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
上海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
甘肃花儿,来自山野的世…
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文化部:抓紧起草非物质…
“册府琳琅,根脉相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 《…
最新热门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3)

时间:2011-07-14 11:13:29  来源:不详

市场与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营造、开拓一个适宜非遗传承的文化市场环境。使历史上众多适宜“市场”传承的非遗项目,成为新环境下的“适者”,得以活态传承。

日本人在上世纪50年代就认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不能是“圈养性”的保护,而应形成有商业[注: 是一种有组织的为顾客提供所需的物品或服务的一种经营性行为。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收入的良性循环和现实土壤。当然这只能对一部分非遗项目而言。我国许多民间艺术表演项目和传统手工艺项目的艺人,并不是为传承而传承,而是将其作为谋生的一种职业。因此,他们的表演、制作必须要有社会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技艺的提高、发展。正是这种提高和发展,使这些项目的技艺更加精湛,更加受人们欢迎,从而更加有利于传承。这种革新式传承并未改变这些项目的DAN,它们还是今天具有原生态意义上的非遗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注: 河中 释义 广东省的河源市的一所重点高中河源中学的简称 历史 它已经有一百年的的建校历史了它建于1905年10月初 它是当时河源县区内唯一的一所高中-hezhong],正是人们的需求所形成的“市场”,促进了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千百年来,众多的非遗项目人们并没有进行刻意的保护而传承至今,这不能不归功于“市场”的功劳。

基于上识,笔者以为,目前在抢救濒危、扶持保护的基础上,应大力提倡开放性保护。这种开放性保护包括生产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就涉及市场问题。我们现在的许多传统剧种,历史上曾经在市场的作用下,得以发展传承,现在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其市场的日益萎缩所致。现在我们对这些濒危项目的保护,要在抢救的基础上,千方百计要为其找到市场,营造市场,找到销路,让其重新回到市场,而不是回避[注: 回避通常指司法人员对与本人有特定关系的案件避不承担办理该案的任务,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利于诉讼的正常进行和对案件的公平、正确处理,也有利于司法人员避开嫌疑。]市场。让其在市场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也是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当然这涉及到非遗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当然,市场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宗旨,有其弊端,所以我们反对非遗保护的市场化,反对一些经营者为了赚钱而将非遗项目任意“恶搞”。但我们不应惧怕市场。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毕竟是可掌控、可引导的。

近几年,各地“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