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甘肃人文社科学术文献丛…
美国首次向中国移交收缴…
儒家人文信仰与中国文化…
《民国的政治逻辑》:破…
简析《诗品》的文学文献…
试析《世说新语》的文学…
祸难与抗争:中国文化的…
《论语》和中国文化
一场古籍展 半部新疆史…
浅论影响电子文献服务的…
最新热门    
 
民国文献何以成最“脆弱”馆藏?

时间:2011-03-22 12:19:31  来源:不详
书的书脊都已不同程度破损,许多书的边缘参差不齐,并不时有纸屑脱落。旁边的纸箱中,放置着不知是哪本书上掉下的残页和碎片。“你看,这些书都是酸化比较严重的民国书,我们现在是用脱酸纸袋将它与外界隔离,延缓酸化,这种纸袋的材质是中性纸,比较硬,也便于存放一些散页、脆化严重的书。”国图典藏阅览部主任王志庚解释道。放眼望去,偌大的书库中,林立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码放着许多这样的纸袋,令记者在感叹馆员们巨大工作量的同时,也痛惜起那些受损严重的民国书籍。“你也看到了,这个书库并不是恒温恒湿的,地下书库的面积太小,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只能先采取这个办法了。”王志庚无奈地说。

 

  天津图书馆的书库条件则更差一些,这个位于图书馆四层的书库,不仅非恒温恒湿,甚至连暖气、空调也没有。大批的民国书籍就直接裸露放置在铁质的书架上。许多书的书脊都已破损,有个别损毁严重的书籍被装在普通的牛皮纸袋里或包裹在报纸中。在书库的另一端,是一个个码放整齐的牛皮纸盒,据称都是做过微缩的民国时期报纸原件,记者随意取下一盒,拂去尘土,打开盒盖,这份天津名报《益世报》的合订本纸张已经完全变脆,稍一触碰就成片掉落,实在令人心痛。“我们这儿藏书环境有限,大家也都在想办法尽量改善。到2012年新馆建成,就会有恒温恒湿的书库了,听说那都是按文物库房设计的。”季秋华说。

 

  历来因名人藏书而闻名的南开大学图书馆,也有不少民国文献,许多还十分珍贵,如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一系列收集和调研各地物价的文献,再如解放前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全本记录等。目前,这些文献也是在非恒温恒湿的普通书库中裸露保存。而存有48万余册民国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合订本、报纸合订本)的上海图书馆,目前其相关书库也尚未做到恒温恒湿。

 

  采访的几家图书馆中,民国文献的馆藏条件上,目前只有重庆图书馆能够达到常年恒温恒湿,并配有缓冲间、保温门、双层隔热保温玻璃等。作为以大量民国时期政府出版物和内部资料为特色馆藏的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这个民国文献“大户”的先行一步,让人生起些许欣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