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元:不要认为我有能力…
张元:“边缘”是一个不…
崔永元:健康的电影产业…
崔永元:有麦当劳的地方…
青海铜元:起于清朝中期…
棉棉诉谷歌索赔6万元:…
最新热门    
 
黄桂元:作家的风范

时间:2010-12-16 11:52:04  来源:不详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皆耳熟能详,心领神会。曹丕的这句名言并不深奥,却因点中文人身上的一处“死穴”而意味独具,奥妙无穷,流传至今。有些智者甚至将其调侃为国粹之一种,认定只有文人在场,便会演出争吵、嘲讽、算计、攻讦的连台好戏。按钱锺书的幽默说法,文人相轻只要无伤大雅,一般不会导致太严重的负面效果,“文人好名,争风吃醋,历来传作笑柄,只要它不发展为无情、无义、无耻的倾轧和陷害,终还算的‘人间喜剧’里一个情景轻松的场面。”但这一现象凸显的毕竟是人性弱点,不免令人遗憾。就连列夫·托尔斯泰这样屹立于世界文学圣坛的旷世文豪,也常常未能免俗。高尔基笔下对托翁的最初印象是,“他走进来,他身材矮小,可是所有的人马上变得比他更小了……倘是一尾鱼,他一定是在大洋里面游泳,绝不会游进内海,更不会游到淡水湖里”。托尔斯泰的霸气带有顽童特点,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自负而可爱:“关于《战争与和平》,用不着假谦虚,这是跟伊利亚特(荷马史诗)一样的东西。”很多世界大文豪都不入他的法眼。他对但丁、莎士比亚不屑一顾,对同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以为然,并且在夸赞契诃夫的同时,总是贬低与自己相差40岁的高尔基。高尔基不解,问契诃夫这是为什么?契诃夫道出了其奥妙,认为托翁这是在嫉妒高尔基的文学才能。

 

    巴尔扎克也曾有过被妒忌折磨的经历。1839年,他在巴黎《立宪报》读到《巴马修道院》第一章(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描写滑铁卢战事),便在给友人的信中坦白了一段内心挣扎:“我简直起了妒忌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自己一阵醋上心头,我为《军人生活》(我的作品最困难的部分)梦想的战争,如今人家(司汤达)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喜,又痛苦,又迷,又绝望。”巴尔扎克毕竟是巴尔扎克,他静下来,再次读司汤达,重新回归阳光心态,并写出《司汤达研究》一书,完成了精神境界的自我超越。巴尔扎克对司汤达的推崇令一些同行感到迷惑,甚至有人猜测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巴尔扎克却毫不在意那些近乎侮辱性的误解,表示自己对司汤达的赞誉完全是“诚心实意”。

 

    若说文人相轻的现象普世皆是,古今莫外,也绝非事实。184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仅仅二十出头,这位无名小辈写出了小说处女作《穷人》,犹豫很久,终于鼓足勇气把书稿送给诗人涅克拉索夫征求意见,他最大的愿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