集和运用。体会和认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及进行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搜集史料的方法。搜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利用目录的方法、利用版本的方法和史书辨伪的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古代史籍,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利用目录可以全面掌握史籍的情况。古代的书籍,一般有许多不同版本,不同版本的书,质量好坏的差异很大。利用版本可以找到较好的书本。古代史书的撰写情况复杂,导致大量伪书的出现,在搜集史料时,需要运用辨伪的方法辨别伪书。
    第二,整理史料的方法。整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史书校勘的方法、史事考证的方法等。古代史籍中的文字错误繁多,在很大程度上上影响了使用,因此,需要通过校勘的方法,校正其文字谬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古代史书中记载的史事,也往往错误百出。因此,欲对某一史事做出论断,必先运用考证的方法,弄清楚史事的真相及来龙去脉。
    第三,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搜集和整理获得了史料,并不是历史研究工作的终结,它标志这一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史学家将通过对所掌握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认识。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阶级分析方法、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心理分析方法和历史计量分析方法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用典型史学研究的案例,帮助学生体会在史学研究中,各种研究方法的作用及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和体验运用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具体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其历史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人类起源之迷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有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起源研究所取得的基本成果;二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中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1、人类起源的基本研究成果
    人类起源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就不断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以求揭开其奥秘。进入20世纪以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基本上把握住了由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基本脉络。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主要成果:确定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说明人类与类人猿的分化;认定人类的直系祖先。
    通过对现存资料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出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与猿同类。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一些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地区,考古发现了许多古猿化石,从时间上看,这些化石的分布在距今约3000——500万年之间。通过研究基本可以认定,这些古猿是早期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埃及古猿和埃及猿。埃及古猿生活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至撒哈拉沙漠边缘之间的茂密森林中,距今约3000万年。根据对发掘出的头骨、肢骨的测算,埃及古猿身高约30——50厘米,脑量约30毫升。埃及猿晚于埃及古猿约400万年,最早发现于埃及的法尤姆地区。埃及猿的身高约50厘米,脑量50毫升。通过研究发现,埃及猿与埃及古猿相比,不仅身高、脑量有所增长,而且已经能够立起身来,像现代猴类一样行走。
    人类与类人猿开始进入分化的过程,大约在距今2500——500万年以前。人类脱离猿类经过了森林古猿阶段。森林古猿首先发现于法国境内,后来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及非洲、亚洲都有发现。森林古猿的主要种类,与埃及古猿和埃及猿相比较,有明显地进步。他们身高约1米,脑量可达100毫升,并且可以踉跄着直立行走。到了距今约1300——800万年以前,人类在脱离猿类过程中,进入了腊马古猿时期。腊马古猿首次发现于印度北部的腊马山区,其分布较广。腊马古猿的身高超过1米,脑量约300毫升。其体质上的特征与人类的体质特征相似。腊马古猿已经能够用石块作为工具从事劳动。在腊马古猿的文化遗存中还没有发现人工制作的生产工具,因而,腊马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的直系祖先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的遗骨首先发现于南非,距今约300万年,它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之一。南方古猿分为两支,其中属于纤细种的南猿,脑量约为600毫升,其颅腔内膜的回纹复杂,牙齿构造和排列方式与人类相同;身高约1•22米,体重45——54千克。考古发掘证明,南方古猿已经能够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
    通过这个问题的学习,应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材料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和认识由猿进化到人的基本脉络。


    2、人类起源中的未解之迷
    在人类起源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在由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若干重要环节,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环。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缺环中的主要问题,展开探究和思考。
    关于人类起源中的未解之谜,主要有:猿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具体的进化过程是怎样?人类的起源地在哪里?
    当古人类学家基本上解决了由猿到人的发展序列框架后,猿是从哪里来的?成为了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按照正常的逻辑,高级灵长动物都是由低级动物演化而来,低级动物又是由细胞分裂而来的。迄今发现的埃及古猿身体特征,已经属于高级灵长类动物。那么,埃及古猿又是由哪种动物演化来的呢?目前主要有:埃及古猿是由更小的灵长类动物——中华曙猿和世纪曙猿演变而来的;埃及古猿是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埃及古猿是由海洋鱼类演化而来的等几种观点。
    在人类起源的研究中,关于人类具体进化过程的某些环节仍然有待探索。其中,在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南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学者坚持认为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有的学者则认为人类与森林古猿只是近亲关系,并非同源,人类另有起源。并直接向人类进化;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南猿是人类的直接祖先,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学者依据考古发现,提出了人类是经由腊马古猿向人类演进的,而不是经过南方猿人。
    人类的起源地在哪里?是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又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都发现有腊马古猿时期的遗迹。人类的起源地究竟是在非洲?还是在亚洲?或是在其他地区?还有待于在考古发现新材料的基础上,作深入的探究。
    这个专题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三)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有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的经过和发掘成果;二是三星堆文化研究中的难解之谜。
   1、三星堆考古经过和发掘成果
   三星堆遗址发掘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系统学习该遗址的发现过程和发掘成果的有关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古蜀文明的概况和新中国的考古成就
    首先,应使学生大致知道遗址考古发掘经过的基本情况。
    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位于四川西平原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周围陆续有玉器出土。80年代中期,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处,发现了一处窖藏,里面存有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从此,三星堆文化以及它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终于向世人展露出了它的朦胧面目。通过陆续的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的概貌已基本确定。三星堆遗址群,占地约12平方千米,其中心地带呈梯形状,东西长约3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三星堆文化延续了2000年,其鼎盛时期相当于商王朝时期。
    其次,应使学生掌握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古城一座。三星堆古城的东、西、南三面,都筑有城墙。其东垣长1100米,宽20米;西垣长600米,宽46米以上;南垣长1100米,宽40多米。城垣的许多地方留有缺口,应是城门所在。古城内已经发掘出了许多房屋遗址和作坊遗址、陶窑遗址和窖藏遗址。
    三星堆遗址出土遗物最多的是一号祭祀坑、二号祭祀坑、月亮湾玉石器坑。出土的器物包括大量玉器、青铜礼器、人形造像、人面塑像、金器和少量陶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造像、青铜面具和玉石造像,这些造像和面具的造型奇特,特别是其中的凸目面具,眼睛呈柱状外突,这在世界各地均未有发现。三星堆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金杖。金杖全长142厘米,以木为骨,外用纯金皮裹制,金杖上,刻有带冠人像和鱼鸟图案。对这件金杖的用处,有人认为是巫师的法杖;有人认为是国王的权杖。
    通过学习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的经过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蜀文明的特点和辉煌成就,具体认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2、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中的未解之迷
    由于出土文物的奇特和缺乏文字材料的印证,在三星堆文化遗址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谜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其中的主要未解之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星堆遗址研究中的谜团主要有:是谁创造了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三星堆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是谁创造了三星堆文化?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蚕丛国说。目前持此说的学者较多。根据文献记载,川西平原古称蜀,远古时期就出现了国家,国王称蚕丛氏,其面目特征为“纵目”。有的学者以此为据,认定:“纵目”即眼球向外突出,这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凸目面具形象吻合,因此,三星堆文化即蚕丛国所创造的。
    二是鱼凫国说。根据文献记载,川西平原古代有个国家,名为蜀国,因为开国君主名叫鱼凫,因而也被称为鱼凫氏王国。该国以广汉为都城,疆域辽阔,国势强盛。有的学者认为,文献记载的鱼凫国,正好就在三星堆文化分布的地区,因此,三星堆文化遗址应是鱼凫国的史迹遗存。
    三是外来文明说。由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遗物和玉器独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不到相似的文物,因而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来文明。
    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哪里?是另一个不解之谜。
    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相当古老,然而却非常发达的文化。但是,在四川地区至今所发现的古代文化类型,都与三星堆文化无关,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类型。因此,三星堆文化是在何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源头在哪里?成为人们在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中,不断探寻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星堆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是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中的又一个谜团。
    三星堆文化大致与中美洲地区的玛雅文明相似,在没有征兆的前提下,“突然”消失了。自约公元前1000年起,三星堆文化的主体因素,在四川境内及周围相邻的较晚遗址中,均没有发现任何遗留的痕迹。这种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创造了这种文化的居民为何会匆忙离开川西地区,他们举族迁往了何处,他们在新的聚居地为何不继续保留自己部族的主要传统习俗和文化?成为学者们在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中试图揭开的一个谜团。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提供典型材料,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与同学进行必要的交流。


(四)玛雅文明的消失之迷  
    本学习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玛雅文明的探索过程;二是玛雅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三是玛雅文化研究中存在的未解之谜。
    1、玛雅文明的探索过程
    玛雅文明是已经“失落”的人类古代伟大文明之一。学习和了解玛雅文明发现、探索的基本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对自身历史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其间充满了艰辛和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教学中,对玛雅文明的探索过程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的探索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约翰•史蒂等人来到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中,在那里,他们找到了一座石头城堡。这座城堡有用块石砌垒的城墙,条石铺成的道路,还有石基的神庙,宏大的宫殿,居民的小舍。这一发现从此揭开了玛雅文明朦胧的面纱。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来到中美洲,先到洪都拉斯,又去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和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秘鲁等地。考古探险的成果惊人。考古学家相继在中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各地,发现了170多座古代城堡和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玛雅遗物。
    第二,经过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探寻,人们大致知道了玛雅文明的区域及其存在的时间。玛雅文明区地处中美洲,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部是突出的尤卡坦半岛,西北和东南分别通过墨西哥和中美诸国的两条狭窄的陆地与北美洲和南美洲相连接。玛雅文化区包括了今天的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上的几个州、半岛东南部的伯利兹、背靠太平洋的危地马拉、中南美洲走廊上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总面积约为320000平方千米。其全盛时期,约为公元3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但是,就在玛雅文明正处在在颠峰阶段时,却“突然”衰落了。


    2、玛雅文明的成就
    玛雅文明是古代中美洲印地安人独自创造的堪与亚、非、欧古代文明想媲美的人类文明。通过学习玛雅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上各个民族创造的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
    玛雅人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他们在文字、数学、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玛雅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的范畴,但是也有一部分已具有了表意的成分。目前,人们还只能根据其形态,辨认少量文字的含意或本意,而不能全面解读玛雅文字。玛雅人的数学和天文历法十分发达。首先,玛雅人采用二十进位制和十八进位制。其次,玛雅人使用“0”的概念。第三,玛雅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第四,玛雅人的天文学知识非常渊博。玛雅人的建筑水平十分高超。他们修筑了金字塔庙宇、规模宏大的城堡和要塞、宽阔的石质道路。玛雅人的艺术造诣也令人惊叹。
    他们在石料上雕刻人像、神灵、动物和文字;用植物和矿物作染料,绘制精美的壁画。


    3、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迷
    玛雅文明灿烂辉煌,但是在玛雅文明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未解之谜,并多方收集资料,对其进行独立思考,形成看法与同学交流。
    玛雅文明的诸多未解之谜,主要包括;是谁创造了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如何失落?以及玛雅文明本身存在的种种谜团。
    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源头。玛雅文明的源头在哪里?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试图揭开这个谜团,他们在玛雅人生活或可能生活过的地方,多方探察,苦苦寻找。但是,到目前为止,玛雅文明的源头在何处,仍然没有准确的答案。
    根据现有的资料表明,玛雅人在公元9世纪前后,离开了生活三四千年的原居地而不知去向,处于全盛时期的玛雅文明“突然”衰落。玛雅人究竟遇到什么情况,促使他们迁徙。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主要包括:外族入侵说、气候骤变说、地震说、瘟疫流行说、内部斗争说。
    全盛时期的玛雅文明本身也存在着许多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如玛雅文字是如何起源的?怎样解读玛雅文字?玛雅人在数学计算中为什么使用二十进位制?玛雅人是怎样精确计算出一年时间的?玛雅人在缺乏金属工具和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是如何建造大量巨石建筑的?等等。
    在学习中,了解和认识玛雅文明研究中的未解之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增强其社会科学探索意识。

 

 


(五)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本学习专题,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基本情况;二是二里头遗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疑难问题。
    1、二里头遗址发掘概况
    二里头遗址发掘是新中国又一重大考古发现。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的基本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着重了解以下内容:
    第一,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是与寻找“夏墟”分不开的,考古学家正是在探寻夏朝的遗迹过程中发现了二里头遗址。
    从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寻找“夏墟”。50年代末,有学者根据文献材料的记载,把探寻夏朝的目光定位在了河南偃师市的二里头。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二里头文化即是夏文化。
    第二,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历经50余年,其面貌已基本显露。
    二里头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4千米的二里头村而得名。其文化遗址主要散布在伊河、洛河和黄河中游流域。二里头遗址主要分布在二里头村境内,现存遗迹分布范围,东西长和南北宽皆为3平方千米,主要包括有建筑遗址、灰坑和墓葬。
    第三,二里头遗址中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实物材料。
    在二里头遗址范围内,文化堆积十分丰富,根据地层和出土文物,二里头文化遗址分为4期。遗址有宫殿、陵寝、居室、作坊、陶窑、道路等。出土的器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象牙器、石器、陶器等。
    教师和学生可以收集有关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的各种资料,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2、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
    由于目前考古学界尚未发现夏朝文字,在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疑难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关于二里头文化的不同观点,并根据现有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研究中,始终存在着各种难以解答的问题。主要有:二里头遗址与夏朝都城的关系;二里头文化与龙山文化和商早期文化的关系;为何在已发现的夏朝遗址中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等。
    据科学测定,二里头遗址文化层共分4期,有学者认为,这1至4期皆为夏朝时期的遗址,并且是夏朝都城的遗址。有学者认为,这4期中的1期是夏文化,2至4期是商文化,因而,二里头文化1期存在的时候,这里是夏朝的都城,二里头文化2期至4期存在的时候,这里是商朝的都城。有的学者认为,这4期中的1期至3期是夏文化,4期是商文化,因而,二里头文化1期至3期存在的时候,这里是夏朝的都城,二里头文化4期存在的时候,这里是商朝的都城。
    近年来,通过对二里头遗址所做的碳十四测定,二里头遗址1至4期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因此,二里头文化应是夏朝较晚的一种文化,而不是先夏文化。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在发现的数十处二里头遗址下面的堆积层中发现了龙山文化的遗存,其分布与夏朝活动区域大致相同,时间也正好前后相替。因此,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即是先夏文化。在考古发掘中,人们还发现,带有明显商朝早期文化特征的堆积层,叠压在二里头遗址的上面。二里头文化正好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朝早期文化之间,因而,学者们认为二里头文化确是夏文化。
    在夏朝文化的探索中,夏朝文字是解开夏朝文明之谜的一把钥匙。但是,在目前诸多的与夏朝有关的遗址中尚未发现夏朝文字,这是夏文化研究中的重大缺环,并且这与目前人们所认识的“史实”不符。商朝的甲骨文字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文字一定经过了相当长的一个发展过程。文献记载,夏朝之后为商朝,因此,夏朝应该有文字。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所有夏朝遗址中,都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的踪迹。由于缺乏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证据,有关夏朝历史与文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于考古学上取得重要突破。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有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材料,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对历史问题做出结论时,要注重证据,而不能简单地靠推论。

 


(六)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米诺斯宫殿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和克里特文明的成就;二是在克里特文明探索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米诺斯宫殿遗址发掘过程
    米诺斯宫殿遗址是克里特文明的遗迹,了解其考古发掘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进一步认识克里特文明发展的特点与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3个问题:
    第一,米诺斯宫殿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米诺斯宫殿遗址位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域的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上的第一大岛,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出现了国家,克诺索斯是其中之一。岛上的国家以王宫为中心,其中克诺索斯的王宫最为突出。
    第二,米诺斯宫殿遗址考古发现的经过。人们对米诺斯宫殿遗址的探索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其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的第一年,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正式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掘,米诺斯宫殿的真正面目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第三,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米诺斯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成就。宫殿的规模宏大,依山而建,层层相连,室内陈设无比华丽、精美,充分反映除了克里特文明的繁荣。
    学习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收集材料,通过了解米诺斯宫殿遗址的概貌,进一步认识克里特文明。


    2、克里特文明探索中的疑难问题
    在克里特文明的研究中,至今仍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这些疑难问题及学者们对这些疑难问题的探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想象力。
    克里特文明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米诺斯宫殿是干什么用的,谁是这座宫殿的主人?许多学者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米诺斯宫殿是王宫。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根据遗址中出土的遗物和壁画描述的情景认为,米诺斯宫殿是存放死者木乃伊的古代殡仪馆;有人根据对宫殿遗址所做的详细考证认为,米诺斯宫殿是神庙;有人认为米诺斯宫殿既是王宫,又是神庙。对米诺斯宫殿功能的不同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这座宫殿主人的猜测。有学者认为,米诺斯宫殿的主人是克里特国王;有学者认为,米诺斯宫殿的主人可能是克里特王国的大祭司。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更多的物证。
    第二,克里特文明本身的疑难问题。解读文字是克里特文明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考古发现的克里特文字有两种: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由于象形文字泥版数量很少,字数有限,破译困难,目前未能释读。线形文字A包括基本音符、表意和部首符号,约为132个符号。线形文字A至今亦未解读成功。
    第三,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关系。在克里特文明的繁盛时期,与克里特岛隔海相望的北方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迅速发展起来。在早期迈锡尼文明中,带有明显的米诺文化特征。因此,隔海相望的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问题。曾有学者认为,早期迈锡尼文明是米诺人向希腊本土殖民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迈锡尼文明是独立的文明,在其发展中汲取了米诺文化的养分。还有学者认为,迈锡尼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曾对克里特岛发动过海盗式袭击,劫掠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迈锡尼文明的发展。
    第四,克里特文明是怎样衰落的?公元前15世纪前后,克里特文明衰落了。关于克里特文明衰落的成因,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克里特文明的衰落是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克里特文明的衰落是由于迈锡尼人的入侵造成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克里特文明的衰落是由火山爆发和迈锡尼人入侵这一双重因素造成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米诺斯宫殿遗址的考古发掘,对认识克里特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找到解开克里特文明研究中各种疑难问题的答案,对认识克里特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贝纳迈塔帕王国的概况;二是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的基本过程。
    1、贝纳迈塔帕王国概况
    非洲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大陆。古老的非洲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了解贝纳迈塔帕王国的概况及“津巴布韦”的由来,可以提高学生对非洲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国际意识。
    在这一专题的学习中,应注意2点:
    第一,贝纳迈塔帕王国的由来。公元5世纪,贝纳迈塔帕王国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土地上兴起,“贝纳迈塔帕”意为“矿藏之王”。当时,贝纳迈塔帕王国矿藏丰富,盛产铁、铜、黄金,首都是冶炼业中心。15世纪,贝纳迈塔帕王国进入鼎盛时期。16世纪以后,贝纳迈塔帕王国衰落了,又由于某种原因,其居民迁往它处。
    第二,贝纳迈塔帕王国的建筑物是用石头建造的。其首都名为津巴布韦。“津巴布韦”的含义就是“石头城”。今天的津巴布韦现存大小石头建筑200余处,其中最大的一处叫做“大津巴布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贝纳迈塔帕王国与非洲历史发展的关系展开思考。


    2、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经过
    大津巴布韦遗址是贝纳迈塔帕王国留下的历史遗迹,通过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了解其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非洲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特点。
    在学习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以下4点:
    第一,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经过。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是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分不开的。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南非时,就已经知道了石头城遗址。19世纪后半期,西方探险家开始潜入这一地区进行勘察。不久,又进入遗址中,搜刮一些文物,并在地图上标注了石头城的方位。其后,蜂拥而来的西方殖民者,将遗址中的珍贵文物洗劫一空。
    第二,大津巴布韦遗址概况。津巴布韦遗址位于今天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城堡近郊的一片丘陵地上。石头城遗址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在山谷开阔地上,是一座面积约为4600平方米的椭圆形城寨。城中有一座高15米的圆锥形实心塔。距离城寨1000米外的一座陡峭的小山上,建有一座坚固的石头城堡,这就是“大津巴布韦”。石头城堡约长91米,宽66米,围墙高约7•5米,底部厚6米。结构精巧,规模巨大。在城寨和石头城堡之间,为“平民区”,这里没有高大的建筑。从遗址周围的遗迹和出土的遗物来看,大石头城居民的农业、冶炼、工艺、对外贸易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第三,大津巴布韦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大津巴布韦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主要有:是谁建造了石头城?长期以来,西方学者不相信非洲人能够创造这样璀璨的文明,他们中的许多人持“外来人创造”的观点。但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和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石头城是非洲人民的伟大创造。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建造这些石头城的?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石头城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被弃置?这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
    第四,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的历史。通过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充分反映出古代非洲人民,以非凡的勤劳智慧,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古代非洲文明。非洲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古代非洲文明的特色及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材料,深入分析、思考,并与同学展开交流。

 


三、《探索历史的奥秘》活动建议
    本模块是高中选修课之一。《标准》明确要求其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着这一精神,本模块的教学活动建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一)注重材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中,应使学生认识在史学研究中,材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十分重要,并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历史材料、历史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在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就某一具体历史问题,要求并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信息。收集材料的方式手段有很多,如:到社区、学校图书馆,当地的档案馆,收集查找各类有关的文字史料;到学校、家庭周围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收集民间的有关材料;在学校、居住地周围考察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收集有关的材料;从互联网上查找收集有关的材料;收集各类影视历史记录片资料等。对收集到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在收集、整理材料、信息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条件量力而行。


    (二)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的交流和讨论
    根据本模块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多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关于“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逐个讲解、介绍问题,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硬性干预,而应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同时,在讨论中,教师不能置身于讨论之外,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交流。


    (三)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历史遗址的参观、考察
    在本模块内容学习过程中,各地区和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适当组织学生实地进行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的参观、考察。在这方面,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各地区的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非常多。历史的参观、考察应是本模块重要的学习辅助方式之一,因此,在进行此项活动时,教师要组织得当,对学生具体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
林桂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