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揭秘袁世凯发家之路:小…
杭州开出一家 “国学私…
“红学”百年一瞥:毛泽…
刘谦被苏大聘为荣誉董事…
专家与管理者的提醒:全…
国民阅读调查:金庸位居…
“中国第一家农村书画社…
中国青年报:作协旱区奢…
摹写声音之至文自成一家…
真实的孔子:不讳言草根…
最新热门    
 
一家之言:孔子再解读

时间:2011-03-22 12:19:27  来源:不详
天的话说,就是幸福指数。孔子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开篇就致力于提高大家幸福指数的学说。

 

    而得到这个“说”的原理是“学而时习之”。“学”是琼浆,如果人们不亲口去尝,是无法变成“说”的,就是说,快乐不在别处,就在行道之中,就在“习之”之中。就是说,这个“说”,你只有在“习之”之后才能得到。说得浅显一些,就是我们只有在安详的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安详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有人说,孔子为愚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真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稍微研究一下《论语》,就会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他的思想极为民主,极为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只不过他的研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的科学”,也即“人道”,探讨的是“根本快乐”的规律。说穿了,他是一个幸福规律的发现者、传播者。他同时告诉我们,杰出的国王也好,出色的大臣也好,优秀的公务员也好……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是一个懂得了安详和和谐原则的人,掌握了幸福和快乐规律的人,否则,他做国王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国王,做大臣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大臣,做公务员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公务员,做丈夫也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等等。“绘事后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人说,孔子经历的只是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并没有经历过成熟的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因此,从人的认识论来说,孔子的思维只能局限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说这话的同志,显然忽略了常识,常识告诉我们,智慧是不存在进化论的。试问,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大地是能够生长庄稼的,庄稼是能够养人的,难道几千年后,这个认识就错了吗?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真正的快乐来自爱,真正的喜悦来自奉献,难道几千年后,这个发现就错了吗?

 

    五谷可以养人,水可以活人,这是几千年不变的常识,难道我们会因为它是古人发现的,就要拒绝使用吗?稍懂常识的同志都会知道,孔子一生都在说常识。既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