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教科书高一历史模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教材:苏联建设经验教训内容解析

时间:2009-10-18 17:28:52  来源:人民版
 

人民版教材:苏联建设经验教训内容解析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分三课时授课。

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领导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通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弊端。针对该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苏联解体。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形成的原因,并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教师应根据每课的重点去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全面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如何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3.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难点:1.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2.如何理解苏联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到走向解体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

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文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简述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课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情况,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新生政权渡过严重的危机,到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的探索。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本目主要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彻底摆脱帝国主义战争,巩固新生政权,单独同德国媾和,退出了战争,从而招致了协约国的不满和仇恨;此外,布尔什维克宣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和拒付外国债务,更是激怒了西方协约国;还有出于对苏维埃政权本能的仇视,和对布尔什维克推行世界革命的恐惧,协约国决定对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而苏俄国内被推翻沙皇旧势力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不甘心失败,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政权发动疯狂进攻,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

连年的战争,已使整个俄国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其中最大的灾祸是饥荒。饥荒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战争造成了饥荒,饥荒又造成整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紊乱和破坏。

在严酷的战时环境下,为了克服面前极端严重的经济困难,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后来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政策和措施。

而在主观方面,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正巧和人们头脑中的某种固有的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相吻合。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政策和措施看作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简捷道路。列宁等领袖都有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收集制,大规模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在工业方面,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同时,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劳动力,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凡16岁到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等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住了脚跟。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经历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百业凋敝,经济遭到了沉重的破坏,濒临崩溃。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面包、衣服、肥皂等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苏俄,已是“遍体鳞伤”(列宁)。屋漏偏逢连夜雨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的缺乏、原料和能源的缺少,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到乡下糊口谋生,工人阶级队伍涣散。

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由于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他们不肯再接受这一政策。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诉说自己的艰难困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1921年春天,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了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在城市,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农民、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和士兵。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甚至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口号。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表明国内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苏维埃政权从喀琅施塔得兵变中汲取了重大的政治教训,必须消除农民中间存在的严重不满情绪,为此,必须改变现行的各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会后,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新经济政策。内容不断丰富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自由支配;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同时,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列宁对俄国通过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列宁的电气化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由于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践证明,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大转变,也进一步证明了包括列宁在内的许多人曾经持有的“直接过渡”的思想是错误的。列宁的伟大,不在于他永远不犯错误,而在于他能够体察民意,审时度势,尊重客观规律,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三)问题解答

【读一读】

阅读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想一想】

提示:不同意。因为苏俄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这一新情况,并招致广大农民的不满,工人开始罢工,士兵发生哗变,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必须果断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弦更张。

【自我测评】

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做一比较。你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表格、知识结构图表等。

 

背景

目的

内容

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阅读与思考】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

提示: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程标准】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斯大林全集》、农业集体化情况等相关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列宁病逝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斯大林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回归到“战时共产主义”思路上来,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逐步建起了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优势。工业的产量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落后很多。按人口平均计算,俄国的煤钢产量和机器制造业的产值都不及美国或德国的1/10。俄国的人均工业产量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因此,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内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外部又面临资本主义的威胁,而且根本就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在工业化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

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到二战前,苏联完整地实现了两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29-193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为1933-1937年。从主要任务和目标看,“一五”是在产值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二五”是在技术上使苏联变成工业国;“一五”是在工业增长速度上使苏联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二五”是在工业发展水平上使苏联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一五”是进行农业的集体化,“二五”是进行农业的机械化。在短短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这么宏大的经济技术发展目标,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经济增长率看,“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86%(年均增长15.5%),劳动生产率提高38%;“二五”期间,在总结“一五”出现的盲目追求高速度和轻工业发展滞后的教训基础上,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的增长速度降低为14.5%。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战争威胁加大,经济的发展转向了备战性质。1938-1940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3.2%,国防工业年均增长39%。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就是说,在国家工业化时期,在建设项目、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给予优先的地位和条件。这不仅因为工业化是巨大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贯穿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而且因为工业化要建立能用现代技术改造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工业基础,建立独立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建立能满足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需要的现代农机制造业,建立能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的国防工业。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高速度。当时苏联比西方先进国家落后50~100年,斯大林要求在10年跑完这个距离,认为决不可减低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或者做到这一点,或者被人打倒。赶超的内容,不仅是在工业增长速度上,而且要在工业发展水平上,使苏联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此,斯大林提出“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高积累获得。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他说,苏联的建设资金不能靠掠夺殖民地和向外国借债来筹集,只能从内部,依靠自己力量积累。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资金。其次是征收农业税。第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可是,用这些方法积累到的资金不足以应付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斯大林决定放弃原来的意见,不再要求缩小直至消灭工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转而主张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用多收少付的办法向农民再征收一笔额外税,以加快资金积累。至于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扩大积累的根本手段,则被冷落忽视。

这一切决定了苏联经济模式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上的特点,即粗放性增长方式,经济军事化和重轻结构失衡。同时,这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和目标。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既要看到,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这条工业化道路并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而是以人民群众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

 

【农业全盘集体化】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苏联又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1930年1月5日,党中央根据斯大林的要求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要求在几年内实现全盘集体化。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

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因 是: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外因 ;急于解决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克服小生产者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重要原因 ;发展粮食生产,缓解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危机,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直接原因 。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庄庄员,分散的小生产变成集中的大生产,农业成为直接听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一定保障。实现集体化后,国家从农民手中征到的粮食不断增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为1820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增为2750万吨。没有再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农业集体化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农业集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生活处境,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农业集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初步缓解了粮食征购危机 。

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使千百万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苏联学者估计,集体化时期遭到迫害的有500—1000万人。仅哈萨克地区,在1930—1933年期间就有近200万人死亡。而1932—1933年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饥荒使300—400万人饿死。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所有这些使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重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深刻教训: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一.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苏联虽有被围困的一面,但获得了20年和平的国际环境。斯大林利用这种被围困的形势,作为推行国家直接工业化方针的激励条件。同时,与德国建立起微妙的关系,形成通向外部世界的特殊通道。此外,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成了苏联急速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20世纪30年代,苏联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苏联是个农业国家,是经济发展落后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意识、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然在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生活。农民小生产者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都急于求成。当斯大林提出要在10年内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和100年所走过的发展路程时,全党和全国都被鼓动起来,寻找建成现代社会主义的捷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寻找进入社会主义的捷径的思想又抬起头来。由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水平低,缺少科学分析的头脑,凭主观愿望、长官意志、政治热情办事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来,有时甚至鄙视、抵制科学分析,把科学分析视为“右倾”,严加批判。

苏联是在封建专制主义很强的基础上实行无产阶级集中制的,极权主义传统影响仍然严重地存在。它在反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时,往往把民主制等同于资本主义,一起反掉。

资本主义包围下单独一国建设社会主义,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一种“非常感”。俄罗斯的一贯大国追求,在这种“非常感”的驱动下,使得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迫切要求建设独立的国防工业和强大的国防力量。他们在制定各种计划和推行各种政策时,都把应付战争这根弦绷得很紧。“非常感”是种种超正常政策能够推行的重要社会因素。

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也在无形中产生影响。从欧洲来说,俄国是一个带有东方型专制主义统治的国家,皇权主义思想严重。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都有一种延续性、衔接性、渗透性,这些特性是客观地发生作用的。

斯大林的个人品性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在个人品性中有优良的一面,如坚定性、政治敏锐性、刚强而有毅力;但也有忌贤妒能、粗暴任性、主观片面等缺陷。

总之,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现实、国际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通过斯大林的个人主观因素的加工、选择,在苏联形成了具体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二.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

1.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体制。

2.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这种计划的特点,一是指令性,国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二是排斥市场调节,把市场调节完全看作是资本主义的。

3.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管理经济主要通过由党和国家机关发布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采取行政组织手段,与各经济组织、企业发生关系,组织经济生活。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

1.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工会、共青团、合作社、苏维埃等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它们都是党联系群众的“引带”。党和国家融合为一,国家完全隶属于党,党包揽一切。

2.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干部任职终身制。

3.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各级党组织虽设有监察委员会,但监督的权限日益缩小,且置于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独立性也很小。

斯大林模式在思想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

1.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斯大林是“永不犯错误的理论家”,“谁反对斯大林,就是反对真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苏联思想政治领域的一条神圣原则。

2.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以垄断、粗暴和高压的方式干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压制学术自由,结果就是,“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替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维,思想理论上只有一种观点,学术文化上只有一个学派,艺术创作上只有一种风格。这实际上就是搞文化专制主义,窒息学术思想,造成思想的长期教条化和僵化。

 

三.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

从积极的方面看:

其一,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制度,如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等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

   其二,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其三,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对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也起了重大作用。

其四,斯大林模式为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发。

从消极的方面看,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畸形的经济结构难以改变,生产效益日趋低下,浪费消耗日益严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所以苏联经济在头几个五年计划中得到高速增长后,增长率逐渐下降,经济越来越丧失活力,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战后除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外,其他方面同西方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斯大林的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生产带来极其严重的恶果,使广大农民丧失了生产自主权,失去了生产积极性,使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在消费服从生产的方针下,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品和日用工业品长期短缺,住房严重不足。

2.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以党代政和严重破坏法制的做法使苏维埃徒具形式。几年一次的苏维埃选举和每年一次的最高苏维埃会议都成了走过场的民主外表形式,人民没有切实感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因而同政权越来越疏远。 

3.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和个人迷信的盛行,导致社会意识的贫困和教条主义及形而上学盛行,使社会知识潜力遭到巨大破坏,学术思想上的创造性受到严重压制和摧残,社会政治思想水平日趋下降。

4.在长期突出阶级斗争的政治高压下,在人们经常处于被克格勃窃听(当时政治局委员都担心被窃听)和被人打小报告而遭清洗和镇压的威胁下,社会政治气氛和人与人的关系很不正常。尤其是战后人民期待着政治气氛宽松起来,而斯大林却又掀起了“反世界主义”、“列宁格勒案件”和“医生谋杀案”等一系列思想讨伐和政治迫害运动,使人们觉得又回到了1937—1938年的大清洗年代,整个社会又一次笼罩着紧张气氛。群众中一方面口头上对当局歌功颂德,另一方面又心存怀疑和不满,由于人人自危,人们保持沉默或不讲真话的两面心态越来越普遍。

5.最为严重的是斯大林在长达30年的执政时期,为维护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培植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左”的、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基础,和从这种政治经济体制中得益的一大批党政干部构成的社会基础,这为苏联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总起来说,斯大林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理论,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一致性的内涵,如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实现工业化、电气化和机械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如有限度地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保留国家等;当然也有对马列主义的教条式照搬和背离,特别是搞个人专制、个人崇拜,不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实行产品计划经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等。因此,如果说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这些弊端还没有充分暴露,高度集中的体制能够发挥奇效的话,那么,当时代主题发生变化后,这种诞生于战争危险环境条件下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再当作社会主义实践的普遍模式推广于世的话,其矛盾和弊端自然很快就暴露无遗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难点: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

(三)问题解答

说一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提示: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读一读,说一说】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你对毛泽东的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毛泽东在总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认为苏联通过“剥削”农民来积累工业建设资金的做法有失公允,也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不可取。

【谈一谈】

从当时形势和长远情况两方面,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提示:这种经济模式给苏联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使苏联有可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它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到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但从长远看,它极易滋生个人崇拜,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自我测评】

    1.学完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内容后,同学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为工业化提供了必需的粮食,因而是成功的;有的同学说,全盘集体化没有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没有使农业生产得到提高,所以是不成功的;还有的同学说,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富农阶级被消灭,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些说法对不对?你能提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观点吗?试一试。

    提示:以上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做出了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评价又不够全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造运动,它闯出了农村社会改造的新道路;支持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成为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同时,农业集体化又是对农民小私有权的剥夺,农业集体化、农民缴纳“贡税”,成为20世纪苏联完成原始积累的独特方式。

2.学了本课内容后,你对斯大林模式有什么认识?说一说你的看法。

提示:斯大林模式突出特点是四个字: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首先,这一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国防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想象的。其次,正当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双重打击的时候,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苏联,如日出东方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理想,而且可以变成现实。但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非常明显。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样样管,统统包,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与思考】

仔细阅读下表,尽可能多地获取一些历史信息,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上表中,你发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工业发展有什么不足?

(3)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完成数来看,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哪个更切合苏联实际?联共(布)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有没有完成?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提示:(1)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煤钢产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落后不少,机器制造业水平更低。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煤钢石油生铁等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器制造业增长明显。

(2)从上表中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较快,铁路和棉织品等轻工业发展较慢,几乎停滞不前。

(3)初步方案更切合苏联实际;联共(布)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没有完成;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情况和凭主观意志的冒进行动。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斯大林逝世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积重难返, 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1894~1971)击败了政治对手贝利亚、马林科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为适应苏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对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是苏社会主义历史上最早打出改革大旗的人。

1.改革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堪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改革的内容:

第一,经济体制的改革

(1)工业体制改革。

主要是精简机构、权力下放,把原来52个中央专业部精简到25个,裁减90多万行政管理人员。经济管理由原来的条条管理改革为块块管理,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这项改革的结果:由于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改变了高度的集中管理,又出现了严重的地方主义、地区本位主义,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没有扭转,反而加剧。1959年他不得不采取措施,部分恢复中央的集中管理,从地方收回一部分权力,并恢复由国家计委编制年度计划的做法,使这项改革进退维谷,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农业问题作为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有深刻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对农业重视不够,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很多政策和制度不尽合理,因而农业效益及农产品商品率极其低下,1953、1954年的粮食产量低于1913年。

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有: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税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农业的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撤销机器拖拉机站;大规模开垦荒地(处女地);此外还推广种玉米,搬迁农学院等改革。整体来看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有盲目冒进的现象,但总体上促进了苏农业的发展,1955年苏联农产量首次超过1913年。

第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1)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共逐步开展对个人崇拜的批判。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宣布闭幕后的当天深夜,向与会代表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内容主要是揭露了苏联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事实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强调个人崇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不相容的。如何认识:在苏国内及国际共运中在促进摆脱苏联单一模式,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冲破教条主义禁锢起了积极作用。片面性、局限性表现在:没有深入分析产生个人崇拜的客观原因和制度上的弊端,强调了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对领导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的实质缺乏分析,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应如何完善党的领导这样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深入研究解决,因此当赫鲁晓夫个人地位稳固后,苏联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又盛行起来,某些地方重复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偏听偏信,任用亲信,其女婿是《真理报》主编也是赫的对外问题顾问。

与此同时:实行集体领导的改革:在1953年3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强调集体领导原则。遵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政领导职务分开,不兼职,改变了以往个人集权独断专行的局面。然而以1958年起赫鲁晓夫自己又破坏了这些决定,兼任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①改组内务部。鉴于斯大林时期内务部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不受法律约束的教训,自1954年起极力缩小内务部的权限,加强监督机关的职能,加强监察部工作。②平反一批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力图改变以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状况。

(3)干部制度改革。

苏共二十二大通过党章规定,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要求每次例行选举时,苏共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委员至少要更换1/4,加盟共和国级更换1/3,区级基层党组织更换1/2。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一般连续当选不得超过3届,每届任期4年。加盟共和国、市委、区委领导连续当选不得超过2届,每届任期2年,基层党组织的书记连续当选不得超过2届,每届任期1年。以上各级领导要超过上述规定的长期的连续当选,必须有3/4以上的投票者赞成。另一方面二十二大党章又规定:某些享有公认威信和高度品质好的活动家可以超过三届连续选入党中央主席团。

 

第三,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

经济领域强调物质利益原则,政治领域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和两全)理论。在文学艺术领域提供现实主义,在苏联社会所处发展阶段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了斯大林关于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看法,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不切实际的宣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并在新的党纲中把超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作了详尽的和具体的规划。

第四,对外关系的调整和改革

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外政策强调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是苏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路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虽存在分歧和对抗,但并不影响二者间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3.对改革的评价:

赫鲁晓夫执政10年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方面的改革绝非他个人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苏联旧的高度集权体制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推动促成的;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对国际共运有巨大影响。认识到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苏联模式也存在需要改革的矛盾和弊端。

总的说来, 赫鲁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兼有成功和挫折, 经验和教训, 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修正主义的异端, 也不应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对于解放思想, 突破斯大林模式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在揭露方式上的缺陷对于国际共运的混乱和分裂带来了严重影响。还要提到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观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1959年, 他在苏共21大提出“苏联已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1961年在苏共22大上又称苏联已经变成“全民的国家”, 苏共已成为“全民的党”, 并规定在1961-1970年十年内, “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从黑海之滨的休养地赶回莫斯科,参加当天召开的苏共中央主席团非常会议,在会上他受到激烈的指责,并要求他辞职。赫鲁晓夫拒绝辞职并力争召开中央全会来挽回局面,在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遭失败,全会一致决定解除赫鲁晓夫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同时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从此开始了历时18年的勃氏统治时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推行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的新经济改革的试验, 1965年9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 决定在国民经济中分期分批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1966年开始正式推行, 原计划在三年内基本完成, 实际上到7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这项变革。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①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扩大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 ②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前提下, 突出经济方法, 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③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④以利润为中心, 加强经济刺激。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①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地区管理原则, 恢复部门管理, 适当兼顾地区管理原则; ②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经济指标, 注意在计划工作中运用价值规律;③扩大企业经营的主权, 在利润、价格、奖金、信贷上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包括建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 调整工业品的批发价格, 实行生产基金付费制, 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政策等。

到了70年代, 苏联开始推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以建立联合公司为核心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些联合公司包括生产联合公司、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工业联合公司等。1979年7月,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的决议。规定了新的措施:①改革计划体系, 建立长期(10-20年)、中期(5年)和短期(1年)相结合的计划体制;②改革经济核算, 加强物质刺激; ③用经济方法管理科技, 科研成果实行有偿使用制, 建立统一的科研发展基金。这些措施, 实际上是1965年改革的继续、修正和补充。在工业改革全面推行后不久, 在农业领域也进行了改革, 主要措施是: ①把富裕水平作为评估农场和农庄活动的基础,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③免除农庄对国家债务;④取消对个人副业的限制;⑤对农庄成员实行优抚赡养制。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划无所不包;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不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③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

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总体来说是苏联改革进程的逆转。政治体制上恢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调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趋于停滞、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旧的行政管理方法大部分恢复。意识形态方面强调科学评价估计社会主义,纠正赫鲁晓夫1961年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的“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理论,1967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是分阶段的,实现社会主义的进程分为过渡阶段、基本建成阶段和建成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简称建成论)。对外政策方面由缓和走向扩张。1965~1975年以缓和为主,先后改善了同美、英、法、西德、意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与此同时,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国防科研投入,加速与美的军备竞赛。在军事实力上争得与美平起平坐的地位,1975年起以推行扩张型的进攻战略为重点。对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则提出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大家庭并以家长自居。

总之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国家政局较稳,军事实力有较大发展,取得了与美国的战略均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莫斯科落日】

1982年11月10日76岁高龄的勃列日涅夫病逝,此后继任的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1914~1984年)和契尔年科(1911~1985年)都因年老体弱,就任仅一年多就先后病逝,在28个月时间内苏连丧三任领导人。契尔年科病逝的第二天,198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一致选举54岁的戈尔巴乔夫(1931~)任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会主席。他上台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7年里苏联的改革演变大体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3月~1988年6月苏共19次代表会议前。此间苏共重大的事件有:1985年苏共中央四月全会,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1987年苏共中央四月全会,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及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归纳这些活动中主要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改革理论及实践有以下几项:

(1)在思想理论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

对30年代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的弊端,对斯大林、赫鲁晓夫的错误,特别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保守、僵化和停滞进行严厉的批判,指出共产党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保证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民主化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概念,指出人民自治意味着管理不是少数职业家的特权,人民群众应更广泛地参与决策,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公开性原则是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公开性就是把国家在社会中所做的一切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公开无限制,批评无禁区,公开性是对事业充满责任感的态度,要使公开性成为不断起作用的一种制度。苏联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的人道主义。

以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理论取代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而提出社会主义有待进一步完善。勃列日涅夫氏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并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安德罗波夫纠正勃列日涅夫错误,提出苏联已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从而把“建成论”改为“起点论”。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全面完善社会主义,以往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定性是脱离实际的轻率提法,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方面:强调重视经济发展。

两个方面:提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从1986~2000年15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4.7%,国民收入翻一番。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发展先进科技,提高社会生产力;二是根本改革经济体制。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戈提出了苏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对所有制问题的新认识。一反以往经济体制改革不涉及所有制问题的认识,提出把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区别开来,同时反对把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政策,主张积极发挥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形式存在。B、对市场经济的新认识。一反以往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提出要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认为把商品货币当作异己的东西等同社会主义,导致了经济中的唯意志态度,导致经济运作中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1987年中央六中全会经过激烈讨论通过的《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随即,最高苏维埃通过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以及有关计划、价格、财政、银行、物资供应等11个决议。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有:①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在租赁、独立经济核算、承包、股份等形式基础上把国家所有制逐步改变成为能带动群众自己民主管理的所有制,允许包括私有所有制在内的所有制存在。承认他们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②建立和组织真正的市场经济。建立消费品、生产资料、有价证券、投资、外汇和科研成果市场,加速进行财政、货币和信贷体制的改革,国家通过价格、税收、利率和贷款等形式调节。③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增加军工企业转民用产品的比重,扩大消费品生产比重等。

以上措施集中从企业改革入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取消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由于人为及制度的种种原因,改革遇到极大阻力,不少干部对改革观望、等待,一些因改革涉及自身利益的人公开阻挠改革。另外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的制约使改革难以进行。1988年底苏联经济仍无好转迹象,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苏政局恶化,而政局恶化又影响经济改革进行。

(3)对外关系方面,戈尔巴乔夫谋求有利于改革的国际环境和缩减军费的缓和政策。在抛弃勃列日涅夫进攻和扩张政策和继承赫鲁晓夫“三和”政策基础上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A.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认为世界虽存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但世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是地球这条船上的乘客,不能让这条船翻船。他指出他的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确切地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于是他把实现裁军作为通向人类安全的途径,1986年宣布在今后15年内分三阶段实现完全销毁核武器。同年6月通过华约国向北约国呼吁,建议双方各裁军50万,同年7月戈尔巴乔夫表示苏将从蒙古和阿富汗撤军。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与美总统里根签署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根据该条约,美苏两国将在1991年销毁2400枚以上核弹头,约占美苏两国核武库的4%)。由“中导条约”的签署作为契机,国际形势逐渐由对话代替对抗,缓和代替冷战。

 

B.对东欧国家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活方式、历史和民族传统上彼此有很大差距,因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是多样化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国际主义的。戈尔巴乔夫强调各国有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自由,社会主义国家间要在完全自立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之间的政治关系体系。每个社会主义执政党有权自己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的关系调整、松绑。

第二阶段:剧变阶段,自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到1991年12月苏解体。

1.转向政治体制改革为主。在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受阻,未见成效的情况下,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指出现有的体制已成为障碍机制,必须加以根本改革,会议决定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

2.把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戈尔巴乔夫在苏共19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其特征是:①真正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②有效而活跃的经济制度;③社会公正的制度;④具有高度文明和道德的制度;⑤真正的人民政权制度;⑥各民族真正平等的制度;⑦渴望和平、同各国建立正常和文明关系的制度。从此苏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由完善的社会主义转向更新社会主义。1990年7月苏共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和新的苏共党章,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这样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就不再是空泛的概念和理想,而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的系统目标模式。

3.建党思想上向社会民主党转变。

随着1989年底东欧的剧变,苏联国内以叶利钦为首激进派改革呼声高涨,政治改革动作较大。1990年2月和3月苏共中央先后召开两次中央全会,中心议题是革新党,把苏共建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民主党,从中看出建党思想的变化:

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不强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关于党的奋斗目标,未提出建成共产主义,而提出实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想;党政关系上,讲党政分开,国家不从属于任何政党,苏共要从国家管理体制中退出来;关于党与其它政治力量的关系,主张政治多元化,允许多党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党的组织原则,讲革新以往的“民主集中制”,扩大民主。

在这过程中苏共内部分裂为三派:民主纲领派(激进派)、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传统派)和苏共中央纲领派(主流派)。主张各异、斗争尖锐。在二十八大会议上三派登台论战,激进派公开退出苏共。不同的政治观点:A、苏共中央向28大提出的纲领题为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作者是戈尔巴乔夫,也被称为主流派,中间派。重申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党的修正和改革。B、苏共民主纲领派,参加者来自13个加盟共和国的162个党的俱乐部和党组织268代表,其代表人物叶利钦,激进派,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消除极权,向民主社会主义发起挑战,政治多党制,经济市场化。C、利加乔夫,党内二把手,主管宣传、意识形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前篡改了马克思主义,加强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4.实行总统制。

1988年苏共19次代表大会,有人提出实行总统制设想。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上正式提出设立总统制。1990年3月13日苏召开第三次非常人大会议,以1817票赞成,133票反对,61票弃权,通过设立总统制的立法。15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戈尔巴乔夫为苏第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随即宣誓就职。

5.加速推行深化经济改革。

为尽快摆脱经济困境,1990年春戈尔巴乔夫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有两层内容:

(1)所有制形式多样化。A、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形式,计划从目前85%降到30%左右,生产性设施、航天工业、军事设施、国家银行归国家所有。B、扩大集体所有制的活动范围、方式、租赁、承包、股份、提交合作制企业比重。C、发展个人所有制,允许个人开设从事生活服务、商业、公共饮食及其它经济领域方面的工厂及小型企业。

(2)积极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全面市场化,打破国家垄断局面,价格全面自由化,引进竞争机制,最近全面放开价格,成效显著。加速价格财政信贷的改革。

围绕以上两方面的经济改革,苏联有关方面先后提出三个方案。一是以雷日科夫为首的部长会议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形势和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设想》,主张用3~5年时间健康、稳妥、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二是经济学家沙塔林提出的“500天计划”,主张用休克疗法在500天内分三个阶段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化,放开价格,卢布自由兑换,受叶利钦支持。三是受戈尔巴乔夫委托由经济学家阿甘别吉扬起草的方案,中间方案。三个方案主张无结果,授权戈尔巴乔夫在吸取三个方案优点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方案。但叶利钦已在俄罗斯联邦推行500天计划。

 

当时苏的经济现状:经济增长严重滑坡,1989年工业产值增长1.7%,农业1%,外贸逆差20亿卢布;市场供应空前紧张,食品、消费品全面短缺(中国提供商业贷款);通货膨胀:膨胀率实际指数10%以上,货币贬值;失业罢工情况严重;经济改革成效甚微:1990年12月雷日科夫在第四次人代会上的发言,我们遇到从未有过的生产下降,与1989比1990年国民收入下降4%,劳动生产率3%,消费市场失去平衡。原因不是今天的经济危机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和管理领域明显危机造成的。

6.“八·一九”事件及苏共瓦解: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内务部长普戈、国防部长亚佐夫等八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举事,打出“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的旗帜,宣布苏联部分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由于戈尔巴乔夫健康原因中止行使总统职权。举事不过三天归于失败,叶利钦等右翼势力占据上风,戈尔巴乔夫重新复出。

8月19日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领导人在白俄首都明斯克聚会,签署独立国家宣言,联合体协议。12月2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书,宣布苏联不复存在,以独立国家联合体取而代之。12月26日苏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只有20多名代表参加,批准了苏联解体的协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成效如何?

提示:赫鲁晓夫从多方面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工业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精简机构、权力下放,把原来52个中央专业部精简到25个,裁减90多万行政管理人员。经济管理由原来的条条管理改革为块块管理,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这项改革改变了高度的集中管理,又出现了严重的地方主义、地区本位主义,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没有扭转,反而加剧;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有:逐步取消义务交售制,放宽对个人经营副业的政策,降低个人副业税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农业的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撤销机器拖拉机站;大规模开垦荒地(处女地);此外还推广种玉米,搬迁农学院等改革。整体来看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虽有盲目冒进的现象,但总体上促进了苏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揭开了苏联旧体制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对国际共运有巨大影响。

【谈一谈】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谈一谈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存在70多年且唯一能与美实力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解体了,其解体原因是复杂的:历史原因:(1)长期以来形成的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其在国际竞争的进程中停滞不前,陷入了经济困境难以自拔。(2)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问题。

近因:(1)苏共领导集团主要领导人改革进程中的操作问题,仅从宏观方面看:经济改革不得力,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在此形势下又大张旗鼓开展政治体制,造成政治、经济双方面的失控。在激进改革派的推动下,急于求成而进。然而70多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扭转的。

(2)美国及西方长期渗透、推行和平演变的作用。

【自我测评】

1.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你是如何认识的?谈一谈你的想法。

提示: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但是积重难返, 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收效甚微,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

2.学完本课内容,你觉得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吸收什么经验和教训?

提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和僵化的经济阻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必须不断进行改革;缺乏民主,破坏法制,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教条主义和学术领域的批判运动,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气息创造精神;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妥善解决民族问题;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