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者解释略萨对文化身份提法的质疑 |
|
时间:2011-03-20 12:23:31 来源:不详
|
|
|
编者按 在双月刊 《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一期上,刊发了一组有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研究专辑,这组文章一共5篇,包括一篇略萨的创作研究,一篇略萨创作的评论、一篇略萨的演讲和两篇略萨访谈录。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的思想及创作拥有较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其中,略萨的演讲《自由的文化》深入地阐述了这位作家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对全球化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文化后面是丰富的传统和拥抱这一文化的人民,那么,想要彻底抹掉它并不容易——不论这文化小到何种程度。那些被遗忘的、被边缘化的、被压迫的地方性文化会在全球化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观点产生的文化背景,我们采访了这篇文章的翻译者——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张宜,请她具体阐释对演讲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的理解与看法。
辽宁日报:在《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一期上,刊发了一组您参与翻译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研究专辑,对于略萨,很多中国读者或文学爱好者,都知道他是著名作家和诗人,请您从一位学者和译者的角度,谈谈您眼中的略萨,您对他的创作有何认识?
张宜:正如您所言,作为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或文艺青年,很多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应该说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也像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一样被视为拉美文学的典范。当年,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时,在“西方文化思潮”的课上,也听老师谈起这位南美小说家。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如今,略萨又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份再受国人瞩目。人们津津乐道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颁给了74岁的略萨,并又一次议论起他人生的种种传奇。
辽宁日报:在您翻译的略萨的一篇演讲——《自由的文化》中,略萨提到,“地球上所有的国家正在经历着国界消除,市场把世界变成一家,地区性的和各民族的文化,那些判定国家和地区文化身份的传统、风俗等慢慢消失的过程,一些国家(像法国)为保留文化身份而保护本土文化并对外来文化设置种种限制”,但他认为,这种情况与全球化无关,是现代化造成的。如果拒绝现代化,人们只能生活在与世隔绝中,退回史前的生活水平。赞成保留文化身份,其背后是静止的文化观念在作祟。 “文化身份”的提法是危险的。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一直以来的认识是全新的,这种提法有何文化背景?您对这种提法是如何认识的?
张宜:“文化身份”一词来自英文的cultural identity,又可以翻译成“文化认同”。 “文化身份”是我国学界自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人们通常把文化身份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文化身份问题在当今时代变得越来越无法回避,它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荷兰学者瑞恩·塞格斯指出:“某一特定的族群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是部分地由那个民族的身份决定的,因为文化身份是一个较民族身份更为宽泛的概念。”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加剧、跨国公司无限制地繁衍以及各种电子媒体的出现,在文化上必然会产生文化认同的危机感,人们担心,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界限是否会消失,是否会发生一种文化类型向另一种文化类型的转移,最终趋于大同。这种危机感已经现实地存在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争论中,[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