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
解放日报:是什么让专家…
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买书…
今天我们读什么?(2)
今天我们读什么?(1)
读不读,为何读,读什么…
今天我们读什么?怎样读…
最新热门    
 
做什么选择 才能发展哲学——张世英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时间:2011-05-03 10:10:06  来源:不详
可以这样说:“同”是指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和”是指不同的东西之间,包括不同的意见之间的协调、补充。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有晏子对齐公的一段话。晏子说:梁丘据唯君命是从,“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认为梁丘据这种随声附和的盲从态度是“同”,而不是“和”。晏子本人则主张,“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晏子认为这种以不同意见纠君之偏的态度才叫做“和”。“和”与“同”是有区别的(“和与同异”)。

 

    《国语》中也有关于“和”与“同”的类似解释。根据春秋时期[注: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一般对于“和”与“同”这两个常用词的意义来解读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那就是,君子以自己的不同意见去补充、协调别人的一偏之见(“和”),而不去随声附和(“不同”);小人则随声附和(“同”),而不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和”)。我观孔子的“和而不同”,其指归在强调尊重不同的东西,包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反对盲从和随声附和的小人,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