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指导(24)

时间:2009-10-18 17:21:59  来源:朱汉国
 

例2:

组织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模拟一个关于拿破仑的论坛式“沙龙”,自由地从不同地角度,对拿破仑的生平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每人2-3分钟,并做到论从史出。教师作为主持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评析)这种方法不给学生任何局限,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思考角度,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身处地,通过不同层面对拿破仑进行探究。但要求教师要能够把握课堂,即时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的讨论主题和方向,完成教学目标。

例3、

教师对拿破仑的生平进行简要介绍,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恩格斯说过:“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对于这段话,可以这样假设:假若没有拿破仑,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会成为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吗?

2、拿破仑的阶级属性是什么?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3、拿破仑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你最欣赏拿破仑哪一方面?

6、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要求“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评析)这种方法是先给学生一系列关于拿破仑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完成对拿破仑总体评价的基本框架。最后的两个问题旨在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从历史转移到现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世界、看人生,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增强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

例4、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对本课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对学习目标的探究,如: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的小传记;或编排一幕关于拿破仑的历史剧;或撰写关于拿破仑评价的小论文等。在课堂教学中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展示,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认识偏差,引导思考和讨论,达成一定的共识。

(评析)这种方法是先给学生更多的余地,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彩的方式展示自己关于拿破仑问题的研究成果,能够激发兴趣,取长补短。要求教师要能够把握课堂,发现学生的学习中所暴露的问题元素,指出共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以上的课堂教学都要重参与,重过程,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选定课题的质量和放弃无效课题的速度,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组织能力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3、信息整合、总结提高

师:公元1821年5月8日,在远离法国万里之遥的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礼炮轰鸣,英国人给死去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致以最后的军人敬礼。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关他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人们对他毁誉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称他为“吃人的魔鬼”;有人把他同普罗米修斯和上帝并列,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因此一位外国史学家曾经感叹道:“在拿破仑的名字后面,永远有一个‘?’。”这个引起人们莫大兴趣和激烈争论的拿破仑,在你的心目中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呢?对于这样一位争议如此之大的历史人物,我们该如何评价?

教师小结:

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总结关于拿破仑评价主要观点(略)。

提炼概括出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评价原则:

(1)首先要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过分夸大或故意淡化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都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借用鲁迅的一句名言:“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2)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中,进行历史地客观地分析,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既不能不加批判的用古人的观点来衡量历史人物,也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彼时彼地的历史人物,正确把握时势和英雄的关系。

(3)要注意全面地辨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放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考察和探讨历史人物与他的前人或同时代人相比多做出了什么,有那些是创新的东西,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4)对于推进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在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一些跨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要注意按照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给予恰当的评价,避免用动机论的观点或道德判断去衡量历史人物。

(5)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

(6)要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拿破仑形象,不可强求一致,但我们记住刘宗绪教授说的:“人们只能做历史所要求做和所允许做的事情,违反了规律必遭失败,至少一事无成。” 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历史发展必然性中有无数偶然性的因素,因而历史具有多样性。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应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才能名垂青史。

(评析)不给出教师自己对拿破仑评价的终极答案,让学生都保留自己心中独特的拿破仑形象,留有更大的探究学习的空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对拿破仑的认识还有更深入的余地。

4、拓展迁移、延伸探究

(1)展示PPT:

 “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欧洲的统一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拿破仑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摘自拿破仑给儿子罗马王的遗嘱

想一想:今天建立的欧盟是否实现了拿破仑关于欧洲统一的梦想?为什么?

(2)试一试:请用今天所学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你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拿破仑除外)作一个综合评价(字数在200字以内)。

 

 

[评析]

本课例的基本思路是:贯彻教学互动、发散思维、自主探究的体验性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的分组合作的自主学习,认知拿破仑的生平大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及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了解拿破仑上台的历史契机及拿破仑的主观努力,了解拿破仑制定的内外政策及其开拓创新的特点,认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渗透的本性,把握拿破仑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形成对拿破仑的总体认识和综合评价。课堂以多种形式展现,教师引导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和交流,教师充分创造民主、活泼、和谐的探讨氛围,使这种探讨由原先的封闭走向开放,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大胆地独立自主地开展人物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结合客观物质生活生产条件来把握社会变革的特点,把握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重大活动的本质特性;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对比分析,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运用史料,力避空泛、片面、主观和机械的所谓“历史分析”,而后对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达成一定的共识,达到科学、全面、客观地探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学生掌握探究和评价的基本“工具”后,进一步要求从历史转移到现实,对现实中的现象作出分析,并应用学到的“工具”对其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和评价,实现“学以致用”。

 

三、习题示例与点评

(一)选择题

历史上,曾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历史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回答1—8题。

1.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产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秦始皇的下列活动,客观上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修阿房宫  ②筑骊山墓  ③筑长城  ④开灵渠  ⑤修驰道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③④

3.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   )

①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②摧残了先秦文化

③加剧了秦王朝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

④制造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知识分子的先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5.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 建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汉武帝与秦始皇的统治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A.出兵击败匈奴     B.加强思想控制
    C.在边疆地区增设郡县   D.加强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联系

7.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征服、役使百姓和思想控制等方面的活动相类似,但却造成“秦亡汉兴”的不同后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根本目的不同        B.用人标准不同

    C.背景条件不同        D.实施手段不同

〖参考答案〗1.B  2.C  3.A  4.A   5.D  6.D  7.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据《新唐书》

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搢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史,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四 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据《陆宣公翰苑集》

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2001年全国高考历史卷)

〖点评〗本题为近年高考的典型人物评价题,属于成文类材料解析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和概括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解题时,可回顾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从武则天掌权后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用人等方面的措施中进行归纳,就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

 

 

 

9. 阅读以下材料:

1866年,康熙派人携带杨光先编订的康熙八年的历法,去向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征求意见,南怀仁当即指出其中的错误。于是康熙把杨光先、南怀仁同时召来,让他们在朝堂辩论,双方相持不下。康熙就决定两人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以判优劣,结果杨光先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将不学无术的杨光先革职,任命南怀仁执掌钦天监,使用洋教士制定的新历法《时宪历》。(注:杨光先,钦天监监正,即今国家天文台台长)

在东方,“红夷大炮”早己威名显赫。南怀仁向康熙进呈《神威图说》一书,讲述西洋炮造法用法。1674年,康熙命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

学习西医,就必须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封建礼教束缚的中国,这是个禁区。可康熙比较开明,命法国教士巴多明将法文《人体解剖学》译制满文,又把西药专著《本草补》译成西文。由于康熙提倡西医的专家。

随着对西学的深入了解,康熙对来华教士的学识感到不满足,1681年命白晋作“钦差”回欧洲,招聘科技人员来华。1705年,康熙派教士沙国安出使罗马教廷,希望教皇派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人员来华”。来华有技艺人员都享有优厚待遇。康熙甚至想在宫中建一座法国式的科学院,只因与罗马教廷发生礼仪之争,未能如愿。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就你的感受写篇论文。

〖点评〗

传统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具体知识的落实,其“应试”更是只采“点”而疏略“意”。如此,历史学习客观存在的一大块心理活动—对历史的体验、感悟、认识,因其检测作中的复杂性,被人为地排挤到了检测之外。在新一轮课改实施的今天,当然再不能这样做了。因此,在我们开放题的研究设计中,便有了“历史论文型”。在这种试题中,让学生对所提供的历史材料谈感想,谈体验,谈认识,不追求具体的历史知识,犹如语文中的材料作文一样。历史论文型开放题开放的灵活性大,除了重在检测学生的思想感悟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价值取向外,还特别有利于检测学生史论结合的表述能力。这类开放题,在各种高考试题中还未出现过。历史论文开放题,材料多,好编拟,学生也好做,但评阅标准难于把握,对评阅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甚高。

〖参考答案提示:论文主题应包括以下方面

角度一:肯定康熙;角度二:肯定传教士的作用;角度三:否定传教士的作用;角度四:同时期中西比较;角度五:康熙帝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  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 • 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 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2)材料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对的?请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点评〗本题属于近年常见的材料解析题,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和概括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失败原因:①国内人民厌战;②被占领国的人民和王朝的反抗;③军事上拿破仑的军队垮掉;④个人因素上,拿破仑具有破坏一切的天才,后来变得疯狂了。(2)材料二用“破坏的天才”来否定拿破仑是不对的。说明:因为①没有揭示出拿破仑本人的阶级属性,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破坏”,客观上有利于法国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②没有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认识问题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其对外战争的争霸性侵略性的一面,其争霸性侵略性必然给拿破仑政权的覆灭种下祸根。(3)有道理。因为拿破仑帝国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他的政治生命同战场上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

11.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的言论:

材料一  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马隆:《杰弗逊及其时代》

材料二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地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弗逊作品选》

材料三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梅奥:《杰弗逊自述》

材料四  (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

回答: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据此,对杰弗逊作个简短的评论。

(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卷)

〖剖析〗本题为近年高考的又一典型人物评价题,属于成文类材料小作文题。旨在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归纳和概括能力及运用材料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第一问重在归纳、概括每段材料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第二问重在结合材料公正评价杰弗逊的个人品质。当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回答此题要求考生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杰弗逊生活的时代和美国的社会状况,坚持论从史出,从正面作出公正合理的概括与评价。本题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视历史人物的评价;二是结合美国年末岁首的大选实施考察。试题立意新颖,答案简捷,能力层级考察适中,代表了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

〖答案〗反映的观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或人权平等);提倡科学知识;反对终身制或长期当政。

评价:杰弗逊是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位的民主主义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