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
试论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
试论形式化的困境—对“…
现代唐诗学范式:“诗史…
鸡公山引领河南信阳加速…
《阿凡达》导演批3D转换…
柳斌杰:切实加快新闻出…
端午节——教你驱邪增运…
最新热门    
 
范式转换与儒家经学史变迁

时间:2011-05-26 11:07:53  来源:不详
  “诠释”既要训诂考释,探讨经文之本义,又要发明义理,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发挥。以朱熹[注: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婺源县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为代表的“理学”知识论传统与以陆九渊[注: 陆九渊(1139年~1192年),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青田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为代表的“心学”实践论传统是其两个基本路向。前者明确心与物、心与理二分,坚持“格物致知”,向外以求,以义理为标准来诠释儒家经典。后者重“发明本心”的内求路径,主张在以己意说经,走体证式的道路,从中窥见圣贤之心,得其精神旨趣。二者虽路向不同,但其解释文本的宗旨却有着趋同性。朱熹贴近文本,将客观理性赋予经典解释之中,其最终的目的是道德的践行;陆九渊强调向内反省式的心道合一,在“心”之大前提下,仍不乏对经典的“理”之说明。

 

  “诠释”范式的出现,使得经学、理学、哲学三者贯通,造就了经典解释的人文精神,使得文本的解释更具思想性、逻辑性与体系性。

 

  明代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提出后,“诠释”范式的发展达极至。然而,解释者的主观性得到充分彰显的同时,经典自身的被尊崇性却受抑制。空谈“心性”、阐明“义理”,让文本自身越来越不为重视,经典解释活动面临着事实上的消亡。以戴震[注: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屯溪人。他既是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又是在儒学内部最早批判“以理杀人”的思想家。]为首的清代[注: 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朴学”家对“诠释”方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立说须有证据,观点要从史料中归纳出来,文字的训诂不能随意杜撰。

 

  “朴学”家重构了“考据”的研究范式,以“返归本经”替代了阐发“道德性理”、“学者须疑”的文本解读方式。它遵循“求是”的实证学风和治学精神,与重抽象思辨、创新发挥的“诠释”有着明显不同。“考据”紧扣文本,或以今词释古词,或以本名释异名。在它的影响下,经典解释不再纠缠于形上、形下之争,转而尝试将发掘经学的思想性与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