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蒋华志:论《马克思论太
曹志君:再论《马克思论
历史教材7:马克思主义
必修二:“马克思主义的
必修三:马克思主义的诞
赵文龙:马克思的身后哀
韩健平:为历史学辩护—
田家伟:“马克思主义的
马增书:人民版“马克思
刘永红:岳麓马克思主义
最新热门    
 
“马克思的足迹”起疑惑

时间:2009-10-18 17:52:46  来源:佚名
 

“马克思的足迹”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博物馆圆顶阅览室读书的时候,因常年在一个固定的座位上读书,并有用脚在地上磨擦的习惯,久而久之,竟然在地上磨出了一道足迹。这个故事,曾经感动了不少少不更事的小学生,也为不少中学老师在讲述与马克思有关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细节。“马克思的足迹”曾经教育了不少人,使他们感到了伟人的勤奋,当我在高中新课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中重提这段往事的时候,不想却引起了学生的质疑。

    
生甲:“老师,马克思在阅览室中研究时用脚摩擦地面,怎么有这样的阅读习惯?读书时用脚发出摩擦的声音难道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阅览室的环境多安静啊,图书管理人员就不制止他吗?”

    
生乙:“我也不相信,那个圆顶的阅览室怎么会始终有一个马克思专门用的固定的座位,他又不是图书馆里的人员,别人将他的座位占了怎么办? ”

    
生丙:“老师,就算是这些都是真的,我也不相信。你想想,在我们的教室,你在座位上读书多长时间也不可能在地上磨出一道足迹。”

    
三个学生的质疑完毕,教室里躁动起来,很显然那三位学生的思考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对故事的真实性发生了怀疑,教室里有些乱了。许多同学望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

    
学生提出质疑,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这是现在课堂中十分难得的现象。学生以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似乎又都不够完善,这也正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时机,我决定把这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于是我说,“看来已经有同学对老师讲述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这很好,说明大家会思考不盲从,更难能可贵的是三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至于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真相只能有一个,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能否寻找回历史的真相。提出怀疑的三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你认为他们的理由能够否定这个事件的真实吗?”

    
“马克思的脚不一定能摩擦出声音啊,所以也可能不会影响阅览室的安静?我认为这个事情还有可能是真的。当然读书习惯不好。”(同学笑了,有人插言,“也没有什么,你读书时高兴了不也有一些动作吗?”)一位同学说完,其他同学频频点头,我问刚才提出疑惑的同学,你同意吗?他也点头。看来这个疑惑基本上解决了。

    
那图书馆里马克思会有固定的座位吗?别人会占用马克思的座位吗?

   
“你到阅览室里会到一个固定的位子吗?不一定,但是有的人有可能,比如马克思。”

   
“为什么?”

   
“马克思是名人,说不定管理员认识他,就给他留一个位子。”

很显然,这位学生的分析思维已经陷入了误区,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马克思是不是名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还谈不上。马克思的光辉更多的是“荣于身后”,在当时的英国他既称不上革命的导师,也称不上无产阶级的领袖,这些都是他去世后逐步追加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中,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对马克思的看法是更多是一位哲学家。马克思在英国的时候在英国普通民众的心目中能不能算作名人,实际上是值得探究的。其次,就算是个名人,在英国是否会有管理员专门为之留个固定位置,这也是中国某些崇拜名人给名人以特殊待遇的心理,是一种特权思想的体现,在崇尚自由平等的英国这样的位子大概是不会在图书馆出现的。

    
“那么您岂不是承认这个足迹的故事有问题了吗?”有学生问到。

    
“不,这个问题和能否留下足迹并没有关系,只要马克思习惯于在一个座位上常年读书,并有那个擦脚的习惯,我想留下印痕是有可能的,要知道马克思从1849年移居伦敦到1883年去世,在伦敦生活了34年。”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地板如此的结实,怎么可能磨出印痕呢?”一开始质疑的第三位同学不服气地说。

    
“你想一想,大英博物馆的圆顶阅览室的水泥地面和我们教室的地板一样坚硬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中水泥地面如果不够坚固,这样的脚印是可以留下的。”我依然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做着自己的辩解。

     
我虽然在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做着辩解,但我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在发生动摇。我不得不说,“当然,老师没有去过伦敦,究竟有无足迹难以眼见为实。”

     
费时大半节课的讨论竟然是马克思的足迹问题,且问题并没有什么结果,我真后悔不该讲这个故事,费力且不讨好。看来历史的细节固然生动感人,但如果真实性引发怀疑,其效果恰恰相反,看来在感人与真实这两个问题上,真实是历史的生命,历史的感人必须建立在真实上。也许马克思的足迹故事本身是真实的,因为我的讲述变得不真实的,也许马克思的足迹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事情发展到这里,我只能承认,马克思足迹的故事需要再做研究,再去查找资料。

     
但是,我不甘心这样的结果,我不甘心,讨论了半天,学生只得到一个半真半假有待证实的故事。从学生的讨论中,我发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贵与缺陷:可贵的是学生的思考结论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上,不盲从,有主见,且有证据,不乱发议论。虽然不是论从史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但是论从事出是做到了。这正是应该坚持和表扬的;缺陷是学生的思考受知识所限,还习惯于用现在的经验去验证古代的事实,还不会将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环境中去,这恰恰是我们再教学中需要发扬的。实际上作为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来说,做到这两点也不一定就能够是非立见,真伪两清。尚需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多角度的综合分析,马克思足迹的尴尬不正是自己占有材料不足而造成的吗?正是自己的这种不足造成了课堂的呆滞而使教学陷入了困境,我只好将自己的思考和盘托出并求得大家的谅解,其他的教学内容才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虽然后来的课也很顺利的讲完了,但我却很别扭。马克思的足迹问题就象一个阴影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更难过的是,我这节课上课没有多久,有一位学生告诉我,她去过伦敦,也参观过这个阅览室,她说,她也不知道马克思的足迹是否真的保存下来,因为她参观的时候,马克思读书处确实有,但是却用警戒线和游客隔开,地上有地毯,不知什么时候铺的,也不知厚厚地毯下面有没有马克思的脚印。她也很遗憾。我也上网查了一些文章,结果更是令人失望,网上很多文章都是说自己因受了教育而到伦敦朝圣,结果都失望而归。究竟是文人出于马克思对马克思的崇敬而加以虚构以表明马克思的伟大呢,还是真有其事呢。我真的说不清了。

     
实际上,马克思足迹的故事,如果在小说家言之中或者语文老师讲来,可能也就“姑妄言之姑听之”了。但是在历史课上,用这样引发学生怀疑的细节来讲述,教学就偏离了原来预定的轨道,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补偏救弊,总算没使历史课堂白白浪费。但是如果这个细节的不引起学生怀疑,课堂的其他教学设计会更顺利更深入的进行。

     
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实际上并不在意这个故事的内容,更多地要借这个细节说明马克思的勤奋。客观而言,大英博物馆的圆顶阅览室里肯定有马克思的足迹,里面除了马克思的足迹,还有列宁、孙中山等人的足迹。到大英博物馆读书的名人多了,英国人犯不着为马克思特意去留下一个什么足迹以教育后人要勤奋学习。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的岁月,勤奋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要不,也不会成就煌煌巨著《资本论》,实际上这已经反映了马克思的勤奋,而足迹的这个细节反倒因为学生怀疑的真实性而将教学要达到的目的给冲淡了。

     
如此看来,历史的细节重要,历史细节的真实更重要。而在我们的历史中,这样似是而非的生动却难以断定其是否真实地历史细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其真实性,我以为还是避开的好,以免引发学生的误解。而要认明其真相给学生真实可靠的历史,避免谬种流传,误人子弟,教师只有多读书,多研究才行,这正是我们的职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