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孙寅生:试解“六面碰壁
康生:由学生背历史教材
段进生:山东初中历史优
徐福生:要有“参考答案
徐福生:专业化,差距有
刘春生:《国民革命运动
肖建生:《物质生活与习
王生:给学生真实的历史
最新热门    
 
郑永生:由“林肯坐过汽车吗?”所想到的

时间:2009-10-18 17:53:23  来源:郑永生
 

         由“林肯坐过汽车吗?”所想到的

          ──浅谈研究性学习历史课内容及问题的设计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中学 郑永生

    这是一道饶有兴趣的活动课讨论题。此题一出,学生目瞪口呆,疑而惑之,掩卷沉思、眉头紧锁者有之,眼睛发亮,稍顿后即翻书寻求答案者有之,瞬间沉默过后,一只,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起来……


    答案并不复杂,林肯没坐过汽车。因1865年为祖国统一而献身的林肯不可能坐过三十余年后才从德国传入美国的汽车。

   石本无水,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所有同学都吸引住。关于林肯坐过汽车的问题的设计,给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历史课以许多启示。


一、内容设置既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具有现实性


    教材知识的主体,是指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教材知识主体的把握,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现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现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又要兼具时代气息;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的趋势;既要与教材进度基本同步,也可以把目前史学界的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好的题目设计能使学生在探讨对现实社会借鉴意义较大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价值的亲身体验。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历史课问题的设计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烈、唤醒、鼓舞。”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保证人探索未知世界最隐秘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所以设计问题要尽可能使问题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惟有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平衡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情绪,冲破思维的抑制状态。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用较大容量知识解决问题。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轻松的、活泼的问题之中,就能收到古人论散文创作以约串丰,经少总多,片言明百义,“寸水养鱼”的效果。比如,如果换个做法,提出一堆有关美国南北内战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空知识问题,让学生直接解答,学生就很难产生与“林肯坐过汽车吗?”相同的情绪。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激活思维,促使学生把书读进去。严格地说:“林肯坐过汽车吗?”仅是为学生认定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找到陈述的问题情境,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找到陈述问题之后的“潜在的”、“真正的”问题,并扩展或重新定义这个问题,识别若干可能存在的子问题。比如,接到“林肯坐过汽车吗?”这个问题后,很自然要产生“林肯那时有汽车吗?”(潜在问题:林肯是什么时候的人,汽车在什么时候产生的等)“林肯在的地方有汽车吗?”(潜在问题:林肯住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很容易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联系。问题本身驱使学生探索已知,或借助教科书,钻研教材,有兴趣的问题如果与教材上若干概念建立联系,在这种基础上的记忆是很容易再现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G·波利亚语)问题,能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并引导他们读书、思考、分析、归纳,发现规律,沟通联系,促进创新。这样的问题设置和解决过程要远远胜过传统历史教学的照本宣科、机械串讲、死记硬背不知多少倍。


    总之,研究性学习历史课就要求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把学生从浅滩带到深厚无边的海洋,让学生们领略到海洋的丰富,壮美和广阔。此后他们可能永远生活在陆地上,但他们不会对海陌生,因为他们曾经领略过。这就是说,老师所面对的学生,可以是浅滩,也可以是海洋。如何把学生从浅滩转变成海洋,这就是教师的功力与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生水平就有多高,这也正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