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学”百年一瞥:毛泽…
《辞海》版“风水”释义…
李银桥:毛泽东很任性 …
评:毛泽东论中国无大师…
史海:毛泽东电令林彪,…
黄帝故里拜祖:毛阿敏、…
秘书回忆胡耀邦二三事:…
评:毛泽东外孙的“馒头…
江晓天与《李自成》:毛…
马未都与春晚的纠纷意义…
最新热门    
 
杨义:毛泽东诗词的历史情怀何以雄视千古总览寰宇

时间:2010-12-30 10:02:18  来源:不详
 

  这种天地境界、浩然之气,贯穿于毛泽东其后的诗词写作。诸如俯仰天地之间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究问苍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以及奇异雄丽地糅合着天文科学与神话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都在时空双维度上实现了大魄力、大境界的互动。

 

  诗词审美与历史情怀是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的。可以说,无史不足以蕴涵诗的元气,无诗不足以点醒史的精神。在蕴涵和点醒的交互作用下,毛泽东年过花甲后,魄力犹存,所作的登临咏怀诗《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也在巨大的空间维度中展开一种深邃的时间哲思。站在“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庐山上,他看世界的大眼光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但他还是拥抱着中国大地,“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毛泽东诗词的结尾往往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在空间大幅度舒展之时,引入当地的神话或历史人物,以开拓深远的时间维度,如《水调歌头·游泳》讲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后,即引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在人与神女对话中,使时空跳跃到渺远。

 

  运用文史知识的驱遣自如的笔力:毛泽东对于两三千年的文史,于先秦喜欢庄子、屈原;于汉魏喜欢曹操;于唐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于明喜欢高启;于清喜欢曹雪芹。这就是毛泽东明白表示其喜好的“文学八贤”。八贤的风格特点是什么?风格特点倾向于气度豪迈甚至带点霸气,想象奇特往往出人意表。在“八贤”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三李。词本来盛于晚唐、五代、宋,但毛泽东的词中有全唐风,不仅仅是李白的盛唐风,而且还包含有中唐李贺的奇异警拔,以及晚唐李商隐的深婉华丽。当《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出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切壮丽境界时,我们感到它虽然还用李白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韵脚,而境界已高度拓展;又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中超拔出来,壮丽中增加雄浑了。

 

  因此毛泽东的词风横跨三唐本身,就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他应该是胸罗百万雄师,可以指挥自如的。比如,对于《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意象,毛泽东诗词创作是怎样运用的呢?一是正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