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余秋雨:北魏扭转了中华…
首届夏季音乐节“回归”…
青歌赛落幕不尽完美 余…
余秋雨出任青歌赛考文化…
余秋雨为老人“退隐”青…
青歌赛素质考核再现“雷…
余秋雨强势回归 网上关…
青歌赛个人决赛将开战 …
青歌赛“请回”综合素质…
当青歌赛恋上余秋雨
最新热门    
 
余秋雨谈中华文化:《论语》亲切如外公给我的信(1)

时间:2010-10-29 11:16:44  来源:不详
坛主小传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核心提示
  文化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不是保守, 
  是祖先希望子孙后代,
  比较安全、有序地往前走,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可以说,
  文化是祖先对后代的设计。
  郑和能安安静静地回来,
  没带当地酋长的人头,
  没带沾着鲜血的珠宝,
  他就安静地回来了,
  因为我们的文化,
  决定了他不具有非农耕的侵略性。
  我们中国文化有两个庭,
  一个家庭,一个朝廷。
  对家庭是孝,对朝廷是忠,
  忠孝就两全了。
  其实朝廷和家庭之间,
  还有辽阔的公共空间,
  我们的文化未予足够关注。
  “巨人性格”引发全世界好奇
  中国文化现在面临着的问题,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了,全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这个好奇带有一种让我们不安的成分,我们对他们造成了不安,他们的疑虑又造成了我们的不安。前不久我在一个国际商会上演讲,居然有一些国家怀疑我们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是全中国人的集体阴谋,这让我们听起来觉得完全不可思议。只能说他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了解。以他们视角来看,突然之间,眼前走过一个巨人, GDP、人口总量等都清楚,但唯一不了解的是他的性格。巨人的性格就是中国的文化,全世界都希望能够了解。
  几年前,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纽约主持过一个国际经济文化讨论会,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惊讶。说任何国家和个人,发达或是不发达,任何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它的文化选择而不是经济选择。为了安全感也好,荣耀感也好,幸福感也好,全部属于文化范畴。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造成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基本点是什么?走向现代的障碍在哪里? 
  郑和为何没带点黄金回来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两百多条,太复杂了。首先可以肯定,我们在讲“文化”这两个字的时候,它最原始的意义指的是人的痕迹。我们说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就是说我们在那地质年代中,突然找到了人的痕迹。如果没有人的痕迹,我们就不叫它文化。人的痕迹当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成熟时期的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不是保守,是祖先希望子孙后代比较安全、有序地往前走,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文化是祖先对后代的设计。
  地理环境决定中华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我们缺少像地中海、波斯湾这样的内海,我们面对的是渺渺的太平洋,这对古人来说是没法被利用的,我们只有一个内海——渤海湾,太小了。海洋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虽然很靠近,实际比较陌生,主要是打渔、晒盐,是烟波浩渺、难于了解的地方,很难进行运输、航行,海洋就没有充分的发挥起来。中原部位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就是农耕文明。还有一个是游牧文明,游牧文明就是草原文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区别在于草原很难种稻子,种稻子和不种稻子的界限就是四百毫米降雨量,高于四百毫米降雨量可以种稻子,那是农耕文明。少于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只能牧马。很奇怪,我们的长城正好和四百毫米降雨量的线重叠,可见我们的长城就是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文明侵犯的界限。尽管游牧文明后来成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但主体还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决定了我们两个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