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专题九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2009-10-18 17:29:02  来源:人民版
 

人民版专题九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一、美苏争锋
【同盟的裂痕】
【“山姆大叔”欲霸世界】
【两极对峙】
【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欧洲人的欧洲” 】
【迅速兴起的日本】
【东方巨龙的腾飞】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对不结盟运动的历史研究】

三、走向多极化
【别了,“雅尔塔”】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鼎足之势话西方】
【风云际会看东方】
【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附思考探究、材料解析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约三课时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各种力量在变,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变,世界格局必然跟着变。从总的情况来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瓦解的过程。具体说来,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美苏争锋导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新兴力量的崛起,使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

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历史事件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及其基本矛盾,这是学习世界政治格局问题的基础。而正确的估计各种力量,是把握世界格局及其特征的基本方法。
教师应根据每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并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


 
一、美苏争锋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战后国际大舞台上美苏争锋两极对峙的广阔画面,从多维的角度来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知道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这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和多极化发展趋势。
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所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问题,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雅尔塔会议之时,就已孕育了战后世界的对抗。它决定了战后世界美苏两大国为其国家利益,必然会由同盟关系转化为对手关系,也埋下了美苏“冷战”的伏笔。战后初期即在客观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后,苏联也组织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战后世界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被固定下来。此后,双方还分别组成了区域性的经济集团和军事政治联盟,美苏进入长期对峙的“冷战”时期。

【同盟的裂痕】
这一目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1.同盟裂痕的起源:第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作用。(1)概况:目的是为了反对法西斯;时间是1942年1月1日;核心是美、英、苏、中;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作用: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雅尔塔会议——裂痕的开始。(1)在处置德国和对日作战问题上没有太大的分歧。(2)争论激烈的是东欧问题。西方国家企图在政治上、经济上插手东欧,希望包括东欧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通过自由选举,建立代表所有民主人士的政府机构。苏联要维护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把东欧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形成对苏联有利的国际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对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加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与政治控制。斯大林关于安全地带的战略构想,还突出地表现为苏联西部边界线向外的巨大推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从芬兰、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等国家取得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同盟裂痕的表现:

第一,波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波兰沦为后,统治者逃亡国外,先在法国、后在伦敦组织了资产阶级流亡政府。1944年1月,在波兰工人党的倡导下,各民主政党代表在华沙秘密举行全国人民代表会议。7月,在苏联支持下,人民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临时首都为卢布林,又称卢布林政府。1945年1月,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称临时政府,并迁往已经解放的首都华沙。美国拒不承认卢布林政府,继续支持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并千方百计使其合法化。经过谈判,1945年6月,有关各方达成协议,成立了以华沙临时政府为基础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

第二,苏伊争端起源于撤军问题。大战期间,伊朗宣布中立,但德国人却在伊朗国土活动。美、英、苏为“防止伊朗倒向德国”,派兵进驻伊朗,根据盟国的协议,应在1946年3月2日前撤走。美英军队按时撤军,而苏联借口保护巴库油田,不仅拒不撤军,并在占领区内成立政府。在美国支持下,伊朗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控告苏联“干涉伊朗内政”、“阻止镇压叛乱”。使苏伊争端成为联合国成立后首次大会审议的第一个问题。美英立即支持伊朗。苏联代表则予以反驳。美苏关系再度紧张。后来苏伊达成协议。5月6日苏军全部撤走,这次历时半年的国际危机得以解决。随后,美国势力接踵而至。

第三,苏土纠纷使美苏再次对立。苏联与土耳其有关黑海海峡通行和边界领土归属的争端由来已久。1945年6月,苏联向土耳其提出归还卡尔斯和阿尔达汉两地区并要求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海陆军基地、修改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国际公约。土耳其立即向美国求援并表示将为其领土与主权而战斗。1946年2月,美国派遣战舰“密苏里号”访问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耀武于黑海海峡。接着向土耳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和军事援助。

第四,美国单独占领日本。(1)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于美国,使日本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因此,在日本投降前,美国就决定利用其在太平洋战区的军事优势,单独占领日本,以便战后推行美国的对日政策。(2)状况:
①盟军总司令部全部由美国人组成。②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总部设在华盛顿,是对日管制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日本于完成履行投降条件之义务时应遵守之政策、原则及标准”。但是,远东委员会的政策决议必须由美国政府拟具指令转发设在东京的盟军总司令部,由盟军总司令部负责实施。所以,美国政府控制着最后决定权。

 
【“山姆大叔”欲霸世界】
本目讲了二个问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第一,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原因:(1)本土远离战场;(2)战争的刺激。第二,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二战前,美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二战结束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全世界总额的三分之二,工业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一半以上,出口贸易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美国已完全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军事方面,战前美国仅居世界第十六位,其军事力量相对弱小,影响力有限。战后则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945年军队人数达到1212万人,它的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军力量强大。它还在56个国家驻有军队(欧洲69个师,亚太地区26个师),拥有海外484个军事基地。它还是1949年以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因此,美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2.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国际组织。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确立:1944年7月1日-22日,来自美、苏、中、法等44国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大旅社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经过协商讨论,最后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以上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2)主要内容:①以黄金和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②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③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3)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掌握在美国手中,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

第二.建立和控制联合国。(1)筹划和成立: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这个名称来源于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特别积极,早在罗斯福总统任内,美国就已开始着手谋划掌握战后世界支配权的活动。这体现在政治上,筹划建立能够为自己操纵控制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3月5日,美、苏、英、中四国发出了《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邀请书》,4月25日,联合国家组织会议在旧金山市歌剧院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加上28日补签的波兰,共51个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2)概况: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3)战后初期,被美国操纵和控制。

第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签订:1947年12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国在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起生效。(2)内容:按照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3)影响: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②反映了美国通过自由竞争,凭借经济实力占据世界市场的意图。③协定中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两极对峙】
这一目讲了五个问题:
1.苏联成为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第一,军事力量空前壮大;(1)武装力量达到1100多万,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2)驻军东欧、南欧、中国东北、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第二,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第三,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雅尔塔体系的实质:第一,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第二,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原因是社会制度、外交政策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3.美国的冷战政策。

第一,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作了舆论准备。

第二,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2月21日,英国驻美大使馆通知美国:由于经济危机,英国没有力量提供希腊、土耳其所需要的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表明,英国不得不让出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战略要地,它暗示应由美国来承担这一责任。美国政府意识到,期待已久的全球扩张主义的时机来临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终于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2)影响:美苏盟友关系公开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3)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4.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第一,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第二,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提出: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2)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3)作用:①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与,这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②使美国避免了经济衰退的危机。第三,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以美国为首。

5.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一,苏联的反击措施。(1)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2)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宗旨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标志着战后欧洲不仅在政治上分裂,而且在经济上也被划成两部分,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3)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第二,巨大影响:(1)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引发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造成国际政局紧张;同时由于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推动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3)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美国为独霸全球采取的措施。
   2、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冷战出现的背景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东西方国家刚刚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
提示:

(1)从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角度思考。美国要保护自由制度、遏制共产主义,苏联一直是号召在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美苏两国都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是二战后期,美苏两国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继续。美国要争夺世界领导权,苏联要实施安全地带的战略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不能和平相处的主要原因是美苏两国既划分势力范围,又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争夺对东欧的控制权)引起的。
(3)彼此缺乏了解和信任,过高估计了对方的实力和敌意,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做出了过分的反应。

【想一想】
二战后期,美国通过什么办法来控制和操纵一些国际经济、政治组织?
提示:(1)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美元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手中;(2)控制联合国中大多数成员国,操纵联合国。(3)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世界市场。

【学习探究】
两极对峙的局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有何影响?
提示:(此题答案开放,可回答“有利”,或“不利”,也可回答利弊兼有等观点。但要言之有理。) 
不利的方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军备竞赛、局部战争,到处插手,使世界政局动荡,形势紧张,长期不得安宁。
 有利的方面:
 (1)由于彼此势均力敌,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意发展经济。注意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3)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在美苏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并得到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各抒己见】
美国史学界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冷战的产生,美国也应承担责任,美国在战后以优势力量为后盾,推行了“自觉的扩张主义,这种扩张主义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提示:(此题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例如: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美国要使东欧变成“自由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插足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关心和扩展它的经济利益,而苏联要担心和保障它的安全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包括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美苏的一个共识是,在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必须避免双方直接交战。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就不可避免了。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而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则是冷战的直接起因。

【自我测评】
谈谈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答:略。(参见教材相应内容)
【材料阅读与思考】
(1)杜鲁门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是指什么?他的这番讲话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提示:杜鲁门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的对抗。
(2)马歇尔演讲中所说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从他的演讲分析,其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合理经济的再生”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
目的:①稳定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②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讲有何异同?
提示:同:遏止苏联的影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异:杜鲁门是公开宣称要干涉它国内政,马歇尔是采取较隐蔽的方式控制它国。


【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
第一,“美国霸权论”。吴于廑、齐世荣等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美国的霸权计划,从而导致了美国对苏“冷战”遏制的产生。(《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8—50页)竺培芬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二战后期两国在波兰问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延伸。战后美国实力雄厚,处处盛气凌人,成为冷战的发起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冷战起源浅析》,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张宏毅、董宝才指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也谈二战后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载《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

第二,“美苏共振论”。沈志恩指出,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双方在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问题上共振互动,“又经双方最高领导人升华”所致。(《冷战起源论》,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叶江从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入手,详细地探讨了苏美在冷战中的责任。他认为,在斯大林世界体系观的指导下,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注重主动出击,扩展势力范围,但由于实力所限,其主动出击行动是有限度的: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在二战后利用苏联的实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订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而爆发。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自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斯大林的战后世界体系观与冷战起源的关系》,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第三,“英国主动论”。刘建飞认为,就西方国家来说,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是,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配合、推动和促进,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因为毕竟冷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在整个冷战形成过程中,英国工党政府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美国的政治导师,鼓动美国走上冷战道路;二是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三是在冷战开始后做冷战的急先锋。(《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对苏政策看冷战的起源》,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年第1期)程佩璇、崔剑在分析战后初期英国与苏联之间矛盾和分歧的基础上,认为英国不仅是实行对苏遏制政策的急先锋,而且是西方遏制苏联的促成者;指出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强硬外交以及西方集团遏制苏联,英国均起了重要作用,对此不应低估。(《试论英国与“冷战”的起源》,载《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黄亚红指出,英国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1946年夏季的土耳其事件就是英国这一政策的体现。英国由于自身力量不足,为抵抗苏联的努力扩张,确保英帝国的利益和国家安全不受苏联的威胁,必须争取美国的全面合作,于是“拉拢美国结成亲密的联盟”。美国只是由于自身的需要于1947年  “加入冷战”,并由于实力雄厚而“取得了反苏阵营的领导权”,(《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1944~1946)》,载《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第四,“雅尔塔体系论”。王绳祖认为,“触发”冷战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企图限制苏联在中东欧的的影响,苏联则不同意按照美国的条件来安排德国和东欧。战时美国为了适应世界力量对比激变的现实,不得不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段对苏联作出若干让步,从而奠定了雅尔塔体制的基础,同时又为日后实现其称霸野心作好准备。因此,雅尔塔体制既是美苏合作的基础,又孕育着美苏冲突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苏冷战是雅尔塔体制的必然结果。(《国际关系史》第7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121页)高明振认为,冷战是由美苏对雅尔塔协定的不同解释引起的。(《冷战起源探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第五,“综合作用论”。白建才认为,冷战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中,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原子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论冷战的起源》,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苏格则从三个层次剖析了冷战的缘起,指出:“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对美苏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则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制’道路的重要因素”。(《美国与冷战的缘起》,载《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张小明同样从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冷战的起因,认为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美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得两国迎头相撞,冲突和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与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全面对抗的爆发和冷战的到来。因而,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识别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客观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发展及影响。第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从 70年代起,不断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第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人的欧洲” 】
这一目,主要写了以下四个问题。
1、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经济上: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并维持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时期。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第一,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西欧作为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大战并没有摧毁这些基础条件。第二,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方面解决了西欧国家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启动资金,使西欧国家工业的发展有足够的资金来添置新的设备和购买原料,并使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的贸易稳步发展。同时有利于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到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第三,50年代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适当改善人展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国家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投资等政策,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当然,还有诸如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指导等因素。政治上:随着西欧各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他们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

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战后的西欧力量削弱,国防地位下降。尽管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恢复并持续发展,但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不得不与美国结盟,借以抗衡苏联。为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西欧的联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50年代中期,欧洲联合迈出了新的一步,六国决定将欧洲联合事业进一步扩大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1957年3月,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该条约生效。1965年1月,西欧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这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

欧共体的建立,扩大了地域和人口数量,给它带来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的扩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欧共体政治联合的加强。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法国总统戴高乐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即努力使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来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为增加欧共体的影响,西欧国家决心加强合作。1973年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一点在当时发生的石油危机等问题上表现出来。1974年12月,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这是加强共同体一体化的一个进展。进入80年代后,共同体的政治联合有了进一步加强。1983年6月,共同体首脑会议通过《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言》,表示将加强外交政策合作,在外交政策上力争用一个声音说话,并要继续为建立一个“欧洲联盟”而努力。另外,欧洲的共同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如建立了法德联合部队等。

4、欧共体的影响。一是欧洲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又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对于推动两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欧共体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它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维持了西欧内部的长期稳定,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在维护欧洲的和平与促进欧洲国家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更多的欧洲国家产生了吸引力。三是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主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同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立场,因此,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积极作用。在苏联出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和美国轰炸利比亚,国际社会制裁有南非等问题上,欧共体都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对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无疑是有力的支持。

【迅速兴起的日本】
这一目,主要写了三个问题。
1、条件:经济的快速发展。战后日本经济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工农业生产极度萎缩,物价暴涨,大批人员失业;美国不顾苏联等国的强烈反对,对日本进行独占,取得在日本的支配地位。同时也在日本推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后来由于冷战的加剧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转向扶持日本,1951年结束对日占领。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状况和国际环境,把恢复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在经济上争取最大限度的美援,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低调姿态,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础,依赖美国的保护。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战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1)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3)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人才;(6)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2、表现: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发展。自战后至70年代初,日本一直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事务中几乎没有发言权。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从70年代起,日本开始谋取政治大国的地位。首先,在对外政策的核心日美关系中,要求增强自主性,谋求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田中角荣首相改变了一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外交政策,首次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除同美国继续保持良好关系外,还主张同世界上其他战略力量及中、苏等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国家交往,逐步承担与经济大国相应的国际责任。1978年,太平正芳首相提出了"环太平洋连带构想"和"综合安全保障战略"。1981年铃木首相访美,首次宣布日美关系是同盟关系,两国将分担适当责任。1983年中曾根康弘首相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还提出"美欧日三极合作"的构想,即日本与美、欧共同主宰世界的构想。其次,谋求扩大在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争取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的权利。50年代日本加入联合国,取得了在国际社会中平等参政的资格。70年代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出席者,并谋求成为联合国的第六个常任理事国。再次,在国家安全保障方面,日本为承担更多的防卫责任,逐步有限度地加强防卫力量。1975年后,日本政府开始增强以"防卫"为名的军事力量,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以分担美国在远东的军事负担,并表示要"分担对世界的安全责任",实际上要使日本从战后的"专守防卫"转变成美国全球战略中的积极伙伴。第四,改变了过去只与美国发展经济贸易伙伴关系的作法,转而立足亚太地区,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注重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日本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活动,谋求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基础,获得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对亚太地区事务的参与还不只是在经济方面,而且已扩大到政治、安全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谋求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进而成为世界大国。

3、结果: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过程是渐进的,但目标明确,部署全面。到80年代末,日本已为其实现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迈进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面发展。

 
【东方巨龙的腾飞】
此目,主要写了二个问题。
1、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国。从1840年起,中国一直是一个受到列强欺辱的半殖民地弱国,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什么的地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实力。建国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迅速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入朝作战,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此后,工农业生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平核讹诈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20多年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三是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四是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78年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此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80年代后,国家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五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表现在:一是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由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特别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二是中国是第三世界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正确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努力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切实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工具。三是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大了,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也比过去增强了。谁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该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四个问题。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朗,两大集团对峙加剧。美苏的争霸活动对第三世界各国的独立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机遇。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美国家为维护自己的主权,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的地位,采取不与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策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3)影响:7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其一,它的队伍和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国际讲坛。其二,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其三,斗争的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主要任务,特别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从第三次首脑会议起,每次会议都发表"经济宣言",提出在经济方面的斗争目标、纲领和策略。1973年第四次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3、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联合国在建立之初,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操纵,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随着越来越多的第在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已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的场所,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反殖、反霸斗争的论坛。随着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地位的提高,它们已提出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一种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集团",到90年代其成员国 增加到13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1974年联合国会议第一次专门讨论了改革国际经济关系的问题。同年在第29届联大上又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正式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开创了国际经济领域的斗争新局面。

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从此,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又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欧同体的产生,对两极格局有什么影响?
提示:欧共体的产生与发展,大大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演变,对于推动两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习探究】
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能够迅速勃兴,成为经济大国,你想探究其中的原因吗?
提示:(参见本课第二目第一个问题"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谈一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请你谈谈,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提示:(此题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1)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的政局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充分汲取古代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德治国的思想。(3)中国地域辽阔,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相对丰富的国内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4)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有漫长的陆界线,多陆上邻国,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文化交流。(5)可把握知识经济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新科学技术的成果,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6)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提高和加强在亚太组织和世贸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质疑】
发展中国家如何争取发展的条件?有人说"弱国无外交",你同意吗?
提示:(1)条件:①依据本国国情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科技产业。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口。③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本国产品,减少进口。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新科学技术的发展。⑤采取措施,稳定国内政局和社会秩序,健全民主与法制。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⑦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是否同意"弱国无外交":(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不同意:①"弱国"应把握住本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例如,中国是个大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并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交往。②"弱国"应通过不同方式联合起来,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960年西亚国家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入,同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3年石油提价,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并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改变了联合国受大国操纵和控制的局面,不结盟运动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国际讲坛,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有力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同意:①大国一贯无视弱小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利益,把大国的意志强加给"弱国",如20世纪50至70年代发动对朝鲜、越南、捷克、阿富汗等国家的侵略和干涉。②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一度操纵和控制联合国,并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如轰炸南联盟等。

【自我测评】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它力量中心的挑战。"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及其作用,并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

提示:(1)"相对稳定性"及其作用:①美苏两国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民族矛盾。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并存,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并用于自身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③亚、非、拉美国家利用美苏争霸的形势,设法从西方及东方获取最大的援助。由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崛起。④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提倡和平、民主。联合国安理会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2)"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①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足轻重。③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崛起,也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④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⑤美苏对峙、称霸,双方力量相对削弱。

【材料阅读与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六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提示:西欧六国力量的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但西欧国家仍无力单独与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抗衡,必须联合。
(2)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怎样?
提示:①变化: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战后美国独霸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影响:日本和西欧要求摆脱美国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严重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对不结盟运动的历史研究】

1、关于不结盟运动的历史作用
辜建中认为,不结盟运动是一个“非集团性组织”,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重要国际因素,是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国际力量,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上伸张正义,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不结盟运动“使第三世界以鲜明有力的形象出现于国际斗争的舞台,再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了”,它“使国际社会进入了改变世界历史的时期”。

2、关于铁托的不结盟思想
朱志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主张积极和平共处原则法典化,主张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实现积极的和平共处;积极和平共处并不排除人民解放斗争;主张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张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3、关于尼赫鲁的不结盟思想
胡少华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不结盟就是不参与任何国家间军事同盟,不结盟国家本身也不应组成一个集团,但并不排除不结盟国家采取联合行动;不结盟是一种要与一切国家,无论是结盟还是不结盟,保持友好关系的政策。


三、走向多极化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必然与偶然、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当今政治格局的影响。
通过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以及学过的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运用比较法说明导致中国和苏联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学生运用讨论的方法,深刻理解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一个社会制度的巩固主要是靠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强调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材内容分析
 
•战后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苏联是一个决定性因素。46年后,两极格局彻底崩溃,苏联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其表现有: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多极化世界形成过程加快。苏联剧变促使全球性战争危险进一步减退,又带来国际局势的新动荡”。(刘文涛 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第266-267页)

•教材叙述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面临的种种矛盾以及普京解决矛盾的措施,接着介绍了成为鼎足之势的西方国家美国、欧盟、日本的发展状况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团结的力量对抗西方国家的压力(特别是中国发挥的作用),从几个方面的史实展示了两极格局的瓦解,以及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曲折发展的状况。
 
【别了,“雅尔塔”】

这一目讲了三个问题:

1、戈尔巴乔夫改革。第一,改革的背景。国内政治生活僵化,社会矛盾丛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体制,主导方面是恢复传统的斯大林时期的体制,朝着进一步僵化和集权化方向发展,其重要特征就是个人集权、缺乏民主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崇拜。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1966-1970年,社会总产值与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4%和7.8%,1982年分别下降为3.3%和2.6%。同时,苏联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军备竞赛也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需要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第二,改革的特点:“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第三,改革失败的后果: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影响下,东欧剧变、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东欧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八一九”事件。第一,事件的起因: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了民族矛盾激化和民族分离运动加剧;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第二,事件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了挽救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所作的一次失败的努力。第三,事件的影响: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加剧了苏联的社会、经济、政治、民族危机,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内掀起了反共浪潮。

3、苏联解体。第一,解体的标志: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第二,解体的影响:导致了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世界从此告别了雅尔塔体系。第三,解体的原因:(1)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这些弊端和错误主要有:经济方面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方面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同时从根本上忽视民族差异,推行民族沙文主义。外交上,推行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2)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大搞“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鼓励揭露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黑暗面”,全盘否定几十年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其关键是篡改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削弱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与地位。(3)外部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这一目讲了三个问题:

1、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俄罗斯没有找到一种既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又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模式,而是全盘照搬西方模式,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第一: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存在着分裂的危险,民族冲突的车臣地区,战火不断;二是生产大幅度下降、商品奇缺、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严重。第二:(1)政府的措施和结果。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开始推行“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的经济改革,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以便打碎既有的社会结构,建立西方式民主政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这些措施不仅未能奏效,反而使经济进一步恶化。(2)基本上完成了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变,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的原则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但是,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之争,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3)为了达到改革的经济、政治目标,俄罗斯实行了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力图消除与西方的对抗,得到更多的西方援助。叶利钦还无条件地接受了西方国家对俄援助的三项原则,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缩减军事力量。但西方国家承诺的援助没有完全兑现。1992-1995年,西方国家先后提出675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实际兑现200亿美元,这对于一团糟的俄罗斯经济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俄罗斯发出“唯有自救”的呼声。

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第一,目的是确保大国地位。第二,内容:(1)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为牵制美国,加强与欧盟的关系,1994年6月,双方签署了“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1997年11月30日正式生效。1998年3月26日,德、法、俄三国首脑在莫斯科首次会晤,使德俄、法俄“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欧俄互相借重,加大了与美国争夺欧洲主导权的力度,发挥在欧洲事务中的大国作用。同时,俄国反对北约东扩,在车臣问题上,不顾西方国家的反对,采取强硬措施。(2)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尽力谋求在独联体内的主导地位,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促进经济一体化,推进军事合作,力图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影响,以遏制西方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和扩展。(3)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在政治上,俄国加强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合作与联系,确保俄国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调整与日本的关系,利用日本牵制美国和中国;加强与印度等国的传统关系。

3、普京的举措。第一,有利条件:是军事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与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第二,内容:大幅度改组政府,果断应对车臣问题,强化中央权力。第三,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政局,使俄罗斯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


【鼎足之势话西方】

这一目讲了一个主题,即西方国家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局面的状况。

1、美国再度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一,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也是实现本国政策目标的能力和手段。1992年11月3日,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政府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使美国进入了信息社会。第二,对外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克林顿政府完全继承了布什政府为美国所确立的企图充当世界“领袖”的战略目标,重新调整美国与世界其他四大力量的战略关系,明确提出美国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即确保美国的经济安全,改编和更新武装力量以应付冷战后新的威胁,推行西方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1994年7月,又在三大支柱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挥美国在全球的领导作用为核心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发挥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在全球推进民主化和西方价值观念,扩展由民主国家组织的自由世界大家庭。第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1)1998年底,美英未经安理会批准,突然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航空兵和导弹打击。(2)美国通过改造和重新塑造北约,使其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号,撇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开始对南联盟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2、欧洲一体化。第一,过程:(1)欧洲联盟成立。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达成协议,并于次年2月7日由各成员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署。条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得到成员国批准并生效,欧盟成立。(2)欧元正式启用。实际上欧元在1999年1月1日已经问世,不过仅是金融和外汇市场上的帐面货币,欧元区成员国仍然在使用自己国家的货币。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开始正式流通,成为欧盟15个成员国中12国的法定货币。二个月后,这12国的货币彻底退出流通。第二,影响: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日本在外交方面以由过去主要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经济影响,转向主要扩大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第一,开展联合国外交。1991年10月,当选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在第46届联合国大会上,日本正式表示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并在此后将这一目标作为日本外交的重要课题。第二,注重日美关系。1996年4月17日,《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签署,表明战略同盟关系仍然是两国关系的核心。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正式公布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改方案,标志着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在冷战后的新形势下继续得到保持和强化。第三,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1993年1月,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曼谷发表了题为《亚太新时代与日本和东盟的合作》的演说,强调要以“亚洲中的日本”的立场,与东盟国家“共同思考,共同行动”。第四,企图成为军事大国。(1)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简称“PKO法案”。到2000年底,日本已分别向柬埔寨、莫桑比克、中东的戈兰高地共23次派出2080人次的自卫队官兵执行任务。(2)2002年,日本的军费开支达到49395亿日元,仅次于美国。日本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术发展迅速,陆海空军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自动化、信息化。(3)亚洲各国的担忧和疑虑。日本作为一个对侵略战争历史没有深刻认识的国家,如果重新走上军事扩张的道路,必将对亚洲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风云际会看东方】

这一目讲了三个问题:

1、第三世界的斗争。第一,召开国际会议。(1)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2)七十七国集团商会第六届大会。第二,中国在人权问题斗争上的胜利。第三,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正在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2、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第二,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第三,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做出贡献。

3、“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1、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2、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两种趋势。由于战后40多年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两极格局瓦解后,民族矛盾的激化,地区冲突的加剧和霸权主义的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但是,这些冲突和动荡属于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

(3)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和国家联盟为了填补两极格局瓦解后遗留下的格局空间,争取构筑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纷纷制定和实施新的国际战略,并为此展开竞争和角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历史进程。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

【学习置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对此谈谈你的感想?

提示:(此题是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1)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分裂的威胁、民族冲突、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之争是俄罗斯经济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2)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是完全照搬,更不能全盘西化。从俄罗斯的历史经验教训上,可以说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普京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举措,俄罗斯已走出低谷。

【议一议】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 
(2)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各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缓和。。

(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材料阅读与思考】

以下内容是目前史学界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不同解释,你同意哪种观点?能谈谈理由吗?

提示:学生在回答时,应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占有大量史料,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1982年11月到1985年3月,先后三位苏联最高领导人病亡,人们都还记得,1985年3月初,即在契尔年科逝世前几天,苏联电视台两次播出气息奄奄、行将就木的契尔年科在别人搀扶下踉踉跄跄来到电视摄像机前面的情景。这不仅使苏联人感到厌恶,并且似乎在向全世界告示: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到了“极度萧条衰退时期”。由此,苏联人民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苏联不能再有一个契尔年科那样的人上台执政了,他们需要一位年富力强的领导人;二是使人更懂得,苏联多么需要改革,而且是根本性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就在这种背景下,于1985年3月11日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联第八位也是最后一位最高领导人的。他的上台,当时是众望所归。国家正处于危机前状态的严峻形势,使戈尔巴乔夫深切地感到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说:“改革不是个别人或一批人心血来潮的结果。”“改革是迫切的需要,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深刻进程中产生的。”“而拖延改革就会在最近时期造成国内局势的加剧,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局势包藏着发生严重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威胁。”“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利耽误,哪怕是耽误一天”。他把改革看做是自己的毕生事业,视为时代和苏联现实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力图通过改革重建苏联,振兴苏联。

但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了,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苏联的解体,苏联的“亡”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何评价、对他的改革与苏联发生剧变的关系等问题,至今存在不同的看法,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

戈尔巴乔夫虽然执政时间不长,总共才六年,但这是大变革的六年,是充满着矛盾、斗争与有着很多历史事件的六年。要正确认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以及它与苏联剧变的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对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思想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分析,并弄清提出这些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是公开性与民主化问题。戈尔巴乔夫早在1984年就曾详细论述公开性问题,认为“公开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准则”。他一再强调,扩大公开性,就是要把国家和社会中发生的一切告诉人民,使党与苏维埃的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和注视之下”。他还认为,公开性是个政治问题,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大力提倡公开性与民主化,其目的是为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改革的政治积极性。应该说,这在当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改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产生了某种“轰动效应”。从原则上讲,提倡公开性与民主化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戈尔巴乔夫在公开性与民主化实施过程中,很快就走向盲目相信群众的自发性与片面夸大民主的极端,整个社会陷入“政治热”,导致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亦为各种反对派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社会日益处于失控状态。

其次,关于“新思维”的问题。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提出“新思维”的目的是十分清楚的:一是尽可能消除与外部世界的对抗因素,结束与西方的冷战,减轻苏联沉重的军费负担;二是积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消除以往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对自身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三是确立与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共处关系,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对抗通过和平竞赛与和平竞争的方式进行;四是为国内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不可否认,“新思维”对苏联所处时代的重新认识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改变了通过革命和暴力手段战胜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放弃了把苏联模式和苏联发展道路绝对化的观点,承认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样性,否定了两个世界,即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完全对立的观点。当然,“新思维”并不是一种完善的理论,存在不少相互矛盾与含糊不清的东西。例如,作为新思维核心的“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虽有其合理的成分,作为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主动的宣传口号,动员进步人类与可能导致核战争的威胁进行斗争,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但它并不能成为推行外交政策的准则,因为它模糊了核威胁的根源;在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将抽象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凌驾于阶级利益之上,混淆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别;在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当今世界,在实力外交与强权政治的条件下,抽象地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以此观点进行实际外交的操作,也是不切实际的。

另外,关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问题。有些人认为,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主要与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有关,这个说法是值得推敲的。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但这次代表会议的决议并未采用这一概念,说明它尚未被全党接受。1989年11月26日,戈尔巴乔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系统地论述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1990年2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向二十八大提出的苏共纲领草案使用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题目。这是该概念首次进入党的正式文件。这个概念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人道主义与自由,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公有化的和高效率的经济;社会公正;真正的人民政权;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主张和平与合作。

从上述分析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到1990年才正式形成,苏联才刚刚付诸实践,而东欧国家1989年就先后发生了剧变。当时人们并不十分清楚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含义。

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相关,戈尔巴乔夫一再强调,要把人的问题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一切事情都必须从人出发,还提出“全面落实人权,提高苏联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戈尔巴乔夫之所以把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与解决人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是因为传统体制的一个要害问题是践踏了人,不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尊严,把人视为集权管理体制上的一个螺丝钉,从而使广大劳动者疏远政权、公有制与管理,使人的精神与肉体处于麻木的半睡眠状态,导致思想的单一化和停滞不前,社会缺乏活力,从而产生异化,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效益低下,浪费严重,最终结果是使社会主义濒临危机,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苏联“亡”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这有其十分复杂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严重失误。
 
首先,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同时,没有及时调整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而是实行加速战略。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未从农业开始,农业改革滞后,是戈尔巴乔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失误使得改革难以奏效。
 
第四,戈尔巴乔夫把政治领域中实行的妥协策略运用到经济体制改革中来,是导致经济改革踏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2.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严重错误,逐步失去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不能忽视阻碍机制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影响。
 
阻碍机制是指过去长时期内在理论、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组织等各个方面形成的一种阻碍社会前进的机制。不少学者认为:“阻碍机制是僵化的经济形式、陈腐的政治组织体制、无效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杠杆的总和,它阻碍着已成熟的矛盾的解决,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体现,束缚着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并使其进步的速度放慢。”他们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官僚主义是阻碍机制的主要社会力量。”
 
我们对戈尔巴乔夫六年改革进行评价时,应该清理以下问题:
 
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特别是后期改革迷失方向,是苏联发生剧变现实的和直接的原因。
 
第二,更应看到,苏联的剧变有其十分深刻的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如仅仅停留在戈尔巴乔夫改革错误这一直接原因去分析苏联剧变,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认识”,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总有它的基础和导因,这种基础因素是决定性的,是历史发展中带有必然性性质的东西,由于它们的存在,导致事物在一段时期内的结束”。
 
第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了,但不能因此对其在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在对苏联社会主义重新思考基础上提出的新看法,采取简单的完全否定的态度。
 
第四,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本人的研究,由于十分复杂,不少问题不能说已弄得十分清楚了,因此,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十分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看来,不同意见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这对深化研究是十分有益的。但有一点是必须指出的:应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不能把戈尔巴乔夫六年的改革说成是个“闹剧”,不能用各种讥讽的语言代替科学的研究,更不能用某些人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制造的谎言作为根据,极不慎重地对戈尔巴乔夫做出政治结论。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六年,在苏联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时期,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1年3月2日向戈尔巴乔夫祝贺70寿辰的信中说的:“应该把戈尔巴乔夫的名字与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研究这一时期的苏联及其改革,有利于研究的深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