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者解释略萨对文化身份…
两岸三地学者协力 《域…
武大学者:刘心武续的“…
朱清时:日本土包子学者…
梅兰芳漫画作者:翻阅上…
学者称历史文化名城失原…
学者:实体书店的命运该…
专家学者表示非遗法给予…
专家学者表示非遗法给予…
专家学者表示非遗法给予…
最新热门    
 
学者:谁是大众文化中的那个“大众”

时间:2011-03-20 12:23:30  来源:不详
不一致,总是处在不稳定状态,其间复杂交织的利害关系不是“对立”能定位的,这就形成了大众主体的流动性。流动的主体不仅关乎与谁一致,更关乎与谁对抗。因此,在理解“大众”的命名时,“对抗”而不是“受控”的意义更为关键。可见,随着语境的变化,“大众”的概念不断流动——固化——再流动,正是在这种动态的变动不居中,大众展示出不同语境下内涵的复杂性。 
  在当下市场经济中,大众常常被界定为文化消费者。大众身份的重新界定证明,强大的市场体系正在深刻地改造所有的社会关系。市场的冲击重构了社会结构的版图,伴随市场凸显的别有意味的“大众”契合了新阶层的崛起,表情复杂多样的“大众”获得新的规定性,它是时尚的、流行的、动态的、匿名的、非实指的、游牧的、年轻的,又带有某种不确定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消费者,它以价值设定的平面化、肉身化和动感化来追逐当下的时尚,它以追求引领生活时潮和“审美”趣味为表征,在被形塑和被制造的“消费意识”和“视像”中求证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形象。在现实性上,“大众”是被知识分子、艺术家、文化媒介人和市场依据当下现实存在“生产”出来的,但这种人为“生产”和“制造”却与现实中中产阶级自我想象和欲望诉求相吻合。就此而言,“大众”的命名虽有特定性,但不特指固定的某些人,其内涵与“大众文化”互动生成,指在某一特定时刻是否受到所谓 “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为评判尺度。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大众”和“大众文化”具有生产的互为性,价值的相互指涉性。只要此时参与大众文化实践都可以被视为“大众”,在此意义上它又裹挟了那些俗文化参与者意义上的“民众”,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渗透到高雅文化的精英层面。 
  因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虽然流行的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核心)是新崛起的中间阶层,但它又裹挟了所谓的底层民众和精英阶层,特别是在文化活动中,它披着大众化活动的外衣,越发变成全民性的了;同时,因这种流行文化的强势,使得原本自娱自乐的通俗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借用或者挪用了某些大众文化的策略,甚至造成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这就使得原本不同质的两种文化形态日益混淆,甚至在不明就里的参与者眼中其界限是模糊的。而就其生成性而言,这两种文化活动也有其相近性,变化的是其发挥作用或流行的语境。譬如,东北二人转,作为自娱自乐的乡间文化活动,它是通俗的群众文化活动,但它作为赵本山演艺集团的文化品牌搬进 “刘老根大舞台”,经过商业包装和市场营销,成了赚钱的文化产业时,则成了流行的时尚的大众文化。其消费者就不是坐在炕头上抽着烟的老百姓,而大多是出手阔绰的新大众——中间阶层,面对着几百上千元的票价也要潇洒听一回。 
  通过如此辨析,我们可以领会大众文化之“大众”恰是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这些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滋养的群体以其欲望诉求和巨型想象在取得经济优势后,又极力在文化上、审美上取得“合法性”的明证策略。大众文化披着大众化的外衣,却把真正的大众排除圈外,置若罔闻,这就是“大众”概念的复杂性所在。 
  范玉刚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