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探索活态遗产保护 历史…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
大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创新“剑走偏锋”?争议…
关于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
华中师大探索学术行政分…
近三成工艺美术品生存困…
非遗怎样走向“活态传承…
南科大筹办3年仍未获批…
城市探索践行绿色出行 …
最新热门    
 
探索活态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名街评选呈现新动态(1)

时间:2011-04-13 15:21:52  来源:不详
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郭旃表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向人们展示了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在保存形态和文化内涵上的多样性,使社会在越来越大范围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对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尊重。通过参与此前的专家评审会,他感受到专家普遍不能接受“打造”的历史街区,原因在于它们失去了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郭旃说,目前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对一些仍在延续使用的活态遗产,应该怎样认识其真实性与完整性。我国当前存在一些如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这样仍然延续使用功能的文化遗产,其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希望通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的推动,使我国能跟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和步伐。

这一话题引起了与会媒体的广泛关注。郭旃解释,保护活态遗产延续真实性的限度问题是此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提出的。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理论委员会每年会选择一些关注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众所周知,保持真实性是遗产保护的命脉,但是按照遗产保护新的发展趋势,需要考虑对一些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进行重新认识。如大运河2000多年来一直在沿用,它的走向、位置、功能没有变,但已经不可能是初创时期的样子。还有一些历史村镇和历史街区,有人居住,其基础设施也不可能依然固守着最初的形态。如何把保护与发展和谐统一,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郭旃表示,在历史街区中,普通民居内部基础设施允许改变,临街立面等重要保护地区建筑的形状不可改变,核心地区的建筑形态从内到外都不可改变。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