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教科书高一历史模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2

时间:2009-10-18 17:28:23  来源:人民版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的积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举出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史书,如《春秋》、《史记》和《资治通鉴》等。

通过阅读《春秋》有关内容理解什么是“春秋笔法”。

查阅《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有哪些篇目进入了语文课本。理解为什么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理解“二十四史”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

 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编写体例的不同。

 以《“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谈起”吗?》为题进行小组讨论。

 以《资治通鉴》为例说明史学对“资政教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司马迁忍辱发愤著《史记》的心情。

结合“警枕”等故事学习司马光勤奋向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孔子作《春秋》】

明代学者王阳明认为,《五经》是史;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相传由孔编定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这部史书文字简练,儒学人士认为每个字都寓含有褒贬之意。所谓“春秋笔法”,成为中国古代不少史学家追慕和仿效的一种风格。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所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的历史,其内容之完整,结构之周密,在历史上空前的。

 

《史记》以人物纪,传为主,辅以表、书,合编年、纪事诸史书文体之长,创造了史书的纪传体新体裁,成为此后两千年王朝正史编纂形式的规范。

 

司马迁在记述政治史的同时,对于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等也有生动的记载。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成就的学者、商贾、医生、游侠和农民领袖等人物的事迹,与帝王将相等政治活动家同样受到重视。他热情赞美游侠的侠义精神,大胆揭露酷吏的残暴行径。司马迁在颂扬汉武帝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敢于指责他放纵自己的私欲。

《史记》文字生动,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十四史】

 

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确定以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为正史。正史在史书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其意义可以与儒家经典相匹敌。

在“二十四史”中,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位列最先,历来被看做中国古代史学最重要的经典。《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通常被称为“前四史”。此后又有记录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晋书》和“南朝五史”、“北朝四史”,记录隋唐五代史的《隋书》和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记录宋辽金历史的《宋史》、《辽史》和《金史》,记录元代和明代历史的《元史》和《明史》。

中国传统史学往往以帝王将相作为历史的主角,以政治斗争作为历史的主体,因而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

《资治通鉴》经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通过历代政治史的演变,评价各种政治理论的优劣,比较历代政治实践的得失,为统治阶级统治服务。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列举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史书,如《春秋》、《史记》和《资治通鉴》等。

理解何谓“正史”,正史主要包括哪些史书,正史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难点

比较纪传和编年体史书的不同特点。

对“春秋笔法”的认识和评价。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孟子·滕文公下》写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对《春秋》一书的评价,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念?

 答案提示:孔子在《春秋》一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形成了对“乱臣贼子”的一种文化威慑。孟子对《春秋》一书的评价体现了孟子对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不满。

 

 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应当怎样理解鲁迅的这一评价?

 答案提示:在《史记》中司马迁始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史家之绝唱”。由于司马迁自己受过腐刑,他对于历史上遭遇不幸的人也给予深切同情;在不少传记中,寄寓了自己深深的人生感慨。这使《史记》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跟一般冰冷枯燥的历史记录大不相同。故鲁迅评价《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和《语文》课程中,有哪些内容来自于《史记》的记载?

 答案提示:略。

 

 鲁迅为什么说“史官”写的历史往往“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答案提示:因为史官由皇帝所设,自然为皇权服务。中国历朝正史,许多都是由新的王朝编纂的,是胜利者编纂的,难免隐恶扬善,自我美化。“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一语道破仅仅通过正史很难看出历史真相。

 

 《资治通鉴》为什么用“资治”定名?

 答案提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完成,呈报给皇帝的表文中,他希望这部书能使皇帝“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以前朝的兴盛和衰落作为借鉴,考察当今政治的得失,嘉奖善事,惩处恶行,坚持正确,抛弃错误,那就足以发扬古代的盛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治理,使四海的百姓都获得幸福)。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史记》的基本特点。

答案提示: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的历史,其内容之完整,结构之周密,在历史上空前的。

《史记》以人物纪,传为主,辅以表、书,合编年、纪事诸史书文体之长,创造了史书的纪传体新体裁,成为此后两千年王朝正史编纂形式的规范。

司马迁在记述政治史的同时,对于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等也有生动的记载。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成就的学者、商贾、医生、游侠和农民领袖等人物的事迹,与帝王将相等政治活动家同样受到重视。他热情赞美游侠的侠义精神,大胆揭露酷吏的残暴行径。司马迁在颂扬汉武帝历史功绩的同时,又敢于指责他放纵自己的私欲。

《史记》文字生动,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材料阅读与思考】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自述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时说: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在《史记》的其他篇章中,他还说到在其他地方的行旅经历。司马迁行历四方的实践,对于他的史学成就有没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这种游历活动,亲临历史事件发生地,探访历史遗迹,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丰富了社会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历史写作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五)历史问题注释

 

【经、史、子、集】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史书的种类】

  正史:南朝梁阮孝绪有《正史削繁》,“正史”之名始见于此。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史部以《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历代沿用其说。《明史·艺文志》史部采用唐代刘知已的主张,并称纪传体、编年体为皇朝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明确将纪传体史书定为正史,皇帝又颁布发诏令,规定将纪传体史书中的“二十四史”定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颁令,增补《新元史》为正史。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之事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书,有时也称为野史。

 

【《春秋》】

“春秋”在古代原是史书的一种通称。据《孟子·离娄篇》,古代史书,在晋国称为《乘》、在楚国称为《祷杌》、在鲁国称为《春秋》。而实际上,当时以“春秋”命名史书的,并不限于鲁国。清人洪颐煊辑《汲冢琐语》中,著录了记载商太丁时史实的《夏殷春秋》;《墨子·明鬼篇》中也引录过当时流传的《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汉书·艺文志》上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可证“春秋”本是一种通名。

今存《春秋》一书,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加以整理修改而成的。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全书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242年的历史。根据徐彦《公羊传疏》记载,孔子修撰《春秋》时,曾让子夏去搜求当时各国的典籍,“得百二十国宝书”,因此,全书虽以鲁国12君依次编年,实际上广泛载录了当时各国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春秋》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后人将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春秋”,说明了它在我国古代史学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林振浩《春秋是怎样的书?》第658页《中国历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指孔子作《春秋》时所采用的写史方法。在记录历史时,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这种方法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比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前632)记“天王狩于河阳”,所谓“狩”,即冬季狩猎。其实当时周天子根本不是去狩猎,而是去参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召集的诸侯会盟。本来按照周朝的制度,各诸侯国每年都必须到国都朝觐周天子并进贡各地方物,但到了春秋末年,王室衰微,周天子根本不被各诸侯放在眼里,反而要去参加诸侯的会盟。《春秋》一书的作者,对于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是不满的,他不愿意接受周天子名存实亡的事实,所以用一个“狩”字为周天子加以隐讳。通过一个“狩”字,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认为天子去见诸侯是不合礼制的。

孔子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迫于当时的现实政治的压力,无法自由抒发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是由于他赋予史书维护传统礼法秩序的责任。所以孟子曾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也有许多史学家,比如唐人刘知已,对这种与秉笔直书原则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过抨击。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生于公元前145或135年,卒年未详。他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中国史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史记》。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职掌皇家图书、文史星历。对史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曾计划编撰古今通史,未竞其志。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10岁起就习学古文,曾受学于当时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等。20岁起,司马迁开始游历南北。回长安后任郎中,随汉武帝到过西北的平凉、崆峒(甘肃固原),又奉使巴、蜀,极南到了昆明。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举行盛大的巡行封禅,却值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继父遗命,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司马迁一生足迹所至,东起齐、鲁,西至甘肃,南抵云、贵,北逾长城,加上中部的江、淮、汴、洛,几乎完成了当时中国的全部旅行。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正式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廷所藏一切图书、档案和各种史料。从而达到了司马迁所谓史家必须具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人共订太初历,进行中国历法史上第一次大改革。同年,禀父遗志着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  司马迁因为替投降匈奴的将领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定以欺罔主上的罪名,判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汉武帝时;判了死罪的“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对身为史官的司马迁来说,50万钱是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司马迁被迫选择了“偷生”这条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同时也使他进一步认清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和残暴。太始元年(前93),司马迁出狱当了中书令,从此埋首发奋著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史记》书名的来历】

    在先秦两汉时代,许多书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史记》也是这样。司马迁在这部巨著完成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他所取得的成就,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这也仅仅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东汉班固写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也只写了《太史公百三十篇》。看来,这就是司马迁这部巨著在两汉时期正式流行的名称了。那么,《史记》二字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太史公记”这四个字里省略来的。原来,与司马迁同代或后代的一些学者在引用这部著作时,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这个书名过于繁复,经常省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的字样。久而久之,人们就据“太史公记”而省略成“史记”两字做书名,这大约是魏晋以后的事了。

另一种说法是,古代帝王设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像《尚书》只记言,《春秋》只记事。而司马迁写的这本书,既记言,又记事,囊括了左、右史官的全部记述,所以称之为《史记》。

 

  《史记》的杰出成就

  《史记》是史学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6,500余字,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总括黄帝至汉武帝约3000年间史事。其中,“本纪” 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者为主。“本纪”实质上是全国编年大事记,《史记》全书的总纲。“世家”也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其事或许并非牵涉全国,然于某一封国或全国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多数可视为“国别史”,介于“本纪”和“列传”之间。“列传”所占篇幅最多,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专传,两人或几个人的合传,按人物性质排列的类传。所记人物范围极广,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策士、隐士、说客、刺客、游侠、医士、商人、占卜者、俳优等社会各个阶层。“列传”第二类是对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的记载,涉及中外关系史和国内民族关系史,实为后代史书“四夷传”、“外国传”之滥觞。“列传”对“本纪”起了充实和具体化的作用。“表”以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迹,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别为世表、年表、月表。今人观之,也可分为大事表和人物表两类。“表”的作用是形象、直观,便于观览,可补“本纪”、“世家”、“列传”之不足,又可省去不少文字,使记载免于繁冗。“书”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天文、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史记》中很重要的部分。尤以其中的“平准书”最为精彩,记汉代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汉朝经济政策的演变,开后代正史“食货志”先河。

《史记》体例是继承和创新结合的产物。在《史记》之前,纪、表、书体裁的古籍不少,如《禹本纪》、《周谱》、《尚书》等等,但它们都是一书一体,且结构不够缜密。司马迁吸取了它们各自原有的优点,并独运匠心,将各体合为一书,加上新创造的列传,首次构筑了崭新的纪传体裁。这种体裁内部五体之间各自独立,又彼此呼应,多侧面、多角度地记述历史,便于反映各历史时期各层次人物乃至各民族等各方面的历史活动。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大一统的趋势和需要,为后代正史奉为圭臬。从《汉书》到《明史》,尽管个别名目有所变化(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或各史门类不全,(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无“表”、“志”和“世家”),但不论哪部正史,均有“纪”“传”两体。《史记》堪称中国纪传体史书之鼻祖。  

《史记》首创的通史体裁对后世史学影响甚大。如南宋郑樵的《通志》,即是典志体通史。还有通史体裁的各种类书、政书、编年史书等等。《史记》还使史学摆脱了对经学的依附。《史记》的巨大成功提供了著史的范例,刺激了后人研究历史的兴趣。加上其他社会条件,著史者越来越多,大量完整的历史著作不断涌现,促使历史学“由附庸而蔚为大国”。

   《史记》在世界史学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它保存了许多亚洲国家的重要史料。它对历史活动记述的全面性,尤其是对生产活动、学术思想和普通人的重视,与希腊同时期往往只重视政治军事的史学名著相比,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作为纪传体史书,《史记》还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各国的正史,如《大日本史》、《三国史记》、《高丽史》和《大越史记》。《史记》的成就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它的许多篇章被译成俄、法、英、德文字,日本学者泷川资言还编纂了《史记会注考证》,汇集了各家注释和考证成果。水泽利忠又撰《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以补前书不足。

   《史记》在我国散文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它在许多地方文字生动,语言精练,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因而也就增强了史学效果。

 

   【二十四史】

清朝编修《四库全书总目》时,由清政府正式规定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在《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的小序中明确地说:正史之名,见于《隋书·经籍志》,宋朝确定了十七史,明朝增加了宋、辽、金、元四史合为二十一史,清朝又增加了《明史》、《旧唐书》和《旧五代史》,共成二十四史,以后不经皇帝批准,正史不得随便增加。因为正史地位尊贵,可以和经相提并论。从此,“正史”名称开始具有特殊含义。它既有代表正统政权的意味,又是国定一史的标识。那么,“正史”究竟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因为它确有超越其它史书的优点,也可以说,“正史”具有自己的特点:(1)“正史”记载的对象是历史上的主要朝代。这些朝代大多是被认为正统的政权,相沿具有高于其它史书的地位。(2)“正史”主要采用纪传体的编撰方式。纪传体有纪、传j志、表各种形式,便于表达内容。它记载范围较广,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搜集资料也比较丰富,是极便于参考的资料宝库之一。(3)“正史”包括从黄帝起到明末止的漫长历程,彼此只有重叠而无间断,上下年代相接,贯通一气,使人从这套书中可以看出古今贯通的中国历史概貌。有了这三个特点,自然超越其它同时代的同类著述而自居首位了。 

 

 

 

二十四史一览表

  书名

    修撰人

  各史组成部分及卷数

总卷数

 

  时代姓名

本纪

书志

世家

列传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 书

宋  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  书

隋  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西汉       司马迁

东汉       班  固

南朝宋     范 晔

晋        陈 寿

唐       房玄龄等

南朝梁     沈 约

南朝梁     萧子显

唐        姚思廉

唐         姚思廉

北齐        魏 收

唐         李百药

唐        令狐德芬

唐         魏征等

唐         李延寿

唐         李延寿

后晋      刘  

宋        宋祁 

欧阳修等

薛居正等

欧阳修

脱脱等

脱脱等

脱脱等

宋濂等

张廷玉等

12

12

10

4

10

10

8

6

6

12

 8

 8

5

10

12

20

10

 

61

12

47

30

19

47

24

10

8

    ,

 

 

 

 

 

 

 

 

 

 

   

 

15

 

 

1

32

8

4

8

13

8

10

30

 

20

30

11

 

 

20

 

 

30

 

 

30

50

 

12

3

162

32

39

58

75

30

 

 

载记

30

 

 

 

 

 

 

 

 

 

 

 

 

 

 

10

70

70

80

6l

70

60

40

50

30

98

42

42

50

70

88

150

150

 

77

48

255

46

73

97

220

130

100

120

65

130

100

59

56

36

130

50

50

85

80

100

200

225

 

150

74

496

116

135

210

332

   

此表据《中国历史学年鉴》。《二十四史》究竟有多少卷,几种工具书说法不一。   

    翻开《辞海》,把所列各史卷数相加,共3259卷;查《辞源》,说是总计3243卷,但把所列各史卷数相加,却是3240卷。《文史工具书手册》说是3249卷,《史学常谈》说是3250卷。《二十四史》是我国著名史书,为何连有多少卷也说不清呢?分歧主要在《后汉书》、《魏书》、《旧五代史》、《明史》这五部书的计算方法不统一。

关于《后汉书》,《辞海》说有130卷,《辞源》说是120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辞海》算了子卷,而《辞源》未算,即《辞海》算了“本纪”和“纪传”中的上、下卷(有1 O处),而《辞源》未算。《魏书》共有纪、传、志等11 4卷,但由于有的卷太长,分上、中、下卷,即所谓“子卷”。《辞源》不算子卷,《辞海》算子卷,所得卷数自然就不一致了。关于《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辞海》说是150卷和74卷;《辞源》则说是l52卷和75卷。这是因为两书各有目录2卷和1卷,《辞海》不算目录卷而《辞源》算入了目录卷。关于《明史》,《辞海》说是330卷,《辞源》说是334卷,也是前者未算目录4卷,后者则算入了。总之,《辞海》是计入了子卷和《后汉书》年表而未计目录卷,所以是3259卷;而《辞源》则相反,未计子卷和《后汉书》年表而计入了目录卷,所以是3240卷。其他五花八门的数字,大约也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法而出现的。为了统一算法,最好是把子卷,《后汉书》年表和目录卷都计算在内,那就应该是3266卷。《辞源》中还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如《魏书》未算子卷数,《汉书》又算入了子卷数,《新元史》条目中说有257卷,而在《元史》条目中又说《新元史》是275卷(实际是257卷)等。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编定《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 “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二千四百余卷书献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三干多万字。

    司马光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每天晚上他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点上蜡烛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起身继续工作。天天如此,十九年如一日。夜里,他怕因困乏睡过了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木枕光滑,稍稍一动,头即落枕,人便惊醒。后人称此枕为“警枕”。司马光的住处,夏天闷热,无法工作,司马光便让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没有一个草字。

    司马光曾问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意思是说司马光研究学问,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这就是“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这19年,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憔悴。《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皇帝宋哲宗亲自临丧,并下旨为他举行隆重的官葬。他家乡山西夏县的人们为纪念他,特为他建了墓碑亭,树起一块巨碑,这块巨碑连同底座高达九米,比帝王神道碑和墓碑还要高大。碑额刻有宋哲宗的御篆“忠清粹德之碑”字样,大文学家苏轼为其撰写了碑文。

 

【中国史学名著清单】

 

古史类 《尚书》 《世本》 《国语》 《战国策》 《逸周书》 《通鉴外纪》

 

编年类 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前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续资治通鉴》 《国榷》《明纪》《明通鉴》《明元清系通纪》

 

纪传类通史 通史:《史记》《通志》《续通志》  

 

断代史:《汉书》《后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  《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元史新编》  《蒙兀儿史记》 《新元史》  《明史》《清史稿》

 

纪事本末类  《绎史》《左传纪事本末》《左传事纬》《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西夏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

 

实录类  《大唐创业起居注》《顺宗实录》《太宗实录》 《明实录》《清实录》《东华录》

 

制度史类  《通典》  《续通典》  《清朝通典》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清朝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朝通志》  《春秋会要》  《七国考》  《秦会要》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三国会要》  《唐会要》  《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  《明会要》  《汉官六种》  《唐六典》  《唐大诏令集》《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元典章》  《明会典》  《清会典》

 

学术史类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  《汉学师承记》  《学案小识》  《清儒学案》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传记类  《列女传》  《高僧传》  《畴入传》  《元朝名臣事略》  《碑传集》  《续碑传集》  《碑传集补》

 

地理、方志类  《禹贡》    《山海经》    《水经注》    《华阳国志》  《大唐西域记》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诸蕃志》  《舆地纪胜》  《大元大一统志》  《徐霞客游记》  《大明一统志》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史方舆纪要》

 

杂史类  《越绝书》  《吴越春秋》  《楚汉春秋》  《风俗通义》  《十六国春秋》  《佛国记》  《洛阳伽蓝记》  《贞观政要》《三朝北盟会编》  《心史》  《蒙古源流》  《蒙古秘史》  《站赤》 《长春真人西游记》  《国初群雄事略》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中西纪事》  

 

史评、史论类  《史通》  《文史通义》  《校雠通义》  《读通鉴论》  《宋论》

 

史考类  《二十二史考异》  《十七史商榷》  《二十二史札记》 《元史译文证补》  《观堂集林》  《古史薪证》

 

金石、甲骨考证类  《集古录》  《金石录》  《 斋集古录》 《古籀拾遗》  《古籀余论》  《三代吉金文存》  《金石萃编》  《隶释》  《隶续》  《寰宇访碑录》  《语石》  《契文举例》  《殷商贞卜文字考》 《殷虚书契考释》

 

历史研究法类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讳举例》  《校勘学释例》 《古史辨》

 

笔记类  《梦溪笔谈》  《挥尘录》  《东京梦华录》  《南村辍耕录》  《草木子》  《日知录》  《十驾斋养新录》

 

类书、丛书类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  《四部丛刊》  《四部备要》   

 

文编类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元文类》  《明经世文编》  《清经世文编》

 

书目类  《四库金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四库提要辨证》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补正》    《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四部备要书目提要》    《中国丛书综录》   

 

表谱类  《历代纪事年表》  《历代职官表》  《历代帝王年表》《二十史朔闰表》(附表例)  《中西回史日历》(附表例)  《历代人物里碑传综表》  《中外历史年表》

 

    索引、辞典类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二十四史传目引得》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辞海》  《辞源》《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