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学术前沿:中国现代史教案 二

时间:2009-10-18 17:25:44  来源:胡其柱
 

历史学术前沿:中国现代教案

 

2007年版)

 

 

(七)帝制自为

 

如果袁世凯能够些微保持些民主体制的影子,也许还不会遭到全国的一致反对。但他在一些人的鼓动下,偏偏昏了头脑,当一个大权在握的总统嫌不过瘾,还想重新回到原来的皇朝制度中去,过过皇帝瘾。1915年8月,杨度等6人组成了筹安会,筹安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帮袁世凯恢复帝制造舆论。而且,许多北洋将领也都领会了袁世凯的意思,都上书劝进,希望袁世凯顺应民意,实行君主立宪。10月,各省选举了代表进行国体投票。参政院统计的结果是全部赞成君主立宪。随后,参政院便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的名义上书劝进,袁世凯假装推让,第二天就宣布承认帝位。

 

袁世凯一宣布帝制,把中国重新拉回到辛亥革命以前的状态,激起了各个阶层的反对。连清末立宪派的张謇、汤化龙等人也离开了袁世凯。云南将领蔡锷、唐继尧更是积极,直接宣布独立,打起了护国军的旗号。国民党借着这个时机,也加入到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中。而袁世凯的老部下段祺瑞、冯国璋等看到袁世凯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也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袁世凯内外交困,1916年3月22日,下令撤消帝制,6月积郁成疾死在北京。

 

据唐德刚云,‘云南起义’的关键性人物是唐继尧。其重要性远在松坡(蔡锷别号)之上,而享名则远在蔡锷之下。其原因则是,

 

一、他是云南东川人,留日归国后,除短期出长贵州省政外,一直在云南服务,鲜为省外人所知。

 

二、辛亥革命时云南都督是蔡锷,唐继尧那时是蔡的部下。

 

三、蔡锷是个锋芒毕露的人物,而唐则比较木讷。

 

李宗仁先生告我说,当蔡锷出长广西陆军小学期间(李是他的学生),蔡氏每次乘马的方式都不是“翻鞍上马”,而是自马后飞奔,以跳木马的方式,飞上马背,所以校中师生都以‘飞将军’呼之,举一反三,足见蔡之光彩也。可是在一九一五年底云南起义时,情况就不同了。蔡其时原羁身北京作经界局督辨。光杆一条的京官,无拳无勇、没钱没枪。后因与唐继尧有密约,始于起义前八天赶到昆明的。

——唐德刚:《民国十年》

 

 

关于洪宪复辟,有人认为,尽管袁世凯负有明显的历史责任。但也应看到,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和过渡中,袁世凯在社会失序状态下建立政权,面临着既要恢复社会秩序,又要摆脱经济窘境;既要促进社会进步,又要对外抵制侵略的复杂课题。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的失控、文化传统的失落和社会心理的混乱都对袁世凯的政治心理和政洽行为有着重大影响。洪宪帝制是当时复杂历史背景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纪能文《从共和总统到洪宪皇帝——袁世凯洪宪复辟的历史透视》,《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换成其他时候,有人用再卑鄙的手段恐怕也混不上皇帝)

 

也有人认为,袁世凯的想建立的君主立宪与原来的清朝政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是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一种抨击,对封建专制政体的一种否定。在推动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方面无疑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何善川《论袁世凯内阁与清末国家政体近代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二、张勋复辟

 

(一)新旧约法之争

 

新旧约法之争是袁世凯死后,护国派与北洋将领段琪瑞等人就实行《临时约法》还是《中华民国约法》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论。

 

1916年6月6日,国务院通电袁世凯已于当日死亡,依据《中华民国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务。对于黎元洪任大总统,反袁势力都同意,但不同意根据袁世凯炮制的新约法继任的说法。他们认为黎元洪是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继任的,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关系到对袁世凯复辟的态度,关系到是否尊重国会和法律的问题。段祺瑞作为此时北洋政府内的主要首领,当然不愿意承认《临时约法》,如果承认就意味着恢复国会,就意味着自己的权力会受到监督和限制。就在双方陷入僵持的时候,海军宣布独立,也要求恢复临时约法,恢复国会。段祺瑞受到的压力很大,表示让步,表示可以恢复《临时约法》。这样,新旧约法之争以反袁派的胜利而告终。

 

(二)府院之争

 

(三)张勋复辟

 

三、皖系军阀专政

 

(一)武力统一

 

从1917年7月到1920年7月,中央政权基本上落入了段祺瑞的手中,这一段称之为皖系军阀专政时期。段祺瑞政府推行的政策主要有两项,一是推行武力统一,消灭南方的护法运动;二是制造可供皖系军阀集团直接操纵的新国会。

 

段上台之原因:

 

“推其原因,盖有数端:一则段氏之军事学识声誉素著;二则北洋练兵之功绩,众望所归;三则为袁系之要人,虽蒙袁克定之谗言夺其兵柄,而段氏之声望转因此愈盛;四则有拥护共和之功,帝制与复辟皆为段氏所扑,又执军阀派之牛耳,宜其有舍我其谁之概也。”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95卷,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1页。

 

南北矛盾:段掌政权后不愿意恢复临时约法,企图先成立议会,再选总统;迎冯国璋为总统。

 

武力统一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傅良佐督湘、吴光新入川开始,至长江三督1通电主和、段祺瑞辞职。

 

第二阶段,从天津会议后曹锟、张怀芝k南征,到吴佩孚通电罢战、安福国会召开。

 

系指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元、湖北督军王占元。

 

2张怀芝(1860-1933),子子镇,少辍学讨饭,后入北洋天津武备学堂。后随袁世凯,官至济武将军。袁世凯死后,投靠皖系,任山东督军兼省长。

 

(二)安福国会

 

段祺瑞在对西南进行讨伐的时候,就一直同时在策划着扳倒冯国璋的方法。有两条路,一是政变倒冯,二是合法倒冯。为了不影响北洋派的统治地位,最后段祺瑞还是决定采取比较稳妥的合法倒冯的办法。合法倒冯就是通过国会选举来把冯国璋从总统位子上拉下来。而要想确保达到目的,就必须让国会议员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半。这对于以前的国会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为此,段祺瑞极力主张重新选举议员,组成新国会来负责1918年的总统大选。冯国璋被迫同意。

 

在新成立的国会里,同段祺瑞有密切关系的一帮政客形成了紧密的政治团体,因为经常在北京西单安福胡同开会而被称为安福系。段祺瑞组织策划的新国会以他们为主体,所以又叫安福国会。1918年9月,安福国会按照段祺瑞的布置,将徐世昌选为新总统。作为对冯国璋的安慰,段祺瑞表示自己主动辞去总理职务。徐世昌批准了段祺瑞的辞职,另任他为参战督办。实际上,主要权力仍然掌握在段祺瑞这个参战督办手中。

 

 

 

(三)南北议和

 

徐世昌虽然是段祺瑞一手扶植起来的傀儡,但他还不甘心就做一个傀儡总统。他打算团结直系做政治资本,继续推行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他在就职通电中首先提出的就是主张和平统一。此时,他的这个主张也正好顺应了当时国内的人心。经过几年的武力斗争,大多数人都主张国内和平。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在这种情况下,1918年11月,徐世昌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局势。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和平统一。次年2月20日,南北双方开始议和,朱启钤(QIAN)、唐绍仪分别为南北方总代表。

 

和议开始后,南方首先提出停止参战借款,取消参战军,陕西停战等,北方代表做不了主,主动辞职。4月,和议重新开始。双方围绕国会问题又产生了争论。南方要求恢复旧国会,北方要是答应新的安福国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而由安福国会选举上台的总统和内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所以北方当然无法接受,迫使和议再次中断。就这样,和谈也开也停,随着直皖战争爆发,最终不了了之。

 

(四)直皖战争

 

皖系军阀把持政权,排斥异己的行为终于导致了其他政治力量的一致反对。在这些政治力量中,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首的新直系集团格外引人注目。1918年11月,吴佩孚、曹锟、张作霖及西南的军阀等联合起来,组成了“救国同盟军”,共同反对皖系。1920年春天,西南军阀暗中给了吴佩孚60万元,作为吴撤军的好处。吴在后撤的同时,南军则乘势北进。

吴曹为什么与段反目?

 

第一,曹、吴为直系成员,与段有隙。

 

第二,段暗中抑制、削弱曹、吴,致其不满。

 

第三,曹、吴与段在对日问题上有分歧

 

皖系集团先是命令吴不得擅自撤军,既而想更换河南的督军,切断吴的后路。更换河南督军的做法遭到了张作霖、吴佩孚等人的反对。1920年7月,段祺瑞干脆成立“定国军”,自任总司令,以徐树铮为总参谋长,准备讨伐吴等。而曹锟也在天津召开誓师大会,组织“讨逆军”,以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来迎接段祺瑞。双方开始交战。

 

战争的过程比较短。双方正式交火是从7月14日至17日,只有4天。西线战场在涿州、固安、高碑店一带。直军先受小挫,既而吴佩孚侧面包抄,扭转局势。皖系在西线战败。东线的徐树铮听到西线失败后弃军逃跑,其军队不战而降。直皖战争很快就以直系的胜利而告终了。

 

段为什么迅速崩溃?

 

第一,战前缺乏严密部署,致使一开始就被动。

 

第二,将帅临场指挥有误,致使部分军队哗变。

 

第三,皖系与日联系过密,声誉不良,缺乏人心。

 

第四,直系与奉系、西南军阀、国民党联合,段陷孤立。

 

四、直系军阀专政

 

(一)第一次直奉战争

 

(二)曹锟贿选

 

(三)江浙战争

 

江浙战争之起因:

 

第一,争夺上海管辖权为战争之根本原因。第二,吴佩孚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乃江浙战争之远因。第三,鲁永祥收容臧致平、杨化昭为江浙战争之导火线。

 

江浙战争之影响:

 

第一,导致南北政局进一步分化。

 

第二,促使战后上海自治运动渐趋激进。

 

第三,为五卅运动等政治风潮埋下隐患。

 

吴佩孚、曹锟掌握了政权后,不得人心,又引起了其他在野派系的反对。其中以孙中山、卢永祥和张作霖最积极。他们以卢永祥的杭州为中心,结成了反直三角同盟。直系军阀自然把卢永祥当成了眼中钉。1924年8月,直系军阀江苏都督齐燮元以卢永祥收纳被直系打败的福建军队为借口,讨伐卢永祥。9月3日,战争爆发。在卢永祥一方,张作霖和孙中山分别从东北和广东出兵,对其进行了援助。而齐燮元背后则有直系的孙传芳等人给予支持。

 

卢永祥与齐燮元的交战主要集中在上海附近,双方有一段时间的僵持。但由于孙传芳从侧面进攻,使得卢永祥不得不退出杭州。孙传芳不战而入杭州。接着,齐燮元与孙传芳乘胜夹击上海,卢永祥于10月3日发表通电下野。南方的孙中山本来打算北上支援齐燮元,但由于陈炯明的叛变而失败。

 

(四)第二次直奉战争

 

江浙战争期间,北方的张作霖与直系军队在山海关一带展开决战。直系军队在张作霖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就在吴佩孚打算反攻的时候,发生了北京事变。

 

在这次战争中,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军发展郑中正式站在其中一方(直系),其表面含义是中央政府对派系政治态度发生转变,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央政府在以前的军阀战争中能相对独立,而此时已公开为一派控制,名义上的合道性亦不复存在。其表面合道性的失去使北洋政府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最终土崩瓦解。

 

(五)北京事变

 

五、奉系军阀专政

 

从1924年10月到1928年6月,中央政权基本由奉系军阀操纵,称之为奉系军阀专政时期。

 

(一)奉系军阀的扩张

 

(二)郭松龄反奉

 

(三)军阀统治的式微

 

思考题: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

 

第一,南北分裂。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北京政府与以国民党为首的南方政府之间的对立更为显著。

 

第二,武人专政。军事将领凭借武力肆意侵夺国家政治权力,致使中央和各级政府成为军阀统治的工具。

 

第三,党派林立。南京政府三权分立和国会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一度出现了大量自由组合的政治党派,并形成了短暂的议会政治。

 

第四,舆论多元。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舆论自由原则及后来政治均衡局面的出现,为各种各样的舆论媒介提供了生存土壤。

 

第二节 北洋时期的政党

 

一、国民党

 

(一)同盟会的公开

 

同盟会是发动辛亥革命的政党。1912年1月13日在南京设立总部(由上海迁至南京),以公开身份活动。21日,同盟会在南京召开大会,内地18省的2000余名会员出席。会议决定将同盟会改组为公开政党,但未获通过。3月3日,同盟会又在南京举行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掌》,规定同盟会的宗旨为“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其宗旨政纲的变化,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反映了国民党人随着形式发展不断调整政策目标的努力;另一方面当时南北议和尚没有结束,革命党就匆匆地修改政纲,又表现了自己政治上的不成熟。

 

(二)中国国民党的建立

 

1912年8月,同盟会在宋教仁的发起下改组为国民党。动因有二:一是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都已北迁到北京,唐绍仪内阁垮台,同盟会成员已经退出内阁,为达到重操政权的目的,必须扩大党的势力,争取成为议会多数党。二是袁世凯专横跋扈,其他一些小党派也感受到自己的弱小,希望通过与同盟会合并扩大影响。宋教仁的行动受到了孙中山、黄兴的支持。

 

参加国民党的有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和国民公党四个小党。1912年8月13日,五党共同发表了《国民党宣言》。宣布国民党的宗旨是“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意味着由经济转向政治),25日,国民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大会推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9人为国民党理事;胡汉民、谭延凯等29仁为参议。9月3日,黄兴等人推孙中山为理事长,孙委托宋教仁代理。

 

统一共和党:1912年4月11日成立于南京,主要成员为原同盟会会员和立宪派,主张“折中损益,中道而行”,代表人物为陆征祥和蔡锷等。

 

国民共进会:1912年初成立于上海,以“完成健全共和政体”为宗旨,主张建立理发和司法集中于中央、行政分散于地方的“联邦共和国”,代表人物为徐谦、伍廷芳、王宠惠等。

 

国民党改组后,影响力大大扩大,并获得了议会竞选中的多数席位。不过,它的改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尽管国民党的政纲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某些原则精神,但事实上和当时其他多数政党的宗旨政纲没有太大差别,从而降低了革命派的政治水平。第二,为了实现议会竞选成功,它不分对象地发展党员,造成国民党成员复杂,良莠不齐。这两个缺陷严重制约了此后国民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改组为中华革命党

 

(四)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9年10月10日,广州,“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

 

合作酝酿

 

合作实现

 

二、中国共产党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成立团体,出版刊物,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不过,这些知识分子不象前期那样集中,开始出现了分化。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一部分人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将学习的方向由欧美转到了俄国方面。而五四运动也让列宁等人看到了中国的潜力。1920年4月,第三国际派了威经斯基来中国,在北京、上海分别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他建议由李、陈来组织中国共产党。经过酝酿,陈独秀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组织“共产党”,不久北京、武汉、济南、广州、长沙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组织,但名称叫什么的都有。后来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4月,共产国际又派了马林来中国考察。他到上海与陈独秀进行了商谈,决定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7月,来自各地的15个代表到上海秘密开会,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第一个纲领:“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家”等等。陈独秀担任党的书记,张国焘、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

 

 

 

三、青年党

 

1.青年党的建立:1923年12月2日,法国巴黎,创始人曾琦、李璜。1924年9月回国,在上海发展组织。初期以“中国家主义青年团”自称。因办有《醒狮报》,故又被外界称为“醒狮派”。

 

2.青年党的主张:

 

“本国家主义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以外抗强权,力争中华民族之独立与自由,内除国贼建立全民福利的国家。”

 

他们主张以渐进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文化运动,以提高青年的修养与人格,批评社会,促进健康的精神风貌的形成。反对阶级斗争,反对工农运动,反对国共合作。持续时间比较长。

 

3.青年党与共产党“革命主张”之比较

 

“全民革命”:联合农工商学各界,以全民武装造成全民革命,清除外来的压迫与剥削,建立不偏于任何阶级的全民福利国家。概言之,即以民族主义的精神争得独立、完整的国家。其所提之“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皆服务于此。

 

“阶级革命”:联合工人、农民等革命阶级,推翻地主、资本家等反动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同时,联合世界无产阶级,推翻整个帝国主义,实现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概言之,即以国内无产阶级与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打倒国内外一切的反动力量。

 

参考文章:

 

王奇生:《一九二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民国初年政党林立的原因?

 

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政党众多的时期,据统计大大小小有300多。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

 

一,辛亥革命使人们对于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了实践意义的普及。大多数人把议会制的政党政治看成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同盟会组织松散,内部各种思想各种风气存在。有些革命党人稍有不如意,就独立单干,如中华民国联合会,民社等;

 

三,军阀政府的操纵利用。北洋军阀掌握政权后,为了对抗国民党,破坏民主制度,不择手段底收买或扶植政党,以便合法地把革命力量压下去。

 

 

第四节 行政司法

 

一、宪法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暂时制定了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但还不是正式的宪法。它有鲜明的政治目的:第一,为了限制袁世凯放弃了原定的总统制,采用内阁制;第二,在三权分立体制中,强化立法机关的职权,并加强了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和限制,造成权力机构之间不平等,破坏了相互制约机制。总之,作为国家大法,因人设制、因事设制,影响了约法权威,给民国时期各派政治势力玩弄宪法与国会开了恶例。(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

 

1913年,国会按照既定安排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制定宪法草案,即《天坛宪草》。它明确规定了司法、立法、行政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能,但也给了总统不少特权。但随着袁世凯解散国会,宪草脱稿后就被扔到一边了。曹锟当上总统后,组织议员在《天坛宪草》的基础上通过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宪法。因为它和曹锟的贿选有关,所以又称“贿选宪法”。(另一部宪法就是1946年蒋介石颁布的宪法)对这部宪法,历史学界评价很低,但法学界却给予了一定肯定。认为它内容形式较前都比较完善,而且第一,严格按照三权分立的政体框架,明确规定了由国会行使立法权,大总统并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和法院行使司法权,并严格界定了三权的划分及职权范围;第二,按照三权制衡原则,不仅强调分权,更注重三权之间的制约,以此保证司法权在独立行使过程中不被立法和行政权所干扰;第三,在强调司法权独立的专属性前提下,把法院的独立行使司法权与法官独立审判相结合,第一次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司法独立;第四,宪法在考虑实行地方自治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司法权在地方层面的实现问题。(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

 

二、行政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的主干是总统和国务院。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实行总统制,由总统提名各部部长处理政务。当时共设置了9个部:陆军、海军、司法、外交、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部。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在各部之上设立了国务院和国务总理,一来协助总统处理政务,二来限制总统权力。袁世凯感觉国务院太碍事,宣布取消,在总统府设立了政事堂。其性质与国务院迥异。袁世凯死后,又恢复了国务院,但直到北洋政府结束,国务院失去了监督功能,流于形式。

 

地方行政制度: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设都督一人,军民兼管。1912年3约,袁世凯下令各省一律改设都督。1913年,袁世凯下令军民分治,设民政长专管民政,省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次年5月,袁世凯将民政长改为巡按使,行政公署改为巡按使公署。1916年7月,黎元洪下令将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参考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省下面是道。道是延续清朝设置的,是介于省和县之间的行政组织。其行政长官最初叫观察使,1914年改称道尹。“贿选宪法”规定地方行政设省县两级,据此道尹在1924年被裁撤。

 

    在县一级,1913年,袁世凯宣布县级行政长官一律改称县知事,行政机关称县知事公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