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信息提取能力”论

时间:2009-10-18 17:55:37  来源:左卫星
 

 

一、             高考对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将要求进一步细化:“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高考中频繁出现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

    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36题是最明显的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2003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也有类似的要求:“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从这些陶俑图片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2002年上海历史试卷第28题也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的要求:“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除了这种对信息提取能力直接提出要求外,近期的一些高考题还间接对信息提取能力提出了要求。2003 天津历史卷第28题(即江苏卷第38题)的材料一是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的一段话:“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引文后又加了一句补充说明:“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该题的第1问是:“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这里虽没有“信息提取”字样,但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的态度就隐含在材料中,试题事实上是要求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与此类似的具有典型性的是2001年北京等地春季高考历史卷第38题,该题的材料一是李鸿章在1865年提交的《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而该题的相应问题是:“根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在采用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从材料中归纳”事实上就是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材料题可以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因为解答材料解析题的重要前提就是提取有效信息,只有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都提取出来,并按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才有最终正确回答各种问题),其他题型的试题也同样可以考查信息提取能力。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18题(选择题)问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谁,该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提取试题引文中的有效信息(这里的引文与教材引用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语意上有交叉),同时还要提取题干的有效信息,该题从题干的“在战国变法运动中”便可以得出结论,因为选项的其他三项(墨子、孟子、荀子)都没有参与变法,只有正确选项(商鞅)与战国变法有关。同样类型的试题在同年的第19题中又出现了一次: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这里的引文来自教材,但不处理引文而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也能回答,因为在4个选项中只有王安石变法具有“限制官僚和大地主特权”的特点。

 

 

 

二、学生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信息提取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但学生的这项能力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和复习时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1.  提取信息不全面

①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都理解了。2003年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卷第7题就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不同的是全国卷用的是简笔画而上海卷用的是影印画),问“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一看到图马上就想到这是牛耕图,并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1999年全国卷第41题要求“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的史实”说明“得人者昌”、“失贤则亡”的道理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当年就出现过考生只说明“得人”一个方面而对“失贤”漠然不见的现象。

②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高考题中的材料往往不只一则而是一组,但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分析每则材料,而无法将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37题的第2问,如果孤立地分析4幅壁画,很难得出满意的结论,如“沙漠之舟”一图可以反映出以下信息: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西部沙漠中有人员和物资来往等。只有将这幅图与“龟兹妇女采桑图”结合起来才能得知骆驼所装载的物资中丝绸占有一定的比例,才能最终得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一些结论。2003年上海历史第36题要求“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6幅图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这一题对材料的整体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每则材料既有一个标题,又有一个说明,如第5则材料是“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宴会上”的照片,而配的说明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该题的注意事项中第2条明确提出“应突出一个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一题,就应该对6则材料的主题进行提炼,要从整体上考虑6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如果只孤立地对每则材料进行思考,写作小论文时面面俱到,很难出彩,如果能从中国遭受的屈辱并从屈辱中开始探索这一方面来把握,则立意很高,才可能写出精彩的小论文。

③       只见表面,不见实质。2003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要求从唐代妇女三彩陶俑照片中提取信息,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从照片中获取妇女的服饰、发型等信息,但很少能从这些服饰、生活片断中认识到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等方面的深层信息,很少能从妇女骑着高头大马这一表层信息得出唐代妇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深层信息。2002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要求从“秦砖汉瓦”中提取信息,并在题干中作了提示:“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段提示提醒考生,不仅应注意表面现象(即显性信息)如“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隐性信息)如“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学生却无法从秦砖汉瓦所显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国文字的变化(由小篆向隶书的变化),无法从秦砖汉瓦中看出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的进步(这在当年的参考答案中并未提出,但阅卷时采取开放性评价,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④     只见主体,不及其余。在目前的高考题信息源中,既有文字,又有图表和图片;既有材料正文,还有一些辅助信息,如材料来源、材料提示语、图片和表格标题。在答题时,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视其他信息源。如上文所例2003年上海历史卷第28题,该题在题干中有“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字样,对图片作了重要补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属唐代;主要对象是妇女;原素材是唐三彩即陶器而且是彩陶;原素材是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种殉葬品,往往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许多学生忽视了唐三彩这一重要信息,没能得出当时的“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这样的结论。与此类似,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卷第37题的材料二也有一小段文字提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这几个字也可以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是魏晋时期;地点是嘉峪关地区(西部地区);原素材的载体是墓砖壁画(这里的墓砖壁画与上例的俑一样,它并非人们的刻意追求的艺术,而是当时人们认为人死后仍在另一世界中生活,仍需要一些物质和文化需求,从而将现实生活浓缩成绘画),这些信息对学生作答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提取信息不准确

①       不能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材料的真实意思。历史材料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特定的环境会对材料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阅读这些历史材料时,囿于年龄和经验,青年学生往往忽视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1992年高考 “人说惠王”一题就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该题题干为“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天下妇女儿童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君大王更为臣也’”然后问文中的“人”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里的“人”对惠王说的这段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是肯定商鞅变法还是否定商鞅变法呢?这里材料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孝公死,惠王代后”,即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已逝,新的秦王刚刚即位,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时候,“人”委婉地(称商鞅为商君)说商鞅已经对惠王构成威胁(“大王更为臣”),其真实意图是借惠王之手中止商鞅变法,由此可见此“人”是反对商鞅变法的,此“人”代表的是商鞅变法触犯了利益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有的时候这种语言环境是比较隐蔽的,如前文已经引用过的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1884年在《脱亚论》中的言论,这里的历史条件就由时间来推定,1884年日本维新已近二十年,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并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而同期的亚洲邻国却都在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国力日衰。

 这种不能考虑特定环境的现象在日常教学中更为常见。我们曾以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材料,要求学生对孙中山先生作一评价。材料为“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均能按三个阶段对孙中山的功绩进行归纳和概括,但都受到材料的影响没有对孙中山先生的局限性作出任何说明。这里的关键就是学生并没有理解到毛泽东写下这篇文章的特定环境。文章标题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可见这是为纪念孙先生而作,有谁会在纪念先人的时候对先人作客观、辩证的评价呢,更简洁地说有谁会不识时务地在逝者的追悼会上大谈逝者的不足呢。

②     不能理解喻意。1995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45题是一道值得多方研究的高考试题:“西方某学者说:‘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解释你的回答。”在此,我们只从其材料的喻意角度来分析该题,这里西方某学者所言并非本意,“美国没有童年”并不是说在美国没有小孩子,而是指美国历史没有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美国“只有青壮年”指的是美国一建国就确立了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此题如果不能理解其喻意,根本无法解答。在该题出现多年后,我们将这一问题用于教学练习,发现许多同学仍对此题颇感迷惘。

③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文科综合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3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它27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 %,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以上6省为主,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结论已经可以得出了。另一组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也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这一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三、             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信息提取方面的种种缺陷作了剖析,我们在教与学过程中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信息提取的能力。学生不能理解喻意,我们就加强喻意理解的训练,学习二战中美国改变孤立主义政策时就可以利用罗斯福的形象比喻:邻居失火,而自己又有灭火工具,将灭火工具租借给邻居既可以帮助邻居又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这就是后来出台的租借法案的主旨。学生忽视特定的语言环境,我们就强化语言环境的训练,如邱吉尔说“阿拉曼战役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我们可以让学生支探讨邱吉尔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鼓舞士气、肯定阿拉曼战役的伟大功绩)。除此以外,我们再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应考师生提供一些帮助。

①将审题训练发展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长期以来,我们的一线教师都比较注意审题的训练,各种有关审题的文章也很多,这为信息能力培养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因为审题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提取的过程。在审题训练中,我们强调审时间、地点,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根据材料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又可以反过来给人以提示),这些都可以作为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目前的信息提取,信息的进取可以做到尽可能全面。

②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条件,但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新的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已经无法标注,这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③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已经出现了十多年,师生对一般的文字材料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但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期的高考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图片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的各种模式的高考卷中出现了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应考师生的当务之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