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蜀”怎样来的?
国学家辜鸿铭怎样驳斥西…
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 《…
透视首届非遗博览会:非…
透视首届非遗博览会:非…
透视首届非遗博览会:非…
透视首届非遗博览会:非…
透视首届非遗博览会:非…
中国非遗博览会 雕漆技…
教我们怎样用人
最新热门    
 
非遗怎样走向“活态传承”:收徒较难后继乏人

时间:2010-10-29 11:16:43  来源:不详
  如果说“后继无人”令一些“非遗”项目深陷传承窘境,那么,失去市场依托就更是让一些项目的传承难上加难。
  比如说胡魁章制笔工艺。这一毛笔制作工艺曾经辉煌过,但是随着市场和时代的变化,现在这项传统工艺的市场越来越窄,未来不排除被淘汰和消失的命运。
  日前,记者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在沈阳市沈河区小西路的一条胡同里找到了胡魁章笔庄,这是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店,它的制笔作坊则深藏于另外一条小巷内,不足10平方米大。
  两位传承人正在狭小的空间里忙着制笔,同时也是传承和延续着这项古老的制笔工艺。据介绍,胡魁章毛笔制作工序多达40余道,有“干活”、“水盆(活)”之分。 “干活”又分为清、胶、斗、刻等,“水盆”分尖、齐、轧、圆等,后者比前者更难。一般工人只能学会“干活”或“水盆”中的一种,互相配合,才能制成毛笔。
  负责“水盆”工序的李世美坐在一张旧方桌旁,桌上放置着盛水的旧火盆,她左手捏一小撮羊毛,右手持尺余长的象牙色骨梳,梳理、浸湿忙个不停;负责“干活”工序的张国茹则坐在一盏旧式台灯下,用一把外观类似匕首的“择笔刀”抽取没有锋尖的毫毛,因为长期从事这一工作,她的大拇指上已经磨出厚厚一层老茧。
  “手工制笔工序复杂,费时、费工、费料,经济效益低,加之受机械化制笔的冲击,现在市场不断萎缩。 ”胡魁章笔庄负责人介绍说,“原来我们这里有20多位工人,后来减少到10来人,现在长期制笔的工人就只剩这两位师傅了,如果她们中再有人离开,这项工艺就危险了……”
  保护行动正在形成自觉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决定性因素,拯救‘非遗’,重点是要保护好传承人。 ”省文化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值得欣慰的是,自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以来,省和各市都积极进行“非遗”拯救及对传承人保护。
  现在,省内“非遗”传承人基本实现了“带薪”传承。据省文化厅方面介绍,我省3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可获得国家拨款补助8000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可获得省里拨款补助3000元。
  同时,沈阳、葫芦岛等市为市级以上的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专项补助金;鞍山市、铁岭市、盘锦市积极建立传承基地,为传承人提供传承场所;锦州市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在国内举办的相关活动中,积极选送本市优秀传承人参加展示展演活动;凌源市在今年开展了皮影下乡活动,对参加活动的皮影演出队伍给予补助,还千方百计为传承人拓展皮影演出市场……
  建立保护传承人长效机制
  这次省文化部门在全省14个市、近百个县(区)、乡、村对110名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地了解了传承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传承情况,以及各自项目的活动能力、保护措施实施情况等等。
  同时还收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声、图、文、音、实物等各类资料,特别是对像刘振义(辽宁鼓乐)、赵有年(海城喇叭戏)等年事较高、身体状况较差的传承人档案资料进行了抢救性收集、整理和存储,建立了系统、完整、立体的传承人档案。
  “对传承人的保护绝非一时之举,下一步还需构建起传承人保护长效机制,保证传承人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省文化厅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着手建立传承人动态管理机制。对活动能力强、授徒传艺开展较好的传承人,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予以一定扶持和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