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二
赵亚夫:社会课程中的历
林桂平:社会主义制度在
李宏刚:社会生活的变迁
邓卫忠:社会主义建设在
解题探疑社会主义初级阶
萧功秦从《走向共和》人
最新热门    
 
王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时间:2009-10-18 17:05:42  来源:王秦
 

 

             

广东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分三目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目讲“文革”期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第二目介绍了“文革”结束后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所做的努力和成就;第三目“基层民主选举”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

为突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内容旗帜鲜明地处理成“狂热中的动乱年代”、“冷静后的理性思考”、“法制化的民主社会”三个教学板块,用层次与对比突出教学目标。

 

二、学生分析

 

教材避免了与初中内容的重复,但学生对“文革”往往只留有“动乱”的整体印象。为了方便学生下一步对“文革”教训的探究,在本课的课件设计中应把音像、图片以及其它资料进行分类展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为探究思维铺好路。

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准备一些研究性题目,让学生自己行动去挖掘一些素材,诸如制作问卷、走出去访谈、请进来座谈等,历史事件直观化会更有利于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也充实了老师的课件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

理解

刘少奇冤案;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民主法制的发展是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注重收集与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的过程,诸如影视图片资料、口述史料、文献资料、旧票证等历史实物、网络资源和社会调查资料等,培养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完成学习、整合历史知识的过程,体验和学会多种学习方法。

可以充分利用历史科组的活动室、课室的空间,将收集到的历史图片作专题展览。使学生经历筛选史料的过程,撰写必要的文字说明的过程,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2.客观评价毛泽东与“文革”、毛泽东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避免产生偏颇或错误思想。

3.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三)教学方式

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以教师分析、引导为主,同时辅以师生交互讨论。

 

(四)教学用具

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课件、学生收集的资料(实物、文字、图片、音像)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浏览或下载与教材相关的图片、歌曲。

2.指导学生制定访谈和调查内容,鼓励他们开展访谈,挖掘、收集有价值的史料。

 

(二)导入新课

 

1.情景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高举毛主席语录的人群”图片。

 

2.教学导语

新中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真情、激情点燃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当人们在“5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伟大号召下,开始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冲刺准备时,中国的建设道路已经偏航了。从上到下严重的极“左”思潮,让中国离共产主义的目标越来越远。一场灾难——“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失误和挫折。由此导入新课。

 

(三)教学结构

1.狂热中的动乱年代

2.冷静后的理性思考

3.法制化的民主社会

 

(四)师生互动

(演示)演示内容包括“高举毛主席语录的人群”、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斗志昂扬的红卫兵、各种场合的批斗会、漫天的大字报、萧条的工厂、空旷的校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背景音乐《大海航行靠舵手》)

(提问)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简要概括“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的主要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文革”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兴起的红卫兵运动导致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二是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三是中共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设计意图:从社会秩序的“混乱”入手切入“民主法制”的话题,进而归纳总结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探究1)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探究2)请同学们讨论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整个社会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设计意图:对“文革”时期民主法制破坏的严重危害和历史教训的分析和认识,是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通过问题探究深化学生的理解,在教学环节上承上启下的作用。)

 

 

 

(提问):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①平反冤假错案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②改进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扩大基层政权和民主;③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④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具体的史实说明以上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以及“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探究3)如何理解“法制”到“法治”的区别。

   (演示)1978年和2003年我国法律条文数量、律师人数、法律纠纷数量的柱形图。教师指出:数据差异显示了我国正在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备,我国也将由现在的“法制”社会过渡到完全意义上的“法治”——“依法治国”社会。(播放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民告官”典型事例画面)

 

(探究4)基层民主选举的意义。

(演示)“海选”与罢免村官的图片。

(抽样提问)社会调查问卷(现任村长的产生方式、任职年限、村民印象)的结果。教师指出:基层干部从任命到选举的过程,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种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环节,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步。(设计意图:从设问的问题到探究的问题突出本教学板块在本节课的重点地位,以图片增强视觉效果和对身边基层干部的实况调查来加重对“依法治国”精神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程,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同时经济、科技、文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民主法制的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