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教科书高一历史模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2—2

时间:2009-10-18 17:28:21  来源:人民版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  夏史之谜■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鲧禹治水的事迹。

认识新砦遗址考古发掘对于重新认识夏文化早期的聚落形态、确定夏文化的时间上限所具有的意义。

了解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认识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的关于二里头文化的不同观点和现有的材料进行思考、探究。面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材料,要学会全面分析,对历史问题做出结论时,要注重实据,而不能简单地靠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   教学内容分析

 

【鲧禹故事】

夏的历史,是以鲧和禹治水的故事作为开端的。鲧治水的事迹,其实是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在《山海经·海内经》和屈原《天问》中,可以看到关于鲧的神话。司马迁关于鲧治水的记述,见于《史记·五帝本纪》,从这个记述中能够看到当时部落军事民主制度可以否决最高权力者的决策,以及初步迈入文明时代的政治权力对古老的原始民主制度否定的一些情况。应当说,鲧和禹相继治水,由失败转而成功,是华夏文化共同体迈上文明初阶的一个标志。

    鲧治水的方式,据说是以“堙”为原则。禹实际上也部分继承了鲧的治水方式。《淮南子·地形》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中国远古先民发明和应用的夯土技术,是适应黄河中下游地区较普遍的地理条件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工程形式之一。中国夯土技术的出现,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记录下极富光彩的一页。鲧筑堤防洪的时代,恰恰正是中国出现“城”的时代。 

    城的早期作用有防范水灾的意义。有的学者指出,城同堤防本来是同一的东西:从防御寇盗的角度说就叫做城;从防御水患的角度说就叫做堤防。鲧所筑之堤防,也就是鲧所做的城或城郭。

考古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工作,发现了多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这些城址的年代大致都在距今4000年左右,正与文献记载的夏代初期相当。

 

【探索夏王朝的遗迹】

  《史记·殷本纪》记录的商王世系,经过甲骨文的对证,被认为是确实的。此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史记·夏本纪》中有关夏代世系的记述,也应当是基本可信的。

  近代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认真整理研究先秦文献之后,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区:一个是河南西部颍水上游的禹县、登封一带和洛阳平原;另一个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的夏代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他于l959年在豫西进行的夏墟调查,揭开了在考古领域中探索夏文化的序幕。   

    考古工作的发现证明,豫西和晋东南的文化遗存;很可能确实和夏文化有关。

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学家初步确定,这是座规模宏大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夏文化时期的城墙,这对于重新认识夏文化早期的聚落形态、确定夏文化的时间上限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文化】

   1959年夏墟调查中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科学发掘,已经判明包括四期遗存。其中第三期遗存中发现了大型宫殿以及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表明在这一时期,这里是一个都邑。

学者们对遗址内四期遗存性质的讨论,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二里头文    化的第三期和第四期,或者第四期已经进入了殷商时代;第一期和第二期,或者第一期至第三期可能是夏文化。有人则主张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至第四期都是夏文化。有人认为龙山文化晚期已经进入夏代纪年,也应是探索夏文化的对象。目前,相关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之中。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鲧禹治水的事迹,新砦遗址,二里头遗址。

难点:

通过新砦遗址考古发掘认识该遗址对重新认识夏文化早期的聚落形态、确定夏文化的时间上限所具有的意义。

通过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认识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世界许多民族都有洪水神话,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答案提示:在远古时代,早期人类与自然界中水患的斗争是最重大、最艰巨的一项斗争,其关系之重大、斗争之艰苦足以对原始居民造成深刻的历史记忆而融化为种种神话传说。

 

 2.在没有文字或者少有文字遗存的情况下,应当怎样判定古代文化的年代和性质?

 答案提示:较常用的方法有:地质年代测定法(依据地质结构或古生物为证据)、树木年轮测定法、类型学测定法(依据器物的型式以及器物用途或制造技术)、放射性碳素测定法等,其中较具准确性、且被广泛使用的是放射性碳素测定法。放射性碳素测定法又称“碳-14年代测定法”。

 

【自我测评】

 考古学者和历史学者对夏文化的探索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答案提示: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学家初步确定,这是座规模宏大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夏文化时期的城墙,这对于重新认识夏文化早期的聚落形态、确定夏文化的时间上限具有重要意义。

1959年夏墟调查中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科学发掘,已经判明包括四期遗存。有人认为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或者第一期至第三期可能是夏文化。有人则主张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至第四期都是夏文化。有人认为龙山文化晚期已经进入夏代纪年,也应是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材料阅读与思考】

 

 

 

夏王朝的建立是本部落联盟内社会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外族入侵引起的政权交替,因此不可能在考古学文化上出现中断。考古学文化的突变,只有大规模的战争、部族迁徙等重大社会变动才能造成。河南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之间发生的文化突变,不是夏王朝建立引发的结果,而可能是“后羿代夏”这一夏初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所引起,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王城岗古城使用期的晚期遗存,则是最早的夏文化。

        ――李伯谦:《关于早期夏文化――从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谈起》

 读了这段文字,你对“最早的夏文化”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提示:(1)夏王朝的建立是本部落联盟内社会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外族入侵引起的政权交替,因此不可能在考古学文化上出现中断。(2)河南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之间发生的文化突变,不是夏王朝建立引发的结果,而可能是“后羿代夏”这一夏初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所引起,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王城岗古城使用期的晚期遗存,则是最早的夏文化。

 

(五)历史问题注释

 

【鲧禹的传说】

夏王朝的建立者是禹。夏族为姒姓,是居住在黄河中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部落。世代与黄河打交道。尧、舜时期,黄河发生重大水患,禹的父亲—夏族的首领鲧奉帝舜的命令去治理洪水,由于他采用堵的方法,结果不仅没有治理好水灾,反而加剧了水患,因而被舜处死。鲧死后,舜命其子禹治理洪水。禹接受其父鲧治水无功而受诛的沉痛教训,劳身苦思,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其父的治水方法。他首先疏导小水入川,然后再引川入海,这样,既彻底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据载禹居外治水13年,数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帝舜因禹治水有功,便举行隆重仪式,向天祷告,以禹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禹即位,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

    禹在治水过程中,还做了几件与治水有关的大事。一是对各地的山川、道路进行测量和整治,并将天下划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二是命益和后稷教民种植,并命诸侯相互协助,调有余以济不足;三是按照各地出产的不同分派应交纳的贡物;四是讨伐了拒不合作治水的顽民有苗氏;五是在会稽大会诸侯,并将后至的防风氏杀死以申明纪律。经过禹的治理,天下得到大治。禹的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为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因此禹的声教,为之通达四海。在先秦古文献中,禹是受到称赞最多的圣人之一。

禹在生前,也按照古老的禅让制度将东夷族的一个首领益立为自己的继承人。但禹死后,由于益并没有建立过显赫的事业,因此诸侯们纷纷反对益即位,而拥戴禹的儿子启。为此启与益之间发生冲突,最后是启将益杀死,即帝位。启即位后,便将禅让制度废除,建立了帝位传子的世袭制度。世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上一个阶段,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以禅让制度为代表;而由启开始的这个阶段,则是“大人世及以为礼”,以传子制度为标志。由于禹是通过禅让制得到的帝位,因此他虽然是夏王朝的创造者,但作为一个王朝,夏必须得到启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传子制度后才算正式建立。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夏王朝的年代】

按照传统的说法,夏朝是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有十四世十七王,经历了四百多年,相当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因为禹只是一位带有过渡色彩的人物,是夏朝之前传说中五帝时代的最后一位“帝”,夏王朝的建立者则是禹的儿子启,所以夏朝开始年代应当从启继承王位算起。刚刚结束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起始年代推定为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关于夏朝年代最权威的说法。

 

【夏王朝的范围】

关于夏王朝的区域范围,从文献资料看,主要集中于两个地区: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尤其是颍河上游登封、禹县(今禹州市)一带;二是山西西南汾水下游一带。从考古发现看,这时期分布在这两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为二里头文化,它是在今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拥有富有特征的陶器群,而且还有青铜器,在核心区洛阳平原的伊河和洛河交汇处,更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那里有大型宫殿建筑和丰富的青铜文化遗存,确凿地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年5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由历史学家李学勤、考古学家李伯谦、碳14测年专家仇士华和天文学家席泽宗四位首席科学家提出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夏商周断代工程”全面正式启动,“工程”的具体目标为:

    一、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二、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三、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四、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对西周列王年代的推求,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一个基点。传世的西周青铜器,有些铭文记有铸器之年、月、日和记时词语“四要素”,但周人习惯,记时而不记王,这使研究者常叹难以措手。为使青铜器在有效范围内进行研究,“工程”选择了西周初期两个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一是作为燕国早期都邑的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遗址的1193号墓主是周成王所封之第一代燕侯。二是作为晋国早期都邑的山西曲沃的天马一曲村遗址,遗址见有第三代晋侯以下的8位晋侯夫妇的大墓,是资料最全最系统的一处周代诸侯墓地。两个遗址的测年数据,可以为推断西周始年提供应有的依据。历法学家对《春秋》《左传》中历法资料作了研究,归纳出春秋历法的月首,建正、置闰、改元等若干规则,并由此上推西周历法的概貌。继而,铜器专家以严格的考古学类型学方法,对51件“四要素”俱全的铜器进行断代研究,排定大致前后顺序,并根据历法原则进行天文计算。

    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青铜器专家,天文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下,从中确立了宣王十八年(公元前810年)、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成王元年(公元前1042年)等七个年代点,由此推算,奠定了西周列王的年代基本格局。

    武王克商之年,是商、周的分界。确定这一年代,就可以安排西周王年,并上推商年和夏年,因而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学界历来对此十分关注,已提出了44种看法,最早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

    1997年发掘的长安县沣西18号灰坑,为求得克商之年提供了重要佐证。史载,周文王受命后第6年,迁都于沣河之西,次年卒,数年之后,武王伐纣,可见,沣西是克商前后周人都邑之所在。18号灰坑属于先周文化的晚期举位,其上叠压着西周初期的文化层,两者的交界,可以作为考古学上划分商、周文化的界限。经测年,所得克商年代范围在公元前1050年到公元前1020年之间,将克商范围从112年缩短到30年。  

    在上述克商范围内,专家们对文献和出土资料中的天象记录进行天文推算,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出土材料大致符合,因此被选定为首选的克商之年。

    史学界以盘庚迁殷为标志,把商代历史分为前、后两期。在商后期年代研究中,充分运用了甲骨文资料。在商王武丁与祖庚时期的宾组卜辞中,有五次月食记录,每次都记有干支。甲骨学对五次月食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论证,取得了共识。然后,天文学家对五次月食的年代作了回推,发现在公元前1 500~公元前1000年间,既符合卜辞干支,又符合月食顺序的年代只有一组,《尚书》说武丁在位59年,专家推定为公元前1250年~前11 92年。  

    据《竹书纪年》,商后期的积年为273年,克殷年定为公元前1046年,那么,盘庚迁殷年应为公元前1318年。又因武丁元年定在公元前1250年,则武丁以前四王有68年。据古本《竹书纪年》,武乙35年,文丁11年。又据商末周祭祀谱,帝乙为26年,帝辛为30年。以上总计不少于229年,则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四支总共不多于44年。

    同样运用综合手段,经过努力,建立起了商前期和夏代年代的框架。

    “断代工程”夏代年代学研究按考古学、文献学、天文学三条技术路线进行。在文献资料方面,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和出土于战国时期魏襄王墓中的《竹书纪年》中都说:夏代禹传至桀,经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那是可信的。

    考古工作者在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进行了大量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在对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的发掘和再次发掘中,发现有上下5期连续叠压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为520年。大多数专家认为,二里头文化1至4期都是夏代主体文化。后来,又对河南嵩山以南登封告成镇相传夏禹所居的阳城遗址,以及禹县相传夏启所居的阳翟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可测年样品2000多件,为探索夏文化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尚书·胤征》篇中有关夏代仲康日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断代工程”对夏文化中心洛阳地区在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850年共400年间可见日食进行普查性计算,再考虑文献记载中仲康日蚀发生在“季秋”等因素,筛选出4个可能年代数据,作为夏初年代参考。《墨子·非攻下》有禹伐三苗时曾出现“日妖霄出”的怪异天象的记载,古本《竹书纪年》则释为“日夜出,昼日不出”。学者们认为,所谓“日夜出”可能是指傍晚时分发生日食。当日食发生时,日食带东端点附近看到的是“天再昏”现象,日食带西端点看到的是“天再旦”现象。经研究,禹伐三苗地点在今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断代工程”结合这一地区当时可能出现的“日夜出”天象进行推算,获得了一组参考数据。再与文献、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对比,最后推定夏王朝的始年应在公元前2070年。

经过近5年的努力,到2000年年底,《夏商周年表》终于问世了。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廪辛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前~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从历史年代学上公认的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到推断出夏王朝的始年应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纪年一下向前延伸了1229年。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成果,无论如何,《夏商周年表》作为20世纪历史年代学上的最后也是最重大的成果,必然成为21世纪中国古文明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陈雪良《中华远古文明》文汇出版社2003年12月

 

 

 

 

历史学家对夏代历史最头痛

    史学家在撰写中国通史夏代部分时最头痛,首先连个准确的年代都说不清。只能据文献的说法,推断夏代自禹至桀,历经十四世十七王,共400余年。绝对纪年呢,接着商代往上推,含糊地说约从公元前22世纪(也有说公元前21世纪的)到公元前17世纪。有的虽然也写上一个有整有零的数字,如夏代开始于公元前2033年,结束于公元前1562年,但后面打一个问号,以示仅供参考,不负法律责任。

    至于夏代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状况,只能按照《史记》和其它古书记载的传说故事,捕捉字里行间透出的消息,加上我们今天的理解,去揣摩演绎了。

    多数历史学家相信夏代的存在,在20世纪30年代,有人猜想仰韶文化就是夏文化。后来  发现了龙山文化,也有人猜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直到很有影响的、由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1965年修订再版时,仍然只能根据当时的考古成果,求其近似,推测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可能性较大。  

   愈是找不到,就愈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秘欲。夏文化的确认,对于中国古史学者,好像仅存的一块尚未被征服的完整新大陆,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徐旭生与二里头遗址的发现】

徐旭生(1888—1976),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熟读诗书。1913年至1919年间,作为官费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讲西方哲学史,并曾出任北京大学教务长。1927年,他与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合作组成中国西北学术考察团并担任中方团长,较多地涉及了中国的古史探索。后来一度担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1932年以后,徐旭生转到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从此专心从事中国的古史研究。1933年,他前往西安组建陕西考古会,与苏秉琦等学者主持开展了延续数年的宝鸡斗台遗址考古发掘和渭河流域考古调查。

    徐旭生与考古学家苏秉琦共同提出了筛选古史传说资料的标准。他们提出,对于古史记载,既不能像历代学子那样抱残守阙,泥古不化;也不能像疑古学派那样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具体分析,依据资料的可信程度,如成书年代、内容考订等,予以分级分层处理。

    第一级是“原生”的资料,又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商周到战国前期的作品,包括甲骨文、金文、《尚书》、《周易》、《诗经》、《论语》、《左传》、《国语》等,可信度最高。

    第二层次包括战国后期到西汉末的作品,包括先秦诸子、《周书》、《山海经》、《战国策》、《大戴礼》、《史记》、《淮南子》等,由于转手成份较多,可信度稍逊一筹。   

    第二级则是“次生”的资料,大部分是东汉以后成书,数量很大,充斥假造、伪托、孳生的故事。但其中也保留了若干“原生"资料,可经小心剔检后作为参考,如谯周、皇甫谧、郦道元等学者的著作。

徐旭生全面整理了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代的史料,发现先秦文献中关于夏代并包含有地名的史料有八十条左右,除去重复的,剩下不到七十条。他对这些所见不多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考证,发现夏人的活动范围并不算大,虽然史料涉及到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但与夏代重大史实有关的主要地点,都不出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两处,应该缩小范围,集中精力在这两个圈里搜索。

    豫西地区,即今天京广铁路以西,包括伊、洛、颖、汝四水流域。自古记载为“有夏之居”,鲧、禹、启、桀等夏代名人相传都留有遗迹。

    晋南地区,指汾河下游,汾、浍、束水流域,也包括今陕西省东部一小块,自古称为“夏墟",禹、启、桀等似乎也曾活跃于这一带。 

    此外,在豫北、豫东、鲁西、晋东地区也有零星关于夏人活动的传说。

徐旭生先生于1959年有针对性地在豫西晋南地区进行了著名的“夏墟调查”,揭开了迄今仍方兴未艾的夏文化探索的序幕。他不顾70多岁高龄,不顾体弱多病,每天步行数十里路,遇到大雨干脆光脚在泥泞中前进。他考察核实了不少古文化遗址,最大收获是在豫西这个圈里确认了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同年,考古学家又在晋南那个圈的夏县发现了属于二里头文化的东下冯遗址。当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最有意义的线索。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九公里处,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者对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了20次科学发掘,从而对整个遗址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二里头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2公里余,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地下普遍堆积着四个时期的文化层。其中,遗址中部是宫殿分布区,共探出34块夯土基址,已发掘了其中最大的两座,即第一、二号宫殿遗址。遗址北部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南部发现了铜碴、陶范和坩埚残块,北部和东部发现了大量的骨料和制骨器工具,中型墓葬主要分布在二里头村东南和圪垱头村北的高地上。发掘出土的文物很丰富,包括:石器,375件;骨器,1006件;蚌器,179件;陶器,689件。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前后的30年时间里,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全省、山西省西南部、河北省南部和陕西省东部的广大范围内,共发现了上百处与二里头遗址相类似的文化遗址。随着二里头遗址大规模发掘工作的开展,专家发现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十分典型,具有广泛的意义,因此称之为“二里头类型”文化,以后又正式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由此可知,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身的考古遗存所反映的文明状况而言的。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建筑】

根据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可以把夏时的建筑形式分为宫殿与普通民居两种。

    夏代的宫殿建筑都有大型的夯土台基,整个建筑一般由包括殿堂、庭院、围墙与廊庑等在内的几大部分组成。在整个建筑体系中,坐北朝南的殿堂为中心,殿堂的建筑结构,是以木架为骨,草泥为皮。屋顶为四面坡,出檐则由殿堂四周的小挑檐柱来支撑。环绕殿堂的是廊庑式院墙,廊庑冲内。殿堂设置在北部,其与南大门之间构成了广阔的庭院。这正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式样。非常适合集会、祭祀、行礼与发布政令等大规模的集体活动。

    二里头文化的宫殿遗址共有二处,从中可以看见夏代宫殿建筑的规模和体系。

    一号宫殿遗址是一座大型的夯土台基。整体略呈正方形,东西长约1 08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方向为北偏西8度,基本上是坐北朝南。夯土台基高出当时地面约O.8米,四周边缘为缓坡,斜面上有质地坚硬的料姜面和路土层。夯土台基上建有成体系的建筑群,包括堂、庑、门、庭等建筑单体。

    建筑群的主体是一座殿堂,北距台基边缘约20米,东西距台基边缘约30米,南距台基边缘有70米。从整体上看,这座殿堂位于台基的中央偏北。殿堂的基座要略高出周围的台基面,并且在底部铺垫有三层鹅卵石,显然是用以加固基址的。殿堂位于基座之上,东西30.4米,南北宽11.4米。根据残留的檐柱洞和柱础石判断,这座殿堂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双开间的建筑,并且是四坡出檐式的屋顶。殿墙外出檐为O.60~O.70米。当时还没有瓦,因此屋顶应是用茅草加以覆盖。

    大门在殿堂的正南,是一座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建筑。从殿堂到南大门是平整宽阔的空地,应是一片庭院,殿堂与庭院被一组完整的廊庑建筑所包围。其中西面廊庑是外面起墙,里面立柱,为一面坡的形式;南北两面的廊庑是中间起墙,两面立柱,是两面坡的形式。

    二号宫殿主要也是由中心殿堂、庭院、大门以及廊庑组成,所不同的是,二号基址在殿堂与北墙之间,还建有一座大墓。二号宫殿的基址小于一号宫殿的基址,其东西约为58米,南北约为72米。二号宫殿的建筑格局与样式,根据现存的墙基、檐柱洞和柱础石来看,基本与一号宫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地方,一是二号基址多一大墓;二是二号宫殿建筑的南大门是由一庑式建筑构成,即由一座东西一排三间房屋及前后皆突出于左右复廊的廊子组成。东西二室略呈正方形,中间一屋东西稍宽,南北有缺口,大门的通道应该就在这里。

    一号宫殿与二号宫殿遗址同属二里头文化第三期的遗存。两座宫殿相距不远,二号宫殿基址在一号宫殿基址的东北方仅150米左右,此外,在一号宫殿东北部的廊庑建筑中还开有后门,显然,这两座宫殿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单体,应该共同构成为一组宫殿建筑群。如此庞大的宫殿群的存在,表明二里头文化遗址应是夏王朝某一时期的王都所在。

    一般民居的建筑样式则比较简单,主要有三种类型:

    平地起建式。这种建筑也都有夯土台基,房屋为土木结构,比较宽敞,个别达到80多平方米,长方形。是一种从地面上建立起来的比较宽敞的房子。有的内部设有瓢形烧灶。建筑结构是以木架为骨,草泥为皮。

    半地穴式。这种建筑以较为垂直的坑壁作为墙壁,南边进门处挖有台阶和走廊,靠近北壁有椭圆形的火坑。一般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比较简陋。

    窑洞式。这种房屋是选择断崖或沟崖经过修整后掏挖而成。面积一般在4平方米左右,相当简陋。

上述这三种建筑,应属于拥有不同经济条件和政治地位的夏代百姓的普通民居。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二里头遗址的一、二、三、四期,分别代表了二里头文化的一、二、三、四期。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关系到夏朝与商朝的分期问题,是当前探讨夏、商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但具体意见并不统一,还存在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河南郑州的商城,属于商朝的最早时期。“商城之下的诸文化层的下限乃属夏年。”二里头文化虽然可分为四期,但各期一脉相承,属同一类型,应该全部属于夏文化。二里头三期遗址上承二里头一、二期文化,下接二里头四期文化,处于整个二里头文化的繁荣时期,或许反映了夏王朝自“少康中兴”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全面发展阶段的社会风貌。    

    第二种看法:二里头一至三期为夏文化,四期为商文化。这种观点认为,二里头四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前三期的文化正在被新的文化因素逐渐融合和代替。因此主张将第四期归于早商文化。有的学者根据第四期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商文化存在差异,分析它们是夏文化在商朝的遗留,那时夏朝已经灭亡。

    第三种看法: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一些学者认为,一、二期文化与三、四期文化之间,差异明显。这种不同,显示两者之间曾发生过某种变革。这种变革很可能就是汤伐桀,商灭夏。二里头三期可能就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毫,即史书中记载的“西亳”。二里头三、四期是早商文化,里面既包含了灭夏以前的先商文化,又包含了夏亡国后留下来的夏文化。而第一、二期文化,由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发展而来,是夏文化的晚期。

第四种看法:二里头一期文化为夏文化,二期以后为商文化。这种观点认为,二里头一期与三期的文化内涵,差异显著。二期具有过渡性质,文化面貌体现了商汤代夏。二期较早的一部分,还处于夏末,其余的应属于商代早期的范畴。

 

 

 

  【夏文化探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总的来说,80年代以来,探索夏文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二里头文化,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属于夏文化已成为学者的共识,不再有异议。争论无非在于夏王朝建立和夏商交替这一头一尾怎么确定。观点虽然参差繁杂,占主流的实际是两大家。

    一是认为商汤建国的首都“亳”在郑州商城,早于郑州商城的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全部是夏文化,学术界简称“郑毫说”。   

另一则认为商汤的“毫”都建在西面的偃师二里头或尸乡沟,也就是二里头文化晚期,前面的二里头文化早期或更早一点才是夏文化,简称“西毫说”。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对夏文化认识出现分歧的原因】

    围绕二里头文化的认识进行的夏文化大讨论,多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1.夏纪年大大超出了史籍准确纪年(公元前841年)的控制范围。从虚拟的周初纪年,推导到商初纪年,再由此推出夏初纪年。由于这三段时间本身的长短古书就各有不同说法,使用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排列组合累加,显然会得出更多种结果。所以我们各种绝对纪年的推算都是大致的,有一、二百年甚至更大的调整幅度。

2.利用碳一14测定夏文化遗物可以大致确定其年代,但前面讲过这种方法本身就有相当的允许误差和修正误差,加上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较多,在正负一两百年范围内很难绝对精确定位。这个精度对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早晚排序是够用了,但对于历史年代的争议,尚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裁决权威。

    3.史书关于夏王朝人物、事迹等的发生地点记载过于简略,有些还自相矛盾,后人可以有多种理解。夏代的领袖人物尚带有传说色彩,他们到过的几乎每一处重要地点到底在哪里,从汉唐到明清一直是学者们考据经书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古书作为参照物的河流、城镇可能摆动迁移,古今关于距离的度量单位“里”制的长度也有变化,即使古书上说准了在某地某方向多少里,今天仍可能找不到。另外,按文献的说法,夏人与商人一样喜欢东游西荡,不断迁都,哪位夏王住在哪里,一直是古史学家研究的问题。

    再如,寻找“亳”这个地方对探索夏文化是个决定性的关键,但“亳”在商代是个常用地名,还可以跟着人走,迁居到哪里都可接着叫“亳”。《左传》中见到有“毫”地名的就有十多处。汉以后学者为了区分,按方位命名“北亳”、  “南亳”、  “西亳”等,不仅没有分清,似乎更加混乱。有人认为在东周陶文中“亳”字又与古“京”和“亭”字相通,即使拣到瓦片上写着“亳”,别人也不认为是铁证如山,甭提还不一定是哪个“亳”呢。

    4.利用考古类型学分期手段的精确性也有一定限度。即使考古学家对变化最敏感的陶器进行最缜密的观察排比,排除手工制造陶器的种种偶然因素,能够明确指出一群器物发生了时代性同步变化,恐怕也得有百十年的幅度。

    另外,通过考古类型学谱系研究来分辨不同的族属也有局限。根据史书记载,夏、商两族关系非常密切,活动区域多有重合之处,反映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自然不会泾渭分明,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二里头文化包含的各种文化因素拆开,除了与商文化有关的因素外,还有继承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来自东方东夷地区的因素,以及同时期其它相邻文化的因素,令今天的学者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比方说商文化因素,也就是与公认的二里岗商文化挺相像的部分,可以解释为是一个文化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同时存在的不同文化系统间的交互影响渗透,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最至关紧要的问题是,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夏的文字资料。虽然学者们坚信夏代会使用文字,虽然有人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就是字符,终究不能认证,所以大家都在猜哑谜。

最终确认安阳小屯一带是殷墟,主要是靠甲骨文盖棺论定,除此之外的商城虽多,都无定论。因此,大家虽然希望发现更多的二里头文化前后的城址、墓葬,但最期盼的还是这一时期的文字问世。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夏文化探索的进展是20世纪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巨大贡献】

    夏文化探索的进展是20世纪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巨大贡献。人们为了寻找夏文化,加深了对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对古史记载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文明起源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理解。把学者们关于夏文化的各种不同意见统统归纳起来,抛开不同之处,至少有两点是基本一致的。

    第一,二里头文化,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比方说二里头文化早期,无疑就是夏文化。

    第二,二里头文化时期,或者说夏代,即在公元前2000年或者再稍早一、二百年,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中国的中原地区都已经进入了文明。

这两点结论虽然还有待本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再有甲骨文式的发现予以补充、完善和再证实,但与殷墟发现事出偶然不同,它们是几代中国学者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主动出击、孜孜求索的智慧结晶,是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字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年代测定手段结合的丰硕成果,应当记人世纪史册。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关于夏文明的认识】

在所有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论文中,过去最稳妥的观点当然是上溯到商代的殷墟文化。随着二里头文化的充分揭示,特别是人们最终承认了二里头文化或者其中一部分就是夏文化,虽然还是有些学者持谨慎态度,认为说夏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的过渡期较为稳妥,或者明确说到夏代末年才谈得上文明和国家,但目前大多数学者承认,夏文化进入了文明是无可争议的。甚至可以说,夏文明已是瓜熟蒂落的成熟文明。

    当然,所谓“夏文明”也可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指夏文化,即夏人或夏族创建的文明。另一个是广义的,指夏代各族或各邦国创建的文明。

    从狭义来看,按照“文明”三大标准:都市、文字、青铜器,二里头文化目前还存在着两大缺憾:没有发现公认的文字系统,只有一些尚待释读的刻在陶器上的字符。没有发现城墙,二里头遗址始终就没有发现防御设施,东下冯遗址仅有些壕沟。但在早于二里头文化的龙山文化时期,已发现多处城墙,发现过文字,或谨慎一些称作字符。在紧随其后的商文化中,有了相当成熟发达的城市和文字系统。联系起来看,考古学家都很乐观,坚信这两个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仅是“没发现”而已,绝不是没有,只须耐心地待以时日。

    至于文明的其他要素,在二里头文化毫无问题。二里头遗址拥有庞大的宫殿群,精致的礼器和祭祀遗迹。有的学者在仔细研究二里头文化宫殿基址的平面布局后,认为与《大戴礼》等古文献所描述的宗庙制度基本相合,可能是其雏形。

    高高的夯土台基,上面木结构面阔8间、进身3个双开间的建筑主体,周围的一圈檐柱挑支着茅草顶的四坡出檐,可能是文献说的“四阿重屋”、“茅茨土阶”。这座宗庙性质的殿堂就是周代所称的“明堂”或鲁国所称的“太庙”。在殿堂的柱子下埋有被捆绑的尸骨。殿堂前面的庭院当中发现一些祭祀坑,埋有俯身或躬身屈肢的人骨,有的还同埋兽骨。这些发现,会使读者立即联想到殷墟复原的宫殿建筑,想到宗庙区的一派肃杀之气。

    宗庙在古代主要是国君祭祀祖先的庙宇,这对于中国古代靠宗法制度维系的国家机构极其重要。所以,国君把这里作为行使国家重要行政职能的场所,在这里隆重地祭祀祖先,举行册命典礼,每月告朔听政,军事上誓师出兵,凯旋后献捷献俘,以及与其他邦国的盟会。一句话,宗庙就是城市的中心和灵魂,就是国家存在的具体象征。古代征服敌国,最主要的一件事是“毁其宗庙”。二里头文化中宗庙建筑群的确认,是国家产生的最有力的证据。

    和关于夏文化的其它不同意见一样,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的大型建筑基址的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还可能有其它解释,未必一定是宗庙,但不影响其作为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象征文明的到来。

    二里头文化虽然在制陶技术方面看不出比龙山文化有明显进步,但青铜的冶铸技术真是迈上一个新台阶。从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一些铜渣、坩锅残片、陶范残片等可以看出,铜器确实是当地铸造的,冶铸已分化为专门的手工业部门。冶金专家曾用电子探针检测过一件铜爵,得知含铜92%,锡7%,是地地道道的青铜。能够铸造空心的器物,说明已掌握了内外合范技术。

    这时的青铜不仅用来制作高贵的礼器,还用来制作武器,其杀伤力远远高于以往的石制武器。除铜戈、矛等外,还发现多种铜镞,即铜箭头,这被认为是一种消耗性武器,一方面表明人们对战争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青铜铸造业的一定规模。此外,青铜已实际应用于生产领域,制作一些精巧的小手工工具,如刀、钻、锥、凿、锛及鱼钩等。尚未见过青铜农具,大概当时觉得用青铜器  如果我们仍然用石器时代一青铜时代一铁器时代的三期说来衡量古代史,二里头文化应当处于哪个阶段呢?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生产工具和武器基本还是用石、骨、蚌等材料制作的,但青铜器无疑已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参予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里头文化,或者说夏文化,已经跨进青铜时代,不过尚处于青铜时代的早期阶段。  

    二里头文化的宫殿基址也好,青铜器也好,玉器也好,如果与商代的同类遗存相比较,垄其是与商代较早的二里岗文化相比较,不用找受过专门训练的考古学家,一般人都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难怪学者们总切不准二里头文化的夏商分界线。可以说,中国文明中最具特色的一些传统,如宫室的平面布局与功能划分,青铜礼器群的种类等,都是在二里头文化这里找到的最明确的先河。

    在古代文献和传说中,也把一些按现代观点认为属于文明肇始的举措,都归功于夏。

    例如,古书说最先发明筑城的是鲧,也就是夏禹的父亲。夏禹的开创精神就更强了,能够治理洪水。几乎所有民族祖先的神话都有与洪水搏斗的故事,大家不难理解能够制服洪水在上古时代意味着什么。

    古书又说“禹作九鼎”,现在的解释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会制作青铜容器了,另一是有了成组的铜礼器作为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的象征。古书还说从夏代起“以铜为兵”,一般认为“兵”作兵器、武器解。这些传说在考古发掘中都能得到证实。

    古书还认为从夏代才开始提出明确的国王、王族世系和职官概念,开始有刑律和监狱,有贡赋和税收,甚至于有了货币,当然不是铜币,有人猜测是海龟、海贝之类的稀罕物品。这些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佐证。

    从古书上看到,夏代有了较成熟的历法,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日食的记录。学者们指出,后几代夏王的名字叫胤甲、孔甲、履癸(即桀),是我国特有的六十甲子记日历法的开始。

    有些特别注意古代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者,则竭力从古书上寻找可能反映夏代存在奴隶制的记载。

不管我们今天通过考古发掘能验证多少古书上的记载,包括有些社会结构、上层建筑的情况可能是永远难以验证的,夏是我们目前能沿着文献记载用考古手段向前证实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说,当20世纪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史书上最早的“三代”之说是极有根据的,不再仅仅是西周、东周,夏和商的记载基本都是信史。我们为下个世纪的学者们修建了一条伸向远古的、长达千余年的陆桥。将来的学者将有幸站在探入古史的新的桥头堡上,继续深入探索夏及更古时期文明起源的秘密。

――李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进一步阅读建议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吴 泽:《史学概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雪良:《中华远古文明》文汇出版社2003年12月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李  季:《中国文明的起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