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间:2009-10-18 17:28:33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曲折的历程,把握建国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的大体线索。尤其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产生挫折的教训又是哪些,对现在的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特别注意观察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专题学法指导】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是想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问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成。从中共八大召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前面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面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们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辉煌成就,又有曲折徘徊,甚至是沉痛的教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由此开始,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

 

聚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1)决策: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2理清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线索:正确决策:(1)《论十大关系》。1956年5月,毛泽东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并“以苏联为鉴戒”基础上,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一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跟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1956年秋,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由此开辟,标志着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5)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6)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

 

难点:

1.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办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使不可能成功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2.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完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法引导

1.注意运用通观全局的方法,把握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学会就事论事,避免以偏概全,认识各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趋势。

2.运用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实际,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的认识。

3.结合地图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

 

例题解析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下列对此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

A.从此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完全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去进行

B.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动

C.从此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政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分析:答题时要真正理解与题干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全方位理解新时期的本质含义,仅仅认为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是新时期的标志,是不全面的。由此可知A、C项与题干不符。B项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不符。

答案:D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前思考】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国什么时候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本课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初期,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什么不同。

在阅读教材文字和观看影像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中国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尽管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但文革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及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从这些史实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态度。

 

【重难点突破】

1.重点分析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重点。要联系这些知识,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及开展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三大改造对工业化建设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认识进行三大改造的重大意义。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理解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是重点。“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很多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是掌握和理解十年探索史的前提和基础。

2.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与其它国家所面临的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同国情的比较,理解党和政府在三大改造中所采取的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保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选择,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选择题

1.过渡时期是指(    )

A.1949年-1952年                       B.1949年-1956年

C.1953年-1956年                       D.1949年-1957年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村要求实现合作化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D.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3.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4.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人民政权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1975年邓小平支持中央工作时,哪个行业的整顿带动了整个工业的整顿(    )

A.钢铁            B.铁路          C.煤炭         D.电力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1200万吨

材料二  1956年2月,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讲话:“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绝对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冷静的算一算,确实不能提。”

材料三   1956年7月17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的指出:“计划必须建立在平稳和可靠的基础上,计算生产力能力,除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资与其他条件。”

材料四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与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时说:“我的脑子开始也有点好大喜功,去年三、四月份才开始变化,找了三十几个部的同志谈话,以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了十大关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粮、棉、钢产量指标变化情况。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二五计划酝酿过程中指标起落变化的原因。

(3)从二五计划的酝酿,到“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的方针,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三、问答题

7.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制定了两条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条路线分别是什么?

(2)简述两条路线制定的内容及其影响。

(3)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选择题

1.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基本建设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D.发展科技教育与独立外交的有机统一

2.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

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3.中共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 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 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

4.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C.指导思想“左”倾错误

D.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5.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  )。

A.在农村中实行互助合作组和互助合作社等

B.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C.发表《论十大关系》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国的面积仅为9.84万平方千米,人口4200万,矿产资源匮乏,20世纪50年代经济濒于破产,6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导出型”经济发展战略,反展很快,80年代末就步入了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行列。

材料二  下面是韩国彭蒂亚克——莱曼牌汽车生产、销售示意图(图中实线箭头表示零部件或设计方案运输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汽车销售方向)

 

材料三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领土面积很小,自然资源贫乏,粮食靠进口,连居民生活用水也要靠邻国供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英国的统治,1965年建立新加坡共和国以后,经济发展很快,现已成为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请回答:

(1)韩国彭蒂亚克——莱曼牌汽车的地区联系,决定了这类工业必须建在──────────────── ,主要原因是──────────────────────────────────────────────────────────────────────

(2)彭蒂亚克——莱曼牌汽车生产的地区联系已经───────── 化,形成了跨国企业,各零部件生产独立经营,紧密协作,反映了现代交通和───────── 网络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日益突出。

(3)韩国生产组装、销售彭蒂亚克——莱曼牌汽车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4)从以上材料,比较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并运用史实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和教训?

 

三、问答题

7.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这一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共八大后至“文革”前,党中央对这论断有何修改?这一修改正确与否?为什么?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三大改造时农村有人说:“共产党说话不算数,这地分到手里还没热乎过来就又收回去了,骗人!”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你能否给这位老乡做做思想工作?撰写一篇谈话提纲。

实践运用:收集家中的各种购物票据,如布票、糖票、煤票、豆腐票等等,在班级开一个小型展览会。思考:这些票据说明了什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前思考】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但是之后在实践中确实犯着“左”的错误,这样的情形什么时候才得到改变,你觉得纠正的关键在哪里呢?

 

【本课学习目标】

在了解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和认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学会历史调查的一般方法,并在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重难点突破】

1.重点分析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是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国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的前后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难点分析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是难点。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对外开放采取了三步重要决策,这样的三步决策说明了改革的渐进性,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与当今世界联系愈加紧密,一体化进程加大的趋势相一致的,是符合发展的潮流的。通过对外开放的实施,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带动和影响了内地的经济建设。在这里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联系身边的变化,寻找历史的照片,与家人对话,对比得出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

A.江苏、山东      B.安徽、四川      C.安徽、福建      D.广东、四川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长期农村革命经验的总结

D.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    )

A.1979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88年

5.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前后顺序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引自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邓小评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1)依据材料分析中共中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目的是什么?

(2)结合你所观察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变化,说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三、问答题

7.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起步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选择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

A.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D.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4.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5..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

①广东   ②江苏   ③福建   ④浙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是───────   ───────   ───────   ───────── ,1988年又把───────── 省作为经济特区。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么?

(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简述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

 

三、问答题

7.简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工作重心三次转移的内容。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

通过组织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总结建国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历程、基本规律,撰写相应的小论文。

实践活动:和身边的同学一道,寻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的相关图片、数据,听家人叙述自己生活的改善或对某一家庭情况进行调查,一同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前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认为会有哪些障碍?应如何突破这些障碍?

 

【本课学习目标】

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历史意义;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重难点突破】

1.重点分析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是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之时,正是国际风云变幻、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的时候。他的讲话打消了萦绕在人们心头对于社会主义的疑惑,用“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共十四大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下召开,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共十五大内容及意义是又一重点。这次大会强调在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解决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两大课题,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这些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禁锢,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创造条件。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自觉地为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2.难点分析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从整体上完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思维·迁移】

(一)基础自测训练

一、选择题

1.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C.浦东的开发                               D.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5.作出论断“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我们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邓小平先生早在80年代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另一个大局”是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江泽民主席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他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在“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定会像前20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样,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提供巨大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有力地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大繁荣。

                                      ——摘自朱镕基在“新加坡讲座”的演讲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同观点?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西部开发的着眼点是有哪些不同?

(3) 结合史实分析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历史原因。

 

三、问答题

7.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二)综合创新运用

一、选择题

1.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战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⑤改革开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

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4.下列内容不属于党的“十五大”的是(    )

A.强调解决好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通过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D.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下列有关对外开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B.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1992年正式批准上海浦东的开发

D.1992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二  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八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43万多户,从业人数3400余万人,雇工在七个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1.2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五千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三、问答题

7.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步的形成的?这一过程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三)技能提高

探究学习:收集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有关材料,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政治课上学习的知识,撰写一篇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小文章。

实践运用:用电脑制作一幅地图,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

 

 

 

三  专题小结

 

四  专题检测题

一、选择题

1.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

A.同时并举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有主有次                              D.先改造后工业化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化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中共八大中提出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            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三大改造的完成

6.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力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7.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主要是指(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8.人民公社运动与《天朝田亩制度》相似的共同点是(    )

A.所有制形式引起农民不满

B.超出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D.引起农民的不满和反抗

9.人民公社的体制存在了(    )

A.十多年      B.二十多年      C.三十多年      D.四十多年

10.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

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我国在1956—1966年间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是(    )

A.武汉、鞍山    B.鞍山、包头      C.武汉、包头       D.鞍山、宝山

12.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哪次会议为起点正式开辟(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由于(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5.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强调民主集中制

B.纠正历史的冤假错案

C.实事求是的精神

D.正确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16.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改革

B.事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是实现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表现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下列哪几个省(    )

A.广东、海南      B.广东、广西      C.广东、福建      D.广东、浙江

19.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D.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0.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根据有关中国现代史资料编制的表格:

表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表二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份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5.8%

请回答:

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以下均为邓小平的讲话)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请回答:

(1)据材料1.材料2,概括指出文中的基本思想?

(2)材料3、材料4与材料1、材料2相比,文中思想有了哪些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上述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

对此有何认识?

三、问答题

23.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结合史实试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24.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课外拓展阅读

【史学前沿】和【史家争鸣】

如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建国到1956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它们进行赎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一个创举。对于如何评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成就和不足是什么?党史界一些论者发表了不同意见。

黄如桐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着缺点和偏差,遗留问题不少,但毕竟是支流。主要应看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表现在:

(一)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曾经提出过但从来没有实现过的用和平的赎买的办法,即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把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变,这在世界上出现过,但是采取这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如此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二)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消灭剥削阶级、改造人的伟大战略方针,达到了“阶级消灭、个人愉快”的目的。  

(三)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和平改造的方针、政策,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邵纬生认为,应全面地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就和不足。其成就主要:

(一)区别两种资产阶级,采取不同政策。党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因而对资产阶级不是采取一律打倒,没收其资产的政策,而是对民族资产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相区别,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二)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对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很多重要论述,并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阶梯。党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较好形式,并创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完成了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坚持实行赎买政策。我国实行这一政策,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过的这一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办法。它在经济上避免了由于激烈震动而造成的生产破坏,有利于发挥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分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交换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利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安定团结;同时,也有利于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产生较好的国际影响。

对资本主义的改造中的不足之处是:

(一)对全行业合营高潮中带进来的一部分个体商业和小手工业者,没有及时地把他们从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而是长期按资本家对待,挫伤了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

(二)在全行业合营后,裁、并、改、合的步子过大,使一些中小厂品种单调,零售商业合并过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三)在全行业合营高潮以后,对资改造工作的重点本来应根据“八大”决议精神,转移到调动原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上来,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但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不当,没有把工作重点转移过来,对一部分人的改造方法和使用也不很适当,因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同意这一观点的同志较多,但在具体表述上又有区别。蒋鸬的文章认为,评价党领导的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是完全不应该进行的,另一种则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没有什么缺点和偏差,这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态度应是:

首先应肯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这一改造的确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其次,也应看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缺点,这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速度过快。最初党的设想是18年,后来只用了7年。其中1954年以前的发展速度是比较稳妥的,以后尤其是1956年高潮时期速度过快。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总的来讲是件好事,消灭了资产阶级,使我国较快地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但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没有充足的时间加以思考,对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状况不能从容地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以致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于彻底,把私有经济完全消灭了,这是不符合我国的生产力状况的。建国初期,党是强调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后来则不再提私有经济的积极作用,而是一味强调私有经济的落后性、破坏性。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至1956年底,98.7%的私营企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83.1%的私营商业及饮食业实行了合作和公私合营。在以后又进一步强调公有制经济纯而又纯、造成私有经济完全消灭。这就使我国经济结构中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国家背上很多大包袱,使生产和流通中留下许多空隙无人填补,许多小商品和土特产在市场上消失,使群众生活不便。

选自方晓主编:《中共党史辨疑录》,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相关知识链接】

“大跃进”运动的提出与发动

“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但是,1958年提出“大跃进”,有当时历史发展的背景。首先是反右派斗争的影响。党认为这个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整风中,一些工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使许多人认为完全有可能在全国范围以比第一个五年计划高得多的速度来进行建设。毛泽东由此而更加相信1956年的反冒进是错误的。1957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除了讨论整风反右以外,农村工作是又一个议题。听到会上有的地方领导人重提多快好省,毛泽东很兴奋。他在会上的讲话,不但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而且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确认的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指责1956年的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和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来了一个右倾,给右派进攻以口实。会议通过并公布了这个纲要的修正草案,决定以讨论纲要为中心,在农村开展一次关于农业生产建设的大辩论,以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11月13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指出:“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象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提出“大跃进”的先声。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获得崇高的声誉。人类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到太空,这件事给全世界社会主义者以巨大鼓舞。苏联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中国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者超过英国。随后在12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致词,向全国人民公开宣布了十五年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口号。这年冬季,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形式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同时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日夜奋战,掀起了一个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1957年冬和1958年春,一些地方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进行了超社界、乡界甚至县界的生产协作。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此表示赞赏,认为小社并大社,人多力量大,并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会后各地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的热潮。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决议公布后,农村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在全国迅速掀起。8月底,河南全省实现了公社化。从1958年8月到10月,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多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9%以上。

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刮起一股“共产”风。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公社随便调用社员、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出现了剥夺农民的情况。按劳分配的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冬,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逐步地解决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一些重大问题。

 

包产到户

安徽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经过包产到组短暂的过渡后,群众感到"队不如组、组不如户",便纷纷搞起了包产 (干)到户。

1979年2月1日,安徽省委抽调12位同志,并吸收县、区、社的同志共38人,组成省委工作队,到肥西县山南区山南公社向干部群众宣讲中央两个文件。在组织讨论中,干部群众普遍要求实行包产到户。在2月6日的省委常委会议上,万里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过去批过的东西,有的可能是正确的,有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必须在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我主张在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验,如果滑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也不可怕,我们有办法把他们拉回来。与会的同志对万里的意见都表示赞成。

省委决定在山南公社试点,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在山南公社的带动下,山南区的六个公社在四五天时间内普遍推行了包产到户。

安徽各地实行的包干到户责任制,其基本做法,就是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将土地按人口或者按劳动力或人劳各半的办法,承包到人。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虽然也提"包产到户",但各户的产品收入,仍按生产队制订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这种方法不仅繁琐,而且又不能彻底根除平均主义,因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抵制。二是大包干办法,就是采取 "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方式。大包干到户意义在于: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找到了一种既不改变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又能使农民与土地实现最佳结合的途径,较好地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因而,包干到户较之包产到组、包干到组和包产到户更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对国家、集体、农民都有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兴起的起点。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具体条件搞“穷过渡”,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一定要执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全会还决定采取25项具体政策措施,扩大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权,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全会的政策措施,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1979年1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个农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鼓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迄今大致经历了两步。(一)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把第一步改革推向高潮,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兴起,到1982年底农民经过比较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为主要形式。1983年1月,党中央第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下发,明确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农户或小组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和困难户的生活,并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付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可包干到户)。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对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不是所有制的改变,适应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二)调整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步,是决定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决定农业生产大发展的一步。198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1985年初,党中央又发出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农村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始了全面调整。全国有六千多万农民从农业转向乡镇企业、社办企业中。1985年底,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品出售总额1 751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产品出售总额的1 680亿元。农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也逐步缩小,前景无限广阔。

 

 

 

【历史材料】

《论十大关系》节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

下面我讲十个问题。

一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重工业是不是不为主了?它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

加重的结果怎么样?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   …………

二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 …………

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

一共讲了十点。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但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摘要)

(本文系邓小平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的重要讲话)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

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不久前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总之,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

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我们还要积累新经验,还会遇到新问题,然后提出新办法。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速度超过了预期。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

 

邓小平南巡讲话(摘要)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 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常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常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是就全国范围讲的,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

 

 

 

【拓展阅读】

历史的选择

1979年,共和国百废待兴,但春寒犹料峭。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激昂时代,只有改革,共和国才能看到希望的田野;只有开放,共和国才能展开春天的故事,而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邓小平注意到南海边的这个小渔村,就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这个圈的分量和意义不必多说,但在当时却引起了争议。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和突破。然而,国内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搞资本主义。争论的结果是经济特区还是要搞,但要与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的内地隔绝开,于是在深圳特区边上竖立了一道铁丝网,以此隔开经济特区和内地。

时代选择了深圳,但也只有深圳才能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深圳,毗邻香港,以这个地理优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的确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只有两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地区(澳门太小,经济也不发达),那就是香港和台湾。厦门具有面向台湾的地理优势,在1979年7月与深圳、珠海、汕头同时被国务院确定试办经济特区,但厦门与台湾之间有大海相隔,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地理优势显然不如水陆相连的深圳和香港,而且厦门当时还是军事前沿阵地,不像深圳口岸一直和香港保持着紧密来往。可以说,深圳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开创中国新时代的幸运儿。事实上也是这样。到20世纪末,人们回首中国经济特区20年的发展里程时,发现中国五大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只有深圳特区发展得最好。深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厦门和汕头因走私而元气大伤,珠海至今仍在吞咽当年重复建设的苦果,海南则饱尝了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带来的痛苦。

但是,深圳特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深圳特区的建设是从蛇口开始的。从荒山野岭的“蛇口”起步,其中之艰辛可想而知。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立之初,建设者们喊出了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但就是这个在现在深入人心的口号却在当时招来全国一片抗议之声。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依然屹立在蛇口工业区,已经成为特区精神的标志之一。

到了1984年,深圳特区已经初具规模,但海外媒体这时候却说中国经济特区就是建高楼大厦,同时国内对特区是否成功的疑问不断,对于中国是否需要办特区仍不能理解。1984年1月24日2月17日,邓小平去南方,特地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经过考察,他对特区的成就表示满意,并分别为三个特区题词,给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此后,关于深圳发展道路的争论才逐渐淡化下来,深圳也打破了从前依靠外贸出口的产业格局,在继续发展以轻工、服装、手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三来一补”工业外,开始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此开始了崭新的发展,于是有了现在的康佳、赛格、华强、飞亚达和华为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再次就特区发表讲话说:“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深圳经济特区是成功的。多年来,深圳不但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尽早实现深港衔接,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成功地担负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到深圳后,深圳又开始了新的腾飞。20世纪80年代,160米高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90年代,383米高的地王大厦又以“九天四层楼”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现在,深圳为完成深港衔接的历史任务,正在继续快速运转。

 

 

 

专题三答案

(一)基础自测训练

1.B      2.C      3.A      4.D      5.B

6.(1)第一个方案指标较低,第二个方案大幅度提高,第三个又降低,比较适中。

(2)原因是1955年底,三大改造进入高潮,一些部门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出现急躁冒进的情绪,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早完成工业化,因此出现了加快经济建设的第二个方案。后来,周恩来同志反对冒进,力主制定计划要实事求是,不能超越现实物质条件,因此出现放慢建设速度的第三个方案。

(3)启示:一是制定经济计划既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二是要依靠集体力量,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一旦有误要及时改正。

7.(1)过渡时期总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影响:经过3年多的努力,较快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实行时过急过快,遗留了一些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由于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大力推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经验教训:任何时候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尤其要根据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综合创新运用

1.B      2.C      3.D      4.C      5.B

6.(1)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海洋运输条件,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海港,便于零部件输入和产品输出。

(2)专业化和协作;协作

(3)要优化配置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节约本国社会劳动;到国际市场上去寻找产品销售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市场经济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4)结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我国水平相差不远。到了70至80年代,这两个国家迅速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而在同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结合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新加坡、韩国的历史和我国的历史分析其原因。

史实: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三大改造后期,开始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的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文革”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十年间经济停滞不前。

经验教训: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必须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7.(1)正确。因为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阶级矛盾已下降为次要矛盾。

(2)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这一修改不正确。犯了“左”的错误。

 

 

 

(一)基础自测训练

1.D      2.B      3.D      4.B      5.B

6.(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从身边的变化回答即可。)

7.首先从农村起步。表现形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开始的。

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二)综合创新运用

1.D      2.A      3.C      4.A      5.D

6.(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7.(1)1927年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失败,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的准备。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一)基础自测训练

1.C      2.C      3.C      4.A      5.D

6.(1)相同观点:都主张改变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和缩小东西部差距;都主张利用东部沿海经济优势发展西部内地经济。

(2)前者主要着眼于工业布局的平衡和备战的需要;后者主要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全局的需要。

(3)近代以来,由于东部沿海一带受到列强侵略,加速了那里自然经济瓦解,众多通商口岸的开放,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外商投资和近代科技设备的引进。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出现在沿海一带。国民政府建立后,官僚资本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新中国过渡期间兴办的重工业也分布在东部。以后西部工业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改革开放后20年间东部经济特区等享有优惠政策,发展迅速,东西部差距加大,形成了布局不合理局面。

7.内容:(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践。(3)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综合创新运用

1.B      2.B      3.A      4.B      5.C

6.(1)三大改造

(2)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上更是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步骤: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1990年正式批准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1992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此后开放了一批边境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及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从而形成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意义: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专题检测题

1.A      2.D      3.B      4.B      5.B      6.D      7.D      8.B      9.B       10.D     11.C      12.D      13.B      14.C      15.C      16.C      17.B       18.C     19.A      20.B

21.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

(1)从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私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22.(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是否是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2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其错误有二:(1)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体制改革,从所有制关系上两者有本质区别。(2)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第一,土改后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个体私营经济不能避免贫富分化和土地兼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和建立社会主义;第二,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从根本上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种观点是之看到了现象,没有抓住本质。

24.(1)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低缓、气候条件好、河网密布、沿海等),对经济活动承受力强;

(2)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

(3)交通、通讯发达,国内外联系便捷;

(4)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近年以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企业集中;

(5)近代以来,沿海地区文化、教育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理念和经济活动能力;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有利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国际环境;

(7)国家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制定了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

(8)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

(9)利用劳动力优势,抓住了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机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