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

时间:2009-10-18 17:28:09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  百家争鸣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① B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各家学派思想的掌握及联系当时社会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的能力。

② D 提示:联系变法以后秦国的发展情况回答。

③ D

④ B 提示:本题考查联系当时时代背景对法家思想的深入分析。

⑤  D

 

(二)材料解析题

(1)“仁”的学说。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是进步的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是他的“仁”的学说也含有维护传统制度的旧思想。(2)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孟子的政治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因此有“亚圣”之称。
(3)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4)轨迹:孔子为总结中国古典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思想有保守的倾向,主张回复周礼。孟子提出了王道主义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文化基点上提升了儒学的理想。商鞅主张激进的变革。他们三人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提示:所列举的材料只是提供线索,在理解材料中的观点的同时,还要结合所掌握的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① C 提示:考查记忆。

② D提示: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局势的了解。

③ D提示:将该政策与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结合起来考虑。

④ C

⑤A 提示:注意区别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

 

(二)材料解析题

 (1)材料一认为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其关键在于“养而致之”;材料二主张性善论;材料三主张性恶论。(2)孟子认为性“善”的具体内容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3)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圣人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来“化性”,人仍可以成为圣人。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

提示:此题考查对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殊途同归特点的认识。

 

(三)问答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3)各国纷争的局面形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4)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突出特征:体现了历史变革时期最富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学术空前活跃的特点。

提示:该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熟练掌握儒学的发展阶段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多阅读课外书籍。

2.实践活动

 

 

 

二  儒学的兴起

(一)单项选择题

①B提示:考查对“焚书坑儒”事件的全面认识。

②D

③C提示:从诗句中即可找出答案。

④D

⑤D

 

(二)材料解析题

 (1)商朝。(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终生于科场之中拼搏。明代以来八股取士极大地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4)宋朝以前的科举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以后尤其是明朝弊端丛生,钳制了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可联系史料加以说明。)

提示: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回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① C 提示:分析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找到答案。

② D 提示:抓住这两个事件的的本质而不是影响。

③ A 提示:正确理解思想与政治的辨证关系。

④ D 提示:结合当时时代背景考虑。

⑤ C提示:将问题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

 

(二)材料解析题

(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可拓展为: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的客观评价。

 

(三)问答题

1、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示:提出论点后,要精选史实,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评论。要体现出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还要注意区分早期儒学的价值取向与宋明理学所倡导的价值的差异。

2、
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国家,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在建立政权时起了重要作用的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经济发展后的变化。这时,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也使自“焚书坑儒”以来陷于困境的传统儒学在学术上得以发展。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适应了西汉大一统局势的需要,对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因此,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在西汉确立。(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封建政治与儒学思想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4)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学术思想,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提示:儒学正统地位何以确立要从西汉统治的需要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两个方面作答。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

2.实践活动

 

 

 

三  宋明理学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① C 提示:考查对朱熹理学思想的掌握。

② C 提示:结合时代特征与理学特点分析。

③A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① A 提示:记忆题。

② A 提示:正确分析“致良知”思想的特点。

③B

 

(二)材料解析题

 (1)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我们在看到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价值。

提示:由材料可知,此四人皆为理学家,以此为切入点回答第二问,才会更加恰切。

 

(三)问答题

 1、(1) 特点:①主要官办教育获得发展,如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②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相适应,如以神化皇权的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2)变化:①官办学校和私人书院都获得发展,尤其私人书院更为突出;②教学内容以强调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品行;③私人书院中学习方法比较灵活自由,风气活跃。(3)原因:①其变化是适应专制主义政治加强的需要,唐末五代以来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混乱,原来神化皇权理论不再适应形势变化,因而统治者注重加强伦理教育,以巩固统治。②唐朝以来经济文化教育都获得了发展,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这些都为宋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示: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儒家思想的演进过程与汉宋两代的教育政策结合起来。需熟知这两方面内容,并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加以分析。

2、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其所以为新是指,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之上,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价值转向、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双重性。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体现出丰富的价值。

提示:回答该问题,除要掌握传统儒学与新儒学的不同之处外,还要运用哲学观点加以辩证地分析。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① D 提示:综合分析他们的思想,找出共同点。

② A 提示:将材料分析与内容结合起来考虑。

 

(二)材料解析题

(1)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基础。(2)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日趋高涨。(3)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黄宗羲认为君主天下之下害;顾炎武则要求限制专制皇帝的极权,流露出一种启蒙的民主思想;唐甄的思想则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与君权至上传统观念相对立的叛逆精神。

提示:分析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联系教材内容回答。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①  C 提示: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全面考虑。

②  B 提示:记忆题。

③  C 提示:把握当时时代特征。

 

(二)材料解析题

(1)材料一中李贽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反对封建正统派“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了他反传统反教条的无畏精神。材料二中他认为穿衣吃饭,解决温饱问题,是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大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批判理学家们“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材料三所示,李贽在揭露批判理学家们“道心”“天理”等说教时,公开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这种利己主义的人性论,显然是错误的。材料四中反映出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弊病”,李贽要求“真心”、“真人”。这是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

(2)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义理,是否合乎天理,要以良知为准则。李贽则相反,认为义理蒙敝童心,义理懂得越多,童心丧失得越多。

提示:材料中的有些内容即是问题的答案,注意精练语言。

 

(三)问答题

1、①同:都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异: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位的,“气”是第二位的;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反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②李贽否定儒家经典与孔子的权威,反对以“孔子是非”作为是非的评判标准。黄宗羲激烈批评君主专制制度,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反对“人治”,主张“法治”。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王夫之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

这些进步思想家的言论反映出理学走向极端,遭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随着工商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兴起。思想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提示:总体把握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不同流派的思想特征,从而加以比较研究;要结合时代特征回答。

2、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而哲学上宣扬天命的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取得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求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仕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求的变化不断的改变面目。特别是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阳阳五行说相结合,制造了君权神授,“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无道论证人道,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第三,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纷争中发展起来的。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

明末农民起义把朱明王朝打得落花流水,传说中的“君权神授”观念陷于崩溃,大大解放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已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使这些先进知识分子敏锐地感觉到封建度已陷于日暮穷途的境地。再加上清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使这些先进思想家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君主专制制度。

提示:要回答该问题,必须对儒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全面把握,从中选取有力的证据。

 

 

 

专题检测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① A 提示:先分析材料出自哪家学派,然后结合时代特征回答。

② A 提示:还原到特定时代分析两人的观点,就可得出答案为A。

③ B 提示:考查对百家争鸣特征的认识。

④ B 提示:结合时代背景考虑。

⑤ A 提示:抓住“以德治国”的特点,再筛选答案。

⑥ D 提示:全面掌握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特点。

⑦ D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1)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外王”经世路线。(2)认为只有诚心诚意,然后才能谈“修齐治平”;只要“诚心诚意”,就可达致“国致民安”;认为讲求“经世事业”是思维误区,只有关注心灵才是惟一的治学之道。此种路线片面地发展了早期儒学中的内省静思倾向。(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儒生脱离政治,无法完成事功抱负,遂逐渐转向以“内圣”为主的致思路线,坚守封建的伦理道德。唐宋之际,经济关系、阶级结构、社会面貌都发生了重要变动,思想文化领域也相应变化,以此服务于专制统治。儒学正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的致思取向,被理学家们片面地导向内在心性的超越和个体道德的完善。

提示:阅读材料时结合本专题所学内容,对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宋明理学的总体特征全面把握。根据问题从中提炼出答案。问题三的答案不是唯一,但要言之成理。

 

(三)问答题

1、原因:以铁工具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推动经济繁荣;社会制度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夏、商、西周三代文明的勃兴,奠定了基础;诸侯争霸中的民族融合。影响:各种哲学思想流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学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巨大影响;冶铁、天文、地理、物理、医药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为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过程: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唐朝得到发展,以进士科最重要。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于是儒生不仅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生活。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使科举制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戊戌变法曾一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20世纪初,清废除科举制度。分析:唐太宗时政权初建,急需人才,通过科举制度笼络士人,扩大统治基础。顾炎武时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目的是揭露八股取士禁锢思想,败坏人才。康有为时民族危机加重,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目的通过改革科举,培养维新人才,挽救民族危机。认识:科举制曾经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稳定,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之一。

提示:结合三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回答,对科举制度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部分 课外拓展阅读

(一)相关知识链接

1、孟子的政治思想及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①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 若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道,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②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 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

③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 乃有“不忍人之政”, 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 就是使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 又要“尊贤使能”。

④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 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 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⑤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

⑥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 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 当作纳税, 因此, 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 国家自会安定。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①启发宋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②促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二)拓展阅读

1、老子的思想

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奇特而独到的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一天,常枞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他俩便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常枞张开口问:“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看说:“没有了!”常枞吐着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有,舌头还在!”常枞问:“你懂得我的意思吗?”老子说:“懂了,就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指出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很多人不同意“柔弱胜刚强”,老子便举例说,水最柔弱,但可冲决一切坚强之物。他进而提出,世界万物都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比如,“祸”倚着“福”;“福”中藏着“祸”,美丑,高下,损益,胜败,强弱,兴衰,难易,有无等等都是如此。老子的声望传向四方,相传孔子曾从遥远的鲁国来向他求教有关“周礼等问题。中国古代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诚恳交谈。老子对孔子的提问,总是认真回答,虽然两人政见、学说不同,但都彼此敬重。分别时,老子送孔子几句话——“有道德的君子待人要谦卑,不骄傲,不贪心,不摆架子,不妄想。”

孔子回到鲁国,对弟子们说,飞鸟会被射下,游鱼会被钓起,走兽会入罗网,只有乘风云,上天宇的龙,仍不能降服。老子就像龙呀!在当时,“天帝”被认为主宰万物,老子却大胆否认,并说“天帝不仁”。否认天帝之后,老子提出,万物的本源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由道生出。道,看不见,摸不着,永远存在和运行。人们把老子当作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对春秋时期的战乱,争霸十分不满,主张倒退到古代“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和平”局面。老子的这种政治理想当然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决心离开这纷乱的人世,去遥远的地方隐居。传说,老子骑着一头青牛,离开都城。由于他不像孔子那样讲学授徒,带领弟子出游,所以只是单身一人向西慢行。

 

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二)第一节 汉初诸子学说的变质概说(有删节)

汉初自高帝以至景帝,一方面儒学渐向正统的路上发展,另一方面古代诸子之学的传统还存在着余绪,而在内容上显示出变质的改造。这一期间,是汉代思想的前奏阶段。经过秦皇焚书,楚项焦土,正统经学的建立并不是立刻可以成为定局的,这中间需要一个斗争和酝酿的时期。

武帝元封时代,罢黜百家,“法度”确立,合法思想与异端思想才明显地对立起来。在这划时代的代表人物,正统方面为董仲舒,而异端方面为司马迁。由这时起到宣帝的石渠阁称制临决,“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汉书艺文志)。所谓经学正表现出神学化庸俗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异端思想虽遭受统治阶级的抑制,但它针对作为“贫困的表现”的宗教,提出了对“贫困的反抗”的反宗教思想,表现出对以宗教为芬芳的世界意识的斗争,而斗争是在“两刃相割,二论相订”(王充语)的倾向中发展起来的。

汉初百家之学,除名、墨未见代表思想的人物以外,各家还有相对的势力,尤其是道、法、阴阳、纵横家言,尚相对的显于汉廷与郡国之间。当时王国势力的强大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子学的活跃。

汉代的学术复古,是从春秋搢绅先生的儒术为中心,统治阶级的思想是以春秋之学为模范,武帝所谓“具以春秋对”,即他的法度的特质。我们可以这样说,汉代在初期与末期,都借重老庄,初期试求夏古于老庄,以与儒学相抗,末期再试求复古于老庄,从代替儒学,然都没有成为支配势力。故通观汉代,儒学的经学笺注是“宣明旧艺”的代表思潮。

然而诸子百家之学到了汉代还可以分成两个倾向来说明。

第一、在子学传统衰微的时代,对于战国百家的述评,颇具有总结的作风,或者用进步的历史观点探求其师承流变,或者以综合者自居企求汇萃诸子于一炉。前者如司马谈父子的六家要指,如刘向父子的诸子要略,后者如杂家淮南鸿烈集(应当从秦代吕氏春秋作始),它“出入儒墨名法”,即史通所谓“牢笼天地,博极古今”,黄氏日抄所谓“会粹诸子,旁搜异闻,……足以骇人耳目者,无不森然罗列其间”。淮南要略说:“若刘氏之书(高诱注:淮南王自谓也),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风,以储与扈冶。玄眇之中,精摇靡览,弃其畛洁,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盘牵连之物,而不与世推移也。故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第二,在子学传统衰微时代,对于诸子余绪,与其说是继承,毋宁说是改变它们的思想材料,把其中一家扩大变质,作为理论斗争的武器,而遂自己的学术目的,或者托一家为重言以保留百家,或者想建立这一尊以绌别一尊,或者肿胀膨大一家之说以反对他家之说。如司马谈的六家要指崇尚道家,便是以道家虚因之术,反对汉武帝法度的一统。如宝太后好黄老之术,即有以道家试求统一百家之意图,和当时欲以儒家统一百家者相抗,史记田蚡列传说:

“宝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宝太后滋不说魏其等。……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汉书儒林传也说:

“叔孙通作汉礼仪,……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遑庠序之事也。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宝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宝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所以,儒道互绌是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重要斗争,这里面包括了儒道皆欲在统一百家的趋势中各显身手,一直到武帝推恩削藩,诸侯王势力下降,独尊儒术的局面相应确立,才结束了这一合法思想的争论。太史公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学者只知秦始皇焚书与汉武帝尊儒,而不知秦汉之际还有一段定于一尊的互绌争霸阶段。

历史还不止这样的简单。在这一互绌的意识形态背后,更有统治阶级的政权的争夺。不少外戚、郡国王是以道绌儒,代表者为宝氏与淮南王,而皇室则虽以儒绌道,集其成者为武帝。宝太后罢主儒术老,儒术之士又上绌黄老之议,其间政权的争夺显然是以儒道互绌来标榜,这在史记汉书都有详记。又史记儒林列传表面上讲汉代儒林博士,而实陈上则已说出这一斗争。“儒林”之名起于汉初,史记正义引姚承说,“儒林,谓博士为儒雅之林,综理古文,宣明旧艺”,这是和百家对立的名词。上引汉书言儒道的互绌情势,即取村于史记儒林列传叙文,在鲁诗博士申公传里复说:

“天子(武帝)以(申公)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太皇费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粕王臧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

在齐诗辕固生传里,首言固与黄生辩踢武受命是否为弑,景帝似无成见。后面即说: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今上(武帝)初即位,复以贤良徵固。”

从这里可以知道,在汉初文景武三世,儒道争霸相当厉害,尤其通过了政权的争夺,更加惨酷,罢制废杀,互相报复。文景虽立博士,但并不甚好儒,似在道家政派气壮之时采取折衷政策,直到武帝初,和窦太后斗争,开始犹两面而倚重于儒,窦氏死后,才清算了道家,立出法度,所谓“天下靡然乡风矣”。

复次,提倡阴阳之学与道家之术以为政争的工具而与武帝对立的,在郡国王中有淮南王刘安。刘安在失败时罪名为:

“魔法行邪,怀诈伪心,以乱天下,熒惑百姓,倍畔宗庙,妄作妖言。……其书节印图,及他逆无道,事验明白。”(史记淮南列传)

然而淮南王则又大不满于武帝的祟儒术。伍被对淮南王说:“朝庭之政,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皆得其理。上之举措遵古之道,风俗纪纲未有所缺也”,淮南王听了大怒,几乎要把伍被下死罪。

这个比照,说明了思想意识的斗争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的,统治阶级的内部政治斗争决定了他们所各持的思想武器之不同,各是其正而非其邪,以为纪纲。武帝尊儒术,立法度,“时方好艺文”,而刘安则“招致宾客方术之土数千人”,大著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立也),“讲明道德,总统仁义”。一儒一道,水火不容。

按淮南鸿烈集要略明说“考验乎老庄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其中不但对儒、墨、名、法、纵横各家皆有其时势背景的说明,独于道家例外,而且明示老庄可以总统百家。关于淮南王针对武帝的法度所发表的言论,将于下节详论。兹举他骂武帝的一例如下:

“本经者所以明大圣之德,通维初之道,埒略衰世古今之变,以褒先世之隆盛,而贬末世之曲政也。”(要赂)

最后,我们再看汉初的法家与儒道的离合关系。

按法家到了汉代,并非如秦从前的法家的理想,而是在狭义的“刑名”或律合之下,沿着秦制成规来保护君权,诚如顾亭林所说,“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日知录会稽山刻石条)。由贾谊到董仲舒,莫不痛斥秦之亡国由于苛法严刑,其实汉制袭秦,比秦更甚。汉书刑律志首骂秦人玩法,致天下众叛亲离,接着说:

“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共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姦,于是相国萧何攟摭(收拾)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九章散亡,但据唐律疏议云:“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可知汉律之峻峭,比秦更甚。人民稍微不小心,就要违犯大逆不道、对上不敬的专制王法。章太炎汉律考说:

“汉律非专刑书,盖与周官礼经相鄰,自叔孙通定朝仪,而张苍为章程,通因作傍章十八篇,意者官制在通傍章,章程则在杂律淫侈踰制之部,……驿传法式宜衣厩律矣。其后应劭删定律令,以为汉仪,表称国之大事,莫尚载籍,逆臣董卓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子遗。亦以见汉律之所包络,国典官合无所不具。”(检论)

所谓“一切著之于律”,是汉代内法外儒的法典性质,正如史书关于文帝的无敖,一方面说他“本好刑名之言”,是其里,而他方面说他“除诽谤,去肉刑”,获得儒家的“善人胜残去杀”之赞誉,是其表。汉书刑法志讲到周勃陈平维持旧律之对,复行三族之诛,就不能不叹:“风俗移易,人性相近,而习相远,信矣。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于未流者乎!”到了武帝,尊儒术,绌百家,然而他又“好以法制驭下”(读史管见),这就是内法外儒的一套作风。

汉代的内法外儒已如上言,同时也有法术与儒术对立的争论。文帝时晁错学申商刑名,颇为文帝所奇,号称“智囊”,“法令多所更定”,因此惹起汉庭与诸侯间的不安,错因以遭斩。武帝时,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因而汉书说“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宣帝时又有桓宽所录盐铁论,记大夫与文学的辩结,即法儒的争论实录。

总之,汉代是“蕃刑”(刑法志)与缛礼并进的,共间法儒或相互为用,或相为攻诘,而本质上则是相反相成的,法律通过经义的庸俗化,更加成为封建主的专制工具了。如晁错所说,“不如此,则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封建制社会的法典形式在汉武帝时代已经有了显明的证据,这和古代法家的思想是不同的。酷吏人物和法术之士本质上也是不同的。

 

 

 

3、宋明理学的发展线索

理学在其自身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北宋庆历年间,为理学的开创阶段。理学的开创几乎与庆历新政同步,一是政治领域的改革运动,一是思想领域的革新运动。周敦颐虽非庆历新政积极参加者,但被后来朱熹推为理学开山。第二,熙宁前后,为理学的奠基阶段。当时一些有志之士不满于“积贫积弱”的局面,要求革新,以图富国强兵。但由于革新的具体政策、方法、步骤的不同,而产生政治上的分野,形成理学主流派的“关学”张载;“洛学”程颢、程颐,非主流派的"新学"王安石,“蜀学”苏轼、苏辙等各派,各派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第三,南宋时期,为理学的集大成阶段。理学经北宋的发展,南宋时著名理学家辈出,主流派的正统派有朱熹、陆九渊及其门徒。朱熹、吕祖谦、张式又被称为“东南三贤”。尤其是朱熹,他以儒家伦理学为核心,糅合佛道及诸子之说,把自然、社会、人生等等方面,统统融入其体系,建立了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并克服了张载、二程体系中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构筑了“理”-“气”-“物”-“理”的哲学逻辑结构。它不仅在更大的领域里丰富、发展了哲学内容,而且对这些范畴辩析精详,特别是探索了这些范畴之间的联系,把古代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第四,明中叶后,为理学的解体阶段。元代,南北统一,理学北传。“设科取士,非朱子之说者不用”。朱子学几成官方哲学,陆九渊学说受压抑。明初主朱子学,一时宋濂、方孝儒、薛宣都为朱学矩,左右学风,其结果是以朱子学为正统,其他为异端;朱子学既为科场所主,便成士子们死记硬背的教条;朱子学逐渐暴露其破绽,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于是孕育了王守仁心学的产生。王守仁虽“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但毕竟与朱学抵牾。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从理学发展总趋势看,却逐渐显其解体,原因是:从“道体”上看,陆、王都曾出入程、朱,而揭示了朱熹哲学内在的矛盾,朱熹追求现象世界背后的超感性现实的抽象本体--理世界,认为“理”是一种“阴阳之外”、“万物之前”的形而上的东西,而现象世界被说成形而下的“气”。因而,分理与气、道与器为二,在陆王看来“理”既是现象(气、器)世界的形而上,是超感性现实的先验本体,那又怎样返回现象世界呢?所以他们反对把理与气、太极与阴阳、道与器分为形而上、下,避免了朱熹哲学的矛盾。王守仁主张“心即理”,把一切外在的“天理”、“道心”、天命之性都转化成内在心中的感性欲求,即人欲、人心。天理便是人欲,这种思想随着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便迅速与之相适应,而促使理学的解体。王守仁死后,王学分化,王艮发展为泰州学派,李贽走向反面。心学的分化是王学哲学逻辑结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作为理学的整个行程,亦标志着整个理学走向解体。第五,明清之际,为理学的总结阶段。这时,中国正处在“天崩地解”的大变动中,明亡使一批有学之士陷入了时代的沉思,进而开始了历史的反思。这种沉思和反思汇集了对宋明理学的总结和批判。在这个总结性的批判思潮中,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各有所重,而成为时代的巨人,但从理论思维角度而言,王夫之可谓代表人物。所谓总结性的批判是指:纠正了以往哲学的错误,颠倒了程、朱、陆、王在理气、道器、太极、阴阳、心物、有无等问题上的颠倒,扶正了一两、动静、知行、能听、格致等关系,做出了合乎客观实际的解释,在当时对哲学基本问题,认识路线问题,在理论上作了正确的阐述,并从理论思维高度总结了理学的经验教训。

 

4、中国17世纪启蒙思潮的特点 

第一,“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矛盾,当时还只是在萌芽状态中”(同上,一九——二○页)。中国的启蒙者李贽以至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和颜元等人,都以各种表现方式,强烈地仇视农奴制度及依存于它的一切产物。他们在所谓“封建”和“郡县”的各种历史问题争辩之中,反对封建国有土地制和大地产的占有制,反对一切政治法律上的束缚,反对特权和等级制度,反对科举制度(时文)。他们之中有的提出了“自由私产”的主张,有的传播土地平均的思想。以季贽为例,他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如服田者私有秋之穫,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積倉之穫,而后冶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藏书”,卷二)以颜元为例,他说:“岂不思天地间田,宜天地间人共享之”(“存治编”“井田”)。类此主张的思想,是他们的共通特点。

第二,中国的启蒙者拥护教育、自治和自由。如东林党的自由结社讲学的主张,顾炎武等人的地方自治的主张,黄宗羲等人的教育主张,都是代表。以顾炎武为例,他敢说“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日知录”卷十九“直言”条),婉转地反对孔子“庶人不议”的教条,进而主强“天下之人……皆得举而荐之”(“顾亭林文集”“生员论”下),表现了他的初期民主思想。

关于拥护西方的生活方式,当时虽然不同于十九世纪的向西方找寻真理的迫切,但他们已经普遍地有着这种要求。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先头部队是西洋的教徒,他们在输入中国的宗教中,带东了一种副产物,即儒家与基督教的新格义(或相互通释),利玛竇和汤若望实为代表。李贽就和一六○○年到北京的利玛竇相友善,传教士们在宜传宗教的同时,也输入了天文历算以至名理的西洋文明。到了明末,所谓泰西文明便普遍地成了士大夫中间时髦的学问。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物理小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梅定九的算学翻译以及李之藻的“名理探”的翻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初期的欧化思想。例如“名理探”序说:“日聆泰西诸贤昭事之学,其旨以尽性至命为归,其功则求于穷理格致。”“几何原本”徐光启序说:“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不意二千年古学废绝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遣义)”

明清之际的学者们,在民族压迫之下,表现了爱国主义的崇高思想。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又是和世界的进步思想相关联着的。因为在资主义的萌芽时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成果已成为共同的享受物。民族的片面性和偏狭性日益失去立足的地位”(二七页)。因此,王夫之已经说到“中国之天下”,可见他的闻见已是世界的,才有此限定语,不能不对西洋科学称其“巧密”;颜元不能不呼唤科学的世界,他的弟子李塨更不能不言及仿效“西洋诸法”;顾炎武不能不说“外夷”有高于“中夏”的学问与制度;黄宗羲不能不脱出朝代更替的界限而理想和西洋制度相似的政治,李塨也说到“泰西水法”是“经济所关”的学问。这一系列的思维运动,都是在中国和西洋文明交接之后才产生的。因此,十七世纪的学者们已经逃出中古的思维樊离,而作“经世致用”的横议,在某些论点上表现出一种打破民族片面性和偏狭性的新思潮。

第三,他们同情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尽管他们多数并不同情农民暴动。以黄宗羲为例,他敢于说工商“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敢于说“向使无君,人各得自利”,“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同上“原君”),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同上“原臣”),特别是他的“平均授田”的主张,更坚持着农民的利益。以唐甄为例,他敢说“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君臣险交也”(同上“利才”),主张“平(等)则万物皆得其所”(同上“大命”)。他们程度不等地表现出初期民主思想。他们对于农民所受的中世纪压迫的痛苦,无例外地表示出控诉和抗议,王夫之的“黄书”、“噩梦”便是代表作。但是,他们都把他们的理想和万年乐土或所谓“天地之道”与“百王之法”等同起来。王夫之、颜元所强调的平等制度,黄宗羲、唐甄因反君主专制所憧憬的绝对的形式平等的社会制度;顾炎武因大力宣传“经世”的理想所自誇的“三代不易”的制度,都是例子。他们对于未来的远景怀着无限的信念和幻想。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带有浓厚的幻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必然要跳出近代资走阶级社会的范围,“不仅超越现在,而且超越未来的境界,必定成为狂暴的空想。”(“德国农民战争”,三一页)特别在古旧制度束缚甚严而无自由的社会,幻想更易于发生。列宁说:“某一个国家内的自由愈少,公开的阶级斗争表现得愈薄弱,……则政治的乌托邦,通常也容易发生。”在封建势力特别强固的条件之下,“幻想是弱者的命运”(见“列宁文选”两卷集,莫斯科中文版,第一卷,八一二、八一三页)。嘉靖以来出现的小说“西游记”以及后来的“聊斋志异”等幻想作品,正由于这样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然而,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的“别开生面”,就不仅是反理学运动的量变,而是按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要求。他们这种要求都是装璜在理论形式的还原(如人性论、泛神论、进化观点、劳动与财产观点等等)上面。而这不是如有些人说的“无中生有”。

如列宁所指出的,他们不知道行将到来的社会矛盾,“他们看不见它(社会发展。——引者)所特有的矛盾”(“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四八页),只看到未来的美好世界。“资产阶级思想代表者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私性,相反地,……他们完全真诚地相信世界乐园”(同上,二○页)。虽然他们各有自己的反对派的特性,但一般说来,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叛徒。十七世纪的中国启蒙学者,还写出了将来社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如“天下郡国利病书”、“明夷待访录”、“潜书”等。然而,另一方面,在他们的真挚的理想背后,也包含着叛变的不彻底性。新生的东西既然在旧社会的母胎内是微弱的,所以在他们的理论中常保留着旧的内容,而且常显出矛盾的体系。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他们的现实主张之间虽然隔着许多层环节,使人难以捉摸,但二者的联系是存在的。这即是:“正如从十五世纪中叶起的整个文艺复兴时代一样,从那时起重新醒觉的哲学,在本质上,也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因而,也是市民发展的产物。”(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版,六三页。)

中国的启蒙学者之所以把个人的实践规定于绝对的善恶标准之上,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不要说顾炎武和颜元的经世思想,即像王夫之的知行论,虽然它是超越古人的杰出思想,但其中实践概念的结论也归结到所谓“人性存存”的君子或圣人的观点方面。因此,在他们看来,参加社会实践的人不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伦理标准之下的形式的归纳。这就走入唯心论。

为什么像欧洲的启蒙哲学要回到希腊,像中国的启蒙哲学要回到先秦呢?这自然是由于他们企图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不得不托古改制,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在古代哲人的思想体系里,曾出现过后世的思想方法的胚胎形态,因而“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世界观的胚胎和发生过程。因此,如果理论的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命题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而这种见解愈来愈为自己开拓了道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二六页。)中国的先秦哲学也类似这样。中国的启蒙学者为了追寻自己当时的一般命题,并为自己开拓道路,也就不自觉地回溯到古代中国的经学和子学,因为古代哲学“总的说来……比(中古)形而上学要正确些”(同上)。从反对中古的烦琐哲学方面来讲,回到古代一事,也包含着为了进行批判活动而选择武器的功用。然而钻在考据学的牛角尖里的所谓“汉学”自然不符合这种情况。顾炎武的“理学,经学也”的命题,傅山的“五经皆王制”的命题,颜元的“性命之作用为诗书六艺”的命题,黄宗羲的“古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等等,都回到所谓“三代”的黄金世界,追求自己的当时的一般命题。这是进步的思想,我们应当把它和乾嘉的“汉学”区别开来。同时,这种情形也证明了一个特点,即思想史的变化,不是依存于基础而创造意识形态,而是依存于基础而改变过去的传统意识。

启蒙学者在追求一般命题的胚胎的时候,既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先辈而寻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但同时也一般地寻到原始素朴的大同理想,或者说,他们在大同理想的外衣之下而表现自己阶级的要求。启蒙时代还没有暴露资本主义的历史矛盾,启蒙学者也就只“相信当代的社会发展”,“仅仅限于向改革前制度底残余作斗争”,他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乐观主义”,他们在“愿望底内容上是与资本主义所创造和发展的那些阶级底利益相适应的”,他们的纯真的理想和后来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那样仅为本阶级的利益而说谎的谬论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因此,“启蒙者没有挑出任何一个居民阶级作为自己特别注意的对象,不仅一般地讲到人民,而且甚至一般地讲到民族”(“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四八——四九页)。   

摘选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五)·第三节启蒙思潮的特点(有删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