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孔子之后,关公像该不该…
朱清时:日本土包子学者…
湖南学子宣传国学 把孔…
孔子故里“二月二经济”…
关于从孔子和孟子对音乐…
鄢烈山:对孔子也要中庸…
正本清源说孔子:孔子与…
对孔子也要中庸点
孔子是否杀了少正卯
略谈孔子塑像
最新热门    
 
孔子学说正在经历第三次复兴——美国伊利诺大学周启荣教授的演讲

时间:2011-03-19 11:48:55  来源:不详

 

  儒教习俗作为一种习惯,一种风俗在海内外继续存在。但大多数人对其思想价值来源缺乏知识层面上的认识,这种行为与思想上的断裂是非常严重的。当代儒家文化复兴的意义就在于儒家伦理开始被重新审视和讨论。当代学者们讨论的重点不是应不应该复兴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是否能与现代社会接轨,而是辩论如何把儒家伦理作为引导政府政策,改变社会行为的理论根据。他们争论的问题是恢复儒家文化的哪些观念、哪些价值,以及如何推行它们。

 

复兴儒学的实践先驱

 

  在香港提倡儒学的有两个民间系统,一个是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一个宗教实践来推广的香港孔教学院,是康有为的弟子陈焕章于1930年创办的。香港孔教学院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对在海外推动儒学研究具有先驱的作用。另一个系统是一些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一批新中国成立后迁居到香港台湾的学者,如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在1958年发表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他们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指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可以转化及吸收科学、民主等现代西方文化价值。他们又透过新亚研究所来培养学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杜维明开始努力倡导他们的哲学理论,奔走于美国及中国香港、台湾之间,后来又受到新加坡、中国内地各界的关注。杜维明所提倡的儒家文化强调“内圣”之学,即所谓内在超越。上述两个系统强调的都是儒家文化的宗教性。

 

  台湾在1960年成立了中华民国孔孟学会。该学会定期出版《孔孟学报》、《孔孟月刊》。编辑《孔孟月刊》的工作是由各大学中文系轮流主编。在台湾大学的哲学系、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里也开设儒学课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创办的鹅湖学社亦为后来两岸三地推动新儒学的研究做了很多的努力。

 

  中国大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经学、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