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试论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
试论形式化的困境—对“…
现代唐诗学范式:“诗史…
鸡公山引领河南信阳加速…
《阿凡达》导演批3D转换…
柳斌杰:切实加快新闻出…
端午节——教你驱邪增运…
最新热门    
 
范式转换与儒家经学史变迁

时间:2011-05-26 11:07:53  来源:不详

从“述而不作”到朴学“考据”,儒家经学完成了近代[注: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jindai]之前的研究范式转换。儒家典籍[注: 泛指古今图书。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光禄大夫 刘向 校中秘书,謁者 陈农 ,使使求遗书於天下,故典籍益博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典籍》:“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体例中出现了经、传、记、注疏(含笺注、义疏)、考据、集注、校注、评注等不断创新的形式。

 

  先秦的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整理“六经”,将《诗》、《书》、《礼》、《乐》、《易》、《春秋[注: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作为儒家经学整理、解释的主要文本和教育学生的基本教材。他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期待以“六经”所传载的礼乐制度、周公[注: 周公,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之道,在春秋“礼崩乐坏”之世,重建社会秩序[注: 社会秩序正文  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   中外思想家很早就注意社会秩序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治”,]

 

  汉代,儒学成为官学,人们对其经典解释活动的权威性提出了系统化与制度化的要求,创造出“阐释”与“训诂”的研究范式。今文经的“阐释”要求人们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赋予经书新的意义,使之适应时代需要;古文经的“训诂”注重字义,不讲微言大意,借鉴新发现的古文经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专注于经文的解释。作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