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郭湖海:对中国古代经济
罗巍:对转型期历史教学
刘向荣:对“启发式教学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陈康衡:对高中历史新课
李清:新课程背景下的“
李清博客:听历史课有感
马晓丽:对于新课程历史
苏月清:如何进行有效的
佚名:对中学历史课堂教
最新热门    
 
李清:对自己一节比赛课的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5:00  来源:李清
 

 

李清:对自己一节比赛课的反思

http://blog.cersp.com/userlog/9901/archives/2007/397466.shtml

 

liqing:近日对《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一课的思考和课件制作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353/archives/2007/391166.shtml

经过几天的忙碌,到昨天下午,一切尘埃落定。应该说,因为一个时间把握上的错误,一切前功尽弃。虽然觉得可惜,但作为一种经历来说,还是有价值的。


首先说说昨天的上课吧。昨天下午我大概12点左右到比赛的学校,首先去联系好的老师那边拿了一张上课学生的名单,同时了解了一些学生的情况,主要是哪些学生比较活跃一些,但由于学生已经开始午睡,所以没有先跟学生见面。然后我去调试了一下多媒体设备,一开始因为线头的松动,没有声音,不过不久就一切正常了。然后,我再用了20分钟左右熟悉了一下上课的内容和流程。到下午一点零五分,学生全部坐定,我一面打开预备好的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预备好的图片,还配了音乐;同时为了课上的讨论,我还给学生分了一下组,基本是六人一组,以中间两人为核心,前后四人围绕在这两人周围,同时提出,讨论结束后每组决定由哪位同学来回答问题,而且应该让每次回答的学生都不一样。但这样的分组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对学生的不了解,对于中间为核心的两位同学的情况不了解,一般他们的素质应该要高一点,应该是组长,但事实是否如此我并不清楚;其次是没有时间进行分工。

1点10分,铃音响起,正式开始上课。前面都是按照流程下去,到讲完“两弹”,到邓稼先的内容时,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1点25分左右,当时下意识的吓了一跳,怎么已经将近半小时了?——实际才用了十五分钟!我自己的学校原来都是一点准时上课,所以是1点45分下课,所以昨天我的第一反应也是45分下课。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能预料了,一个字:赶!该让学生朗读的内容也没有让学生读,连同预备的袁隆平的视频也看了一半,就匆匆往下走,到快结束了,我才又反应过来,于是不得不有放慢速度,但当时已经来不及了,新授内容已经基本结束了。幸亏在最后我还留了个思考题,本来就是预备不测的,时间多就讲,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后思考,而且这个思考题是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属于偏难一点,能消耗不少的时间,最后终于坚持到1点55分下课。

回来的路上就在想,人的第一反应看来有时候比较可怕,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难以觉察到其错误。但是第一反应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有时候做选择题是往往第一反应是正确的,多考虑了反而出问题,所以比较有意思,如何趋利避害?当然我也不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自己确实是准备不充分。小牛老师在之前的留言中还特意提到了时间掌控的问题,其实我们也注意了这个问题,在前天试上的时候,我还特意让一位同事替我记时,当时还往后拖了点时间才结束,但昨天实际的上课却由于不自信而人为地加快了进度。今天在与同事的交流中,他们也一致认为还是自己准备工作做得不好,比如可以把时间调成我们学校的上课时间等,这样就比较熟悉了,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在实际试上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对照比赛学校的时间,这部分结束时我们学校是几点,对方学校又是几点了,这样就心中有数了,而这些我们由于经验不足而没有准备到。今天给我们的教研员打电话,她首先就提出了时间分配问题,这我已经意识到了。另外她还提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归纳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否合适!我是把它放进去了,但她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可不亚于我们。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可能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我觉得我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多成就,的确跟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能集中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配合,我们在研制原子弹时就调用了近100万人协作。前苏联为什么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崛起,甚至后来能跟美国抗衡,制度也有因素。

 

 

下面我再总体谈谈自己这次上课的体会:

首先,我对“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分类有了亲身的体验。有很多理论知识很正确,而我们其实也知道,但就是在具体实践中难以做到,这就是“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两者之间的区别。由此我们平时可能说人家容易,因为你有理论性的知识,而且不错,但其实往往自己也难以做到,那么是否应该“口下留情”,或者在提建议时能给出具体的方法?别光提批评意见。另外,如何把“理论性知识”转化成“实践性知识”也应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一个人总会有自己识见不明的地方。从一开始的设计、备课和制作课件,到最后的定稿,我们总发现定稿与最初的设想已经面目全非了,这些变化大多数不是由自己反思得来的,而是来自同事的意见,如果自己设计自己反思,往往改动不会很大。人的识见总会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还具有隐蔽性,难以发现自己的缺陷所在,必须要在他人的意见中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几年我一直的在初三,已经三年不开课了,看来问题很大,因为这也意味着没人会给你提意见。

再次,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其实对于学生的讨论,我们是有估计的,在试上之后,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讨论流于形式,但现在一堂比赛课能没有学生讨论这种形式吗?于是提出课前先给学生分组,事实上还存在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还是表现出不习惯于讨论,但单个学生回答问题表现还可以。后来,我也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具有可讨论性吗?比如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可能让学生讨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学生应该都能说上一点,可以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但这可能还是我一相情愿的想法。

还有,比赛课到底应该为自己考虑多一点呢,还是继续为学生考虑多一点?大家都知道,平时上课,如果意识到自己速度慢了,后面会拼命赶完进度吗?一般不会,可能我会想办法稍微赶一点,然后在下节课再弥补这个缺陷。但在比赛课中我们还可以如此吗?如果像我一样,那明显还是为自己考虑,但这应该吗?有时候我想,就算最后没有练习,一堂课不完整,但我为学生考虑了,那又怎么样?当然缺陷也继续存在,但立足点已经不同了。

另,由以上我还想到了一个教学机智的问题。这是可以学来的吗?还是就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我昨天的表现在最后用了一点,但在事后想来,还远远不够,其实我还可以做得更多,但当时的我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但是下次我是否会做得更好呢?我自己的答案是“难说”,可能我只能寄希望于准备得更充分一点。那如何才能具备这种临场应变的智慧呢?

以上所思都是一些大的方面,如果具体到内容的反思,现在想来,还可以有更多,但先让我把手写的教学设计稿输入电脑后,整理一下后再谈谈反思和体会吧。

辜负了大家的厚望,也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一个人如果一相情愿的认为自己具有他实际并不具有的能力,可能是件最坏的事了。当然我不是对自己丧失信心,而是需要更好的认识自己。杜苇老师还希望我能带来些经验,现在看来是失败的教训了,不过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