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代著名诗人如何过清明…
3月22日 德国诗人歌德逝…
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
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无…
诗人远去,谁还在校园里…
试论唐代诗人入幕与佐幕…
诗歌人间活动 当代诗人…
诗歌人间活动 当代诗人…
1931年11月19日 诗人徐…
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
最新热门    
 
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时间:2011-04-24 14:46:03  来源:不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访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

和朋友闲聊时,周云蓬常会说起年少时的梦想:当一个大作家。上世纪80年代,他的偶像是托尔斯泰、泰戈尔。他最喜欢去书店,进门就用低沉的嗓音问:“有没有《浮士德》?没有?那《战争与和平》呢?”那时,他主要靠去图书馆借阅盲文书籍,而那里只有老版本的唐诗宋词称得上是文学书。结果就是,因为身处盲人世界,在“新民谣”的阵营里,他反而迟缓地接上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那一条河。“只有我会在人声鼎沸的酒吧里,不疾不徐唱起‘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气息,你可以管它叫做是:中国的。”

2008年10月,凭借专辑《中国孩子》,周云蓬获“第八届华语传媒音乐大奖”颁发的“最佳民谣艺人”、“最佳作词人”两个奖项,并被赋予“最具人文精神的民谣音乐人”“音乐公民”“抗议歌手”等称号。去年年底,他正式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春天责备》,并因此入围2011年度华语传媒年度诗人提名。推荐语这样写道:周云蓬的诗歌中透露出一股开朗、乐观、豁达而极富有感染力的情绪。他的文字和诗歌就是他的手脚和双目,带领他穿越拥挤的人潮,抵达遥远的彼岸。

“我算是圆了小时候的文学梦想。”周云蓬说。

4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想象四十年——周云蓬读者见面会”上,周云蓬以标志性的装束登场,长发,墨镜,绍兴毡帽。他说话是淡淡的,半软不软、不疾不徐,在这慢板的温柔下,却隐藏着掷地有声的坚定和力量。自然而然地,话题就从近日来华巡演的美国传奇巨星鲍勃·迪伦开始,他聊国内的民谣、摇滚、甚至超女选秀,聊起自己的街边卖唱经历,聊起关于流浪歌手的话题,转了半圈之后才回到文学。他说:“文学不能改变现实,但会改变你的人生,让你的生活变得美好、温暖,充满希望。”他就这样用最朴实的语言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真诚而幽默。就如同他书中的那些文字一样,没有华丽的词藻,坦诚而直白,让人感同身受。

1970年,周云蓬生于吉林长春。他从小患有眼疾,“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酒精棉的味道”,失明的过程,对他来说“就像白天到晚上,是缓慢的,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一生”。求医治病的希望,在九岁那年划上无法逆转的句号。世界留在他脑中的最后一个意象是“动物园有大象在用鼻子吹口琴”,这也成为日后音乐创作的动因之一。

尽管中学时接触过口琴、二胡、吉他等乐器,但他那时的兴趣点却并不在音乐上面。他最喜欢的其实是看书,或者说听别人给他念书。这个兴趣一直持续到现在,后来就成了习惯。“我读中学的那会儿,人们对文化有种崇拜感,你要是敢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那还了得,所有的女生都跑过来听你讲文学。所以写东西会有一种荣誉感。1989年,我在《辽宁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下收到两百封信。上学每天必须到收发室去问一下:有信吗?全是从宁夏、甘肃之类的地方寄来的。”顿了一顿,周云蓬接着说:“那时对阅读有病态的饥饿感,总觉得只要看很多书,就会写得好,就玩命地找任何机会去看书。收音机里有文学节目就录下来,我录过史铁生、张承志,还有古诗词欣赏。录下来,反复地听。”

来自书籍最有力的一次冲击,是那本《朦胧诗选》带来的。虽然在编选上并不完备,但对于他以及许多当年的大、中学生来说,这本书起到了某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