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范子烨:《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

时间:2011-01-19 01:12:47  来源:不详
有实,虚实相生,正是《桃花源记》叙事艺术的主要特点。陈寅恪(1890-1969)曾指出:

 

    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所作成。

 

    陶渊明之作桃花源记,殆取桃花源事与刘驎之二事牵连混合为一。(《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8-200页)

 

    在这里,他有意无意地暗示刘驎之(生卒年不详)就是“渔人”的原型。陶渊明《搜神后记》第6条“刘驎之”:

 

    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页)

 

    此事又见《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东晋时衡山属于衡阳郡,而武陵郡与衡阳郡都属于现在的湖南省,就地域而言,两郡相距自然不远。所以,“武陵人捕鱼为业”的说法本身对“渔人”的人物原型也可能是一种暗示。类似的例证如《陶渊明集》卷三《述酒》诗“重华固灵坟”一句,古直(1885-1959)注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