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多位在这一领域成果斐然的专家已悄然谢世。2008年12月5日,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陈炳应去世。“先生的学问人品都值得我们缅怀。”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梁松涛这样告诉记者。以西夏文音韵研究等见长的龚煌城于2010年9月11日逝世。他们的辞世令同辈和后辈惋惜,也使“学术薪火相传”成为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多位受访者均向记者感叹,老一辈学者年事渐高,应当加强中青年一代的培养,防止出现学术传承“青黄不接”的断代现象。
史金波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进入这个学科,并且表现出浓厚兴趣,这让他感到后继有人。“他们比较踏实,肯下功夫学习语言。这门学科需要长期积累,学习者必须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西夏文献“归国路”
从黑水城文献被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发现开始,大量重要西夏文献流失海外,保存于俄、英、法等国的研究机构或图书馆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西夏文献在海外、中国学人反倒要受制的情况发生了显著转变。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达成协议,合作编辑、出版全部俄藏黑水城文献。从当年起,史金波、白滨和聂鸿音等赴圣彼得堡整理、研究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的汉文部分,这项工作逐渐扩展到西夏文文献部分。目前,西夏文文献部分已出版了7卷,第14、15两卷也将于近期出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