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王小燕:政治史材料题过
何琼:让学生通过案例了
许华琼:中美历史课程标
王小琼:初二学生历史学
杨华琼:西安历史教学年
最新热门    
 
王小琼:形成历史概念——北方民族大融合

时间:2009-10-18 17:03:25  来源:王小琼
 

如何形成历史概念

                       ——北方民族大融合

 

授课人: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团结中学/王小琼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一、学情分析

 

课前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问题

    回答情况

 

    正确回答

    错误回答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以

前,我国各民族

之间有哪些交

往方式

战争、少数民族内迁、和亲、联姻、贸易往来、派使臣访问(如张骞通西域)。

共12人

玄奘前往天竺等。

共8人

请举出一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民族冲突的典型事件,并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看法:匈奴进犯,造成民族不团结,打败匈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及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应该用武力,应和谈

解决,民族之间要友好相处,战争会加深民族之间的仇恨;双方了解不够而导致战争。

共14人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五代十国时民族之间发生冲突。看法:以少胜多的战争;这样的事件没有意义。

共5人。一人未作回答

    请举出一

个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以前,

我国民族融合

的典型事件,并

谈谈你对这一

 

事件的看法

    昭君出塞,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统一全国,征服百越、南越,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共

12人

西晋时的少数民族内迁、诸葛亮七擒孟获、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

共7人。一人未作回答

你对鲜卑族有哪些了解

 

 

是一个少数民族,游牧为生,建立了北魏,这个民族现在已经没有了。

共12人

    3人回答没有了解;2人回答“食品、服装”;3人回答这个民族成为北魏”

    你知道北魏孝文帝这位

皇帝吗?如果知道,请举出一

两件有关他的事迹

13人知道。事迹:统一黄河流域;迁都;改革;实行均田制;不信巫,端正社会风俗

不知道。

共7人

 

通过预习本课,你对哪些

问题还不太明白?你想对哪

些问题作深入了解

 

不明白: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改为汉姓?迁都洛阳的原因?两个民族为什么要融合?难道鲜卑族男女老少都要立即学习汉语吗?为什么孝文帝统治要汉化?民族融合的含义

想深入了解的:迁都、改变姓氏、民族融合的含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北魏人的小吃。

共17人。3人未作回答

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是

怎样理解民族融合的

各民族的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两个或几个民族之间人民的关系很好,像一家人一样;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不同民族的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一起融洽地生活;民族融合就是使一些民族自然地形成一体;统一衣服、钱币、姓氏;民族融合是促进民族和谐的交往方式,可以推动丽个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指各个少数民族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

 

  注:统计的结果均来自学生答案比较集中的部分。据此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从课前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方式、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以及对鲜卑族、北魏孝文帝等问题,能做出正确回答的包括有所了解的有12~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0%~70%,还有30%~40%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或一无所知。

 

    从学生对“通过预习本课,你对哪些问题还不太明白?你想对哪些问题作深入了解”的回答来看,对于新知识,85%的学生尚有困惑及探究的兴趣点,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的原因和民族融合的含义等方面。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必将主动地

投人到课堂学习中。15%的学生未作回答,可能是对新知识不感兴趣或者不会进行有效预习,因而上课时可能会有被动表现。

 

从学生对“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民族融合的”的回答来看,学生对民族融合有一定的理解,但还停留在表象上,有些理解还比较片面,未能深入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并领悟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的兴奋点可能有: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改汉姓、学说汉话、品尝北魏时的小吃(乳饼)。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孝文帝为什么要推行汉化政策?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并领悟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1、2略)

   

 3.影响   

 

    教师:我们先从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生活习俗上的变化来看。

    出示图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服饰、北魏帝后礼佛图。

    提问: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典型服饰?这种服装的流行说明了什么现象?

   

预设答案:汉族。北方少数民族在服饰上逐渐汉化。

   

教师:与此同时,汉族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服饰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出示图片:裤褶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南北朝武士复员图。

 

 

教师:裤褶服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窄腿裤,传人汉族地区后,演变为肥腿裤。为了行动方便,人们在膝盖处扎上带子,类似于今天的喇叭裤,成为一种时髦的服饰。裤褶服的流行说明了什么现象?

 

预设答案:汉族在服饰上吸收少数民族的特点,民族融合加强。

 

教师:出示图片:胡床。

 

提问:这是什么坐具?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哪个民族发明的?为什么?它大量出现在中原地区,说明了什么现象?

 

预设答案:胡床。可以折叠。少数民族。因为它适合游牧生活。说明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人们也向少数民族学习,各民族在风俗习惯上逐渐融合。

 

    教师: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一种美味食物,今天,咱们班有几位同学和家长一起为我们仿制了该食物,下面,请大家一起品尝。

提问:味道如何?你吃出来它是用哪些原料制成的吗?

 

    预设答案:面粉和牛奶、羊奶、蜂蜜调合烤制而成。

教师:乳饼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乳饼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现象?

 

预设答案: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以食肉、喝牛羊奶为主,而北方汉族人喜欢面食,乳饼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饮食习惯上的互相影响。

 

    教师:上面这些例子是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在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的典型材料,接下来,咱们再从改革后北方人民生产技术上的变化来看。

    出示图片:采桑图。

提问:这是一个在西北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墓葬中的壁画,左边那位妇女正在干什么?右边那个男子在干什么?

 

 

 

预计回答:妇女在采桑,男子在狩猎。两种生产方式同时在少数民族的墓葬中出现,表明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

 

    教师:咱们再从语言文字上来看。

    出示文字材料:《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描绘北方草原风光的鲜卑族民歌,却以汉语的形式流传千古,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预设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标准语言),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敕勒歌》便被译为汉语,保存并流传了下来。

    教师:《敕勒歌》的流行表明,通过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和汉族在语言上也消除了“隔阂”。

    师生归纳:

                  服装

            生活  饮食

民族融合          用具

生产:采桑狩猎 

            文化:语言文字

   

教师: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了,所以,孝文帝这个人以及他所进行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答案:不赞同。因为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

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教师:鲜卑族是真的消失了吗?你认为鲜卑族哪儿去了呢?

 

    预设答案: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所以,孝文帝改革壮大了中华民族,丰富了中华文明。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民族融合有了哪些认识?

 

    预设答案: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在一起;互通婚姻、战争、民族迁徙、改革等方式能促进民族融合。

师生共同界定概念: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总结: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学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只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今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也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正如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里所唱,“56个民族,56朵花”,这首歌的歌名就是《爱我中华》。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以此来表达咱们对祖国的热爱吧。(同时出示Flash动画《爱我中华》)

 

 

【张汉林点评】

 

历史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历史概念教学?本课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历史概念教学方面,本课例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其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主动构建民族融合的概念。课前,教师围绕民族融合的内涵和外延,从民族交往的方式、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民族

融合的概念、鲜卑族、孝文帝改革等方面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缺失点和探究上的兴趣点,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的模糊点、缺失点和兴趣点,如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汉化政策、品尝北魏乳饼、民族融合的含义等等,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对民族融合的较为深人和正确的认识。

 

    其二,教师引导学生走过的是一条从具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界定历史概念需要抽象思维,而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在本课中,师生从孝文帝改革期间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如生活(服装、饮食、用具)、生产(采桑养蚕)、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提炼出民族融合的内涵——各民旅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和鲜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中.提炼出民族融合的意义—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

的历史现象。由此,学生得出认识: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构图如下:

 

具象                                       抽象

服装

用具    生活

饮食                民族融合的表现

采桑     生产      (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学习

共同发展、逐渐交融)

诗歌     文化                                        民族融合的概念

 

孝文帝改革

的积极作用       民族融合的评价

鲜卑族与中华     (中国古代史上的

民族的关系       一种进步现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