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雪芹雕像
我国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一生坎坷,他身后究竟长眠在哪里,也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关于曹雪芹是在什么时间去世的问题,红学界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即壬午年的除夕,即2月12日;第二种: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即癸未年除夕,即2月1日。“壬午”说是根据脂砚斋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很多红学家都认为,关于曹公的卒年,脂砚斋不应记错的。“癸未”说是曹公的好友敦诚在三十岁过生日时,曹公已不在,敦诚写有诗篇《小诗代简曹雪芹》,诗下注为“癸未”。一些红学家遂以此为据。关于曹公的享年,因曹公是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四五月份,所以曹公享年应为48或49岁。曹公的好友张宜泉在悼《伤芹溪居士》诗的小注上写道:“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十而卒”。
关于曹公埋葬在哪里,也一直是说法不一。一说是在西山,一说是在东郊。说在西山,又在西山何处?有红学家指出,应在正白旗村(现曹雪芹纪念馆处)东边的地藏口,这里为一山谷,而地藏口是正白旗村的墓地,正白旗村的人过世大多安葬在这里。然而,这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曹雪芹是不是就住在正白旗村。有的红学家或学者,其著文似乎有些矛盾。说正白旗村不是曹公故居,而曹公又可能埋葬在地藏口。
说曹公埋葬在东郊,但具体在东郊何处?位于通州区张家湾镇(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