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指导(2)

时间:2009-10-18 17:22:49  来源:朱汉国主…
 

编者说明:此为征求意见稿,如评论,请以出版本为准。

  

        第一章  必修课程《历史Ⅰ》

 

二、教学指导建议及案例评析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与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重点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模块“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遵循着对学生而言先易后难、由远及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也无意割裂事物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它只是专题式教学所允许的一种技术性处理手段” [1]。

 

与统编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必须研究这些变化,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开发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讲课技巧,从而正确使用教材。

 

(一)更新使用教材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依据的观念,而将其仅仅看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的价值。如果只有部分符合,那就部分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参照其他教学材料。

 

(二)灵活运用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可以在各必修教材内部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如讲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时,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通过对单元一、三、四、八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史;通过对单元一、六、七相关内容的整合,使中外政治专题史自成一体,侧重对比中外政治发展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单元五、九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进行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背景的整合。也可以在必修教材之间整合相关专题单元,如,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单元等。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显然,合理整合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如在讲授第一单元第3、4课时,可以把这两课合在一起讲,以朝代为主线,理清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讲清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从汉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1课时让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4课,理清朝代线索,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到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在绘制图表时请注意以下点: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主要对策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有了一系列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二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因此有了相权的分割,相权中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权的分散等,请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1)汉初分封诸侯国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地方分裂问题?

(2)唐代后期分裂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皇权?哪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说宋代以后地方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4)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是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唐、宋、元、明、清的权力中枢机构分别是哪些?

(5)各朝对待丞相的态度有何变化?明朝内阁大臣与丞相有何区别?清朝的议政王大臣和军机处有何不同?

 

第2课时总结上节课的图表: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加强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和刺史制度 节度使 削实权 制钱谷 行省制度   废行省 设三司

两 汉    魏 晋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建立中朝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省 枢密院  废丞相 设内阁  军机处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加强皇权

根据第1课时的认识,集中串讲,并解决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但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

 

(三)正确把握教学设计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一般情况下,教材配有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较为详细地列出各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分析与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和能力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对于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计划是有帮助的。但教学参考书是仅供参考而已,在“教参”的编辑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作出调整”,“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2]。因此,教学用书仅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设计方式,对教学起着引导作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针对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例如“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教师可采用历史表格法教学,设计如下表格,指导学生自学:

 

 

 

战争

根本目的

国内反映

结果

影响

反思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联系《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认识半殖民地从开始、加深到形成的过程,同时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若干次中外战争,对战争目的、交战双方、国内反映、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梳理历史线索,这样就会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将上表内容真正消化了,又依课文内容多角度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题:

 

(1)近代中国,主要遭受了哪些被侵略战争?各自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2)近代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惠?

这样,既可避免教师作枯燥的讲述,又能使学生驭繁就简,系统知识在表格内一览无余,在单位时间内掌握丰富而必要的内容。因此,在教材处理中,教师适当打破课本体系,另立框架,理清线索,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下面举三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在对第三单元第2课《辛亥革命》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内老师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从学习思维的一般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入手,采用历史教学的三部法:“了解—理解—见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说明起见,这里将其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人们对孙中山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毛泽东说:“孙中山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鲁迅说:“中先生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师:看完这些名人对孙中山的评价后,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1:从以上三位名人对孙中山的评价中,我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独立与进步的伟大贡献。

生2:孙中山先生在我国民主革命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

师:欲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就必须了解先生的革命事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推进新课

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史实、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画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对辛亥革命过程的了解。

酝酿——革命条件逐步成熟: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基础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各地响应

 


成果——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里,知识的获取不仅讲究速率,而且讲究方式。这不仅给后面的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第二步:“理解”——理解历史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规律

老师指导学生精读细读,合作交流,思考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辛亥革命第一枪为什么在武昌打响?

这个问题是难点。解决的方法是: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出发,运用发散思维来进行回答。

(2)《临时约法》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这个问题不是太难。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然后,结合阅读教材关于《临时约法》内容的叙述,明了《临时约法》所体现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加深对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3)袁世凯何以能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讨论。史实:主观方面:袁世凯主持军政;袁世凯的政治手腕,对清政府威逼利诱,对革命派软硬兼施。客观方面:帝国主义的支持;立宪派等的拥护;革命派组织涣散、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体现了“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指导讨论、启发思路—归纳总结、获取新知”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也使学生在合作方面获得了体验。

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在联系比较中获取认识

老师设置了三个问题:

(1)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3)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员,你会赞成或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请说明理由。

以上三个问题,前一个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后两个侧重于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创新。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