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
打造富有魅力的历史课堂
齐健:历史课堂教学魅力
齐健:历史课堂教学魅力
齐健:历史课堂教学魅力
教材解析:必修3第10课
幽默  真诚  尊重──做
让历史的魅力长存——集
魅力城墙不美丽
立足名士文化    经营魅
最新热门    
 
魅 力 源 于 细 节——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时间:2009-10-18 17:54:15  来源:余冬梅
 

魅 力 源 于 细 节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嘉兴市秀州中学   余冬梅

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 >> 教师成长 >> 优秀论文     更新时间:2007-1-13     2006浙江省二等奖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学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课堂魅力体现的关键,它与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密切:它反映了新课改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和实践;它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它有利于教师自我的成长;它有利于历史课魅力的体现。本文从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两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通过细节体现;如何用细节打动人心,让学生真正喜欢历史,使历史课发挥其魅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细节   魅力

   

所谓“细节”,从字面上看: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在《汉语大词典》中它被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即人物或事情发展的过程中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富有教育价值的细小环节和情节。

 

 

一、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要性

通常能吸引人并留在心灵深处的小说、影视剧往往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这些离不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细节;能吸引学生并刻骨铭心的课堂往往是生动、能震撼其心灵,让其学有所获的,这些也离不开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而在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多年后,对老师印象最深的也往往是课堂上教师的某一个举动、某一句话,甚至是某一个眼神。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了。

(一)教学细节反映了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和实践

今天的新课改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要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要真正实现新课改的这些教育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教学细节,必须要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细节中。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新课程是由课堂上的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没有做好,就会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二)教学细节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细节是具体、形象的,是典型、生动的,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血肉真实,深切认识所学的史实;细节又往往是能促人心弦的,通过细节可以启发学生对历史史实更多的思维。新课改的试验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陆续启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历史教学的追求目标。而“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1】因为,教学中的细节往往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心理紧密相联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是能够让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所以运用这些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追求真实,汲取历史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陶冶情操,增强历史意识和使命感应该是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的。

(三)教学细节的关注有利于教师自我的成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还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魅力。

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是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的,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就得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这就离不开具体的教学细节。对教师来说,要做到能够比较好地掌握历史细节,就需要加强对历史的探究,对“人云亦云”的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情景,加以关注,并进行挖掘、筛选和使用。一个关注教学细节的教师是能够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是能够真正建立课堂民主的;同时,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成功,也是有利于教师自我成长的有利途径。

二、课堂教学细节的呈现

作为教师,若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就要努力使课堂教学细节具有魅力。

(一)教学行为:以细节显示真意

“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这些新课程理念,现在我们都会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去贯彻执行。但是,这些理念我们是将它作为新课程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呢,还是真正将之内化为自己真正认同、真正感知的东西,是关系到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而这种不同却是可以在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些细节方面显示出来的。比如,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热闹了很多,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讨论,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呢,表面上是学生们“各抒己见”,实际却是教师挖好陷阱,让学生往里跳,将各种不同的想法都最终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来,或者是多数情况下是以老师代替学生回答而告终。问题体现出来的就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而仅仅是教师权力控制下的课堂交流。再如,课堂上教师有时会不经意地打断学生的回答,虽是个小细节,但却打断了学生的思路,打断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由此也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再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错或回答不出时,教师就让他站着听完别人的回答,在让该生坐下去以前,还要冷不丁地抛下一句话:这下,你明白了没有。这一细节似乎在向学生暗示: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再敢站起来大胆回答问题了,这个老师的课堂也只能是越来越冷清。还有我们老师有时候总有“拖堂”的习惯,尽管是一两分钟,由此却剥夺了学生下课十分钟的休息整理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多,学生对教师的不满肯定也会与日俱增的。……正是因为这种种

 对细节的忽略、不重视,才导致了种种的不完美。

其实,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细节远远不止这些,它有时候甚至小到课堂上老师在教室中的站位,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老师说话的口气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对师生关系、对课堂氛围、课堂质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细微之处见真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的教学行为的细节加以关注,于细微处见精神,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一种热爱、尊重、平等、期待和信任的信息:比如,课堂提问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直言;精心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温暖的眼神、热情的鼓励,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在愉悦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健康成长。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都能展现。

(二)教学内容:以细节打动人心

   记得在大学的一次文学欣赏课上,老师让我们谈谈当时上映最热的大片《泰坦尼克号》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东西是什么?谈论的结果发现认为最慑人心魄的都是些影片中的细小镜头,比如那些在轮船即将下沉的危险时刻,依然平静地奏响音乐的乐队老人们;面对死亡为自己的孩子们唱摇篮曲的母亲;那位尽忠职守,但为了让妇女和儿童能先上救生船,不得已开枪打死不遵守秩序的人,又将枪口对准自己脑袋的警员……由此可见,细节是最能感动人的,是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也是最能让人刻骨铭心的。

我们今天的学生信息来源丰富、见识广,他们往往觉得历史课索然无味,就像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历史课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呢?生动的细节构成了生动的历史。改变现状需要我们敏锐地捕捉典型、生动的细节信息,挖掘其中的意义,以提升历史课的魅力。历史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以精彩的细节打动人心呢?从关注一些历史细节入手,

1、挖掘历史真实情景的精彩细节

历史有丰富多彩的事件、人物,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所以历史应该是形象生动的。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囿于篇幅,由于我们今天学生所学历史的精心提炼等原因,历史变味了: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形象干瘪;历史情节如“剃光了肉的排骨”,啃不出什么味来,根本没有什么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可言。要将言简意赅编写的历史传授给信息丰富、见多识广的当代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得能够拓展教材,能挖掘历史的真实情景,对组成历史的人物、情节、场景等作一些合理的细节补充,由此增添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感悟历史的真谛。

1历史人物活动的特写

有魅力的历史应该是历史人物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对历史人物可以补充一些人物活动的细节,特写历史人物,以此让人物性格鲜明、平易近人。比如,对俾斯麦这个人物,我们就可以用他大学期间,曾与同学作过27次角斗这一个简单的事例,将俾斯麦这个“铁血宰相”的鲜明性格凸现出来。再如对辜鸿铭这个人物,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官在北洋,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五四期间却是梳着小辫子走进北京大学课堂,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和历史人物同悲喜,由此融入历史,既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又能更好地体会和感悟历史,由此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些认识理解历史的环境和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写来让历史人物更加接近现实:如在上《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用对张学良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的这段材料:“不,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出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外交干涉。”2通过这段细节描写,学生不仅能比较深地体悟到张学良当时的矛盾和痛苦——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作为中国人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面临侵略。由此也能让学生能正确地评价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这一行为,能更好地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无须教师过多的说教了。历史也由此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2)历史情节的补充

有魅力的历史应该是情节曲折动人的。历史尽管已经逝去,但它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描写的展现而“动”起来的,就像刚刚在眼前发生一样,就像是自己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一样。比如在上《新中国的外交》这一内容时,一位教师就抓住“中美关系”这一关键,并把“尼克松访华”这一内容细化,补充了许多情节,包括尼克松为访华而特意做的准备:训练筷子的使用;迎合中国人

 喜好的“红色情结”等等,让学生在课上是听得津津有味。这就是通过挖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对其情节加以补充,以此在历史课上将历史“娓娓道来”,让历史更加丰富、更加打动人心的一种形式。再如,关于战争和战役的教学内容,我们教材中的描述是相当有限的,但对这些我们的学生却有着较大的兴趣,尤其是男同学很想多了解一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补充一些战争有价值的细小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如讲红军长征时,也可以通过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事来表现长征的艰苦和长征的精神。

3)历史场景的渲染

有魅力的历史应该是意境耐人寻味的。一定的意境可以将理解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体验历史。而生动的意境又是可以用一些细节渲染历史场景来实现。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戊戌变法”这一内容时,就是投影《日落紫禁城》这一图,然后配以感染性的语言,结合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对图加以描述,由此紧扣学生的心,将学生引入了历史情境之中,似乎自己就站在图当中所描述的那个秋风瑟瑟、充满血腥的黄昏,自己就是目睹“戊戌政变”发生的人。由此为本段历史学习渲染了气氛,让学习者融入了历史之中,由此再去体味那段历史就顺理成章了。再如,要让学生了解一战的残酷,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细节描写,1917年10月在作战双方短暂停战期间的西线,一个前往收尸的澳大利亚军官向上级报告:斜坡上……躺满了尸体,有他们的和我们的。……伤员不计其数——无人照看的和虚弱的,他们遍地呻吟着……有些在那儿已4天了……我转向一个被抛弃的机枪掩体。有24个伤员,地上有两个死去的德国佬,外侧有6个,都不同程度地腐烂了。恶臭味令人作呕……当这一天结束时,我看了看阵地。离我站的地方不到20码,40多具尸体躺着,而且整个山谷都是死尸。3这段细节材料的提供渲染了战争的惨烈场景,也可以由此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共鸣。

2、引入现实社会生活的精彩细节

   人们对于身边的事总有一种天性的好奇。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感觉亲切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这符合人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所以,要让历史课吸引学生,我们就要能构建起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让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此外,历史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也必须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历史课堂富有生活的魅力和现实的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要营造这么贴近生活的历史课堂,需要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加以挖掘,将社会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引入课堂,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比如一位教师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内容时,就细心地将现实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收集整理成“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年变化”,让学生从这些就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中体会改革开放确实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真正认同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再如对历史上法德关系的演变发展,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实的例子加以证明,比如2004年6月5日,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法国公布的一项耐人寻味的民意测验:Ifop民意测验所发表在《费加罗报》上的调查证明,82%的法国人认为,德国已经超过美、英,是法国最可靠的盟友。42004年6

 月,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战60周年的庆祝活动,这些都能够表明德法之间确实已经翻过了历史的一页。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的“老古董”;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不仅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为“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社会公民。

3、恰到好处地使用精彩细节

历史的细节很多,细节也很受学生欢迎,但再好的东西也应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否则会“过犹不及”。课堂教学内容的细节也是如此。所以要让细节发挥最佳效果则要注意细节的使用:

1)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

史学以真实为崇高,每一位历史教学者都应当能将“尽量真实的把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作为自己的任务。让历史有魅力的细节应当是来自于可靠的、有考证的或者是权威学术资料的。不能对学生投其所好地随意想像、编造、拼凑细节,那样的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平时应广泛阅读,并做个有心人认真收集;应该具备淘金者般锐利的眼光收集有用的、正确的、典型的资料,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

2)将关键的细节用在关键之处

    与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等有关的历史细节总是有不少,但是,一堂课45分钟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里要把众多的细节都用上不可能。由此细节的筛选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应当围绕教学目的选择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最典型的细节。并且要将关键的细节用在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也就是最关键之处:让细节使的历史事件的高潮更加激动人心;让细节使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和栩栩如生;让细节使得历史情节更加感人。

 

三、结束语

   “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细节决不能轻视,轻视教学行为细节就无法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就无法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说教,缺乏细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深入学生的心灵,无法发挥历史的魅力。只有关注并处理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细节,才能催生学生自身内部善与美的萌芽,点燃情与智的火花。

抓住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让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历史的魅力由一个个细节迸发,让学生的心灵感受真意与生动、关爱与智慧,健康成长。

 

注释

【1】:互联网  电子书籍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执行主编:彭钢、蔡守龙  丛书主编:杨九

【2】:《改变人类历史的一百个瞬间》

【3】:《二十世纪世界史》(第一卷下)第522-523页 【英】马丁·吉尔伯特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2000名二战老兵60年后相聚诺曼底:今天,举着鲜花登陆》载于2004年6月6日《文汇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