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第五单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第四单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教版历史材料与解析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历史教科书:故纸堆里的新鲜信息

时间:2009-10-18 17:28:12  来源:人民版
 

  故纸堆里的新鲜信息

 

(一)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方志、家谱和契约文书的内容及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史料范围的认识,能够初步利用方志、家谱和契约文书认识历史。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老师的要求去搜集自己家乡的地方志、本姓家谱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搜集到了资料,通过这种方式考察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师可以展示部分契约文书,介绍部分相关内容,印证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些理论。课堂要讲究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要做好观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是人类不断探索的无穷宝藏,了解历史,才能认识现在,预见未来。历史当中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每一个人去发掘。

探索历史必须凭借史料,方志、家谱和契约文书是非常重要的史料。要科学地认识这些史料,正确地利用这些史料。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不仅代代相传的官私史书能够说明历史,地下出土的文物能够说明历史,而且地方志、家谱、契约文书也能够说明历史。地方志、家谱、契约文书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可靠性强,是重要的史料,非常有用的历史认识工具。这一课里,简单介绍正史之外常见的文字史料,以扩大学生对于史料的认识。

 

【从地方志读乡土史】

这一目讲述了地方志这种重要的史料,通过阅读地方志,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乡土史。家乡和我们关心的其他地方的自然风貌、文化传统、社会礼俗,都可以从阅读地方志当中获得。

 

地方志,又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料著述,一般记述一个行政区域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民族风俗、名胜古迹和名人事迹等,内容相当丰富。我们常见的有一统志、通志、总志、周志、县志、乡土志、镇志,这些都是按照地域区划来划分的。另外还有记述寺庙、书院、人物、风土等方面的专志。方志综合记录了该地区自然和社会方面的有关历史和现状,资料相对全面,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加生动的历史知识,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

 

我国方志数量相当丰富,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一种以上的志书流传下来。仅仅是清代流传自今的方志已多达8000多种,10万多卷,约占现今古籍总数的十分之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新中国对于方志的编篡也极为重视,由国务院的地方志指导小组指导,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5年,全国新出版地方志已达5000多部,保存了众多地域性史料。如今方志主要存放于国内各个图书馆。

 

中华民族长期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经济形式,因此形成了非常浓厚的乡土意识,这种乡土意识的主要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草一木,对乡音、乡俗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今天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它能够激发人们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也会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古人出于赞美自己家乡的考虑,在撰写地方志的时候有时候会有附会和夸大的成分。我们读地方志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参照其他相关的史料,进行必要的分析。

 

【从族谱中读宗族史】

 

这一目里讲述了家谱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家谱,可以了解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了解相应的宗族制度和礼教规范。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括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字里行间体现着先人的创业历程,铭刻着各个时代的深刻烙印,折射出久远的历史光辉。

 

家谱记载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妇女在家谱对当中是没有地位的,反映了父系社会和男尊女卑的格局。家谱的内容一般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一般为私人所修,还有秘不示人的族规,故当今中国社会到底有多少家谱难以统计。据海外公益图书馆公布的资料,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达五万多种,其中国内收藏的有三万多种,国外有两万多种。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家谱也逐渐公开,在国内外一些公共图书馆我们能够见到一些家谱对外公开。

 

 

 

【从契约文书中读经济史】

 

这一目里讲述了几种常见的契约文书,通过契约文书,可以了解旧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契约文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合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济文书。透过这些契约文书,我们能够真实地认识很多信息。例如,我们从教科书上知道封建社会地主吞并农民土地、农民经常因为天灾人祸而破产的事实,但是地主是怎样吞并农民土地的,却不得而知,或者语焉不详。通过一个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抵押契约和租佃契约,我们知道农民一般都是通过抵押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将整个土地所有权出卖的,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一次卖性出卖。敢于一次性出卖的往往是那些大地主,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谋生的工具,非不得已,他们是不肯轻易彻底转让的。其他的契约文书如借贷契约、雇佣契约和财产分割契约,也都传达着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信息,对于认识古代社会经济非常重要。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方志、家谱和契约文书的主要内容。

难点

如何透过方志、家谱和契约文书认识历史。

 

(二) 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你对自己家乡的地方志有了解吗?你的家乡最早的地方志是哪一部?

答案提示:这个问题可以查阅《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2、你接触过家谱吗?家谱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家谱对于历史的认识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通过家谱,可以了解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了解相应的宗族制度和礼教规范。

3、现在民间依然可以看到数十年前甚至更早时期具有经济效力的契约,你能够理解这些契约的内容吗?

 

答案提示:契约文书相当于今天我们经常说到合同,一般情况下不难理解。即使今天我们见到这个方面的契约文书也能够辨认。要做到真实全面的把握契约文书上的信息,还需要有历史专业方面的知识。

 

【自我测评】

用简要的语言谈一谈文物对于历史研究的作用。

答案提示:证史之所记,补史之不足。

 

【材料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答案提示:主要从古镜这一文物上来说。鲁迅从古镜认识到汉人的闳放、唐人的豁达,反映了汉唐时代海纳百川的时代特征。另外还可以谈到鲁迅对于厚古薄今的现象的批评。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该加以鼓励。

材料二

答案提示:闻一多主张学诗者必须研究历史,从历史当中不我我们的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才能写出真正的作品。这种观点非常真确,我们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五)历史问题注释

 

【方志】

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又称地志或地方志。有关专载江河湖海、祠庙寺观、名胜古迹、水利交通的著作,亦可归入其内。方志种类大体是:1、综合全国情况的有总志和一统志。2、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3、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

 

方志起源很早。《周礼·春官》有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方志一词已屡见不鲜。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尚处于形成阶段。当时,无论是体例内容,方志皆属地理书,其称谓亦多为地志、地记。其内容主要记叙地区的方域境界、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现存的第一部具有比较完整内容的方志书《越绝书》(相传为东汉袁康所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隋唐两朝,图经盛行,以志、记为名的方志书也发展起来。所谓图经,开始多以图为主,表示疆域、山川、土地,经是图的说明,是图的附属物。隋唐时期,图经已以经为主,图反成为辅了,更加接近于后来所说的方志的性质。宋代,以记地为主的方志成为史学的一个分支。至此方志书始体例初备,自成一体。明代的方志比较前朝又有发展,数量和种类都有增加。全国有一统志,各省普遍修总志或通志,省以下的府州县亦各多次修志。此外还出现了边关志,以及村镇志等等。对于志书的性质,明代明确提出属于史的范畴。

 

清代是地方志的全盛时期,不但种类全、数量多,在体例和内容方面也更加充实完备。清代朝廷多次下诏促令各省修志,修山水寺庙以及园林胜迹的专志也很多,还修关津志、盐井志、乡村镇里场坊市里等志。清末又新出现乡土志。与清代相比,民国时期方志的编纂,规模要小得多,体例多数亦沿袭旧志,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注意记载农工商业的生产情况和人们的生活面貌,还增加了各种统计图表等等。中国的方志,反映地方特点,志书按时修订,包括内容广泛,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留至今的志书(不包括山水祠庙等专志),约8500多种,其中清代最多,共6000多种,10万余卷。方志书除分藏国内各图书馆外,在国外也有不少,亦有散存于私家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方志编纂工作由隶属于国务院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到1995年,全国新出版的地方志已达5000多部。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中国专科文献目录,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以朱士嘉编纂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为蓝本,与各单位现实藏书进行核对,补充并参考若干同类目录编成。著录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馆、档案馆等190个单位所收藏的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方志8200余种 。收录范围包括通志、府、州、厅、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以及一些具有志书体例和内容的方志初稿、采访册、调查记等,但山、水、寺庙、名胜等志则除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依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著录,各省内以府、州、县、乡为序,乡土志、里镇志随所属县后,同一地区的方志则按编纂年代先后排列。著录项目有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和备注。凡存佚情况、卷数分合、记事起讫,地名古今变迁、书名异称,内容详略,流落异域孤本的国别与收藏单位等等都在备注内说明。书末附书名索引。

 

【乡土意识】

乡土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家族与本人出生地与生活得家乡故土怀有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殊的观念、特殊的感情,具体表现在对乡土乡音乡俗和乡民以及文化传统特别骄傲自豪。乡土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影响都很大,现代中国作家有很多称为乡土作家,他们创造了很有特征的乡土文学。乡土文学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是最早的乡土文学代表作。40、50年代以后,乡土文学朝着具有地区特点的流派的方向发展,如以赵树理、马烽、西戎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刘绍棠、韩映山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等,理论主张也显得更为自觉。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寻根热和区域文化热的兴起,文学创作中的乡土特征也就更为显著。

 

【家谱】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泛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它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宗族】

亦称“家族”、“族”。指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即以一成年男姓为中心(称“宗子”或“族长”),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这是宗族的主线。主线旁有若干支线,支线排列的次序根据与主线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决定。族内有家,因此族又是家庭的联合体。家之父受制于族之宗子,即所谓“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统也”。宗族是一单系结构,其世系是按男姓而非由男女两姓共同排列的。宗族中的所有女姓都是男性的附庸,所谓“妇女有三从之义,无专门之道”。文明社会伊始,面对严酷的自然及社会的生存斗争,家族只能以较小的规模存在,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子、孙逐渐脱离父族另立宗族。春秋战国以后,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汉班固《白虎通·宗族》是这样解释宗族的:“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魏晋时期,门阀世族势力强盛,宗族势力也极其强大,甚至左右国家政治;隋唐以后,由于封建国家一再压制,宗族势力渐衰,但是仍然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明清时期仍然存在少数累世同堂,家口上千的大家族。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快,逐渐瓦解了宗族势力。但是因为宗族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集体,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有着很强的影响。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这种影响更为强烈。

 

【礼】

儒家伦理的基本概念之一。泛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礼,他的礼,既指周礼,即周朝的制度礼节,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孔子指出,“克己复礼为仁”,把礼作为实行仁的目的。荀子认为礼是修身治国的原则,“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西汉董仲舒把礼作为“五常”之一,定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历代儒家都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中国社会长期尊崇儒家哲学,这种重礼的思想在社会中影响非常强大,是中国社会传统之一。

 

【契约文书】

契约文书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合同。广义的契约文书,包括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占有、租佃、买卖、典当、阄分以及银钱借贷、商业合股组织和人身过继买卖等项目的契约字据。其中地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古代文书,地契大致是先民依据各地村落约定俗成的习惯,自行签订的文书。在法律性质上,它们属于民法所谓的民间私法,或称习惯法。一般而言,这些契约在签订过程中,并未经过法庭或官方公开认证的程序。通常只是由当事人在买卖、典当或阄分田产之际,聘请中介人士或代书拟订合约,经过签字划押的手续,即算完成契约行为。在各种契约当中,又有“红契”与“白契”的区别。所谓红契是指契字已向地方衙门登录,粘附已缴契税证明的“契尾”,并盖上红色的关防印信。通常,这类契约的作用在于保障新业主的产权,防止上手(前)业主欠缴漏税而影响地权的完整性。不过,在登录盖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相当时日,往还于官府与村庄之间,且要缴纳一定契税(约为田价的3%),对业主造成一定的负担。为避免这些花费,大多数人在签订契约时,只是聘请双方信任的中介人士和相关亲属见证签字,就算完成手续。这些地契即是民间所谓的“白契”。由于此类契约都有中人见证,遇有纠纷发生时,可资调解,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足以保证双方履行契约的规定。为此,传统农村社会和地方官员普遍承认这些契约的有效性,将它们视为仲裁有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

 

【正史】

以帝王传记为纲领的中国史书。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正史削繁》。《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位。《明史·艺文志》又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并确定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

 

 

 

【顾颉刚】

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箱。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其中有些观点今天看来虽不尽正确,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封建、反对经学偶像的意义。

 

进一步阅读建议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孙英民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吕遵谔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科学出版社2004

谢维扬, 朱渊清主编 《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李季、安家缓、孙其刚:《 文物中国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郑凯歌,林英爽编著  《沧桑的叙说:文物保护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王露主编《中国国宝精华》,大象出版社2005

马清林等编著   《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 2001

周迅著《中国的地方志》,商务印书馆1998

郝存厚 冯尔康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 1997

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商务印书馆1997

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