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求是》:重温“文革”
我的西部教育实践日记
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史研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素质
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最新热门    
 
歷史教育要幫助學生建立四種核心能力

时间:2009-10-18 17:17:36  来源:佚名
 

歷史教育要幫助學生建立四種核心能力


壹、時序觀念

      時序既是先後相接的時間順序,亦是人為安排的時間秩序。時序觀念是發展學生歷史理解的基礎,也是歷史作為一門學科所特有的性質,歷史事件、人物唯有置放在時間架構之下,才能顯現出意義與價值。發展時序觀念,就是讓學生依照時間順序建構事件之間的意義與關連性,理解歷史上諸如變遷、延續、發展、進步、倒退等觀念的意義,並對事件提出合理的歷史解釋。

「時序觀念」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各種時間術語描述過去,認識幾種主要的歷史分期方式

時間術語與分期方式都是人為的建構、約定成俗的用法。學生必須運用適當的時間術語、分期方式來描述過去,並置於適當的歷史脈絡下觀察、理解。

熟悉使用機械式的時間術語(例如:日、月、年、世紀、西元前)。

熟悉學習主題所提供的分期方式(例如: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秦漢時期)。

使用兩種以上的時間術語描述某一特定時間(例如:1905年與二十世紀初、一次大戰前等用語的交替使用)。

二、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兩個或更多時代之間的差異,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連性

學生必須構築自己心中按時排序的時間架構,才能有效地感受時代的差異、理解歷史的變遷。同樣的,也只有在學生能夠依時間排序時,才能真正理解過去與現在之間、不同時代之間的延續性或關連性。

說明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與類似之處。

說明不同過去(時代)之間的差異,並依特質將過去區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

根據所提供的資料、圖片,依時間順序建立一個時間架構(如年表、時間軸)。

以時間順序的架構說明某一個歷史發展或現象(例如:法國大革命的發生)。

根據學習內容,掌握某個時代中變遷與延續的因素。

 

 

 

貳、歷史理解

我們常說歷史不是「背科」,那麼理解活動的開展,恰是最直接且關鍵的證明。歷史理解所關聯的重點在於:如何將歷史事實的「記憶」接引、提升至「理解」層次,並且能夠對史實的歷史脈絡與意義加以掌握。

「歷史理解」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能夠直接地就一歷史敘述文本的內容與意義,進行認知與掌握

歷史理解的第一個層面,在於針對教科書等歷史敘述文本進行理解。學生要學習從中掌握其可能的多樣化敘述形式(如語文、圖、表、繪畫、照片、音樂、影像等),以及每一歷史敘述的述論重點。

經由閱讀或討論,而能掌握一歷史敘述所要回答的中心問題及述論要點。
能分析一歷史敘述,並能以一種不同的敘述形式重新表達原本的中心意涵。
能經由一歷史敘述的探究,分析與解釋其作者的立場。
能從每一課程單元中各個歷史敘述的閱讀或討論,瞭解課程綱要上所載明的重要歷史知識。
二、能夠就一歷史事件,嘗試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

歷史理解的第二個層面,在於針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基本上這是要求學生學習「設身處地認識過去」。然而,身為進行歷史理解的主體―學生絕非是白紙或空罐子,他們有個人的經驗、知識與世界觀,因此期待學生客觀地與過去相遇,是不切實際的。在歷史課堂上嘗試以學生的解釋網絡為階,設法擴充、深化,這樣所形成的想像或認知,才有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理解行動。

能掌握一重要的歷史性名詞,在當時脈絡下的意涵。
以當時的時序、地理空間、用語、概念、價值觀等作為基礎,來解說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情境。
能參照既有的歷史敘述來檢視自己原來的認知,建立起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情境的重新認識。
能夠設想當時人物的經驗及其看法,並且避免只用現在的價值或規範進行評斷。
三、能夠在歷史脈絡中,進行關於「重要性」或「意義」的選取與評價

歷史是一門探究變遷的學問,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在一個較長的時序中進行觀照對比,並且參考相關的多種歷史敘述,適切地掌握變遷的機制,以及確認關鍵的所在。

能在一連串相關而紛雜的史實中,評斷出具有重要意義的史實(包含人物、地點、事件、因果關係等),並提出適切的理由。
能在一較長的時序中,擇取與評估某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並闡述其關鍵性。

 

 


參、歷史解釋

歷史以過去作為探究對象,已逝的過去無法如實再現,只能透過史料證據來重新建構,因此,所有的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過去的一種解釋。「歷史理解」著重在設身處地認知過去,目的在盡可能接近無法全然再現的過去;「歷史解釋」則以史料證據與歷史理解為基礎,有意識地對過去提出理性的、系統性的、因果關係式的說法。教師應提供學生接觸不同史料、歷史敘述的機會,以發展學生歷史解釋的能力。

「歷史解釋」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兩個層面說明:

一、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說明歷史解釋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不同的史料證據、時代關懷、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導致不同的解釋,歷史解釋因而總是呈現多元的面貌。學生需要理解不同歷史解釋的差異之處,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

辨識出對過去不同的解釋,並比較不同解釋的差異所在。

能依史料選擇差異與史料多寡,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解釋。

能依作者的時代背景、個人好惡、關懷的差異,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解釋。

二、理解歷史學科的因果關係,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提出解釋

歷史解釋是對事件、人物的一種時間性解釋,旨在建構事件前因(背景、原因)後果(結果、影響)之間的關連性。因果關係是歷史解釋的基礎,學生應提升對歷史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強制性,相同的原因不見得導致相同的結果)的理解能力,並能與科學因果關係(具有必然性、強制性)區別。

體認歷史的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而是人為的分析與解釋。

能辨識出某一歷史解釋中作者所認為的幾項重要原因。

能根據學習內容與所提供的史料,說明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

 

 

 

肆、史料證據

史料必須置於歷史脈絡中,轉化為證據,在學生的歷史理解或歷史解釋的活動裡起了作用,方具有價值;史料總是應該要與探究過去的意圖產生緊密關聯,而且唯其能引發探究活動,才能真正彰顯深刻的歷史教育意義。

「史料證據」作為核心能力之一,可區分為以下三個層面說明:

一、運用思辨,判斷史料得以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對多數學生而言,史料在一開始往往只是某種與過去有關的資訊,或者與某史實有關的資料來源。學生必須學習在史料中發現線索,並且經由一番思考、討論或推理,而能判斷其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1.           直接從史料中找出關鍵的線索,例如態度、意見、動機等。

2.           依據某一探討主題,評估個別史料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3.           理解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立場的不同,可能作為證據的各種史料,在判斷及取捨上,會因此而出現差異。

二、自行根據主題,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

一般的歷史教學,史料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每位學生手中的史料都一樣,只需直接拿來運用即可。然而,學生應該要熟悉史料蒐集的觀念與方法,才能夠真正提升在歷史學習上的探究能力。

瞭解並能實地練習史料蒐集的各種方法。

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具體問題,藉以規劃出史料蒐集的主題和範圍。

依據原先的問題,比較所蒐集到的各種史料之適切性。

三、應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或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

如果是老師應用史料來說明某一史實,那麼學生學到的只是相關的資訊或知識;只有讓學生自己學習應用史料,才有可能真正習得探究能力。高中生應用史料,最重要的目標是能藉以形成一個新的問題視野,更進一步,則是形成自己關於過去或當代的歷史敘述。

直接從史料中找出答案,以回答關於過去的問題。

瞭解因不同的資料來源,可能會造成對於同一史實或人物的不同解釋。

瞭解同一史料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的立場不同,而可能意義殊異。

將史料與既有的歷史敘述進行對比,分析其間的關聯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