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间:2009-10-18 17:28:26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和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合作、讨论,课后进行资料查询、论文习作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列宁病逝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斯大林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逐步建起了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斯大林逝世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到苏联的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期不改所导致的失败。苏联的解体并不等于十月革命的失败,更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借鉴,对其教训则应引以为戒,以勇往无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

 

【专题学法指导】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聚焦重难点

1、重点:如何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能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以及给我们中国的经验教训。

2、难点: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如何理解苏联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到走向解体的原因,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学法引导

1、转换问题情境,运用对比学习法。如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易掌握知识。

 

背景

目的

内容

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学习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思辨的学习方法。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本专题三节课的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总结,如在学习本专题第三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时要联系上一课的学习内容,要用思辨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到事物发生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要割裂的看问题,认识到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的合力的结果。

 

例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

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苏联成立的时间。本题容易产生的思维错误是将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当作苏联开始的时间。事实上1917年11月7日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建立的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而不是苏联。苏联是于1922年12月由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联合成立的。据此推算,苏联实际存在了69年,正确答案为B。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前思考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本课学习目标

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简述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突破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1918年,苏维埃政权陷入层层包围,当时在经济上最紧迫的难题是( )

A、原油   B、棉花  C、煤 D、粮食

(2)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实行工业国有化              D、实行实物配给制 

(4)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和政治危机和革命任务的变化    B、农民已经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C、苏俄工作重心转移                   D、国家不掌握经济命脉

(5)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用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向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废除食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18年,连年的战争,已使俄国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其中最大的灾祸是饥荒,饥荒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困难,战争造成了饥荒,饥荒又造成整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紊乱和破坏。

————《新编苏联史》第47页

材料二:鉴于饥荒的出现和粮食状况的极端严重,1918年5月9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授予粮食人民委员特别职权,同隐藏存粮和投机贩卖存粮的农村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法令重申粮食垄断和粮食固定价格都是不可更改的,必须同粮食投机商进行无情的斗争,宣布所有拥有余粮而不送往收粮站的人以及浪费存粮酿造私酒的人是人民的敌人,要把他们交付革命法庭审判,处以10年以上徒刑,粮食全部没收。

——--——《苏维埃政权法令汇编》第2卷第262~263页

材料三:苏俄在1918年~1919年度征购粮食为10790万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粮食征构量的增加证明这是当时环境下的一种可行的粮食政策,既是红军粮食供应得到保障,也使城市居民能配给最低限度的口粮,但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蕴藏着危机。

——————《新编苏联史》第52页

回答:根据材料一,说说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当时的背景如何,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该项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问答题: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谈谈新经济政策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二)综合创新运用

1.           单项选择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 )

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政权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农民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 

B、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                  

C、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5)1922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没有哪个成员国( )

A、俄罗斯       B、乌克兰       C、哈萨克       D、白俄罗斯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

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

回答: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

 

3、问答题: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业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

 

【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

运用教材上的图表《1913年——1925年的苏俄的农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个人的探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习作。

 

实践活动

辩论赛活动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作品呈现方式:辩论赛:正方: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前思考

什么叫“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优缺点?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本课学习目标

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突破

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力·思维·迁移

(一)             基础自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服务业 D、金融业

(2)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中

D、苏德战争爆发时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没有的是(  )。

A、偏面发展重工业   B、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C、忽视产品的质量   D、过分追求产值和产量

(4)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的时间是( )

A、1926~1931   B、1927~1932    C、1928~1932    D、1928~1933 

(5)关于“斯大林模式”,不确切的表述是(  )

A、在一定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B、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是形成的标志

C、给其他国家带来了积极影响

D、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因此,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材料二: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认为,延缓速度就是落后挨打,工业化要以“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前进,而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教材所学内容,说说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临着哪些方面的困难?根据材料二和教材所学内容,说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是怎样积累的?

 

3、问答题:斯大林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特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二) 综合创新运用

1、单项选择题

(1)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 )

①内部技术落后 ②资金短缺 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的事件是(  )。

A、苏联的建立       B、苏联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联共十四大的召开 D、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著名的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出现在苏联的什么时期(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4)“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5)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和确切的是( )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斯大林在1927年指出:“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出路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以公共耕作制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出路就在于逐步地然而一往无前地不用强迫手段而用示范和说服的方法把小的以至最小的农户联合为公共的互助的集体的耕种制为基础的大农庄。”

————《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261页

材料二:1930年1月21日,斯大林在《红星报》上发表《论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问题》一文,说明消灭富农阶级政策并不是限制政策的继续,而是党对富农政策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的结果。

————《新编苏联史》第160页

回答:根据材料一,谈谈当时苏联是怎样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道路的?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根据材料二,说说苏联是哪年消灭富农阶级的,是怎样消灭的?

 

3、问答题

结合本课所学的内容,谈谈怎样理解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三) 技能提高

1、 探究学习

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2、实践活动

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前思考

到20世纪50年代时,斯大林模式是否仍然有其优越性呢?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重难点突破

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前苏联的一些相关资料,以便深刻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力·思维·迁移

(一)             基础自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赫鲁晓夫执政后,把( )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A、农业     B、  商业    C、重工业   D、金融业

(2)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开始于(   )。

A、苏共十四大    B、苏共十五大  C、苏共十八大  D、苏共二十大

(3)苏联经济建设中,率先推行“新经济体制”的改革者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4)以下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

①改革使苏联经济没有获得任何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④70年代以后,改革停滞不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的领导地位 。

A、1988  B、1989  C、1990  D、1991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材料二: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年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的评价。           

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效果怎样?

根据材料二:说说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效怎样?

 

3、问答题

简要说明二战后到苏共二十大召开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情况?分析苏共二十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 综合创新运用

1、单项选择题

(1)赫鲁晓夫上台后,对农业进行了初步改革,1955—1958年连续四年丰收,这助长了他的冒进思想,由于( ),使苏联农业在1963年再度出现危机。

①瞎指挥  ②反复折腾  ③60年代初的恶劣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与美争霸,对外扩张             B、联合第三世界,孤立美国

C、打击资本主义,维护社会主义     D、打击美国、压制中国

(3)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向( )领域     

A、思想意识  B、文化  C、政治  D、军事

(4)以下国家中,不是1991年12月8日签订明斯克协议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哈萨克

(5)苏联解体后,以下有关独联体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

A、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B、是一个国家  

C、是国家的区域性组织              D、是各国之间联合的政治组织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86年2月25日3月6日,召开了苏共第二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集中讨论了苏联在1986~1990年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草案。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民自治”等政治体制问题,强调“管理民主化”和“决策民主化”。

————《苏联国事风云录》第704~705页

材料二:1986年,戈尔巴乔夫的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改进和完善苏联原先的政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民主化”和“公开性”,11月,在他会见印度记者时说“改革不容易,最主要的障碍是思维,需要改革多年形成的心理”,而“整个改革应当从党开始。

—————《苏联国事风云录》第708~709页

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单谈谈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民主化”和“公开性”?

根据材料二,说说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到哪里,结果怎样?

 

3、 问答题: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你是如何认识的?谈一谈你的想法。

 

(三)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小组讨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全班讨论会上对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和得出结论的,与同学分享和接受同学的批评。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出总结)

 

2、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走访一家国营企业,了解过去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现在企业的经济发展有了哪些新特点?情况如何?谈谈你的感想,写一个调查报告。

 

 

 

专题小结

 

 

专题检测题

(一)选择题(以下选择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                D、大清洗运动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 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4、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 )

A、列宁的英明决策           B、严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D、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6、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为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A、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D、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7、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基本历史结论是(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 件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8、苏联决定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发展军工企业,抵抗帝国主义的威胁  

B、使俄国实现由小农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C、使苏联成为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

D、满足人民对工业生活用品的需求

9、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10、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完成以后,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的93%,以下对农业集体化作用的说法中,分析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创造了便利条件 ②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资金创造了便利条件 ③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④没有促进企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B、这种体制从来没有起过积极作用

C、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D、 这种体制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12、造成斯大林个人崇拜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个人品德问题             B、小生产经济和农民的传统意识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舆论的宣传与吹捧

13、在赫鲁晓夫统治期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是(   )。

A、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B、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位

C、开展大清洗运动

D、苏联的解体

1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15、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B、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

C、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经济困难    D、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1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表现在( )

①          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②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③          提出对外政策的“新思维”

④          主张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改革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B、             改革的指导思想不正确

C、             改革没有得到大部分苏共领导人的支持

D、             当时苏联的饿政治经济问题已非改革所能解决

18、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B、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

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

D、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声明》

19、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束缚    B、国内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

C、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和路线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0、苏联解体说明( )

①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破产

③西方和平演变阴谋已在苏联得逞④两极格局最终终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每题12分,共24分)

1、材料一:1919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量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式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移到围攻的方法上。”

————《苏联史》

材料三:必须退,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说说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实施的目的,并就材料中的“必须退,必须再退、再后退,”谈谈你的理解。

 

(三)问答题(共三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苏俄(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经济政策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2、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随之取消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根据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中国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课外拓展阅读

史学前沿·史家争鸣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

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史学界对之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现在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说。

(一)新经济政策是巩固新生政权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1、巩固新生政权说。该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强调的商品经济原则是列宁等人“寻找的那个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也就是说,1921年春天苏俄所发生的经济困难和农民暴动使列宁等领导人开始思考在落后国家如何巩固苏维埃政权等现实问题,这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

2、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说。该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它既是向农民的让步,也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这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迂回之路,是列宁等领导人“从俄国小农占优势出发”而选择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途径,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方式,是从战时向建设的适时过渡。

(二)、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1、哲学启示。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危险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掌握“度”的分寸,新经济政策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体现了创新精神。

2、政治学启示。维护了阶级利益,主要是无产阶级全局的利益;协调了政治关系,主要是协调了工农之间的关系;获取政治力量的支持,主要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了国家政权,主要指生产力提高、工农生活改善、工农联盟巩固。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在实践中的反映:它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等。

(三)、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很快被终止?

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来被取消了,这里简单介绍三种观点,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1、政策不成熟说。新经济政策出台时间短,思想不成熟,这是很快终止的直接原因。当时列宁等人还来不及仔细思考,以致留下一些缺点。新经济政策的致命缺陷:巨大成就与危机并存。新经济政策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如工人生活水平改善不大;在实践上,没有做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列宁对社会主义之曲折认识不足说。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前途认识不足,1921—1922年,列宁说,此政策是“若干年内”、“几年之中”实行的政策,1923年列宁虽提出此政策需“整整一个时代”但只是弥留之际的预言,并未引起重视,他对过渡时期的估计仍然偏短,对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的理解仍然偏于简单。

3、恶劣的国际环境加速了政策的终止。20年代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欧洲革命失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空前严重,使得苏联必须加快国防建设以保证国家安全,导致了新经济政策的终止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节选自《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5—6期合刊

 

 

 

相关知识链接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干部任职终身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斯大林模式在思想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从积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苏联解体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苏联解体并不等于十月革命的失败,更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于人类进步事业所给予的巨大支持和影响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苏联采取了高度集中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在这种体制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这种体制后来被神化了,被当作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致于日益僵化,弊端层出,待发觉后准备改革之际,又举措失当,采取了一条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路线,苏联终于解体。苏联的解体只能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时期改革所导致的失败,而决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解体的教训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性。

 

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成立于1991年12月21日,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有12个成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联邦、格鲁吉亚、摩尔多瓦。

独联体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既不是国家,也不是国家实体”,也不拥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力,它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族际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系服务。当成员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各成员国应立即进行协商,协调立场采取相应措施。

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由一个成员国提议即可召开非例行会议。会议轮流在各国首都举行,各国领导人按照其国家俄文名称字母的顺序轮流主持会议。1999年4月2日,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决定将独联体执行秘书处改组为执行委员会,工作地点定在明斯克和莫斯科。独联体各成员国的国语为理事会官方语言,俄语为工作语言。  

 

 

 

【历史材料】

《反对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的内部报告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

    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

我们必须严正地研究和正确地分析这个问题,以便消除任何可能性,不再重复斯大林在世时所犯下的一切过失。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或者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正确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以后的这个时期内,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许许多多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党的卓越活动家和党的一般工作人员都成了斯大林专横的牺牲品。……

 

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

    主要内容: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主要为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互相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及现有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等;宣布联合体成员国将通过协调机构进行平等协作,保留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以核武器进行统一监督;各成员国将在形成和发展共同经济区域方面进行合作;宣布随着独联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独联体对承认其宗旨和原则的前苏联成员国或其他国家开放,经成员国一致同意均可加入独联体。

 

 

 

【拓展阅读】

苏联解体后人们的生活状态  现在的俄罗斯人反思历史

1991年12月25日莫斯科时间19时,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作为苏联总统发表电视讲话。随后,克里姆林宫顶楼上的苏联国旗徐徐落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悄然升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一个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国家——新俄罗斯,以及其他11个让人一时叫不出名字的新独立国家,出现在世人面前。

苏联解体十几年过去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没有一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由于苏联解体变得幸福、繁荣、昌盛。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真正尝到了所谓获得“主权自由”的快乐。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并非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失败,而是苏共领导思想僵化,脱离人民群众,不求进取的结果。苏共的垮台,不是一党制的失败,而是苏共领导层的决策错误。对于俄罗斯来说,过去的十几年是在风雨飘摇中艰难跋涉走过来的,十几年来,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既是历经磨难的十几年,也是充满期盼和希望的十几年。

俄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乌特金研究员夫妇都是苏联时期成长起来的博士。他们对记者说:“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接受苏联解体的事实,我们是在一个强大祖国的自豪感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美国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斯蒂芬·科恩在《失败的征战》一书中引用的统计数字使人触目惊心。书中说,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地区国民收入下降了50%以上,与之相比,美国在大萧条期间也只衰退了27%;前苏联地区的工人收入减少了一半;牲畜和奶牛减少了75%。1989年,前苏联地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有1400万;到了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前,这一数字已剧增至1.47亿,相当于俄全国人口的总和。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数量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的伤亡人数(2000余万)。与此同时,霍乱、伤寒、酗酒、卖淫、吸毒和艾滋病流行,数百万儿童营养不良,成年男人寿命骤减。但更多的俄罗斯朋友在谈论苏联解体问题时,只是长长地叹息。他们认为,当时,苏联的确需要改革,不改革,国家就不能继续发展,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但谁知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一个强大的国家顷刻瓦解。大多数俄罗斯人无从预料,更难以接受亡党亡国的事实,1991年12月25日已成为俄罗斯人民心灵上永远不能抚平的伤痕。2000年12月25日,普京总统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国家象征——国歌、国徽和国旗的法规,该法规后在俄国家杜马全体会议上获得批准。俄罗斯大地又重新奏响了以苏联国歌为旋律的国歌,让许多俄罗斯人激动不已,热泪盈眶。久违了的旋律让他们重新找到了昔日的感觉。俄《议会报》说,这意味着,联盟的思想尚有生命力。

社会舆论基金会在俄罗斯44个地区对150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苏联本可保留。大多数被询问者愿意生活在苏联,而不愿意生活在现在的俄罗斯,这主要因为现今在俄罗斯,平均工资不到150美元。所以,很多人愿意回到苏联时代。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苏联依然存在。23%的俄罗斯人认为,将来有可能恢复苏联。68%的人则认为,苏联已不可能恢复。他们预计,俄与某几个国家,如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将来有可能结成更紧密的联盟。只有15%的人认为,目前的独联体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节选自《生活时报》(S4)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习题答案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A  5、A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当时苏维埃政权经济被严重破坏,粮食短缺是最严重的难题,为粉碎剥削阶级的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严酷战争,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应急措施和非常政策。内容: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大规模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在工业方面: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食物配给制。

2、积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等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住了脚跟;消极影响:在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弊端和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这就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触犯了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新经济政策的启示:1、敢于承认自己的落后和不足,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2、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把握好力度。3、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开展工作更应该有创新精神。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自由支配;工业上:改革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事物配给制,实行按劳计酬的工资制。

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27年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进步性: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对勤劳的经营者实行优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负担。意义:有利于加强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

 

 

 

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内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外部又面临资本主义的威胁,而且,根本就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2、面临资金困难,白手起家的苏联只能靠节约消费增加积累。为此,国家大幅度提高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率,压缩消费率。同时,对农民扩大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即国家向农民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此外,国家还通过增加税收、发行公债等方法吸收居民资金。通过这些途径,苏联解决了资金问题。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1、形成:⑴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此后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取消。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2、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3、认识:⑴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⑵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D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走了一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道路。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生活处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深刻教训: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2、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为了消灭富农阶级,国家对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进行剥夺,将这些财产转交集体农庄。同时,大批富农被强行迁移到荒凉寒冷的西伯利亚等地区并参加劳动。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 1、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到二战前,苏联完整地实现了两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28-193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为1933-1937年。从主要任务和目标看,“一五”是在产值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二五”是在技术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

2、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高速度。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高积累获得。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建设资金不能靠掠夺殖民地和向外国借债来筹集,只能从内部,依靠自己力量积累。其次是征收农业税。第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

3、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既要看到,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这条工业化道路并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而是以人民群众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

 

 

 

第三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C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赫鲁晓夫从多方面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工业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精简机构、权力下放。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税收;改革农业的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在无奈中下台。

2、勃列日涅夫在执政期间,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调整,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作用,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但是,从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同时,国家的生活保守气息浓重,进入僵化状态。改革的停滞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苏联陷入了困境。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1、二战以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严重,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受到破坏,把科学和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

2、积极影响:有利于摆脱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利于反思和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促进了苏联的改革。消极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西方国家借此掀起了反共浪潮。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A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1、民主化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概念,指出人民自治意味着管理不是少数职业家的特权,人民群众应更广泛地参与决策,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公开性原则是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就是把国家在社会中所做的一切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公开无限制,批评无禁区。

2、转向政治领域,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社会局势动荡不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的领导地位。党内一些高级干部对此强烈不满,于1991年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历时三天失败。“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共产党不仅被排挤出政权,而且组织彻底瓦解。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三)问答题

答案提示: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积重难返, 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

 

 

 

专题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C  7、A  8、C  9、A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16、A  17、B  18、D  19、C  20、D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提示:经济政策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实施目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战争需要外,主要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按社会主义的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新经济政策是通过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对“必须退,必须再退、再后退”的理解,实质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由商品交换退到私人买卖,这种“后退”进一步调整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问答题

1题答案提示:变化及影响:⑴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军事胜利,但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⑵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⑶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启示:⑴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⑵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稳步地、高速地前进。

2题答案提示:⑴在现代社会,国家政权一般都是由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前苏联正是由于放弃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才导致国家解体、社会政治不稳定、经济衰退。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只有坚持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任何否定党的领导,鼓吹西方多党制的主张都是有害的、错误的。

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不动摇,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苏联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造成其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地位全面衰退的根本原因。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