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明史专家sohu网正说明朝
如何体现高中历史专题式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推荐:文化史专题4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5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6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7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8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1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2习题
最新热门    
 
汉史专家做客搜狐正说汉朝24帝

时间:2009-10-18 17:55:38  来源:杜尚侠等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作者访谈 
 
 
   
作者介绍:

  杜尚侠:1938年2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辽宁历史学会理事、辽宁历史教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张庆利:1962年11月生,黑龙江省东宁县人。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主持人林苏: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两位作者杜尚侠老师和张庆利老师做客搜狐,感谢两位老师。

  我们的民族主体是汉族,文字也是汉字,语言叫汉语,这些和汉朝有关系吗?汉王朝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杜尚侠:汉族、汉字、汉语,确实和汉朝有关系,而且是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经过逐渐的融合而形成的,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大的融合已经基本完成。秦统一六国,但是秦王朝太短暂,是短命王朝,只存在了15年,开创者是秦始皇,但是他没有享受这个功绩。嬴政本来是想要传到万世,他是始皇帝,他的后代是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无穷,他做的梦是很远的。虽然在秦朝确立了统一的文字,但只有二世就灭亡了。

  只有到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继承了秦朝的许多传统并发扬光大,汉朝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王朝,可以说光辉灿烂的王朝。中国的版图是这个时候确定的,中国的主体民族这个时候基本融合完成。因为汉朝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汉和唐往往并称,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非常有影响力的王朝,所以后世的人们称逐渐融合了其他民族的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是汉族,到后来,其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也就叫汉语、汉字了。

  但是中国的语言从古大今都没有真正的统一起来,现在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方言,我们有各种方言,如果不是那个地方人,我们到上海去、到江西去、到广东去听他们的话都听不明白,但是中国的文字自秦到现在基本是以汉字为主要语言,这样汉字的规范使用所带来的重要性比汉语就更重要了,一写字大家就能交流,都能明白。当然,所以我们现在推广普通话,这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对我们这个民族发展是极其有益的。

  再说汉王朝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影响太多了,我们现在是处处离不开汉王朝对我们的影响:

  从国家的疆域上看,作为一个国家,疆域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就生存在这个环境当中。中国的疆域主要轮廓是汉朝时候形成的,这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思想上来看,我们现在许多思想都和汉朝思想息息相关,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个思想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就是儒家学说,当然当时的儒学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虽然经过近代批判孔家店,当时是为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但是儒家思想有许多东西我们现在还在继承,举例说,比如中国人讲究和平、中庸,我们在处理事情上就追求和平,这就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汉朝确立的。

  从制度上,汉朝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承秦制,比如说地方上的郡县制,我们现在实行的省市县制,市是中间的一个,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省和县,基本上还是两级制,这一制度也是从秦汉时期传下来的。

  从经济制度上看,汉朝的时候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干预经济什么呢?盐铁官营,国家垄断,就是官营经济,还有平准、均输,都是国家管的方方面面,使国家强大,但同时也存在弊端,比如质量低劣、强买强卖,有许多问题。当然现在的国营和汉朝时候的官营还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有些东西有某种传承关系,我想这个传承关系还是存在的。有的东西要继承,比如说汉武朝理财专家桑弘羊给他用“轻重理论”来管经济,东西多了就贱,这就是轻,东西少了就贵,就是重,这些思想、这些理论对指导现代经济也还能有一些借鉴意义。

  当然还有好多方面,我讲这个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常常以这个为自豪,但是如果缺少文化灿烂的汉帝国,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还是有意义的。而且有些东西应该是发扬的,但是这里面也有许多糟粕的东西,有待一步步扬弃。

 


 

       主持人林苏:在汉朝可以被视为帝的有三十多个,为什么最后只确定二十四个?

      张庆利:各位网友大家好!

  确实像你说的在汉朝视为帝的有三十多个,为什么写二十四个呢?两汉时期先后有这么八个人被我们排除在外了,大体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皇帝之实权而无皇帝之名的吕后。吕后在汉惠帝去世后执政8年才死去,这8年主要是她来执政了。在《史记》里面也把她列为本记,但实际来说吕后本人并没有直接称帝。

  第二种情况,在汉代有几个短命皇帝,在惠帝之后有两位被称为少帝,但是这两个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
在汉昭帝之后有一个刘贺,这个刘贺即位仅23天。还有一个刘懿和灵帝之后的刘辩,刘辩在灵帝去世即位仅7个月就被董卓废除了,这几个可以算做皇帝的,但都没有跨年度,也没有来得及改元,所以也不能真正算作是皇帝。

  第三种情况,刘玄。虽然也称帝了,而且也建了年号了,但是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第四种情况,王莽。王莽虽然与汉关系非常紧密,而且也建立了新朝,但是这个朝代和汉代本身没有太多关系。

  这样按照以上这四种情况,我们把这些人就没有算在内汉帝之内,还有就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影响我们对汉朝皇帝的了解,所以们这部书里面只写到了二十四帝。

  主持人林苏:下面讲讲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其实出身非常贫贱,为什么他能够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

 
       杜尚侠: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这个人是极普通的一个人,而且近似一个无赖,可是偏偏是一个无赖当了皇帝,看起来是偶然的,实质上还有必然因素。当然讲历史没有偶然就没有必然。我们都讲时势造英雄,当时需要一个皇帝,但是谁当皇帝,那么多人够条件只有刘邦最合格,为什么他最合格呢?

  我觉得首先要从刘邦本人来看。首先一点,他有理想。人活着必须有理想,他这个理想很大,而且他是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人。虽然我书中写到他是文不能书、武不能战,但是他敢想、敢做,有一次他看到了巡游天下的秦始皇,他说大丈夫应该像秦始皇这样,而同样的场面,项羽也有豪言壮语,却是取而代之,两者是有差别的。刘邦重在追求,他就要做秦始皇这样的人,后来他遇到那么多挫折有一个精神动力,但他为了追求这个,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而项羽说,重在复仇,有英武之态、豪迈之态,是勇夫那种强干。刘邦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敢于这样想、这样去做,所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我们做事业当中真正的成功者我认为是敢于冒险的人,不敢冒险就不会取得成功。当然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有危险,得敢想、敢说,想了就说出来了,而且敢做。比如,他押送刑徒去咸阳的时候,他看大家不断开小差,最后不好交差,就把人放了,让大家喝酒,说你们大家就走吧,我也从此消失了,他就敢做。再有他碰到了蛇,别人看到了都吓得不敢动,他拔剑就杀了,敢做,这个敢字当头我们应该向刘邦学习。

  另外一点,我在写刘邦为什么能胜利的时候我讲的六点因素,我认为其中最重要一点是用人。刘邦没有本事,几乎是个“庸才”,但是他的用人思维不不平庸。比如说在战胜项羽之后,在洛阳开了一个庆功会,大家探讨为什么刘邦胜利了,项羽为什么失败了?很多人就说,刘邦是把利都给了天下人。刘邦好骂人,骂人骂得狗血喷头,但骂完之后给你好处,官给你当,王让你当,项羽不这样,项羽是妇人之仁,很体贴,但是就是不给你官当,韩信在他手下就当侍卫。刘邦就是这样的人,他把东西都给手下,所以汉初三杰来了,很多都是项羽这边人跑过来了。

  再有,善于改错,有错可以改。比如有人去见他,他说不见,别人来了之后他让两个女人伺候他洗脚,那个人把他骂了,骂了之后,他起来了,觉得别人说得有道理,就改正错误,听从他的计策,结果就取胜了,善于改正错误。

  这个人很讲究智慧,我认为更多是狡诈,可以为了大利益抛弃一切小利益,最大的事就是要当皇帝。情面、脸面都可以不要,为了获得皇位,他什么都可以做到。举例子,他在彭城之战失败以后,他带惠帝等两个孩子逃跑,坐车的时候追兵追得紧他把两个孩子都扔了,不要了,结果他的手下给抱起来了。和项羽在荥阳对峙的时候,项羽把他爹推到阵前要杀,他说咱们俩都是伺候淮王的人,还结为兄弟,你要杀我爹就是你的爹,项羽就没词了,反映了他为大业可以放弃小利。近代有一本书叫《厚黑学》,书中讲到黑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该书作者认为历史上达到后黑学最高境界的就有刘邦,刘邦的脸皮就是这么厚,他可以为大业抛弃任何小利,所以他获得成功。

  当然还有好多方面,我在书里都从各方面说了,我就不细说了。

  总的来说,就是历史选择了刘邦,刘邦顺应了历史、改变了历史,这个人对我们的启示很多,是很不简单的一个人,当领导干部首先是要能够用人。

 


  主持人林苏:张老师,您来讲一下东汉从和帝起每个皇帝都是儿时即位,孤儿寡母执政的局面非常明显,这对当时的政局有什么影响?

  张庆利:汉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像汉武帝、光武帝,像张衡、司马迁,但是另外一个特色也比较明显,就是孤儿寡母执政,整个汉代从,汉昭帝是8岁即位,再往后东汉时期桓帝是15岁即位,汉安帝是13岁即位的,汉灵帝是12岁即位的,汉顺帝是11岁即位的,汉和帝是10岁即位的,汉献帝是9岁即位,汉冲帝是2岁即位,汉殇帝是1岁即位,到2岁的时候就死去。

  少儿称帝,自然依赖母亲,他的母亲在这里边还是更多地相信外戚,而他的儿子或者孙子长大以后对于母亲家族专权的状况就不满,他必须找和他相近的一些人,而和他这些相近的人只有宦官,所以他必须依赖于宦官。外戚的权力不想放弃,宦官又帮助这些孤儿的皇帝夺取政权,所以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这种斗争成为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的一个政治特色。这种斗争也最后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主持人林苏:汉武帝立太子之后很快就将生母赐死,不明白他的用意,汉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杜尚侠:汉武帝这么做是接受了吕后的教训,刘邦死之后吕后专权,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有6个儿子或者被害死了或者被贬,最后除了惠帝之外就剩两个儿子,这个教训是极为惨痛的。再有汉武帝即位之后还有一个窦太后,就是他奶奶,奶奶主政,这个时候他施展不开,看到女人干政对国家、对政权的危害,汉武帝必须有所防备。

  到汉武帝晚年的时候,他的太子被废,要立小儿子拳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他接受了母后专权的教训,就把拳夫人给杀了,实际上他是非常喜爱拳夫人的。

  主持人林苏:张老师,汉武帝是西汉功劳最大的皇帝,而光武帝是东汉的开国之祖,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对光武帝的评价也非常好,认为夏商周之后惟光武为最好的皇帝,您怎么理解?

  张庆利:光武帝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整个汉代比刘邦、刘彻的位置还要高一些,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在汉商周之后只有光武帝能够占第一,在我们这个书里边谈到了三个方面,一个就是克定天下,第二重建帝国,第三立德垂训。可以从几个方面看。

  第一,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建立了东汉帝国。他在建立东汉政权之前费了很大的工夫,在建立东汉政权之后战乱之后怎么稳定秩序,采取了很多办法,比方说在统一天下之后马上就宣布停止武力,甚至在战争之后连他的儿子问他关于打仗的事情他都不愿意说。

  第二,像发展农业、减轻赋税、解放奴婢,这些都是他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做的努力。

  第三,重整朝纲、强化封建皇权,比如加强中央集权,比如对地方机构的精简,比方对地方兵权的废除,比方对功臣的合理安置,这都是在封建政权的强化上做了努力。另外他对外戚的权利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外戚可以享受、可以享福,但是不给你更多的权利。

  第四,以德怀远,安抚周边民族。他和刘彻不同,刘彻更多是征服,刘秀更多是安抚。

  无论在文的方面还是武的方面,刘秀都有建树,历史上来说他是东汉的开国之君,他对汉代是有一个光复的作用,另外他是统一天下,建立了一个强盛的王朝,所以他才叫光武。

 

  主持人林苏:杜老师,“断袖之癖”这个典故来源于汉朝,您能不能讲一讲?

  杜尚侠:汉哀帝有病,身体不健康,由于身体不健康,我想就有心理变态,虽然有后宫那么多美女,他却相中董贤。董贤确实是一个美男子,我们不能说哀帝有生理上的变化,但他就是喜欢这个男人,甚至两个人在一个被窝里睡觉,他想起来,袖子被董贤的身子压住了,他不愿意惊动董贤,就拿刀把袖子割断了,从这儿就有一个“断袖之癖”这个典故就出现了。他成天和董贤在一起,给他修最好的府邸,给他大量的土地和钱财,让他进宫来住,为了他能够长久在宫里住,把董贤的妻子也接进来了,和他们住在一起,甚至都想把皇位让给董贤,爱到这种程度,皇上都愿意让他当,由于群臣反对这个没有实现。到他临死的时候就把国家大事都托给董贤了,结果董贤除了脸蛋长得漂亮之外一点能力也没有,什么也做不了,结果皇帝死了他连丧事都办不了,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时候王政君出现了,首先把皇帝玉玺给抢过去了,让王莽办丧事,就把董贤逼死了。

  所以说这个是教训,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搞同性恋的,汉哀帝是独此一家,应该以汉哀帝为教训,他把江山都断送了。

  主持人林苏:汉代的女性有很多的爵位,甚至同男人一样可以封侯,为什么在汉代女性的地位这么高呢?

  杜尚侠:汉代的伦理观念和宋朝以后不一样,伦理观念非常严格是到宋朝朱熹理学形成以后,在汉代的时候伦理关系还不是那么严格。在吕后之妹吕须封侯之前,汉代的丞相妻子也有封侯的了。对女性要求也不那么严格了,女性可以再嫁,有的公主嫁了好几个男人,我们看到卫青就是和公主结婚了,公主比他大了十来岁,公主原来是有丈夫的,有许多这样的。就包括汉武帝本身,他的母亲也是嫁过人的,而且有过孩子的,他的母亲就是王夫人,所以对节操问题那个时候不是很严格,所以女人有发言权也有地位,也正因如此吕后可以掌权,和后代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林苏:汉成帝很喜欢赵飞燕姐妹,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杜尚侠: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美女之一,她长得很瘦,但这个人有刘姓皇族血统,后来做了汉成帝的皇后。她的父亲叫冯万斤,其父和成都王的孙女私通生下了赵飞燕和赵合德两个孪生姐妹,但此女后来嫁给了姓赵的,所以赵飞燕姐妹以赵为姓。后来流落到长安,做了歌女。

  汉成帝这个人是很不老实的,是个浪荡皇帝,到处走,结果就发现了赵飞燕带回宫中去了,带回宫中碰到一个叫淖方成的老女人,她就在背后骂了一句:“此祸水也,必灭火也,”认为她是祸水,从此以后就有了“祸水”这个争论,认为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做了妃嫔就是祸水,比如赵飞燕,比如杨贵妃,都是祸水,一直争论到现在。后来赵飞燕就把她的孪生妹妹赵合德也介绍到宫里来了,做了昭仪,后来皇帝说赵合德的怀抱就是温柔乡,温柔乡就是这么来的,说我将来就要死在这个温柔乡里,后来果然死在了她的怀抱中。

  关于祸水问题,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成帝没有儿子,和别的宫女生的儿子被赵飞燕姐妹把宫女生的孩子拿来让成帝亲自掐死,所以他没有儿子,因为赵飞燕姐妹不允许成帝和别人生孩子。而她姐姐赵飞燕,为了有儿子招来一大帮男子,其中有一个最漂亮的才15岁,所以成帝是戴满了绿帽子,但就是这样,赵飞燕也没有生下儿子。

  再有,说她身轻如燕,可以做掌上舞,成帝带着她去游湖去了,一阵风吹来,赵飞燕仍能在宫人的手牵扶之下临风而舞。

  对祸水这个问题怎么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中,在这种以男人为中心的统治思维下,女人是君王的玩物,泄欲的工具,是个弱者,所以主要责任还是在君王身上。当然赵飞燕、赵合德本人也有责任,本身就是坏女人,但是主要责任还在君王身上。

 

       主持人林苏:那女人也不仅仅是祸国殃民的,根据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貂禅就能为国除害,请给解释一下。

 


  张庆利:女子有祸水之称,但实际上在为国除奸这方面历史上也有貂禅,貂禅尽管在历史上,其身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的,没有留下她身份的准确说法,有人说她是歌妓,有人说她是婢女,说法不一,但是一般人说她是歌妓。她在当时的那种政治斗争中起到了相当作用的,帮助王允利用吕布斩掉了奸诈残暴的董卓。当时董卓为非作歹,整个社会对他非常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她帮助王允借助吕布之手杀掉了董卓,还是为国除奸了。

  主持人林苏: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但是也曾经大肆屠杀过功臣,流传最广的是杀韩信,如何评价她的历史功过呢?

  杜尚侠:吕后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女人,当然古代也有掌过军权的,比如商代的妇好,但是从秦朝建立皇权体制以来,吕后是直接掌“皇”权的人,这个人我想是时代改变了她的性格,吕后原来不是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凶狠、残暴、心狠手辣的人,她很纯朴、善良的女性,是农村妇女。

  人是可以变的,是战争环境、权力斗争改变了她。在楚汉战争,她和刘太公一起被项羽俘虏的,她的儿子、女儿跑了,让刘邦带走了,她本人和太公被俘虏了,项羽在阵前要杀她和太公的时候,她看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也看到了自己丈夫的豁然大度,她受到了很大启发,为了权力她可以不顾一切,使用各种手段。后来,她诛杀韩信,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取天下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韩信由王变成了侯,他就抓个借口说他和别人联合叛乱,就把他杀了。杀了韩信确实去了刘邦的一个心腹之患,因为刘邦封了七个异性王,而这些人都有兵权,对皇帝的统治是巨大的威胁,杀韩信是早晚的事,必然要除掉,吕后用这个手段除掉了,既去了刘邦一个心病,同时也提醒了刘邦,觉得这个女人虽然是自己的妻子,要重新看待她,所以后来才有废立太子之争。因为他觉得刘盈太懦弱,想换掉,想换上赵王如意,刘邦之所以这样想废立太子是要巩固自己的皇权,认识刘盈不能继承他的事业,只有如意可以继承他的事业。为了维护他的刘姓江山,刘邦做了很多安排,如与自己的家人发下誓言:非刘姓不王,就是冲着吕后来的,就是想抑制吕后不再掌权。但结果政权落入她的手了,她的儿子很懦弱。惠帝死之后她又临朝称制,制是文书之一,只有皇帝专用,吕后就用了,实际上她是皇帝,她把赵如意给拘禁起来了,把赵如意的母亲眼睛弄瞎了、耳朵弄聋了,手脚都砍掉了,扔在猪圈里。

  但是这个人我看历史上还是有功的。按照刘邦死后的安排,萧何、曹参、陈平都先后做丞相,保证了政治上的稳定。再有经济上,吕后修长安城,一共三次,三次修的每次不超过一个月,而用的民工都是长安周围600里的人,远处不要,用的人也不多。在民族方面上,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甚至匈奴单于欺负她,给她写一封信,说:我现在是老光棍,你是老寡妇,咱俩配对怎么样。这是明显的侮辱她,樊哙就想去攻打匈奴,她拒绝了。她有政治头脑。

  从刘邦到文景之治,她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所以历史上她是有功的,矛盾都是出现在宫廷内部,对刘室来说是非常残酷的,她大肆抬高吕姓的地位,但是对整个国家还是有贡献的,所以对这个人物要有褒有贬,这样才是正确的对待历史。

  主持人林苏:时间到了,感谢杜老师、张老师作客搜狐,给网友解答了这么多问题,谢谢两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