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06年全国历史中考模拟试
06年全国中考历史综合训
06年全国中考历史综合训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科模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试
06年全国初三历史中考创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压轴
杜丽娴:奇葩争秀 各领
2006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历
最新热门    
 
《全国大动乱》一课教学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7:24  来源:陈亚东
 

《全国大动乱》一课教学反思

陈亚东

  

“成长=经验+反思”,但反思,不单是一个习惯、一个方向,还是一种能力,一种本质。它同样贯穿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之中。或许可以将反思归为两种层次:调控和沉思。两种层次的反思都是需要的。这里所言的反思,指后者,即沉思,就是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深刻反思。

  

反思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面,收获方面主要是:

(1)学情分析。该分析比较周详、透彻,同时学情分析的目标亦很明确——对教学难点的确定。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也就是说,教学难点是立足于学生的。进一步说,学情分析还是教师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个基本着眼点。这一点,坦率的讲,说起容易做起难,就本课,执教人自认挖掘到了一定深度。

  (2)课前作业的设计。在认真分析了教学的难点、重点之后,这份作业起到了一定的化解难点、突出重点的功能,同时这份作业是以情带理,先情后理,比较自然。在作业设计的具体操作上,又注重其可行性,工作细致。以上这些,均应加以肯定。

  (3)对教材的挖掘。本课知识点繁多,涉及人物多,背景异常复杂难解,怎样在这些看似混乱的内容中找出一条主线、一种教学的基本情感取向,进而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把这根主线和这种情感取向凸显出来,倍需思量。执教人提取了“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这根主线,以“悲”作为情感基调,这些分析,得到了不少老师从态度上的认可。但应该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在“不足方面”部分还有论述。

  (4)对教材的处理。所谓教材的处理,一是指对教材的裁剪增补。执教人本课的特色是突出了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从思想上刻画了这个历史人物,但对文革初期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中央文革小组、二月抗争成员,刘少奇冤案等等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基本一笔带过,大胆移到下节处理。这种做法值得继续发扬。所谓教材的处理,就本节来说,还体现在对标题的更改。而这种更改,是建立在教学的全面分析后制定的。这也是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的体现。

  (5)教学策略的制定。执教人为本课设计了7个教学策略,这里的教学策略,是指操作层面的具体思路,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些教学策略围绕的是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核心明确,手段、方法多样,保证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达成。

  (6)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教学设计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执教人对教材、学生的分析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生成过程。教学设计一旦完成,它也基本上就成为预设的。但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它又是一个生成的产物。这就是所谓教学过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这两者的辨证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教学设计在撰写时一要做到弹性化,重要地方尤其不宜写透写尽(实际上这点也是做不到的);一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加以再修正。执教人在设计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一环节时,显示出了开放性。

  (7)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本课课件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意图制作,在语言终止的地方,课件行使了渲染悲情的职能。第7页的课件在制作手段上采用了Microsoft PowerPoint2002的新功能,似一幕幕电影,闪过课堂,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当时有学生在下面低声说:我都要哭了。应该说,课件的效果是明显的。

  (8)实物的出示。本课课堂上给学生出示了文革期间的语录本、报纸、小本子。这些对于拉近学生与文革那段历史的距离起到了重要作用。

  (9)总体教学效果。从几个班的学生反映看,本课给他们以强烈的印象。有的学生对我说,学了本课,对文革有了太深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做过课前作业之后,有的学生就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当然,本课的不足也是很多的。下面还是就教学设计方面具体来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不足的总结,单凭我个人的能力是做不到的。课后,我虚心听取听课老师的意见,并征求了首都师大的杨朝晖老师、惟存教育站长柳栋老师、北京80中的李英杰老师、我校庆校长、祖书记的意见看法,再结合自己的反思,整理如下。

(1)对提升学习方法、方式重视不够。本课基本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有活动,但这些活动除课前作业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式有裨益外,其他的活动仍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探究味道不够,启发学生的心灵就难说价值几何。就本课来说,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尚缺火候。值得重视的是,探究性学习同目前执教人的教学实践是两种不同的范式,究竟是用新范式改造旧范式还是完全进入新范式的领域,是需要慎重抉择的。

(2)学情分析有误判的地方。本来以为,学生对于国家大事、国家的方向等理论问题是漠不关心的,很少能提起兴趣。但经深入了解,发现不是那么简单。一些学生的提问是有质量的,甚至有的学生对文革是抱以同情的。他们说:现在腐败如此严重,贫富分化加剧,应该再搞搞运动。此观点一出,马上激起其他同学的强烈反对,双方在课堂上争执起来。这说明,至少一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大事,还是关注的。学情分析的误判,很容易导致教学设计的偏向。

(3)教材挖掘仍显深度不够。本课教学设计,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取向上是立足一个“悲”字,但仅仅有“悲”就可以了么?“悲”的后面应该让学生得到的是什么?这是执教人没有想过的。学史应该明鉴,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启示。

(4)从教学重点的制定看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教学设计对教学重点基本没有分析,这是非常不到位的。所谓教学重点,是指体现历史基本线索、主要环节和直接服务于具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那么,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是重合的,都是“文革的发动原因;文革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个判断有没有道理呢?考察教学重点的确定原则有三:由教学目标确定重点;由具体内容在整体课时(单元)内容中的地位确定重点;由知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意义来确定是否可以作为教学重点。仔细推敲,发觉对整体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不够,“文革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否应放在下一节处理?“文革发动的原因”方面,又有太多的头绪本来属于前面的章节——文革是1957年后党连续犯左倾错误的一个环节,一个高峰。对于前面的史实呼应不够。由此进而对教学难点是什么也要打个问号。其实通过这一点的反思,就可以看出:执教人处理本课教学,是在一种“点”的思维上而不是一种“线”的思维上进行的。这从侧面反映出执教人平日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

(5)教学环节的过渡略显生硬。从导入到分析完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诸环节,过渡均略显生硬。在这些地方教学处理需要细化。

(6)复习巩固环节是一大败笔。本课已经渲染了一种“悲”情,但最后的复习巩固环节不是让学生在这点上抒发感想,戛然而止,退回到单纯的史实认知,这使本课的教学境界下了一个台阶。不如让学生多谈谈感想,这样看似没有复习,实际上就是在巩固教学成果。

(7)另一个致命伤:教学目标的撰写。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撰写提出了“三点式”方案: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种要求从现在看,有割裂教学目标整体性之嫌。不如说: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经过什么样的过程,获得什么知识,得到什么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或判定)。这样写,是一种整合的思路。本课采用了前一种方案,撰写非常费力,而且效果不佳。今后应多采取第二种撰写模式。

(8)“论从史出”做得仍显不够。本课采用了两段文献,但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史料,而是对历史的论述,即史论。从本课总体上看,学生了解文革的原貌基本上是处于较低层次的:走访和看实物。感性认识有些单薄,理性认知又过于浓缩,这个建筑物是不太稳固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中已经提到了,文革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打开它很不容易。

 

 

 

反思二 课堂教学录象反思

  如果说,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教师的思维能力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应变能力,诊断、矫正能力,执教人在这些实践方面的不足,相比教学设计方面,所显示出的问题要更突出。不过总体上看,本课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之一,执教人的教学基本功不过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不简洁干净。如:“这个、那个”等口语很多,重复叙述一句话等等。执教人有吞音的毛病,一些话说得稍微快些,就容易让人听不清楚。语速的快慢、语言的节奏把握不到位,该留白的地方没有留,该点透的地方欲言又止,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自信不够,思维有时不清晰。二是教态方面,前期有些紧张,整体上又过于松弛,小动作过多,某些时候让人看起来象是个新任教师。

  不足之二,对学生的点拨仍欠火候。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接话”的能力尚显不足。有时学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没有进行明确的反馈。如,问学生如何看待文革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有的学生说这“过”了,有的学生说根本就不该发动文革,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些学生表述的内容呢?教师没有明确回答,直接转入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这就中断了师生之间原有的交流路径,学生带着问题离开了课堂。

  不足之三,对教学时间的把握失控。此次录象课,没有完成完整的教学环节。从教学设计上,学生的作业展示应该只有5分钟的时间,但实际却迟至7分多钟,本来到两个学生念完了自己的作业时,刚好是5分多一点,这时立刻截止进入下一环节是明智的。但此时,教师又再次念了一个同学的作业,拖延了时间。这直接导致后来时间的紧张,本课线索图没有演示,本课的练习没有做,以上都是严重的失误。

  不足之四,语言方面有不经慎重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现象。如:有人说毛泽东是个孩子等等,这些都是应该加以避免的。

  当然,从总体上看,本课仍然实现了师生之间比较和谐、自然的交流,课堂教学气氛比较热烈,师生互动比教学设计上体现的还要好。如,有个别学生问当初人们对毛泽东是真的崇拜么?教师立刻接过话题,但先问全体学生怎么想,当出现一致的回应是假的时候。教师再抛出自己的回答。这样的处理是合理和比较巧妙的。教师力图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述,这点上效果比较明显。整堂课,学生单独发言有10人次,整体活动也比较充分;在出示文革实物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应该说明的是,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等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基本着眼点,这方面教师的意识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眼里是有学生的。

  小结:多些教学语言的锤炼,多些教学规范,多些教育机智,继续发扬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注重课堂呼应,营造和谐、民主、热烈的课堂氛围的优点。

 

 

 

反思三 争鸣

  所谓反思,并不是全盘的批判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并不是全盘的接受意见。有些地方,实践主体完全可以进行辩护。这样的反思可能更彻底一些。

  就本课而言,对以下两种意见笔者持保留态度。

  (1)本课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差、能力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实上,恐怕他们很难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这种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种意见,笔者认为学生基础差、能力低是事实,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还大有潜力可挖。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基本功不过硬,教学设计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问题只能从自身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只能提5桶水非要他提20桶水的话,这学生是要受伤的。这么说来,是不是对学生的要求应该降低呢?问题还需要再细致:5桶水,毕竟是有型的,也就是说,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这几个方面。不能说,学生能力低、知识基础差,就单纯的补这些方面,而一些深刻的理性思维就完全不触及了,这样做的话,只能使学生更不愿意学习,更难有成就感,也就更容易对课堂失去兴趣。

  (2)本课在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着墨很多,但其他知识要点均一笔带过,这样处理,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似乎还是应该讲清这些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态度是,这实际上等于全盘推翻了执教人的教学设计结构,详略因此而不突出。面面俱到,就现在的这些学生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反思四 存疑

  教学如同电影一样,是缺憾的艺术。应该说,尽善尽美的课是没有的,反思过度有可能造成行为的弱化。所以反思到了一定地步,适可而止,不能追究不完,无穷无尽。一些问题,如果实在暂时想不清楚,不妨搁置,等待今后在实践中有新的收获和体验后加以解决。就本课而言,实际上前面很多论述都不是封闭的,而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后又带出了不少的新问题。但整体上,有这么两个问题是执教人一时无法搞清楚的,留待今后加以解决。

  (1)本课的课前作业设计上有问题,既然重点、难点都是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那么让学生获得很多文革期间的感性认识是打开了他们另一扇认知途径之门,而课堂则是开启他们一道理性认识之门,这两个途径有冲突的地方。对于这种观点,尚需进一步讨论。

(2)本课重点就解决一个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其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应该放到下一节处理。如果按照这种观点,那么本课还可以省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而且,总体处理上也更游刃有余一些。本来这也是执教人分析教材之时倍感困惑的地方。那么,这种处理是不是更妥当呢?这种意见刚好同(2)是相反的。而且,对于教材的处理,更加大胆。这里,笔者不好下断语,只是觉得如果本课只讲一个问题,那应该说是一个新的课。

 

2004年6月26-27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