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一):导言及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间:2009-10-18 17:28:50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前言

 

同学们,当你坐在教室里,拿起新编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时,一定会想到,如果有一本与之相配套的学习用书,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该有多好呀!高中历史学生成长手册《学习·探究·拓展》正是你所期待的一套学习用书。

高中历史学生成长手册《学习·探究·拓展》,是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相配套的学生用书。全书共九册。

本册《学习·探究·拓展》,是与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教科书配套的学生用书。全书内容由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学习与探究”。

其内容按专题编排。每个专题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专题总体学习要求,下设【专题学习目标】和【专题学法指导】两个栏目。

2.各课学习内容自我检测,按课设计,每课设有【课前思考】、【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突破】、【基础自测训练】、【综合创新运用】、【技能提高】等栏目。

3.专题小结。每册书的第一专题提供专题小结样例,其余专题由同学们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后自己完成专题小结。

4.专题检测题。

第二部分是“自我检测提示”。

其内容包括每课的【基础自测训练】、【综合创新运用】的答案提示,【技能提高】(包括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测评提示,专题检测题的答案提示。

第三部分是课外拓展阅读。

其内容包括【史学前沿】和【史家争鸣】、【相关知识链接】、【历史资料】、【拓展阅读】等栏目。

 

本书集中了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重视从多方面吸收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尝试引导同学们自觉地改进和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期待着广大教师和同学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本册学生用书由朱汉国主编,参与本册编写的有扎西、张汉林、谷银波、曹守亮、黄庆林、吴修身等。扎西协助主编对全书作了统稿工作。在此感谢他们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

 

 

                                                    编者

                                               2004年8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

【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思考,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特征的理解,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把握各项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内涵,如有可能可适当进行一些中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对比,以达到对政治制度在更高层次上加以把握。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3.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应认识到政治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结构和内容之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关于阶级分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迄今为止仍是最科学的,对社会、对历史解释力最强的学说。
 
【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一)整体感知


(二)聚焦本专题重难点
  本专题重点:1.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2.说明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本专题难点:由于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大,而教材的容量有限,许多相当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不可能展开介绍,学习过程中,应当注意充分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各种相关信息,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学法引导
  本专题中可学习用比较、归纳、概括等基本的学习方法,注意对能力的培养及对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中西专制制度所发生的作用的比较就属于这一类型。使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例题解析
  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答案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解决此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训练发散思维的问题意识。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理解:(l)核心是保障君主权力的绝对权威;(2)加强思想控制;(3)中央机构的分权;(4)官吏选拔制度;(5)对地方的控制。


 

一  早期国家
【课前思考】
  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者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2、同学们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
  3、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重难点突破】
  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
【基础自测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  )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B.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C.阶级对立的原因             D.统一国家的需要
2.《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传说中的人物       ② 建立了夏朝
  ③ 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④ 舜的儿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5.下列各项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中晚期相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氏族公社时代       B.属于新石器时代
  C.出现明显贫富分化       D.过着定居生活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  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讙兜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四  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中国古代史常识》

请回答:
(1)从材料1、材料2可看到“禅让”是一种什么制度?
(2)材料3、材料4又说明了什么?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  )
  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
  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
2.我国古代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氏族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   B.掸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C.生产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D.人们按父亲血统确定亲属关系
3.促使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父系氏族公社的直接因素是:( )
  A.过定居生活形成村落   B.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C.贫富差异的产生,私有财产的出现  D.男子在生产中地位的变化
4.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到氏族公社时期的标志是:(  )
  A.生产工具进入新石器时代      B.村落定居取代居无定所的状态
  C.按血缘关系组成稳定的群体    D.人工取火取代采集天然火种
5.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 饲养家畜家禽    D. 营造公共墓地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请根据材料回答:
(1)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两种社会形态?
(2) 联系本课所学的内容回答,在由前一种社会形态向后一种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其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三)问答题
7.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关于国家起源的知识以及平时相关的知识积累,通过具体的例子论述国家起源的过程。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就文中所探讨的问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习作: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然后强有力者出而制之,往往为曹于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十五之法立。德绍者嗣,道殆者夺,于是有圣人焉曰黄帝,游其兵车,交贯乎其内,一统类,齐制量。然犹大公之道不克建,于是有圣人焉曰尧,置州牧四岳持而纲之,立有德有功有能之参而维之,运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统率。尧年老,举圣人而禅焉,大公乃克建。由是观之,厥初周罔匪极乱,而后稍可为也,非德不树。
——柳宗元《天对》
    
2.实践活动
  历史课外小组在参观陕西半坡氏族村落的遗址复原模型时,听到了参观者的下列四种议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它标志着氏族公社的开始   B.它是氏族定居生活发展的结果
  C.它表明房屋私有的出现       D.它说明生产力发展阶级出现
  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试着画一幅氏族村落的遗址复原图。并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表明自己的观点。

 


二  百家争鸣时代的政治设计


【课前思考】
  《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和评价这种主张?
【本课学习目标】
  1.在对春秋战国之际各学派的思想已有总体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道家、儒家、法家三学派的政治思想。注意提高阅读和理解古史资料的技巧,训练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已有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列表格的形式分析和比较儒、道、法三家不同的政治主张,并判断它们不同点产生的历史根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全班同学合作,分成几个大组,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先哲们积极的政治意识和进步的政治主张。通过对商鞅变法有关内容的学习,联系实际,与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树立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突破】
  重点:通过学习,掌握道家、儒家和法家的基本思想主张。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从自己已学习的百家争鸣时代各派思想中提取儒、道、法三家的政治思想加以分析、评价,进一步理解认识他们的政治主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基础自测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2.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  )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3.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  我国封建社会作为统治思想有所体现的是( )
   ① 道家的“无为” ② 儒家的“仁政”
   ③ 墨家的“兼爱”   ④ 法家的“‘法治”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
4.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  )
  A.春秋时期各国的战争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商鞅变法废除的秦国旧制度涉及(  )
   ①土地归属   ②官吏选拔   ③授爵禄   ④地方行政制度  ⑤财产继承  ⑥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⑤⑥
(二) 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关于管仲改革的材料:
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春以萖振族(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吾其被发左衽”实质何在?

【综合创新运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关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比较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3.“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上述言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
  A.尊儒抑法    B.儒法并用    C.尊法抑儒    D.独尊儒术
4.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5.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宋代朱熹和明朝李贽对儒家思想的评价不尽相同。朱熹在《行宫使殿奏折》中说:“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修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李贽著《藏书》卷中说:“前三代(指夏商周),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请回答:
朱熹与李贽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三)问答题
7.列表说明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状况。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试收集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成语,并加以分类,对有关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的部分,结合本课所学的内容加以解释。
2.实践活动
以下材料均摘自《管子》:
材料一 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材料二 “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生财。”
材料三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才)无敌。”
材料四 人之本性是“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前也。渔人入海,海深勿论仞(音Ren-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上。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管子(仲)的治国方针。
要求:可引用原文指明其治国方针,还应包括实施该方针的目标、措施、原因及评价。答案应成文,限180字以内。

 


三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前思考】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统一的朝代?其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朝是在何时建立的,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本课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并且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我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延续奠定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速亡。
2、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模拟秦朝中央大臣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培养同学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历史观。同学们可以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
重点: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所推行的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措施及其对其后的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影响。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掌握秦汉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难点:同学们对一系列的专有术语,如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专制主义、郡县制等的理解和运用,对统一与分裂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础自测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判断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叙述是否正确(  )
     ①在十年时间里,秦国先后灭掉了赵魏韩楚燕齐,统一了全国
     ②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最早建立郡县制
     ③秦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④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①③正确,②④不错误     D.④正确,①②③错误
2.汉高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中,效果与动机明显不一致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重视农业生产              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3.秦始皇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是(  )
  A.隶书    B.楷书    C.甲骨文    D.小篆
4.以下制度之间有明确依存关系的一组是(  )
  A.分封制与郡县制    B.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C.两税法与均田制    D.士族制与科举制
5.秦朝能够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最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法治的实施
C.国家的统一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二) 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夫也。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材料引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引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
(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谈谈你的分析。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
A.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           B.儒法之争激烈
C.仁政代替了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成熟
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秦朝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秦朝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铸币制造样式
   D.开发的灵渠第一次沟通长江和珠江流域   
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4.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 )
    A.用犬进行狩猎   B.不乱砍伐林术
    C.保护自然资源    D.垄断自然资源
5.西汉时取消了一些残损肢体肉刑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
    材料三  高祖曰:“……此三者(指张良、萧何,韩信),皆大杰也,吾能用之,以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为吾所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墨子的用人主张及孟子规定的贤人标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简要评析以上材料反映的人才观。
(三)问答题
7.试比较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与春秋时期道家思想的异同。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关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比较正确的是哪一个?为什么?观点应表述成文。字数不限。
①.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②.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③.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④.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2.实践活动
试就秦始皇与大臣辩论行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史实,查找资料,展开想象,写一个历史短剧,并在课堂上演出。

 


四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前思考】
明太祖朱元璋曾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虑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科举制在唐宋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什么朱元璋暂时取消科举制呢?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培养历史感。
    2.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当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积极搜集整理课外相关资料,总结出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就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
【重难点突破】
   重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主要阶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消极影响。
   难点: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和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作用的分析与把握。
【基础自测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  )
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            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
2.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
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台湾府
C.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台湾府
3.关于猛安谋克制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
  A.一种兵民合一制度    B.辽政权的基层行政、军事组织
  C.有利于北方民族的融合    D.使西夏力量迅速壮大
4.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
  A.中央开始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B.地方长官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
  C.为平定“三藩之乱”奠定了基础   D.是指在西南地区撤司设省
5.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加强的标志是(  )
  A.建立僧官制度                        B.掌握宗教首领的册封权
C.加强对达赖与班禅转世的监督与任授权  D.设置驻藏大臣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主要反映了(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北宋和辽、西夏的矛盾
C.地主阶级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D.大官僚与中小地主阶级的矛盾
2.据清朝前期的记载:“乾隆中叶,海内之士,知钻研古义,由汉儒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的统称)训诂以上溯七十子、六艺”,形成了考订古书的风气,一批学者致力于校勘,考订古代经籍文献。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
A.书院鼓励学生钻研学术,风气比较活跃
B.清朝乾隆中期国力强盛,文化环境较好
 C.科举制度规章非常严格,八股取士使人不务实际
 D.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3.唐朝时负责租庸调和两税管理与征收的中央部门是( )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
4.下列史实中和隋文帝有关的是( )
①确立三省六部制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③对府兵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④建立和完善租庸调制  ⑤废除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曰:“安事劳民”,对这一史实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官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材料二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45,《百官志一》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臣尝痛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科役不烦故也。
    ——《余襄公奏议》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表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因俗而治”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4)材料四分析燕蓟之地陷于辽境后,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谈谈你的看法。
(三)问答题
7.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题为《贞观之治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文章,其中说:令人骄傲的贞观之治局面的取得,“不是现在我们多少年来多少人鼓吹的学习国外一切先进的东西,……他们唯一做的就是总结与摒弃前一个王朝一切腐朽落后的东西”,由此可见,我国近代以来,要以“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的手段,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显然还有痴人说梦的嫌疑”。试结合所学知识评论上述观点。
2.实践活动
对北宋初年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组织同学开展一次辩论赛。辩论正方:政治改革是积极的;反方:政治改革是消极的。可以请历史老师作裁判。

 


五  中国古代政治变局


【课前思考】
    金代诗人刘仲游诗云:“唐家帝业艰难致,终笑明皇学始皇。不戒前车成后辙,华清宫殿胜阿房。”试解释此诗的寓意。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
    2.由于本课的要求掌握的内容繁多,应注意进行较为系统的问题式梳理。
    3.通过本内容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
【重难点突破】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能够掌握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王朝更迭、盛衰和兴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在具体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
难点:对于王朝的盛衰与兴亡呈现交替重复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必然性的把握。
【基础自测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唐朝藩镇割据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 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B. 均田制遭到破坏
    C. 农民起义爆发      D. 分裂割据局面出现
2.明朝初年废行省设三司,是为了(  )
    A. 削弱朝中大将的权力   B. 分散地方政府的权力
    C. 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   D. 强化对人民的控制
3.《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
    A.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4.南朝末年以后,士族逐渐走向衰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庶族势力的兴起     B.士族的腐朽性
C.科举制的实行       D.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
5.导致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暴政 B.徭役赋税的繁重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民族矛盾的尖锐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生活服务。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密切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
材料二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明史》
材料三 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1中“宦官干政”给明代造成的“重大影响”指什么?
(2)材料2认为造成“势成积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
(3)材料3的分析是否全面?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秦末、隋末农民战争的史实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是(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消灭了大批官僚地主,农民夺回一些土地     D.使封建王朝名存实亡
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3.在下列人民群众的斗争中,和隋末农民起义历史作用一样的是( )
A、西周国人暴动    B、秦末农民起义
  C.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D.唐末农民起义
4.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社会不安定,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最早发生在( )
A.战国时期 B.秦末农民战争前 C.汉朝末年 D.新朝末年
5. 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出身佃户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建立的仍是封建王朝,其主要原因是( ) 
A.起义中地主阶级夺取了领导权 B.没能提出政治纲领
C.阶级和社会的局限性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产生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白白送死),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持此说以动小民。
——《三朝北盟会编》
材料三  谓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伪为均田免粮之说。
——《罪惟录》
材料四  ……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自己预料)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税官)于乱石之下,付汤莘(当地恶棍)等家于烈焰之中,……不挟寸刃,不掠一物,预告乡里,防其延烧,殴死窃取之人,抛弃买免(行贿求免)之财。
——《万历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各次农民起义的主要斗争要求是什么?据此说明隋末至明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与深化。
(2)材料四所述与以上农民起义的性质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7.北宋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结合你对秦灭六国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苏洵的这一观点。注:“赂秦”,向秦割地求和。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   
试以秦朝和隋朝作比较。
2. 实践活动
古代中国的改革时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局联系在一起。面对政治危局,政治家的成功与否则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抓住适当的历史时机对政治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试运用所掌握的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进行统计,制作一个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简表。并对成功与失败的例子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专题小结

【早期国家】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早期国家诞生之日起,政治制度发展的系统、思想之深邃、影响之深远、体系之完备,都是世界上所罕见。追源溯流,就需要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源头——早期国家。
“‘王’的出现”一目告诉我们,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时间约在5000年,其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出现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等。这一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出现不仅是阶级分化的产物,具有镇压和阶级统治的功能,还具有社会管理和阶级调和的职能。中国古籍上所记录的“天下为家”的局面正是早期国家起源的真实写照。
“‘帝’的传说”一目,充分强调了古史传说在历史研究和考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尧、舜等最早帝王们的事迹。炎、黄的传说在体现了早期国家初步政治秩序的确立,以及政治强权雏形的形成。因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是早期国家和政治制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之一。
“夏商政治文化”一目,介绍了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所拥有的凌驾于民众之上的特殊权力,成了最高的政治领袖。大禹将这一地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从此,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形成,宗族关系也就成了基本的政治关系。商王朝的统治历时六百年左右。已经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和殷墟的考古发掘反映了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是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一目,叙述了新兴的商王朝建立后所推行的崭新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这是商王朝能够延续八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使得商朝的势力和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周分封制在维持国家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诸侯势力渐大,不听周王室调遣的“尾大不掉”局面。
西周的宗法制指的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西周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周天子拥有嫡长子世代继承的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及所分封的诸侯国处于附属地位。当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结构。西周文化可以归结为礼乐文化,充分说明了“礼乐”在西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之大。它们是西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西周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

 


四、专题检测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    B.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C、实行了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D.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
2.商朝的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 )
A.陕西境内 B.河南境内  C.山西境内 D.河北境内
3.西周的强盛表现在( )
①统治区域空前广袤       ②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完备
③奴隶制经济有较大发展   ④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勃兴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见《左传•桓公五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
5.春秋时期,齐桓公能够确立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主要是依靠( )
A.周王室的支持与认可  B.黄河中游各诸侯国的拥护
C.“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D.较为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6.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统一趋势进一步增强  B.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C.分封制渐趋衰落   D.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
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8.导致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暴政 B.徭役赋税的繁重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民族矛盾的尖锐
9.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
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权力  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10.东汉“党锢之祸”的起因是( )
A.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发展 B.宦官把持朝政 C.军阀割据混战 D.特务统治加强
11.九品中正制的“品”是指( )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晶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1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①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当时的民族大融合,④促成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3.两晋南北朝时,士族的社会地位取决于( )
A.土地财产的多少 B.政治地位的升降  C.家族门第的尊卑D.军功爵位的高低
14.隋朝实现统一的客观条件中,不包括( )
A.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周世宗的改革增强了国力  D.陈朝统治日益腐朽
15.隋文帝时进行的重要改革包括( )
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废除九品中正制③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④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6.唐太宗的政绩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 )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C.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力倡节俭
17.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电央
C.扩大了各级官吏的采源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18.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有( )
①开始设置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20.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
A.“分散事权”的政策 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 D.养兵政策
21.王安石变法时规定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其目的在于( )
A.纠正科举制度的弊端 B.简化科举考试的程序
C.扩大科举取士的数量 D.严格控制士人的思想
22.辽采取“蕃汉分治”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辽的中央集权  B.加速契丹封建化的进程 
C.适应辽统治区域内的不同情况 D.维护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23.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24.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的叙述最为恰当的是( )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元朝的下列行省中,原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是( )
①湖广行省②辽阳行省③甘肃行省④云南行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Ⅱ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同“悦”)。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汉高祖肘)相国萧何捃(搜集)摭(摘取)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汉书•刑法志》
材料二 (汉文帝)诏曰:“……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汉高祖约法三章有何影响?为什么?汉初在法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体现了什么思想?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十年)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凡上府兵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皆自备,输之库,有征行则给之。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射者为越骑,其馀为步兵。每岁季冬,折冲都尉(府兵统兵官)帅其属教战,……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远疏、近数,皆一月而更。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府兵大都是从均田户中选拔充任的,……“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

                                         ——《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志》
材料四 (开元十年)张说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免除各种徭役),优为之制,逋逃者必争出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
                                            ——《资治通鉴》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府兵制的主要特点,指出唐朝转而实行募兵制的主要原因以及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根本区别。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等上奏宋仁宗)“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为大用之备。……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以贤与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
材料二 (庆历三年十一月,宋仁宗)诏自今见任、前任两府及大两省已上官,不得陈乞子弟亲戚馆职并读书之类。
材料三  (庆历五年三月,宋仁宗就补荫选人问题下诏)“其庆历三年十一月条制勿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范仲淹等所言涉及到北宋哪方面弊政?庆历三年的诏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庆历五年的诏令意味着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
29.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些趋势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怎样的条件。
30.从政治、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汉武帝“雄才大略”的体现。
31.“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新唐书》)概述唐、北宋、明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办法来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  早期国家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C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从材料1和2关于尧、舜、禹的禅让传说,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末期年老的部落联盟首领虽然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从材料3、材料4中,我们又看到,尽管当时还存在着推举制度,可是,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不仅存在,而且变得十分激烈,甚至十分残酷了。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A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2)私有观念的产生,城池的出现,礼仪制度的发展,等级观念的出现,家庭的关系和血缘观念的增强等。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7.略。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测评提示
   首先概述一下材料的大意,即柳宗元勾勒出一幅人类从初始时期开始进入国家产生时期的历史画卷。既而结合西方对于国家起源的探索,来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国家起源问题的朦胧的朴素认识的真理成分。最后,通过中西比较得出较为深刻的对于早期国家起源的认识。
2.实践活动测评提示
       B.可从农业、手工业、家畜的驯养、半坡地区的地理位置、水源等方面考虑。

二  百家争鸣时代的政治设计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是非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或动摇。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时期,孔子的主张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在百家争鸣中儒家学说仅是一家之说,并未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大一统”思想,为巩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学说开始在思想领域中占统治地位,成为正统思想。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7.列举儒、道、法、墨、阴阳、兵等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主张。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测评提示
   略
2.实践活动测评提示
       方针:“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目标:富国强兵。
原因:富国必先富民,国富才能兵强;追求利益乃人之本性,为政之道在于顺应人心。
措施:首要的是发展农业生产,还应让渔民、商人进行生产或交易。
评价: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已。管子的方针和措施均有利于壮大国力、发展经    济和社会安定。

三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C
(二) 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绝对不行。(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份专制。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墨子认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贤能就可提拔重用;孟子认为贤人的标准是国人认可与否,还要在使用中得到检验。(2)材料三反映了能否正确用人,关系天下得失,国家兴衰。如高祖和项羽用人上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3)墨子和孟子的选贤任能,高祖的知能善用都是正确的人才观,但往往缺乏实践基础。封建统治者标榜“求贤任能”,实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为标准,需要的是忠实的奴仆。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7.略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测评提示
       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辨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该题的答题思路应该是“大一统”要求与之向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为之服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应运而生,这一思想得以推广之后,又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
2.实践活动测评提示
   略
四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D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契丹族人不适应被征服地区的农耕生活,尚不能改变南北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2)实行双轨(两种)制度,分管南北。“因俗而治”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3)契丹族接受了中原封建文化,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4)不全面。只肯定了“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辽的统治者革除了宋朝的一些弊政,其实更重要的是辽朝仿行汉法后,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转化。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7.东晋南朝士族依靠家世门第,世代把持重要官职;隋唐实行科举制;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东晋南朝士族腐朽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通过科举选官扩大统治基础、打破士族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引导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培养皇帝忠顺的奴仆,严重影响科学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技能提高】
1. 探究学习测评提示
唐朝是在总结了隋朝的经验,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后发展强盛起来的,使我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了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使中国与世界脱离,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应该“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上述观点固步自封,否定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显然是错误的。
2.实践活动测评提示
积极方面: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方面:造成了庞大的军队和官僚集团;加剧了人民的负担;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危机;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五  中国古代政治变局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B   5.A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影响: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原因:明史认为是由于宦官通文墨晓古今造成了宦官专权的状况。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肤浅。
(3)不全面。赵翼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宦官专权的具体原因,未能揭示其本质。宦官专权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应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病。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D   5.C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6.(1)隋末农民起义反对兵役、徭役;南宋农民起义要求“等贵贱、均贫富”;明开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从反对兵役、徭役到要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再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斗争的发展与深化。
(2)材料四反映的是明末城市机户、织工反抗压迫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这与农民起义是不同的。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表明手工业工人已经成为反抗封建压迫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7.秦灭六国的原因:(1)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秦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秦灭六国顺应了结束诸侯割据、完成封建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2)秦与六国相比,具有完成统一的主观条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末期秦国实力更是远胜六国。 (3)秦王赢政雄才大略,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等正确策略,使兼灭六国的战争得以完成。
六国“赂秦”只是策略失误。六国与秦相比实力远逊,又难以实现联合抗秦。为求暂时存活遂向秦妥协,甚至割地求和,但终被秦国一一攻破。苏洵只看到了六国“赂秦”这一现象,并把它说成六国灭亡最主要的原因,而没有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也没有从主要原因去分析,因而是不正确的。
【技能提高】
1.探究学习测评提示
  可以分成功和失误两个部分进行解答。
2.实践活动测评提示
  可从改革的人物、采取的措施、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方面入手。

专题检测题

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Ⅱ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26.刘邦废除秦朝严刑苛法,得到关中百姓的拥护。又在秦朝法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较简约的西汉法律制度;汉文帝废除了肉刑。这体现了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以相对宽舒的法律维护封建统治。
27.特点:府兵从受田农民中选拔,“兵农合一”;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军费由农民负担,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实行募兵制原因: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维持的经济基础;兵土逃亡的较多,而且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国家兵源严重不足。区别: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以均田制为基础;募兵制实行募土宿卫。
28.官僚子弟等通过恩荫方式做官,加剧了北宋的冗官局面。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做官,有利于整顿吏治。新政失败。因为改革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僚的阻挠与破坏。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29.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兼并战争也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实现了局部的统一,统一成为必然趋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政治基础。中原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可能。哲学流派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即将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力雄厚,并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发展力量,具备了进行和赢得统一战争的条件。
30.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集中体现在他实现了封建大一统。政治上: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刺史制度,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强化和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加强了皇权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建封建官学,使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并以崇儒尚法的思想维护大一统局面。
31.唐朝通过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级较低的官虽任三省长官的办法,分割和削弱了相权。北宋不仅把军权和财权从相权中分割出去,还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政权。明太祖则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枝分属六部,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使相权与皇权合一,完全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第三部分


课外拓展阅读


【史学前沿】和【史家争鸣】

1、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是西周王朝立国的基础。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宗法制  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代的事情。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从宗法系统看,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周初,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逐渐及于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具有了普遍性质。
2、《老子》
《老子》这本书,也称《道德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人?西汉初年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春秋末的李耳,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一说是春秋末的老莱子,也与孔子同时;一说是战国中期的太史儋,在孔子死后129年,太史儋曾会见过秦献公。司马迁认为《老子》的作者是李耳,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李耳的生平。但他也没有完全排除另外两种说法,附带把二、三种说法记录下来。当代学者对《老子》这本书的作者及其时代作了很多探讨,仍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史记》本传是这样记载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学问渊博,相传孔子非常敬重老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周礼。老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作为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始祖。
通行本《老子》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主张,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竹简本《老子》并不直接反对仁义,相应的说法是"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竹简本《老子》可能是受到邹齐儒者影响的《老子》文本,或者最早的《老子》文本处于儒道两家并未分化的时代,其“道德”的主张,可以融摄“仁义”。
3、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有不同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地理志》为36郡;《史记集解》亦为36郡,但具体郡名与《汉书》不同;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为42郡;王国维《秦郡考》(载《观堂集林》)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载《长水集》),推定为46郡。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对46郡的方位加以标注。此说的权威地位基本确立。不过,正如谭其骧本人在考列了46郡之后所指出的那样,“秦一代建郡之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备列如上,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46郡的说法也不能彻底解决文献记载中的所有矛盾问题,比如几种文献对秦所设立的郡名的记载就有出入。尤其是新近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前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管辖,那么,新出秦简中的洞庭郡与黔中郡是什么关系、甚至于秦郡总数是否应该相应增加?已成为学术界当前关注的新问题。

 


【相关知识链接】

1、 早期国家
解放后几十年来,有权威的中国史学家们都把中国国家的起源定在夏,如范文澜先生和郭沫若先生都持这种说法。范、郭两位大师虽然都认为夏已经是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但是对夏的文明水平估计都不高。这已经是被考古发现所证明了的。当代著名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对此持不同见解。认为夏远处于传说阶段。他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早期国家”这一概念,把中国国家的起源分成两步看:从殷商盘庚到东周初期是中国的“早期国家”;春秋战国开始,中国进入古代社会即阶级社会,这以后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他认为,早期国家的特征是:社会已有阶级分化,氏族部落内部已出现贵族显贵家族,也有了奴隶和依附民;王的地位已经突出,有了王廷和君僚;但是氏族部落组织的血缘关系仍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它是由氏族部落向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过度。它逐步远离氏族社会,逐步接近国家。
2、中国文明的多源与多元的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广阔的文明国家,自司马迁以来的学者,几乎都相信中国文明一元发生论,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形成的。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迅速发展,这种局面有了彻底的扭转。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知道商周王朝统治区域是很辽阔的,在王畿外有诸侯,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大小方国,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像。而且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各种发展不同、特征相异的文化类型,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西南的三星堆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等,犹如满天星斗,播洒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苏秉琦先生从考古学的角度说:“华族文化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诸地区之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的。由于这一反复变化的结果,并结合其他条件,遂使得华族文化在其初期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时期),一方面确立了它在我国民族文化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另方面还为它的活动中心从华山附近移至中原,从而为它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可概括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费孝通提出关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也从民族形成的角度为中国文明的多源与多元说,提供了佐证。
3、“变法”政治实验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在支持下,两度变法。变法中公开颁行的法律,既有法治方面的法律,又有富国方面的法律,还有强兵方面的法律。为激励民众的积极性,还制定了一套爵制,用以奖励有功者,特别是有军功者。故这套爵制又被称作“军功爵”。变法还普遍树立了较强的法令意识。商鞅在秦国掌权二十余年,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后,商鞅虽然受车裂之刑,但新法未变,秦也最终实现了由落后转而强盛的巨大飞跃。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使秦国经济繁荣,兵力强大;实行客卿制,不但使天下英才汇集到秦国,而且造就了清明吏治。除了取得了经济、政治、法治方面的成就外,对外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领土逐步扩张,国力迅速增加,为后来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战国后期的“变法”政治实验除秦国的商鞅变法外,还有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分别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4、郡县制的确立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战国时代的各国就已经普遍建立了郡县,管理新获得的地区。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曾把全国划分为三十一县。其后在兼并战争中夺得的土地,也陆续设置郡县进行管理。平定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秦在实现统一之初分全国为36郡,这些郡大多是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就设置的,秦王朝加以沿袭。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陆续发展到46郡。郡级以下有县,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秦王朝也建立起一套与郡县制相适应的新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雍正十年(1732年),改军需房为“办理军机处”,简称为“军机处”。乾隆三年(1738年)以后成为定制。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若干名,一般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挑选。军机大臣也称“大军机”,首席军机大臣称为“领班”或“首枢”、“揆席”,其他根据资历不同又有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处学习行走等名称。所谓“行走”,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手下的办事人员称军机章京,也称“小军机”。嘉庆时定军机章京为满汉各两班,各8人,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用,后改为由内阁、六部、理藩院保送,经军机大臣亲自考试选用。军机处是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皇帝独裁得心应手的工具。因此,在军机处设立以后的180多年中,它始终是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主要的一个中枢机构。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初,清廷被迫实行君主立宪,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方寿终正寝。

 


【历史资料】

1、汉初对秦亡的反思
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秦法的极端残暴和酷烈,“焚书”、“坑儒”、“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为了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著名建议。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所推行的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
2、焚书坑儒与统制学术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尚有刚刚建立政权的统治阶级统制学术之说。当时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异时诸侯并争,后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黔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噬、种树之书。若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制曰:“可”(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康有为认为:“焚书之令,但烧民间之书;若博士所职,则诗书百家自存。夫政斯焚书之意,但欲愚民而自智,非欲自愚。若并秘府所藏,博士所职,而尽焚之,而仅存医药、卜噬、种树之书,是秦并自愚也。何以为国?《史记》别白而言之曰:‘非博士所职藏者悉烧’;则博士所职,保守珍重,未尝焚烧,文至明也。又云:‘若欲有学,以吏为师’;吏即博士也。然则欲学诗、书、六艺者,诣博士受业则可矣。实欲重京师而抑郡国,强干若枝之计耳。”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认为:“秦始皇削平六国,统一天下,政治上得到了一度的统一。为欲使政治的统一,得维持长久,自然要统制学术思想。……统制政策之所以必行,无非因言论思想的自由,与统于一尊的政治不相符合。不过这里有一事须注意。这功令的效力,只在统制言论思想,并非根本要消灭学术。……强干若枝之计,正是统制之计。所以秦始皇焚烧诗书之举,于六艺或无所损,而于学术言论的自由,则结结实实的统制了。”(周谷城:《中国通史》)

 


【拓展阅读】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5. 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免,都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汉承秦制,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某些官职在名  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确立,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 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六部直属于尚书  省。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三)、古代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护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诸侯权利和地位可以世袭。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进行,分封制逐渐崩溃。西汉初期,曾部分使用分封制。
2.郡县制
商鞅变法,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对后世影响深远。
3.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行封国制。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于诸侯王问题。
4.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四)、我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
1.编户制度
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2.保甲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甲制度是—种兵民—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3.八旗制度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五)、历代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监察职官
1. 御史大夫:秦朝所设“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管国家监察事务。
2. 刺史制度:西汉汉武帝在全国设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权力进—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通判: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互相牵制。
4.厂卫特务制度: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授权锦衣卫负责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锦衣卫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明成祖和明宪宗又设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5.御史台:元朝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
6.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六)、古代兵制   
1.府兵制:源于西魏的鲜卑族。鲜卑族人当兵,汉人务农;实行军民异籍政策。
隋朝沿用,实行军民同籍,兵农合一,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唐太宗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增加了军府数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唐玄宗开始实行。有利于减轻农民兵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使封建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军队。但易于形成军阀,导致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3.猛安谋克制: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作为社会基本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八旗制度:前已论述,此处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