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数字考古达世界先进…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
4月27日 航海家麦哲伦被…
“当代中国的节日与文化…
黄正雨:中国古人怎样读…
中国人的幸福观(1)
中国人的幸福观(2)
文化抢救让中国年画绝地…
第四届中国(滕州)国际…
最新热门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思想家?(3)

时间:2011-04-27 12:37:39  来源:不详
三、其他原因  
      
    造成华夏[注: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华夏”意为“荣耀的中国人”。先是族名,汉族的古称;后为古代中国的自名、国名。]文明的落后,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其中,中国人使用的模糊文字与模糊思维,直接妨碍了大思想家的产生,对这个问题,我已在别的文章里谈过。这里只想谈三个问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鼠目寸光的功利主义,以及盲目自欺的夜郎心态。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不但至今还未解决,甚至有恶化趋势。  
    首先要谈的是死记硬背的教育。古代的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似乎没有必要再去提它,除非卫道士们连“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文[注: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都要认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当然,应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人志在成为传统的“学问家”,那么旧式教育显然优于现代教育。要成为博闻强记的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在幼小时生吞活剥地背下一大堆古书,等成年后有了理解力后再像牛反刍一样回出来消化。遗憾的是,无论我们的志士们是怎样爱国,恐怕也没有哪只“爱家贫的狗”愿意让他(她)的孩子受那个罪。  
    尽管我们的教育制度从晚清起就极为可耻地“全盘西化”了,两千年的革命传统可不是那么容易扔掉的。咱们的教育的中心目标从来是“学以致用”。过去是用学来的知识应付科举考试,“售与帝王家”后再用它来“治国平天下”。现在是用学来的知识去应付各级升学考试以及毕业后工作中的一系列[注: 一系列 拼音: 解释: 1.犹言一连串。-yixilie]“考试”。从头到尾,学习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独立地进行开创性思维的能力,而是为了应用。在这方面,伟大领袖和敬爱的林副统帅都有明确的指示:“精通的目的全在於应用。”“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所谓优秀生,就是那些能在考场上立竿见影的人。而所谓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是那些能在具体工作中灵活应用学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的大学,其实只会成批制造手艺精熟的“知识匠”。佼佼者们哪怕是到了哈佛也能独当一面,然而多数人撑死了也只能是二流人物。老芦在国外混了许久,国产的本行的世界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级人物到现在也无幸碰见。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比鬼子蠢笨,而是因为当初教育咱们的人从来就没有想让我们成为大师。  
    却说当年小芦风魔上了力学,课外参考书看了无数。所有的书都是教你怎样灵活应用力学的原理和公式去解决难题,却从来没有任何人告诉你:为什么当初人们会想到去寻找那些原理和公式,而这些公式、原理又是怎么想出来的。直到某日看了一本爱因斯坦[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