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常书鸿(左二)、王静如(右二)、史金波(右一)、白滨(左一)在敦煌。
近千年前出现的西夏文,伴随着党项族的兴衰荣辱而起落变化,明代之后黯然灭绝,成为一种“死文字”。而现代,随着西夏文献的出土和学术研究的展开,西夏文正逐渐褪去神秘光晕,成为解读西夏乃至一段中国历史的钥匙。
“前些年,一般认为国内懂西夏文的不超过十个人;现在,估计已超过十个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候诊室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金波这样告诉记者。
从不超过十个人到十多个人,意味着什么?史金波说,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研究者能够阅读西夏文文献,比较深入地撰写西夏文论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