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二·专题四):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2009-10-18 17:28:30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题学习目标】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社会结构在近现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

结合老师的指导建议,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

通过收集有关图片和社会调查的方式,认识我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对自己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交通或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加深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直观认识,初步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看老电影和使用E-mail的实践等活动,加深对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方式的感性认识,并正确对待各自的利弊,尤其对互联网,在肯定它对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要对其弊端有充分的认识和警惕。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专题学法指导】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一般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到最终兼容东西方特点,达到中西合璧。如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就是如此。这是一种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进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和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有力推动。

中国的交通工具从传统的“南方舟楫、北方马车”发展到近代的引进了西方的轮船、火车、汽车;中国的通讯工具从传统的驿站网络,到引进西方的电报和电话,使中国的交通和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近现代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事业之一。报刊、影视、互联网,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概括而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的特点是: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交通工具、通讯手段、传播媒介等表现出日益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聚焦重难点

本专题的重点内容是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具体表现,并探讨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本专题的难点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把握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从这些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学法引导

相对于其他专题来说,本专题的内容是以前很少接触的。但这部分内容却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最近的。因此在学习本专题的过程中,注意多联系实际,多联系生活。

通过广泛阅读和收集有关近代社会生活的资料,如反映近代服饰、民居、交通工具等变化的老照片,互联网上的老电影等等,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如此巨大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多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心得,养成独立思考、多维思考的习惯。

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进行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就近代服饰、民居、交通工具或传播媒介的演变情况,走访身边的长者、相关问题的专家,做成口述史资料;还可以就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对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例题解析

选择正确的答案:

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              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              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1、反复认真阅读材料,深入思考

2、结合所学知识(如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C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前思考

思考中国近代普通大众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本课学习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特点是时代的造就,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重难点突破】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

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

A、西装    B、长袍马褂    C、中山装    D、列宁装

2、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流行反映的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

B、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对中国服饰进行改良的典型服装

C、孙中山设计的,所以命名为中山装

D、它有直翻领和袋盖的四个贴袋

3、通常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不包括下列(  )。

A、鲁菜  B、川菜  C、粤菜  D、湘菜

4、“石库门”建筑主要反映的是哪里的典型民居?

A、北方农村   B、京津地区   C、南方农村   D、上海

5、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反映当时年轻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婚姻观念?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C、进行一场简朴的婚礼   D、进行一种吸收西方特点的欧式婚礼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

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

回答:

1、              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

2、              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

3、              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

4、              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三)问答题: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说说清末民初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西装是在(  )传入中国的。

A、清中期  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民国时期

2、融合了满、汉、中、外服装特点形成的服饰是(  )。

A、中山装  B、旗袍  C、马褂  D、中式衣裙

3、“新人向领袖像和来宾鞠躬,婚礼即告完成”。这样的情景多见于本世纪(  )。

A、本世纪初  B、三、四十年代  C、50——70年代   D、八、九十年代

4、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  )。

A、三民主义    B、三省吾身    C、三权分立    D、三次革命

5、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则以旗袍为日常着装   B、中西餐并行于世

C、京津地区出现了欧化住宅   D、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请回答:

1、请概述材料内容。

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3、你认为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

 

(三)问答题:

通过学习,你认为近代西方人的衣、食、住、行观念能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并流行开来,原因有哪些?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

实践活动:查找有关菜谱,按照菜谱要求,做一个家乡的特色菜。记录操作的过程,并和你的家人一起品尝你的成果,记录下你的感受。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前思考】:

中国人古代的出行工具都有什么?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平时跟亲朋好友联系的通讯方式都有什么?知道这些通讯方式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国的吗?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展览,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探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历史上和今天的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培养作为祖国建设者的历史责任感。

 

【重难点突破】:

结合上一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到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以此认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其原因,探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A、人力和畜力车  B、自行车  C、汽车  D、火车和飞机

2、晚清邮政是由(  )部门代办。

A、铁路   B、海关   C、民政   D、总理衙门

3、1877年,福建巡抚(  )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A、丁日昌   B、刘铭传   C、沈葆桢   D、徐世昌

4、中国第一个电话交换所出现在(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台湾

5、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的是(   )

A、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B、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

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若不能家内自置一轿,则每苦逼于步行矣。今设二轮车,想于此类大为得便宜之举也。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请回答:

1、              上面材料提到的是哪种交通工具?

2、              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大致在什么时候?

3、              你能说出一个由鲁迅创作的和这个交通工具有关的小说人物吗?

 

(三)问答题:

      试阐述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是在(  )。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中期  C、19世纪初  D、19时机中期

2、中国最早出现有轨电车的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沈阳

3、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轮船诞生在(  )年。

A、1865  B、1856  C、1875  D、1876 

4、最早将电话引入我国的是(  )公司。

A、丹麦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5、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社会进步为前提的

B、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C、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

D、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分居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古老的驿站和民信局,不仅速度慢,且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给人们的联系带来了很大不便。近代邮政系统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1896年中国正式开办邮政,起初主要是在沿海城市,以后逐步向内地扩展。到20世纪初年,国家邮政系统已在全国推广,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民信局和古老的驿站。1906年8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其后邮政事业又有所发展。据1911年底统计,各地邮政局所已达6201处,收寄函件42.1万件,收寄包裹432.7万件。另外,作为快捷便利的通讯联络手段,电报线路的建设已有相当规模,到1908年清政府邮传部将电报收归国有时,全国商办电报线计有41417华里,地方官办电报线计有49480华里,总计90897华里;电报通讯机构遍及全国各省。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邮政电信事业发展更加迅速,到2003年末,中国的电话用户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请回答:

1、简述中国近现代邮电通信工具的发展历程。

2、这种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三)问答题:

具体举例东部和西部或者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交通和通讯方面有哪些不平衡?从而认识促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自行车发展历史的资料,绘制有关图片,并注明相关介绍,认识自行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作品。

实践活动:与同学组成合作小组,了解身边的历史,感受时代的脉搏,调查自己所在城市或社区的交通工具或通讯手段变化情况,并将调查过程和结果写成报告,把调查的结果和其他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流,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前思考

古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有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变化和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各有什么样的利弊?你认为目前什么方式是人们使用最多的传媒方式?

 

【本课学习目标】

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发展史。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通过亲身感受网络,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认识这些大众传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或者上网发送一封E-mail或者撰写小习作《我与网络》,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认识网络,科学使用网络。

 

【重难点突破】

阅读教材,认识报刊、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发展历史,学习提取有效信息的历史学习方法。

通过实践的方法,上网收集关于近代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加深理解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学会正确对待网络。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发行于(  )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A、汉   B、唐   C、宋   D、明

2、(  )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A、1872   B、1873   C、1874   D、1875

3、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记录片(  ),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A、《定军山》  B、《万家灯火》  C、《难妇难妻》  D、《一江春水向东流》

4、我国于1958年创建的第一家电视台是(   )。

A、哈尔滨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中国无线电视台   D、中央电视台

5、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中不包括(   )

A、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

B、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反对无节制上网;

C、网络是资料查找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

D、因为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所以我们严禁青少年上网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

——摘自《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阐释》

请回答:

1、              概述上面材料的内容。

2、             举出外国人办报的一个例子。

3、             说出中国近代报纸的外在特点。

4、             怎么评价外国人的在华办报活动?

 

(三)问答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现代的大众传媒有哪些优势?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1920年11月,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在(  )国开始播音。

A、美   B、英   C、法   D德

2、1926年6月,在东北地方政府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3、截至2003年,中国国内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  )位。

A、一   B、二   C、三   D、四 

4、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通过他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  )。

A、《罗生门》   B、《暗无天日》   C、《工厂的大门》   D、《少年》

5、关于网络的作用,消极的是(   )

A、网络信息量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网络可以购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网络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D、网络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人们的心理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1世纪到来的头一秒,电脑将告诉我们,我们已进入“00”年,一切都将从“0”开始,……由于当初设计的疏忽,极聪明又极愚蠢的电脑认为人类又回到了“1900”年,它将我们做的许多事抹去,擦掉,化为乌有。为了阻止电脑这样做,人类将耗资几千亿美元。几千亿美元当然不是个小数,但用它来避免一场巨大的灾难毕竟还是值得的。

材料二:  然而电脑还可能造成另外一场灾难,这场灾难是花多少钱都无法补救的。最要命的是,这场灾难是悄悄发生的,电脑可以逐渐“抹去”、“擦掉”那些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东西,以致于将人生存于斯的世界化为乌有,而人类对这样的灾难浑然不觉。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谈论的是电脑的什么问题?

2、据你所知,这个问题如果变成现实,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

3、你认为作者在材料二中所说的“另一场灾难”是指什么?对此你持什么看法?

 

(三)问答题: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有什么弊端?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以“网络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朋自网上来,不亦……”或者《我与网络》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反映出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现状,并能表达出自己对网络的看法。

实践活动:设计一张表格,调查你的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并根据你的调查给同学们提几点关于使用网络的意见和建议。

 

 

 

专题小结

专题检测题

一、       单项选择题:

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据此回答1-5题。

1、下面的情况,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2、关于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饮食,错误的说法是(   )

A、鲁、粤、川、淮阳四大菜系最为流行  B、中西餐并行于世

C、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受到欢迎        D、开始出现包子等面食

3、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   )

A、四合院 B、石库门 C、茅草房 D、楼房

4、下列小说反映的是反对我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念内容的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

5、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丧礼,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大多实行火葬                    B、大多实行水葬 

C、大多数还是喧闹的大出殡形式      D、采用发讣告、建殡仪馆和公墓的新式葬礼

 

电报和电话是近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据此回答6——10题。

6、1871年,由(  )到上海的水路电报线敷设成功,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有线电报线路。

  A、北京    B、南京    C、香港    D、澳门

7、1877年,中国人自办的有线电报在(  )架设成功。

  A、台湾    B、上海    C、北京    D、天津

8、(  )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A、1875    B、1876    C、1878    D、1879

9、电话于(  )年传入中国。

  A、1881    B、1882    C、1883    D、1884

10、1881年底,津沪(  )开通后,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近代是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据此回答11——16题

11、铁路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它创行于(  )年。

  A、1815    B、1825    C、1835    D、1845

12、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它建成于(  )年。

  A、1881    B、1882    C、1891   D、1892

13、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建造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

D、辛亥革命后

 

轮船、火车、汽车是近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据此回答9——11题。

14、在我国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电车     D、汽车

15、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轮船——“黄鹄号”是(  )主持建造的。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张之洞

16、在我国最早出现汽车的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沈阳

 

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17——20题。

17、19世纪种后期中国办报的主力军是(  )。

A、外国在华传教士

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18、1923年,一个(  )人在上海创建的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首家广播电台。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9、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一江春水向东流》

20、从(  )年连入第一根Internet专线,到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时务报》于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办报宗旨。载有上谕、奏折、论说、中外杂志、域外报译等。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行增到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期间,被清政府改为官办,派康有为督办。于1898年8月8日终刊。《时务报》在变法维新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请回答:

1、《时务报》是哪一派别所办的报纸?再举着一派别所办报纸一例。

2、这一派别所办的报纸有什么特点?

3、简述这一派别办报活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起的历史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今,全世界的电脑用户都使用着一种名为“窗口”(Windows)的电脑软件。通过这种软件与一位在性格上颇似汤姆·索亚,名为门(Gates)的美国“男孩”(不少人称他为“男孩总裁”)的名字连在一起。这样的“窗口”更像是每个人进入世界的一扇扇“门”。然而这样的门并非“天堂之门”。天堂的意义就在于它在我们难以企及的地方。……“天堂”和“自由”在我们得到它的那一刻迅速贬值,成为新的“凡间”。通往天堂的门是异常狭窄的,当天堂向所有人打开无数的门时,天堂就不再是天堂,而是公园、妓院和公共厕所,甚至连公共厕所也不是。

材料二:   这是一个用手奔跑而不是用腿脚奔跑的时代。“数字时代”也就是“手指时代”。我们成天用手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浪迹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逐渐远离真实的泥土路。电脑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青春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以巧妙的方式远离大地和尘土,让我们毫无痛感地截去了下肢或者下肢瘫痪。英国作家劳伦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把现代人的悲剧描述为一个自负、虚伪的坐在轮椅上的富人的悲剧。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有妻子,有仆人,有庄园,甚至拥有一个矿山,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属于他。他在自己制造的幻觉里自得其乐,实际上他只能被囚禁在家里“发财”,足不出户地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这也是一种“孤独的狂欢”。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

请回答:

1、 请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 这些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

 

(三)问答题:

试概括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并说明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课外拓展阅读

【史家争鸣】

中山装的参考样式究竟是什么?

中山装是由孙中山先生首创的,对于他设计时参考的样式有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是根据日本的学生装;有的说根据日本的铁路工人服;有的说根据日本的士官服。

再有一种说法,就是根据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服服饰的影响,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加以改进而成。总之,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

 

 

 

【相关知识链接】

孙中山与中山装

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据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从欧洲回到上海,他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于是,他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纽扣为五粒,象征五权宪法;裤子前面开缝,用暗钮,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美观,衣兜里可以放钢笔、笔记本等用品。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国内官员和学生中流行开来。民国初年政府规定的礼服仍以长袍、西装为准,但至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重新颁布《民国服制条例》时,中山装被确定为礼服之一,中山装更加流行了,国际上也视中山装为中国男子礼服。

     

旗袍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故名之“旗袍”,名称始见于清。清初旗袍实物,1966年在内蒙古曾有出土。墓主为康熙之女。该旗袍以深黄色绸缎制成,上施彩绣,圆领、窄袖,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由此而下,逐渐放宽,下摆部分异常肥大。领子镶有黑色狭边。

清末旗袍的主要特点是袍身宽敞,外形以平直为多;领、袖、襟、裾镶以宽阔的花边,另加高领。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亦以穿着旗袍为尚,并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近代一种独特的女式服装。二十年代初期的旗袍样式,以窄袖为多,滚边不如从前宽阔。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影响,旗袍式样日新月异。如缩短长度,收紧腰身等。三十年代,旗袍式样变化更大:或高领,或低领,或袖长过手腕,或袖短至肘间。旗袍长度,更有许多变异,长者曳地数寸,短者下不过膝。进入四十年代,变化较缓,趋于简便。身长及袖长大多缩短,领子亦多用低式,尤其在夏季,大多不用袖子,并省略了许多烦琐细屑的装饰,使其更加简洁、轻便和适体。面料除一般的绸缎之外,青布旗袍也是一般女学生和民众欢迎的时装。旗袍从20年代初在大中城市流行,迅速传遍全国。至30年代,不仅成为中国妇女的礼服,而且外国妇女也把旗袍作为时装之一。

 

四大菜系小常识

俗语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的老百姓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口味。中国菜因酸、甜、咸、辣各有特色而形成了著名的四大菜系。

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形成不同的地方风味。 从菜系的命名看,虽以省命名,但是它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凡在饮食习俗方面都受其影响,

因为菜肴的特色,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所以东、西、南、北各个地方因出产物品的不同而饮食结构也各不相同。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五方人民》中有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有山者采,有水者鱼”。也就是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形成菜系的主要条件,正是“今天下四海九州,特山川所隔有声音之殊;土地所生有饮食之异。”(《齐乘》)以物产为依据,形成了口味的差异,这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风俗志》称:“食物之习性,各地有殊,南喜肥鲜,北嗜生嚼(葱、蒜),各得其适,亦不可强同也。” 除上述因素外,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之一。清代饮食鉴赏家、评论家袁枚《随园食单》中,曾写了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烹调方法,如作猪肚:“滚油爆炒,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柱香,以极烂为度。”

 

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一般以正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等房屋或墙垣环绕,形成南北稍长、左右对称、中庭开阔的矩形封闭院落,谓之“四合”。主要分布在北京及华北地区,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无论大小,都是由基本单元组成的。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个庭院,为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王府等大型院落可多达七进、九进,除中路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可谓"深宅大院"。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将四合院分为内外院,外院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院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

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座北朝南为最好,所以,四合院都以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次之,为厢房,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坐房。正房后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既可供人行走,以避风雨,又可供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中型或大型四合院的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后罩房有时建成二层楼房,称为后罩楼。

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虽为泥水之作,也犹如工艺佳品。四合院由于庭院内安静,生活起居方便,成为我国北方居民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居住形式。

 

中国第一套邮票

清朝最早的邮政是由海关兼办。1878年,中国海关负责人、英国人赫德命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的图案是五爪大龙的形象,体现了我国文化习惯。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这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分三次印刷发行。首次于1878年8月发行,纸质为硬性半透明薄纸,全张25枚,通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4月发行,通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于1883年4月发行,纸质较厚,称为"厚纸大龙"。美国集邮家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藏一版阔边大龙黄5分银新票全张(25枚)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1991年9月11日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中以37.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

由海关发行的第一套大龙邮票,对中国近代的邮政,特别是邮票的设计发行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是中国国内最早成立和最大的电视传媒,收视率在全国领先。其前身为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发出电讯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在5月1日开始试验广播。”北京电视台设在北京市复兴门外护城河畔的广播大厦中,播放室是由一个大约五六十平方米的办公室改建的,房间的一角为导演间和音响控制台。就在这个简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国第一次电视节目。这次播出从晚上7点05分开始,内容有新闻、舞蹈,记录片和科教影片等,时间为两个多小时。虽说第一次播出的时间不长,节目比起现在显得粗糙,但这却是中国电视事业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同年9月2日,开始正式播出。每周播放四次(星期二、四、六、日)。1973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采用PAL-D制式播出彩色节目。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英文简称CCTV。  

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八套节目及一个英语传送频道,九套节目每天播出162小时,使用中、英、法、西四种语言和粤语方言播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通过微波和卫星覆盖全国,国内人口覆盖率近84%,观众超过九亿人。第四套节目通过卫星传送基本实现全球覆盖。  

中央电视台是当今中国第一大电视台和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之一,是中国观众了解世界和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近代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但它只是对京剧表演片段的简单记录。

1905年秋,有个法国人到中国拍风景片,由北京和平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协助拍摄,玩晚上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经常陪这个法国人看中国的京剧,这个法国人惊诧于京剧的魅力,想把京剧拍成电影带回去,这个想法触动了任庆泰的拍电影灵感。于是,他聘请了当时著名的具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为演员,开始拍摄。谭鑫培艺名“小叫天”,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谭派”的创始人,他的拿手剧目是《定军山》,影片的内容就是“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武功场面,60岁的谭鑫培扮演老将黄忠的角色,演技精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当时的摄影师是照相馆的技师刘忠伦,共花了三天时间,拍摄了三本短片,这便是我国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历史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法令

满虏窃国,易于[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嗣是而后,习焉安之,腾笑五洲,恬不为怪。矧兹缕缕,易萃霉菌,足兹疾疠之媒,殊为伤生工具。……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1912年3月5日

缠足之俗……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姓,生理所证,岂得云误?至因缠足之故,动作竭蹶,身居简出,教育莫施,世事罔问,遑能独立谋生,共服世务?以上二者,特其大端,若他弊害,更仆难数。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1912年3月13日

 

拓展阅读

民国初年的衣冠服饰述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清末,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受到西方文化与习俗的影响,突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纷纷剪去发辫,穿起西服。国内官民服饰却依然如故。因此,留学生回国后,还穿著清朝服装,有时为了免遭非议,还在脑后装上一条假辫。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民国成立后,发出《剪辫通令》,全国各界人士闻风而动,二百八十多年的辫发之习,终于除尽。衣冠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十年代末,民国政府重新颁布《服饰条例》。这次规定的服饰主要是男女的礼服和公务人员的制服,对于平时的服饰,则不加规定。进入三十年代,男子服饰的变化不太显著,而妇女的服饰之风却越来越盛,加以外国衣料源源输入,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在上海,人口集中,工商业和文化事业都比较发达,所以成了妇女时装的中心。

礼帽是近代男子最为庄重的帽子,平时戴的机会较多。除礼帽之外,男子的冠帽还有各种样式。如瓜皮小帽,在清代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多改进,而且花样翻新,质料也更加讲究,有用獭皮制作的,也有用丝绒、直贡呢、纱缎等制作的。视气候变化而定,夏季一般多戴草帽,冬季多戴风帽及罗宋帽。在校学生平时多戴鸭舌便帽,夏季则戴白帆布制成的圆形阔边帽。夫役农人,冬戴毡帽,夏戴草帽,雨天戴笠毛帽等。

男子的服饰,民国初期仍如清代之旧。从二十年代起,上海等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的办事人员等,开始穿着西装,但多见于青年,老年职员和普通市民穿着较少。长衫马褂作为主要的礼服,仍有一定的地位。

妇女的发式,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民国初年,妇女受男子剪辫的影响,也曾流行过剪发,但很快终止,许多剪去了发髻的妇女又重新蓄起。年轻妇女除将头发梳成成各种髻鬟之外,还在额上留下一绺头发,俗称“前留海”。到了二十年代末,烫发从国外传人,在妇女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城市的妇女,大多模仿西方,将头发烫成卷曲的模样,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以此作为时髦。

妇女服装,在二十年代以前,一般都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青年妇女往往穿着窄而修长的衫袄,衫袄的领子很高,下穿黑色长裙。以后,因受到西方生活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而且出现了各种奇异的服装。自唐朝以后,中国妇女服装的裁制方法,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部全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到了二十年代末,中国妇女领悟到“曲线美”的道理,才改变了这种传统习惯,把衣服裁制得更加称身适体。

中国近代妇女服饰中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旗袍本是满族妇女的服装,二十年代以后,汉族妇女也开始模仿穿着,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终于使它一度成了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旗袍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妇女的普遍喜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便利,以前妇女从上到下一套服装,需要置办衣、裤、裙等很多名堂,而旗袍一袭就能代替,在用料及做工方面也大大减少工本;二是美观适体,由于旗袍上下连属,合为一体,较容易衬托出妇女的形体,加上高跟皮鞋的流行,更能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旗袍的款式,从形成到普及,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发展到三十年代,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形式,而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样式。

四十年代妇女的服饰与三十年代相比,虽然较为简便,但也有不少样式,除了穿着旗袍外,大衣、西装、马甲、绒线衫、长裙等也很流行,此外还有围巾、手笼、胸花、别针、耳环、手镯、戒指等配饰。因时间距今较近,尚有大量实物存世。

这个时期的鞋履,男女多穿鞋,有布鞋、皮鞋、球鞋、凉鞋等。穿靴者在南方已经少见。三十年代开始,都市妇女流行穿高跟鞋。

——周汛等主编《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走向世界的女学子

中国留学生运动高潮迭起,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1847年,容闳等3人赴美国留学,成为中国近代最早迈出国门的学子。

经过20多年,第一个中国出国留学的女学子来到日本,这便是6岁的浙江女子金雅妹(1864—1934)。与容闳等男先行者一样,金雅妹也是被外国传教士带往海外并资助求学的。孤苦伶仃的这个平常的女童先接受了初等教育。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又被送往美国,进入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4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

纽约医院留下金雅妹从事实习,肯学善钻的这位高才生表现了很出色的研究能力,在医学显微镜方面颇有见地,她的成果为学术界同仁首肯。1888年,金雅妹返祖国医学界,为同胞效力,她在厦门、成都、天津等地,或行医治病,或从事医学教育,尽绵薄之力以报效祖国。

柯金英(一为吴金英)(1866—1929),福州人。1884年,她由所就职的福州教会医院资助往美国留学,先在俄亥俄州大学,后又到费城女子医科大学,1894年毕业。1896年柯金英回国,主办福州妇幼医院,后来又主持福州马可爱医院,这两所医院为人们所称道,除治病救人外,还造就了一批医学人才。后在1898年柯金英以中国代表身份出席了伦敦世界妇女协会,她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参加世界性会议的女代表。

在较为封闭的内陆省份江西和湖北,也较早地出现了女留学生。九江女子康爱德(1873—1931)是家中第六个女儿,曾为童养媳,算命先生判定她命犯天狗,于婚姻不利,被婆家拒收。后来她被一美国女传教士收养,养至9岁在教会女学校受启蒙教育,1892年又被带至美国,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医科。康爱德立誓精习医术为民治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以出色成绩毕业。在毕业仪式上,她着中国服装登台领取毕业证书,校长当众称誉她,这一场面轰动一时。1896年,康爱德回国,先后在九江、南昌从医。她在南昌办的医院热心为病人解难,1907年一年就收诊病人8000人。康爱德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女知识分子。1899年她曾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过世界妇女协会代表大会。

1892年与康爱德同时被美国女传教士带出国留学的另一女子为石美玉(1873—?),湖北黄梅人,曾入教会女学校学习,后也入密西根大学学医,与康爱德学成归国同在九江行医。她的出色成就在于多方求援,终获友人资助创建九江仁德医院。她还注重翻译西方医著,以利中国医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后来她还在上海扩大医疗机构,为祖国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

以上是最早留学的几位女性,她们既非官派亦非自费,也并非像后来的多数留学生出身于中上层人家,而均是命运不济但巧获机遇、被外国传教士带往国外的。她们均学医,又都回国效力。她们的成就和贡献虽不如一些后来人,但她们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冲决封建礼教的牢笼,蔑视世俗偏见,迈出国门,学成归国,成就一番事业,在中国近代妇女争取解放的进程中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马庚存著《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 1995

 

网络发展的十字路口

2002年7月,来自世界各国的600多名代表,聚集美国弗吉尼亚州出席因特网协会2002年年会。该年会的主题是“因特网发展的十字路口”。

与会的专家们指出,因特网的发展目前正进入关键的转折期,因特网本身的很多问题,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口。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因特网将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解决不好,前进步伐必将放缓。

网络是个苦命的孩子,她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没有落下什么好名声,这是她始料未及的。要知道,她是个淑女,把名声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然而事与愿违,妖魔化网络的言论从来就不绝于耳。……

网络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你不得不承认,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你就逃不脱网络的关怀。即使你在地平线下,人们照样会通过网上扫墓祭奠你。

网络提供的是一个各取所需的自由空间。大到国际经济、政治动态观察,小到家中一个闲置台灯交易,都可以通过网络得以实现。网上通讯、报刊订阅、求职招聘、医药咨询、购物娱乐、旅游美食……这些涉及衣、食、住、行、用、学、乐等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答案。

然而,网络同时也正在以诲淫诲盗的面目出现。

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

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

——杭雪霞编著《都是网络惹的祸》石油工业出版社

 

 

 

参考答案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A   3、D   4、 D  5、B

(二)材料解析题:

1、             缠足的陋习使妇女行动不便,肉体极度痛苦,甚至可能使人致残、致死。

2、             丧夫的妇女不能再婚、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做官等

3、             开始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已经开始反对缠足。这种变化开始发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4、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西俗、西政逐渐被国人接受;加上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又大大推动了西俗在中国的传播。

(三)问答题:

中西方服装并存;由于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中西餐并行于世;居室建筑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近代婚姻风俗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丧葬礼俗由土葬改为火葬;其它社会风俗也表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二)材料解析题:

1、清朝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再沿用类似称呼。而先生、君等称呼不仅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共和国家。

2、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

3、顺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促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问答题:

1、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由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社会发生剧烈震荡。在西方滚滚浪潮的冲击下,很多人愿意抛弃代表着旧社会的一些习惯。而且,在民国初年,成熟的社会风尚尚未出现,在接受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

2、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第二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二)材料解析题:

1、黄包车又称人力车、洋车或胶皮车。

2、民国时期

3、骆驼祥子

(三)问答题:

19世纪中叶,我国的交通工具还是人力与畜力,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自行车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代步工具。之后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中枢。解放后,全国基本实现了火车和飞机的运营。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5、C

(二)材料解析题:

1、驿站、民信局——国家办理邮政,使用轮船、火车运送邮件——后来出现自行车、摩托车、飞机等运送邮件——电报——电话。

2、邮电事业的建立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并改变了人们之间传统的联系方式。

(三)问答题:

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使用方面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的:从数量上来看,先进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普及率西部低于东部、乡村低于城市;从引进的时间来看,后者也明显落后于前者,举例来说,从北京出发到全国各地的航班就明显多于其他中小城市,一些小城市还没有飞机场,有些地方甚至道路还不是很畅通;另外目前从家庭轿车的使用,城市一定高于农村。这些说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经济是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推动力量。

 

 

 

第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D

(二)材料解析题:

1、(1)中国近代报业是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开始的;(2)后来以维新派为主的国人才开始大力办报;(这两条为基本答案,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2、、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主编的《万国公报》

3、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以铅字印刷为编排形式

4、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

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2,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

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三)问答题:

现代传媒相对于传统传媒更方便、快捷、高效、更信息化、人本化。现代传媒优于传统传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动性,通过现代传媒,人们可以及时迅速的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现代传媒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D

(二)材料解析题:

 1、“千年虫”问题。

 2、“千年虫”问题的出现不单单影响到计算机的计时错误,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将导致金融危机、通讯混乱,从而发生飞机相撞、导弹误射等大事故。

3、网络带给人们的消极的影响,即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往,忽视合作交流。

交往是人类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该警惕网络在潜移默化之间对人们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

(三)问答题: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社会政治生活、家庭经济生活。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动,空间距离不再是障碍。

过分依赖网络会导致忽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淡漠。网络犯罪活动猖獗,网络道德得不到有效监督,沉迷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

 

 

 

专题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D  6、C    7、A    8、B    9、B    10、A    11、B  

12、A    13、C    14、B   15、C  16、A    17、A    18、A    19、B    20、D

二、材料解析题:

1、(1)《时务报》是十九世纪末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的重要刊物之一,还有《中外纪闻》、《强学报》等。

(2)显著特点是报刊宣传和当时的政治活动联系得非常密切。

(3)这是中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改外报独占中国报坛局面,促使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宣传,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

2、(1)网络这个既虚拟又真实的空间给现代人提供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溶入世界的一个“窗口”。在这里,人们得到了几乎不受限制的自由,但正是这不受限制的自由使得网络道德水准低下,人们缺乏互相尊重。对网络的依赖会让人“自觉地”远离大自然,远离真实的世界,被“禁锢”在电脑前,生活在虚幻中。

(2)交往方式和交往品质的蜕变。

(3)网络并不是人们感知、触摸世界的唯一 “窗口”,应正确对待,合理使用,并注意网络道德的自律。

三、问答题:

  中国近现代处于剧变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讯、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的服饰、饮食、建筑等都表现出中西并举,土洋结合的特点。交通工具日新月异,轮船、火车、汽车等传入中国,邮电通讯设施、报纸广播等方面也发生了从无到有、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后民众生活面貌受到政治生活影响。改革开发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特点是: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等方面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交通工具、通讯手段、传播媒介等表现出日益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