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教科书高一历史模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4

时间:2009-10-18 17:28:22  来源:人民版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历史偏见的存在影响着历史记录的客观性,考据是复原历史真实的重要手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复原历史真实的理论基础。

结合原始考古和秦汉考古取得的成就来说明历史考古对于研究和认识历史的重要作用。

明确“二重证据法”的含义及其用这一研究法取得的重要成果。

认识历史上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理解近年来生活史研究受到重视的原因以及生活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借助清代考据学者一则历史考据实例,体会考据学对于复原历史真实的重要意义。

通过实地考察体验考古学家的考古挖掘过程,认识历史文物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以黄河为例,查阅资料看看历史上黄河水道的变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选读几本介绍古人生活的历史书,谈谈读后的体会。

以“历史之谜”检索互联网上的信息,看看有哪些历史之谜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考据学者“实事求是”的学术之风。

吸取历史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教训,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复原历史的真实】

 

历史是客观的,但是对于历史的记述,很难避免主观的局限。历史的偏见,常会影响历史记述的可靠性。中国历朝正史,许多都是由新的王朝编纂的,因此胜利者难免自我美化。如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记录中就含有扭曲历史真实的现象。因此,我们读史时,需要用心分析、去伪存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可能地复原历史的实际面貌。

要复原历史的真实,考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考据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其实与现代科学方法极其相近。读许多考据学者成果中的精品,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智慧闪耀,妙趣横生。

 

【文物和历史考察】

 

考古收获和文物资料,对于说明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时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描绘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较为具体、清晰的画面。在有文字的时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大大弥补文献记录的不足。如通过考古学的发现,我们知道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开始逐步在实践中普及,从而能够为说明当时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提供条件。

考古资料能为研究人类精神文化的存在和流传提供丰富的物证。如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卜骨,有助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神秘主义成分的初源。原始居住遗址的布局结构以及墓葬的形制,有助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影响的宗族制度与宗族观念的由来。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的内容,有助于我们认识汉代人的鬼神观念、生活意识以及对于冥世的假想等。

考古学所得到的古文字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如简帛资料的大量发现,为汉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学者罗振玉和王国维于1914年完成的震惊国内外学术界的名著《流沙坠简》以及此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都是在对这批简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表的。王国维提出的以地下实物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互相印证的 “二重证据法”,对近代史学的进步有重要的影响。《流沙坠简》这部书,就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实践成果之一。后来相继出土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以及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张家山汉简、郭店楚简、走马楼吴简等,也都分别为历史研究的深入提供了重要条件。

古代遗存包括遗物和遗迹两类,后者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都市、城堡、坟墓等,也保留有诸多文化信息。此外,与人类物质文化创造有关的动植物遗存,也是不容忽视的。

 

【环境的历史】

 

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活动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历史上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如古代人们对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带来大量泥沙,淤高了河床,下游往往决口改道,从而导致地貌的变化。农耕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垦荒事业的兴起,不断扩大的滥垦,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等。

生态史和环境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崭新课题,有数不尽的历史之谜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古人是怎样生活的】

 

衣、食、住、行以及其他相关的物质生活形式的演变,是历史进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表现。近年来,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社会生活史、社会风俗史、以及更为具体的饮食史、服饰史、行旅生活史等论著纷纷面世。生活史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得到填补。

我们只有对古代人们生活形式如衣服、饮食、住居、出行、妆饰、盥洗、游艺、竞技等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形成对历史比较具体、真切的认识。

 

【历史之谜】

 

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破译历史密码,解答历史之谜,发掘历史真迹,可以磨炼我们的才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考据、文物和历史考察是认识和理解历史的重要手段。

生态和环境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新课题。

生活史有助于我们具体、真切的认识历史。

探究历史之谜是艰苦的工作,但能够磨炼我们的才识。

 

难点

文物和历史考察、生态史和生活史研究、探究历史之谜都是专业极强的领域,教师比较陌生,给历史教学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陈寅恪曾经写道:“后世往往以成败论人,而国史复经胜利者之修改,故不易见当时真相。”

 你怎样认识这一情形?历史记录中还有哪些影响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因素?

 答案提示:历史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记述,很难避免主观的局限。中国历朝正史,由于是由新王朝编纂的,是胜利者编纂的,自我美化、篡改历史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唐太宗就要大臣对实录、国史进行删改,来隐瞒“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的有关记载就是根据这些删改过的史料编写的。由于历史是由人来编写的,由于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这也影响着历史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史书的编纂者往往将个人的情感、态度、观念渗入到史书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歪曲历史的真相,影响到历史的客观性。即使具有良好史学道德的史家,也会由于世界观、认识能力、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侧重记载某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而忽略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史实。)

 

2.鲁迅在《热风集》中曾经写道:“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怎样理解鲁迅对于“国学”的认识?

答案提示:《流沙坠简》是在对从地下出土的简牍文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并采用了地下实物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简牍帛书文字的发现,使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了解,可以更为鲜明生动。

 

3.能够深化历史认识的“地下之实物”有哪些类别?你的家乡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存?

答案提示:包括遗物和遗迹两类。遗迹又包括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都市、城堡、坟墓等。(家乡略)

 

4.宋代学者沈括通过古生物化石,发现生态的历史变化。宋元之际学者金履祥曾经进行过节气序次的历史比较,推定周秦两汉时期的气温可能高于宋元时代。清代学者刘献廷也曾经以花期比较各地气候,并由此讨论古今气候差异。如果细心发掘历史文献的遗存,应当可以发现更多与此类似的早期生态史学的文化经验。

 你对于生态史学变迁的事实,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

 答案提示:略。

 

【自我测评】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案提示:因为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活动的。自然环境构成人类历史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和人类史有关的自然史,有着缓慢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大多是自然本身的变化,有些也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因素。

 

 

 

【材料阅读与思考】

秦始皇陵盗掘之谜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帝陵。历代关于秦始皇陵是否曾经被盗掘,有不同的说法。

    据《史记》记载,刘邦曾经指责项羽有10大罪状,其中第4条就包括“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汉成帝时,刘向在关于帝陵营造的讨论中说道:“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论衡》说:“秦始皇葬于骊山,二世末,天下盗贼掘其墓。”《水经注》对于项羽发掘秦始皇陵事,又有更具体的记述:“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

    项羽发掘秦始皇陵的传说,后来又被一些文人骚客有意渲染。虽然沸沸扬扬,千年不息,却并没有确定的证据。考古工作者指出,以现在掌握的通过长期认真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秦始皇陵未曾经过大规模盗掘。

    关于秦始皇陵遭受破坏的情形,还有其他的说法。例如,有牧羊儿丢失羊只,持火寻找,致使墓中失火的传说。这一说法,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书》所记载的刘向的言论:“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刘向随后又感叹道:“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其“外被项籍之灾”而“内离牧竖之祸”的说法,一“外”一“内”,反映项羽当时所破坏的,可能确实只是陵园的地上建筑,而陵墓的地下结构,则毁于意外的“牧火”。

    不过,据主持秦始皇陵兵马俑坑l号坑发掘的考古学者判断,“出土的遗迹表明,1号坑的焚烧、破坏比较严重。木构建筑大都变成了炭迹或灰迹;并在焚毁前曾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许多兵器和车马器被拿走,很多陶俑被打碎。这不像是私人盗掘者所为,似与重大的政治变故有关。另外,俑坑的底部普遍覆盖着厚6—44厘米约可分为10一14层的淤沙和淤泥;还发现竹篾的编织物及绳索被焚后的炭迹。这都说明1号俑坑构筑后时间不久即被焚毁。”参证刘向“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的说法,研究者又有这样的分析,“始皇陵园范围内至今地面上仍堆积着很厚的被烧过的残砖碎瓦及炭灰与红烧土遗迹。看来,1号兵马俑坑可能是在公元前207年被项羽焚毁的。”从许多现象判断,项羽军事集团或所谓“关东贼”、“关东盗贼”对秦始皇陵园可能确实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焚劫,而“牧火”传说即便属实,也只是局部的破坏。据一些考古工作者分析,这两方面的破坏,都没有使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地宫受到损害。秦始皇陵周围考古钻探所获得的资料表明,地宫上口的外围墙即方城以及通向地宫的墓道至今还没有发现足以通向地宫的盗洞。1980年,发掘秦始皇陵西侧铜车马从葬坑时,在坑的东壁发现两个已经填塞了的盗洞,但是深度不到9米,连通道上侧室的铜车马都未能发现,距离地宫还相当遥远。

根据这些现象,有的学者甚至得出结论,以为可以“确认秦始皇陵地宫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完好”,历史文献中“项羽掘墓”和“地宫被焚”的记载,都可以“否定”。当然,这样的结论,还有待于秦始皇陵地宫发掘实践的证实。

 

秦始皇陵很可能确实未曾被盗掘,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反复出现秦始皇陵被盗的传说呢?

答案提示:一些历史的记载,如《史记》《汉书》《论衡》《水经注》的记载。后世一些文人骚客根据历史记载有意渲染,导致秦始陵被盗的说法得以广泛流传。

 

(五)历史问题注释

 

【复原真实历史的难度】

 

历史研究的核心意义之一是求“真”,然而,由于历史时空隔膜的存在,历史本相的重现能否做到真实可信,谁也没有信心对此做出担保,这决定了所谓求“真”往往耽于一厢情愿式的幻想。历史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历史记录者主观认知能力与价值旨趣的差异性,加上拥有话语主导权的统治者出于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对历史史实的掩饰或歪曲,今天的历史学者在接受相关历史信息时,本来已是残缺不全或真伪混杂的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客观如实”、“据实记事”云云,不过是可望而永远不可及的理想憧憬。

 

唐代开国以及“玄武门之变”的史实,就是这种残缺性、可疑性的一个较具典型意义的注脚。由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历史又是由胜利者来书写,于是唐初开国历史中,李渊的地位与作用被明显降低,至于李建成、李元吉的形象则更是被丑化,被歪曲。而“玄武门之变”的来龙去脉,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按照李世民等人的意志,重新被梳理和整合,其结果必然是为李世民的逼父杀兄屠弟寻找到合理的依据。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以历史的正面记载得以流传下来,至于事实的真相后人或许永远无法探知究竟了。我们可以对此提出自己的怀疑,但是却因找不到有力的史实记载无法对此进行颠覆。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考据,在疑窦丛生的历史资料面前,始终是苍白无力,徒呼奈何的。“不溢美,不隐恶”作为理想的原则以及努力,值得敬重和效仿,可是在实践的操作中则不免捉襟见肘,遥不可及。

——黄朴民《困惑的历史》《历史学家茶座》第一辑第118页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历史研究是一个能动的开放系统,搜集与利用考古出土的新资料,是发展史学的内动力之一。中国近代考古的新成就,使中国近代史学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例如,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古发现的大批甲骨文,诱发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创立了利用地下出土新资料验证传统文献资料的所谓“二重证据法”,搞清了殷周重要帝王的世系与制度,从而完成了他的古史研究系统,把殷周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新中国建立以后的50多年,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例如在长江中下游乃至珠江流域、汉水流域发现多处原始文化遗存:在浙江余姚地区发现的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浙江、安徽一带的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在四川、湖北交界处发现的大溪文化等等。这些考古新资料的出土,从根本上改变与纠正了认为“中国文化仅仅发源于黄河流域”这一传统旧观念,开阔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为“中国文化源”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建立了新观念。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证实了《史记》关于两位孙子、两部《孙子兵法》的记载。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为《周易》、《老子》提供了历史的新版本,开拓了易学研究、道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路。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文子》,证实了传本《文子》的真实可靠性,否定了传本《文子》为伪书的说法。1993年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楚简有《老子》新版本和早期儒家(特别是子思等)的新资料。20世纪以来出土的丰富史料,说明了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疑古时代,提出了颇多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姜义华 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第120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历史考据】

 

考证,亦称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证明其真伪,从而为历史研究提供真确可靠史料之方法。一向被东西方的传统史学所重视。著名史学家陈垣说:“考证为史学方法之一,欲实事求是,非考证不可。彼毕生从事考证,以为尽史学之能事者固非,薄视考证以为不足道者,亦未必是也。”考证的前提是致疑精神,能疑方能致其思,能思方能究其理。考证的职责就是综合运用多闻阙疑、剖析源流的方法,把每一史料的客观因素分离出来。它通常包括核定史料的原始性、审查不同陈述的矛盾性、确定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实在性等依次递进的几个步骤。顾颉刚根据自己考证古史的经验认为:“校勘、训诂是第一级,我们的考证事实是第二级。”欲达到考证的预期效果,要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如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字学、年代学、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知识等等。关于考证的方法,历代中外史家各有所长,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本证、旁证、理证。所谓本证,亦称内证,即是利用本书内的资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料的目的。所谓旁证,亦称他证或补证,即是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本书的问题。由于取证来源与证据形态的不同,这种方法又分为书证与物证两种,书证是以图书资料为证据,物证是以实物、遗迹作证据。所谓理证,即是在找不到任何证据的条件下,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达到考订史事目的的方法。

 

我国清代,特别是乾嘉年间,考据学发达,被誉为考据的时代。乾嘉学者如阎若璩、钱大昕、赵翼、王念孙、王引之等在考证史料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关于考证方法的系统知识。但是,思想显得封闭保守,缺乏理论指导,有时陷入无关宏旨的烦琐考证,这是不足之处。郭沫若曾公正地指出:“乾嘉时代,考据之学虽或趋于烦琐,有逃避现实之嫌,但罪不在学者,而在清廷政治的绝对专制。聪明才智之士既无所用其力,乃逃避于考证古籍。比较之埋头于八股文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不可同日而语。欲尚论古人或研讨古史,而不从事考据,或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就稽古而言,为考据,就一般而言,为调查研究。未有不调查研究而能言之有物者。”

――姜义华 瞿林东 赵吉惠《史学导论》第124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在《古史新证》这本学术著作中提出了反映了其史学方法论的著名论点——二重证据法。他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也就是把地下发现的新材料,如甲骨文、金文拿来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补正。

考察二重证据法,可以认为它包含了这样一些意思:第一,它是以地下新材料与传世文献相互补正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第二,强调地下材料的证史价值,把鼎彝礼器、甲骨卜辞由古董变成了史料;第三,纸上的材料,即使是伪材料,“也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其中也有历史的影子,应该加以利用。

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根本在于它开拓了史料的来源。甲骨卜辞“有裨于经史二学”;断简空名,可以实指其地;敦煌写本是补订史实、校勘文献的依凭;封泥玺印“足以考正古代官职地理书”;陶器、货币上的文字都“足以考经证史”。

二重证据法的价值还在于它提出了检核传承文献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经史典籍作为史料记载史实的可信度,是需要检验的。如,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有些传统文献如《五帝德》、《帝系姓》、《山海经》历来以其言不雅驯而为多数史家忽视,但地下资料说明它们也具有表示事实的一面。

——王银春著 《人类重要史学命题》第94-98页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简牍与帛书

    中国正式图书的最早载体材料是竹和木。一般来说,以竹为载体的称简策;以木为载体的称版牍;但也有以木作简称木简的。简策多用于写法令、著作,版牍多用来写信或绘图。

    简策与版牍究竟从何时开始使用?据《尚书·多士》篇周公对殷的贵族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则殷商时不仅有竹简编成的册(策),还有解释作“大册”的典。可是现在既无实物作证,对简策的解释也还有不同说法,所以至多把它们认作是正式图书出现前的先驱形式。子思所写《礼记·中庸》中有“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的话。唐朝孔颖达解释方策是“方牍简策”,宋朝宋熹解释“方,板也;策,简也”,这可以解释为一块木板称“版”,写了字的版称“牍”,一尺见方的牍称“方”,一支竹片称“简”,许多简连在一起称“策”。《中庸》所记说明周初文王、武王时已把他们的政事政令记述在以木为载体的方版上成为文牍(官方公文),同时也记载在竹简上,并把连续记事的简编联成策(册)。如果《中庸》所记可信的话,那么简策版牍在周朝初年至少已被官方所使用。

    根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的简策曾被发现过。如汉武帝时,鲁恭王在曲阜修建宫室,在拆除孔子旧宅墙壁时,发现一批简书,包括《古文尚书》、《论语》和《孝经》等,用蝌蚪文或篆文书写在竹简上,每支简上有20至25字。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河南汲郡人不准在盗发魏襄(或作安厘王)墓时,得竹书数十车,大都是古代的重要史料,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16种75篇(卷),都是秦汉以来失传的书,引起了晋朝政府的重视,把这批竹书交由著名学者苟勖等主持整理、编次,列入政府的官藏目录。后世称这批发掘出来的简书为汲冢书。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襄阳地区盗发相传是楚昭王墓的古冢,其中有竹简书,宽数分,长2尺,蝌蚪文书写。这些发现的简书都是战国或更早些时候的遗物,可惜它们只见于文献记载,而无实物作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地下发现大量战国及秦的竹简,较重要的有三次:

    一是1953年7月,在湖南长沙南门外仰天湖古墓中,发现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墨书,篆文,每简一行,有二字至十余字不等。根据一同出土的其他文物来鉴定,这批竹简确是战国时的遗物。

    二是l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有5千枚之多,显然也是战国时代遗物。

三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千余枚,内容包括南郡守腾文书、大事记、为吏之道及律文等。据专家研究,这批竹简应是始皇三十年(前217)入土的,在53支《大事记》木简上记载了自秦昭王元年(前306)至始皇三十年共90年间的大事,均按年系事,一年不缺,有些内容可补正《史记》的记载,足见其价值。

    由于这几批竹简的出土,人们可以亲眼看到战国时竹简的实物形制。这些竹简无疑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正式图书。从而证明二千年前中国文化的传递已有了正式的专用载体,并使之流通传播。

   西汉时期继续使用竹木简牍,在古书中多有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曾命令学者对政务发表意见,这些学者以书面发表意见,所谓著之于篇的“篇”字就指竹简。汉元帝时掌管京城治安的诸葛丰曾向元帝表示除恶务尽的态度,不惜牺牲生命来诛杀奸臣的头,悬挂在通衢,并“编书其罪”,这个“编”字指把各支简编连在一起。成帝时,中国第一个目录学家刘向曾比较详细地说明竹简的制作程序和整理简书的情况。这些文献记载证明西汉时简书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

    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从20年代以来曾陆续发掘出汉简,如:

    1901年在新疆尼雅河流域古楼兰遗址,出土汉木简19枚。

    1914年在甘肃敦煌附近,发现汉木简l万余枚。

    1959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西汉墓中,出土竹木简490枚。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2号墓中出土了32枚竹简,它们是汉武帝元光元年的历谱,这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历谱。

    1972至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出土汉简近2万枚,这是中国发现汉简数量最多的一次。

    简书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保存、传递和奠基诸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它从周秦以来到魏晋时期一直作为主要的图书形式;但是由于制作过程繁复,携带传播笨重,收藏占用面积较大,编连容易烂脱遗失,所以与简策同时并行的还有“帛书”。

    “帛”是丝织物的总名,所以“帛书”又称“缣书”、“缯书”。“帛书”与“简书”并行使用可从诸子著作中得到证明,如《墨子》中有“书之竹帛”,《韩非子》中有“先王寄理于竹帛”、《吕氏春秋》中有“著乎竹帛”等等词句,把竹帛作为并用的书写材料。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王家祖山的一座战国时的大椁里发现一件帛画,有字有画,文字主要是一些天文禁忌和神话故事,画主要用青、绛、朱三色绘成的各种神怪形象。据考古专家考订,这是二千三百余年前的遗物,可惜已被美国掠去。这张帛画只能说是一张宣传品,而不能算作图书。

    西汉以来,由于帛便于携带使用,舒卷自如,所以继续与竹简并行于世。楚汉战争时,刘邦包围沛城,便在帛上书写宣传内容,射入城中以瓦解守城势力。大批的帛书实物发现是在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中。当时出土的帛书计有:1、两种《老子》写本(整理时称为甲乙本)。甲本《老子》后有佚文4篇,乙本《老子》前有佚文4篇;2、《周易》一部及卷后佚书三篇;3、与《战国策》有关的书一种;4、与《左传》类似的佚书一种;5、关于天文星占的、相马的、医经方的佚书各一种;6、关于刑德的佚书3种;7、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2种;8、导引图、驻军图、地图、街坊图各一幅;9.杂占书一种。这部分帛书总共有12万字,大部分用朱丝栏墨书,字体是篆、隶两种。

东汉时,简牍和帛书仍然很流行。1930年在甘肃居延地区发现的东汉木简,其中有一部东汉和帝永平五年至七年(93—95)的兵器簿,有77根木简用二道麻绳编联而成的兵物清册,简上还写有“右破胡燧兵物”字样。1950年甘肃武威的东汉陵墓中所发现的300余枚木简中有《仪礼》9篇是现存的简策型儒家经典,以2尺4寸长简书写,每简写数十字,各简间有顺序编码,这是现存古简中最长的一种。东汉时,帛书比过去更多地使用,如顺帝时有《太平青领书》170余卷是“白素、朱介、青首、朱目”的形制。这是一本帛书:白素是白色的丝绢;朱介是红色打的格子;青首是用青绸子作护首;朱目是红色题签。这部l70余卷的大书,每卷是白绸子上打红格,包着青绸子,题着红书名。简书和帛书是当时政府的主要藏书,东汉末年,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西安时,图书损失严重,简书被烧,帛书大的联结成为车篷,小的做成口袋,可见帛书在全部图书中占有一定比例。

帛书质地轻软,书写自由,剪裁方便,能绘图制表,所以一直与简书并行使用,但由于帛书造价昂贵,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所以它始终不能代替竹简而单独流行,即使并行,它也被作为贵重文房用品看待。后汉以来,纸开始作为书写材料时,以帛写书仍然存在,不过逐渐作为艺术品如书法、绘画之类的载体,而不是作为图书的载体了。

       —来新夏著《薪传篇》第22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0月 

 

 

 

【反思人地关系之历史】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形成单一的农耕经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农耕业。自西周以降,战国、汉、唐前期、两宋、明清前期。我国曾经出现几次农业发展高潮,每次高潮的具体表现就是耕地的扩大。变天然植被为人工植被,变荒地为熟地,变河湖滩地为耕地,变山坡为梯田。这些变革增加了社会财富,养育了不断滋长的人口。但与此同时,本来就比较脆弱处于准协调状态下的自然环境,由于过度的索取而逐渐遭到破坏,其最终结果是低产和不稳产田占了大多数,许多农民劳累终身而不得温饱。

 

    “新秦中”人为繁荣的代价  千百年来一直为国人所称颂的汉武盛世,疆土北拓至阴山,西延至玉门关。移民百万,设置五十余县,在阴山、河套以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屯垦戍边,将数十万平方公里原先畜牧游猎的干旱区开辟成农耕区,砍伐森林,铲除草被,原来茫茫广漠的森林草原成了阡陌相连、村落相望的农耕区,时人誉之为“新秦中”,意即新的关中地区。这种人为的繁荣其代价是什么呢?鄂尔多斯的环境原本就十分脆弱,气候干旱,土壤沙质,植被稀少,多风暴;地表一经开垦之后,无植被保护,随即水土流失,遇风起沙。近年来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考古发现的西汉古城和屯垦遗址证明,西汉以后这里就被遗弃,未曾再次开垦,说明环境恶化已不可逆转。东汉以后,虽有一段时间畜牧业又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但已经破坏的环境难再恢复,公元6世纪时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已经形成。隋唐时代继秦汉以后又一次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兴起农垦高潮,原先沙地愈发扩大。

 

    黄河流域环境恶化不可逆转 汉唐是中国封建文明的鼎盛时期,其经济背景是黄河流域的大规模农业开发,天然植被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可开发的水土资源开发殆尽。因此到了公元10世纪的宋代以后,黄河流域环境渐趋恶化不可逆转,留给子孙的是黄土高原上纵横的沟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黄河含沙量与日俱增,下游泛滥决口连年不断,土壤沙碱化,农田被淹,城镇被毁,东部平原河流湖泊淤浅堙废,农业生产力低下,人民贫困,昔日黄河流域的辉煌最终成了梦境。

 

    关中平原今昔  今陕西省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曾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战国时“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故早有“天府”、“陆海”之誉。首先表现为气候温湿,“渭川千亩竹”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名句;其次是土壤肥力高,在《禹贡》九州土壤分级中,雍州黄壤肥力为上上,属九州土壤第一等;再次是水资源丰沛,所谓“八川绕长安”,八川即泾、渭、灞、丰、镐、浐、泬、涝,这些河流都有充沛的水资源,均富灌溉之利。战国末年有郑国渠,汉代以来的漕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灵轵渠、成国渠、蒙笼渠等都是引泾、渭河为水源的,可见关中平原的灌溉网络二千年前已然形成。汉代长安城周围的环境十分优美,城西的上林苑是天然和人工合作的自然保护区,周围300余里,是皇家游猎之所。其中离宫七十所,奇草异木三千余种,稀兽珍禽不知其数。苑中有昆明池,周围40里,初建时为汉武帝训练水军之用,以后实际上也成了帝王游乐和皇家饲养鱼鳖的场所。昆明池北还有镐池,长安城内有沧池、太液池,整个长安城内陂池密布,花木茂盛。总之,西汉时的长安自然生态优越,加上人工修饰,成为天下最美之处。唐代长安八水仍旧,但水资源已明显有所减弱,郑国渠初开时溉田万余顷,汉白渠溉田4500顷,到了唐初郑、白两渠仅溉田万余顷,晚唐减少至6200余顷,较汉时几乎少了十之七八。所以唐代关中帝王经常往洛阳就食,成了“逐粮天子”。但整个环境尚未完全破坏,曲江游赏,禊饮踏青,是长安人岁时习俗。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句,描绘了唐代长安的风景线。但自唐末五代以来,关中平原环境恶化的端倪已见。这是因为长期作为首都,大修宫殿,渭南秦岭、渭北北山的大片森林被砍伐,上林苑等皇家苑囿因人口骤增、耕地不足而被辟为农田,黄土高原自汉代以后农耕的开发,使水土流失加剧,泾、渭等河泥沙量日增,河湖淤废。宋代以后,郑、白渠因渠身淤高,灌溉作用已很小,其灌溉面积不及西汉的二十二分之一,无法与汉唐相比。明清时关中平原虽然仍为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但其经济地位远不如前。因此近几十年来,西安地区环境恶化以致于严重缺水,实有上千年的渊源。

 

    运河之功过  我国是世界上开凿运河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春秋时代开始延续了三四千年,地域分布也十分辽阔。西至渭河上游,北至滦河下游,东至胶东半岛,南至珠江流域,几乎遍及整个东部地区。运河对沟通各地经济、文化,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无疑具有历史功绩,故一直为史家所称道。但运河的另一面却少有人提及,即对我国环境所起的负面作用。以元明清三代的京杭大运河为例,京杭大运河纵贯我国东部平原,横截许多东西流向的天然河流,日常通航全靠人工维持。山东境内从济宁至临清一段运河无天然水源可利用,于是强行将发源于泰山山脉的汶泗筑坝逼水北流,沿线设置安山、南旺、蜀山、昭阳等湖为水柜以备蓄泄,同时将泰山地区的数百泉源全部用明渠引入运河供每年漕运所需,“尽括泉源,千里焦烁”,并明令规定,运河沿线一切水源“涓滴归公”,如有盗引湖泉进行灌溉者,“发边远充军”,遂使鲁西南地区“涓滴之流,居民不敢私焉”。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鲁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同时也使当地农民无水溉田,纷纷逃亡,“常数十里无炊烟”,“一望荒落”,农村经济严重凋敝。明人谈迁在《北游录》中说“自江都以来,水赢而山绌,民多苫居,田多污菜,鱼虾颇贵,岸苗欲枯,惧分溉病漕,诚河无全利也”。此外,京杭运河为维护航运,两岸全线筑堤,随着河道淤高形成地上河,犹如在东部平原地区树起一道地面长城,黄河泛决,霖雨积水,无处渲泄,便在鲁西南地区到处泛滥成灾,遂使这一带成为近五六百年来农业衰退、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之一。

 

“湖广熟,天下足”的另一面  长江以南地区的环境变迁则与移民有着很大关系。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就是南方移民事实的写照。明清时代有大量移民进入湖广,迁移的原因有战乱,有因政府招徕垦荒。移民主要来自江西,首先进入江汉——洞庭平原,以后又迁入鄂西山区。据研究,明初洪武年间湖广人口约450万,到了万历年间有1220万,清嘉庆时两湖人口已达4525万。于是在湖陆相间、沼泽密布的江汉——洞庭平原大量兴建垸田,改造湖区,变湖荒为湖田,使元末以来人口稀少的地区一下子成为人齿日繁的经济繁荣区。清代还向荆江、汉江大堤外洲滩进发,荆江“九穴十三口”和汉江“九口”的消失,改变了河湖的关系,“往日受水之区,多为今日筑围之所”,清代后期荆江四口分流格局形成,使华容、安乡、汉寿、武陵交界湖区淤出大片洲滩,两湖人大批进入围垦,垸田扩大。明代开始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标志着两湖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养活了数千万人口。但其后果则是江汉穴口堵塞,河汊消失,湖泊数量减少和湖面缩小,水灾频发。千秋功过,谁与评说?

——邹逸麟《以古鉴今—反思人地关系之历史》《辞海新知》第3期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进一步阅读建议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王明辉:《何谓历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王银春:《人类重要史学命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吴 泽:《史学概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朱孝远:《史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