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甘肃人文社科学术文献丛…
美国首次向中国移交收缴…
儒家人文信仰与中国文化…
《民国的政治逻辑》:破…
简析《诗品》的文学文献…
试析《世说新语》的文学…
祸难与抗争:中国文化的…
《论语》和中国文化
一场古籍展 半部新疆史…
浅论影响电子文献服务的…
最新热门    
 
民国文献何以成最“脆弱”馆藏?

时间:2011-03-22 12:19:31  来源:不详

 

 

 

国家图书馆书库,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民国文献数目。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民国时期文献正是以文字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民国时期文献,特别是革命文献,是对历史的继承,对民族的负责,是我们的神圣使命。”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文化艺术界委员联组会上提出,民国时期文献抢救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已经刻不容缓。周和平委员关于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的发言和提案在会上及会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曾于3月13日在一版刊登相关专访)。本报记者随即前往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等地进行调研、走访,并联系了重庆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内的民国藏书“大户”,结果发现,正如周和平委员所说,民国时期文献已经普遍出现了老化或损毁现象,有的一触即碎,有的甚至已经碎成纸屑,再也无法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