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大学校长称高校“地方军…
试论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学…
国家非遗南昌瓷板画欲在…
论析传统文化“用人”思…
北大中文系新、老系主任…
最新热门    
 
高校学报:寻找与建构新的起飞点——学界再议高校学报改革问题

时间:2011-04-07 14:16:08  来源:不详

    孙正聿(吉林大学教授):“学科大全”,“千刊一面”,是高校社科学报长期以来难以挣脱的窘境。直面这种窘境,着力办好有特色的专栏,应当是高校社科学报切实可行的一种选择。正如一所名牌高校总是同它的优势学科密不可分一样,一个“名刊”也总是同它的“名栏”息息相关的。突出优势学科,集中研究方向,策划重点课题,形成作者队伍,展开学术争鸣,以“名栏”打造“名刊”,会逐步地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校社科学报。

 

    强乃社(《哲学动态》编辑):最近几天看到《光明日报》对高校文科学报的探讨,很有现实性、紧迫性,很深刻。也看到网络上很多热议。作为一个期刊人,有很多感想。高校学报目前的一些动作,比如做出专业学报,学报联动办刊,对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一些专业杂志构成一定的挑战。这种竞争如果形成良性互动,将对有关研究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王继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读了贵报近期刊登的“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后,感慨颇多,对此,也想谈点意见。时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太多了,由于多,才导致其学术水平不如专业性期刊高。显然,这种看法是对高校社科学报传统定位的迷失。其实,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拥有1000多家高校社科学报并不算多,如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一样,不同层次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校社科学报。

 

    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出路应当继续保持“高校”色彩,应继承中国高校学报办刊的优良传统。建议主办社科学报的高校,应当制定本校社科学报的相应管理制度与办法,使每个高校社科学报真正成为“反映主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唯有如此,高校社科学报才能真正名副其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