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备课札记:英国怎样建立
佚名:高中历史课程建立
歷史教育要幫助學生建立
waterlover:庆祝博客建
《美国的建立》说课稿
王叶军:《英国君主立宪
王叶军:新课程美国联邦
林桂平:社会主义制度在
黄孝华:《同盟会的建立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最新热门    
 
颜建立:宏观把握 细节入手— 浅谈历史教材的优化整合

时间:2009-10-18 17:23:43  来源:颜建立
 

              宏观把握 细节入手 浅谈历史教材的优化整合
                    厦门市五显中学    颜建立


     有人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拙劣以为说的是我们教学使用的教材不能尽人如意。毕竟教材的编写只是反映了一部分编者的教学意图。因此,真正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总感觉不是得心应手,甚而有时要对教材动“大手术”才能为我所用,我想这指的就是对历史教材的优化整合。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教师执教的依据,尤其是对于文科教学而言,教材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如何在教材中提取最有效的信息,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历来是文科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历史教材是一本高度浓缩的教材,它把历史的绚丽隐喻在了方块字之间,也把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成了几本薄薄的册子,所以从浓缩的历史教材中再现当年历史的真实尤其要注重对教材把握。
    然而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历史细节知识的繁杂的特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零乱的历史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头脑里形成的是不是完整的历史,而是分散的知识点的杂合。因此,学生反映学历史难,学完后仍懵懵懂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复习历史的过程中杂而不乱,脉络清晰,这是长期困扰文科教学特别是高三总复习的一大课题。
    历史教材的把握,在于整体上宏观的把握,下面我试图从教材的整体解读、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历史观的整体统一三个方面浅略的谈一下我教学来的一点心得。
(一)整体上解读教材。
    现今的历史教材真是五花八门,而教师又不能自己亲自选择,其中滋味只有他们才知道。所以拿到教材后,对教材的总体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本教材拿到手后,对于教师与学生同样是生疏的,然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而言,它又是熟悉的,因为这本教材的知识点是多年来专业熏陶的,甚至因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某些知识点上的精确性比教材还要全面。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同样需要我们精心的研究,从整体上全面的解读教材。切忌备一课上一课,“现炒现卖”。
    我就以自己使用的人教版的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做法。
全面的解读教材,对于每一位一线教师具体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习惯于先通读一遍教材,这样才能对教材的结构具备了最初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通读一遍教材之后对于教材的编写模式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的整体要求。比如说该教材是按什么样的原则来编排历史知识的。通俗地讲,比如我们的史学体例:编年体、国别体,是通史等等。像以前的教材几乎都是按照编年体的顺序,什么事都要学生与老师来归纳总结,给人很杂乱的感觉。为了适应文综高考考试的需要,现已做了大量修改。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按板块与专题的编排原则。比如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史、秦汉史、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史、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史六大板块。然后每一板块几乎按照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思想文化五大专题来叙述每一板块的基本历史特征,可以说比以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对每一板块的总体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会进一步的研究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框架所在,而研究目录更是进一步的用已有的材料来解读教材,当然对目录的了解是本着研究的态度去认真揣摩的,不仅要从目录的编写中进一步的精炼教材的体系,更要对目录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即使这种论证的过程更多的是在寻找教材的编写意图,然而这样认真的研究之后,教材已经以一个整体的形象植根于我们教学意识中。

 


(二)知识体系(框架)的整体把握
教材的整体解读是进一步宏观把握教材的基础,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不能停留在编写方式的了解上,在了解了编写意图之后,更要进一步的掌握教材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尽可能的将这种遗憾降到最低的限度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而促使遗憾降低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在教师非常清晰的知识体系中,学会学习,学会治学,学会做人。所以在对教材已经有了整体感之后,则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本书的整体的知识体系,整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整理知识体系,就是要在已经掌握了的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全面的整合,尤其是要编排好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本学期此历史阶段的教学的重点部分和难点所在,从而做到胸有沟壑。就以中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复习为例,我们就可以教学生抗日战争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一面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个战场(正面与敌后战场)、三个阶段(战争的防御阶段、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争的反攻阶段)、四派力量(中共、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国民党、汪伪政权)。然后把所有的知识点通过三个阶段加以整理。而每个阶段又以主要的三派势力的活动为类别加以分门别类。如:战争的相持阶段,我是这样整理的:
二、抗战的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
(一) 改变侵华方针:
1、 方针的改变及实施、影响。
① 对中共及影响:
② 对国民党及影响:
③ 经济:“日本以战养战”
2、 原因、背景:①②③
(二)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和正面战场的恶化
1、 政策的反动表现:
① 五届五中全会
② 掀起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
    2、正面战场的恶化:
①枣宜会战的失利
②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③国统区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结合的反动独裁
(三) 中共坚持抗战、团结,巩固根据地:
1、 百团大战和反扫荡
2、 “三坚持、三反对”口号
3、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4、中共七大的召开
这样就把很散乱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加深对所学阶段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三)历史观的整体统一
    学生是一个渐进成长的动态的个体,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对看待历史现象往往容易“感情用事”,没有依据历史的观点。不易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原则。遇事就带着有色眼镜去分析。比如长期在我们史学中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分析的观点。比如对帝国主义的评价问题。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就容易形成帝国主义一无是处的观点对其大肆攻击。而按照正确的历史观点分析的话,帝国主义又有一个概念叫:垄断资本主义。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象。因此在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至关重要的问题随即而至,那就是在这本教材的实施的一学期中,期望对学生的能力有怎样的培养,这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历史观的培养。
    历史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来概括,而且即使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个非常广博的概念,这里涉及到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发展偶然性的认识、历史发展源动力的认识、历史发展人民与英雄人物作用的认识等等,一个学期的教学不可能全部涉及到,这就要在对历史知识有全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最有效的史实来涉透历史观的教学,而且历史观的教学要注重渐进性。这里举英雄人物的历史观教学,我处理过程事后的一点总结,在高一的上学期中,我们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李鸿章,在对李鸿章的评价中,我渗透给学生的是,历史人物的评价除了要注重历史事件的结果同时也要注重其主观动因,由此让学生对李鸿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进而在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中,在对毛泽东的一生的认识中,我又渗透给了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主要贡献,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对人物的评价不能因其功而忽视其不足,也不能一丑掩大德。在高二上学期的教学中,在拿破仑和俾斯麦的评价中,又让学生意识到了英雄人物是历史发展造就的,让学生明白了时势造英雄。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中又涉及到了希特勒,借而让学生明白英雄人物的个人修养对历史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高三时,我又教学生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评价武则天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明确凡是采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措施的历史人物都应该值得肯定。而在这样的认识了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意识到,任何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过程中,人民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民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辩证认识就相对的循序渐进了。而这样的历史观的教学是要在整本书的历史观高度统一的认识基础上完成的。如果告诉学生历史“非此即彼”就会把学生引处误区。

 


    对教材的整体性有了认识之后,就到了教学的常规过程,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材的细节展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关键的细节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我从细节的整合、细节的舍弃、细节的挖掘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细节的认识。
(一)细节的整合
历史是一个以细节特别多为特点的学科。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动态发展中,都是以细节的史实为依托的,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最难处理的也是细节,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能理出头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多的纠缠史实,局部的放大会以放弃了整体为代价。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要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前期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教材的相当多的篇幅在讲叙这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在引导学生整理这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每一个细节,学生会根本抓不住要点,因此引导的过程中,必然将细节整合,从而概括出了五个阶段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是如何一步步的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这样就将教材跨越性极大的东西进行了整合。
(二)细节的舍弃
在长期的教学中,同仁们都有一个体会,历史的细节知识点太多了,多到你不得不忍痛割爱。因为细节知识多,因此教学容易不得不搞大。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中,历史知识点成了搞大容量教学的最合理的借口。但是,一堂放电影式的教学,学生的掌握程度与听课实效是可想而知的。我历来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这只是在展示教师个人多媒体的制作水平而已,是扼杀学生自主性的做法。那么哪些细节可以割舍呢?我在教学中一般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是这个细节对事件的发展不起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教材中有战争的五个战役,这五个战役中有大量的细节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细节,如邓世昌的太阳犬的细节、丁汝昌自杀的细节、刘步蟾指挥的细节,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细节,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北洋水师早就调动起来了,因此在处理这几个细节时我就完全舍弃了,况且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也能激发兴趣。尽管明明知道历史的生动性在我的舍弃中被扼杀了,但是我更明白学生真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课堂的课外延续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的去查找相关的内容,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因为舍弃而消失,而是因为了舍弃给他们留有了自我寻找的空间而发挥出来了;第二个出发点是书本上的细节已经很详实,比如说在准备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再调整这一节时,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导致凡尔赛体系走向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教材对这个细节的处理上很详实,因此这个细节的描述我也省略了,因为重复教材已有的东西是扼杀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册就不是无原则地删,不用怕在高考中会成“漏网之鱼”。我在长期的高三年复习教学中,屡试不鲜,感觉实效明显。而刚刚出道时,由于面面俱到,反而越讲越乱,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思考消化、练习巩固的时间。
(三)细节的挖掘
所谓的细节的挖掘就是对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教材中往往有些知识是编者有意无意中漏掉的。而这些恰恰就成了考试的“题眼”,学生学习的“盲区”。历史的精彩实际上就是在细节的挖掘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挖掘出一个历史细节的重要性,我挖掘历史细节也有两个出发点,其一是历史的细节中有隐含的知识。在讲解到俄国的二月革命过程中,教材没有明确说明这次革命是哪个阶级领导的,但是却是用了一个细节告诉着学生,因此我在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这个细节上让学生一起和我挖掘教材没有写出的内容,学生经过了思考之后,普遍性的认为这场革命应该是由后来出现的这个政权的领导力量共同领导的,而在处理这个细节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的提出怎样认识革命的性质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终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革命和战争的性质是由其目的决定的;其二是历史的细节中在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做铺垫。在讲到欧洲安全问题也就是《洛迦诺公约》时,学生在学过了条约的内容的时候,已经普遍性的认为这里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突然的抛出了一个我事先准备好的细节,《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是为欧洲的安全保障而做的条约,而后来的历史却证明这个条约并不安全,成为德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之一,为什么?学生在和平的感觉中突然被这个问题调动起了积极性,由此而展开了讨论,最后通过细节的分析认识到,所谓的安全公约根本就不可能保障欧洲的安全。细节的力量在学生的讨论中尽显本色。当然,细节的挖掘需要历史老师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该挖时就不折不扣地深挖,而不能无原则地乱掘。
    历史教材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东西,历史是一门色彩斑斓的学科,让学生在历史的丰富多彩中体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偶然,赋予历史鲜活的生命,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合理的优化重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遗憾中总结,为的是迎接全新的遗憾。
    当前,新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已日渐深化和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无形中提高了,这是文综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应是现今考改下每个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核心问题。而我不揣浅陋地认为: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使之真正为我所用,是其中关键所在。愿借此文与诸位有此感者同仁共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