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文物局与四川省签约…
四川汉源麦坪文化考察:…
四川汉源麦坪文化考察:…
四川汉源麦坪文化考察:…
四川汉源麦坪文化考察:…
四川广元木匠花5个月造…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三省争夺“观音故里” …
四川麦坪遗址即将沉入水…
最新热门    
 
四川成汉吹箫俑:1700年前的怪面人吹的羌笛

时间:2010-11-23 11:10:57  来源:不详
青铜人像和面具非常相似的造型,其原因是受到遗留的古蜀巫术文化影响,它们奇异的造型当然并不是賨人体质特征的反映。

除了面貌特征之外,这件成汉吹箫俑留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信息就是箫这种乐器了。箫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据说最早的箫是骨质的,称为“骨哨”,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后来才有了竹做的箫,那时箫与笛没有明显的区别,在名称上也比较混乱,只有吹法上才能看出来,即所谓“横吹笛子竖吹箫”。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箫本是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的乐器,汉代开始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箫最初为四个指孔,到晋代发展到6个指孔,已经与现代的箫很相似了。这件成汉吹箫俑恰好正处在这一历史时期,从俑手握箫的长短上看,似乎是尚未经过改进的四孔箫。同时成汉政权的建立也有大量的羌人参与,那么,这吹箫俑正欲吹奏的是否就是原始的羌笛呢?这恐怕还要有关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考证。

由于箫具有音色轻柔圆润、幽深雅致的特点,往往被用于抒发孤独和思念之情。唐代诗人杜牧曾这样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想念友人的诗以“何处教吹箫”来作为结尾,显得意犹未尽、余味悠长。而成汉时代把这种以吹箫为题材的俑人放入墓中,除了俑的本来功能和作用外,想必也包含有一种活着的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意吧。

卢升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